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四个策略进行:教师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入课堂教学目标之中;利用时事热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巧妙升华,发挥思想品德课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未来。为此,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积极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基于思想品德课程在国民教育中的特殊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三步走”伟大战略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对着市场经济固有弊端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能否建立起共同的信念、形成共同思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三步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能否及时实现。纵观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要求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只有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并与“三步走”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才能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成为凝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2.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及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有着错综交织的矛盾心态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他们思想观念尚未成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能力明显欠缺。因此,初中学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可行性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引导学生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需要。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一致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相契合
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涉及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等重大问题。新课标要求评价要客观、公正,要准确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评价不仅关注知识的评价,也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因此,新课标的评价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契合的。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策略
1.教师要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的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必须充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担当起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的责任。
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坚定理想信念。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性的作用,也是引导广大教师传播社会文明的指明灯。教师理想信念的坚定就是通过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体现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不断更新知识数量和质量进而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现代教育创新实践中,为中国的现代教育改革做出贡献。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入课堂教学目标之中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相对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入课堂教学目标就要寻找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要以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为载体,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知识教学实践活动中,把核心价值观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价值观。
3.利用时事热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
思想品德教师可以花一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结合时事热点进行专题教育。进行专题教育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可以更系统地、更深入地、更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为以后课堂贯穿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下基础。
4.巧妙升华,发挥思想品德课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中学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现在的思想品德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素材,其中既有显性素材,也有隐性素材。比如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十课第二框“做诚信的人”就直接包含诚信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显性素材;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人教版)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就间接包含法治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隐性素材。思想品德教师要把蕴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思想品德课已有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以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人教版)第五课第一框“人新又新我常新”为例,在讲到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时,我选取了救助“小悦悦”的拾荒阿姨陈贤妹,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的张丽莉,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奉献青春的军人三个例子,提问学生:他/他们美吗?为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我进一步引导:拾荒阿姨陈贤妹对人友善的精神让我们感觉她很美;张丽莉对学生的爱、她身上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感觉她很美;军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军营,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比他们的脸更帅百倍!所以,只要我们心中牢牢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就一定是心灵最美的人!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根本性质,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根本目标,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方向。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更鲜明地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未来。为此,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积极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基于思想品德课程在国民教育中的特殊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三步走”伟大战略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对着市场经济固有弊端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能否建立起共同的信念、形成共同思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三步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能否及时实现。纵观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要求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只有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并与“三步走”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才能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成为凝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2.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培养中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及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有着错综交织的矛盾心态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他们思想观念尚未成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能力明显欠缺。因此,初中学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可行性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门课程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引导学生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需要。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一致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相契合
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涉及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等重大问题。新课标要求评价要客观、公正,要准确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评价不仅关注知识的评价,也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因此,新课标的评价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契合的。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策略
1.教师要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的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必须充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的角色,担当起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的责任。
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坚定理想信念。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性的作用,也是引导广大教师传播社会文明的指明灯。教师理想信念的坚定就是通过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体现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不断更新知识数量和质量进而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现代教育创新实践中,为中国的现代教育改革做出贡献。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入课堂教学目标之中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相对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入课堂教学目标就要寻找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要以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为载体,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知识教学实践活动中,把核心价值观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价值观。
3.利用时事热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
思想品德教师可以花一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结合时事热点进行专题教育。进行专题教育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可以更系统地、更深入地、更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为以后课堂贯穿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下基础。
4.巧妙升华,发挥思想品德课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中学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现在的思想品德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素材,其中既有显性素材,也有隐性素材。比如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十课第二框“做诚信的人”就直接包含诚信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显性素材;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人教版)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就间接包含法治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隐性素材。思想品德教师要把蕴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思想品德课已有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以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人教版)第五课第一框“人新又新我常新”为例,在讲到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时,我选取了救助“小悦悦”的拾荒阿姨陈贤妹,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的张丽莉,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奉献青春的军人三个例子,提问学生:他/他们美吗?为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我进一步引导:拾荒阿姨陈贤妹对人友善的精神让我们感觉她很美;张丽莉对学生的爱、她身上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感觉她很美;军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军营,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怀比他们的脸更帅百倍!所以,只要我们心中牢牢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就一定是心灵最美的人!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根本性质,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根本目标,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方向。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更鲜明地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