体智融合课程:基本原理、域外经验与本土启示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智融合课程是将身体活动与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性学习的一种新型课程。经欧美部分小学实践,已积累了较为丰富并具有指导价值的实践经验。此类课程旨在应对小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持续降低造成的肥胖及相关健康风险,通过综合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和多通道并举的学习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对TAKE 10!?、A+PAAC、TWM-E 3个大型国际体智融合课程项目的实践过程进行回溯,分析其施用原理,总结得失,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知识类内容的落实、校园环境中学生运动机会的挖掘、校园运动干预方案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通常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受数学训练、感受逻辑思维、了解数学历史的过程,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还处在由形象阶段到抽象阶段过渡的时期,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知识归纳能力较差,往往不能自主发现教材中各个章节、单元之间的联系,对于不同的数学公式、定义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够清晰。在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教学中,尤其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需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整体性。但是,结合实践调研发现,在复习课中教
土壤中的磷素缺乏严重影响水稻的生产。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生物炭与解磷细菌(Bacillus megaterium 1.234)配合施用对磷胁迫条件下水稻苗期生长及根际磷素有效性的影响。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木村B磷酸二氢钾培养液(CK1)、不溶磷源Ca3(PO4)2培养液(CK2)、无磷培养液(CK3)、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 1.234)菌悬液+Ca3(PO4)2培养液(MP)、B
以盆栽M9T337苹果砧木为试材,研究了盆土生物炭添加量0、15、30、60 g/kg分别对苹果幼苗生长、磷素吸收和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M9T337植株根、茎、叶生物量随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生物炭添加量30 g/kg处理最高。生物炭添加量30 g/kg处理植株磷积累量最大,较对照(0 g/kg)提高了24.61%;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和速效磷含量也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24%和
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以青霉素菌渣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通过共沉淀法负载铁锆离子,制备了一种新型除磷吸附剂ZrFe-HBC,并研究其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ZrFe-HBC具备多层级孔隙结构,铁锆离子以氧化物形式结合于生物炭之上。ZrFe-HBC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为多分子层的化学吸附,在25 ℃时饱和吸附量为18.26 mg/g。ZrFe-HBC吸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课程的核心价值和重要使命。为此,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有序性、严谨性、概括性及独创性等特点与数学思维品质特征不谋而合。在此,探讨了如何巧用"思维导图"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期提升整理复习单元教学的时效性,并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
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所谓"故"是指旧的知识。"温故"是一个将旧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也是对数学教师学科素养、教学功底的检验。如何合理地"温故",在知识梳理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寻找有效的复习策略,让数学整理复习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助推器,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期刊
为了提高污泥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本文采用水热-共沉淀法制备不同类型的LDHs对原污泥生物炭进行覆膜改性,通过等温吸附、解吸试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共沉淀法可以将不同类型的LDHs材料成功覆膜在污泥生物炭的表面,改性污泥生物炭的表面特征较原污泥生物炭发生明显改变,最大饱和吸附容量显著提高。相对于其他类型的LDHs改性污泥生物炭,Al-Zn/LDHs源覆膜改性的污泥生物炭的改性效果和再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期缓解“三农”矛盾的重要政策,对地方农业生产与经营产业的规模化、多元化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广泛实行的核心内容,能够有效为现代农业生产效益、经营效益的整体提升提供智力、知识、技术方面的支持。以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的需求为导向,树立起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程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吉林高校现代化人才培养路径建设的重要方向。针对吉
雨水径流中存在的磷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生态环境,而传统的雨水径流处理设施,如雨水花园、渗滤沟等,对磷的去除率较低且成本较高.以湿地中收割的香蒲为原材料,酸改性后制备的生物炭(TH7)的除磷效果非常好,明显优于碱改性生物炭(TOH7):与原生物炭(T7)相比,酸改性生物炭大大提高了磷的去除效率,可从T7的65%提高至94%,而碱改性生物炭无除磷效果.TH7的表面孔隙发达,比表面积高达434.2m~2·g
为了实现植物生物质资源化利用,选择5种生物质材料制备生物炭,通过比较5种生物炭材料的磷吸附能力,筛选出了2种磷吸附效果较佳的材料,并探明了筛选生物炭材料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磷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5种生物炭材料中,仅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磷具有吸附能力。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表明,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废水中磷的吸附能力强于玉米秸秆生物炭,理论最大吸附量为:水稻秸秆生物炭(9.78 mg·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