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他们的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如果从小就坚持反复不断地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今后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抓住这个好时机,逐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是我在培养低年级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情感,引发动机
(1)以情引情。必备的行为规范知识,积极的情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充分利用班集体作为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得到培养。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为了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习惯的要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趣味性,可结合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班队活动等进行,使《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得到学生的认同。在情感的感召下,既能克服知识讲授的单调,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趣激情。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前提,对于孩子来说,凡是他们感到有趣的事,他们都乐于去做。以趣激情,激发学生的向上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对学生进行“认真学习”这一内容的教育时,我就给学生讲瓦特、牛顿小时候认真学习的故事,并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与长大成为科学家有什么关系?孩子们一致认识到由于他们对待学习总是十分的专心,遇到困难穷追不舍,所以长大了才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在学习上,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其次,还可以让学生编一些琅琅上口的行为习惯“三字歌”,让学生在课间通过拍手游戏,不知不觉地铭记于心。通过这样以趣激情,孩子们的情感在胸中会油然而生。
(3)以境生情。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揭示了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中,进行情感体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班队活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设置情景,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来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从而指导个人行为。如母亲节前夕,为了了解妈妈的辛苦及对孩子的疼爱,就组织学生们通过回忆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真实的小故事,并亲自演一演;观察妈妈一天的工作,说说妈妈的心事,让孩子们深深地体验到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在此基础上开展“真情的回报”活动。
二、有效训练,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百说不如一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引导学生围绕良好习惯的行为要求,反复进行行为训练。训练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理解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行为从被动到主动的过渡,从而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1)学会整理物品。干净的房间,住着会很舒服。如果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人的心情也会变好,如果你生活的环境脏乱差,你的心情也会同样糟糕。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这样,从开学第一课上就开始培养孩子整理的习惯。要求学生明确:早晨进入教室先把水杯放进水杯箱,再把衣服叠好,放进衣柜;然后拿出书包物品,要求大的书本在下,小的在上,摆在桌洞的左侧,文具盒放在桌洞的右侧靠前。最后把书包放进柜子中。这一切都要摆放整齐。教会孩子整理自己物品后,我们需要天天检查、督促、表扬,不定时的开展整理书包、整理桌洞的比赛,帮助孩子逐渐养成习惯。
(2)班级工作人人有干。班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固定承包的卫生区,我负责的是教室柜子顶部,因为柜子太高孩子们够不到。让孩子们觉得我们的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有义务为班级的整洁出一份力,做到班级工作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每天早晨较早到校的孩子就开始做值日,主要是用抹布干的工作,三四分钟就搞定。晚上值日生再负责扫地、拖地。各种卫生工具都用完后都要放回原处,
(3)下课整理有条不紊。每节下课后,班长喊“起立”,同学们喊“整理”, 本堂课的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下节课上什么,孩子们就开始做“整理五件事”:将下节课要用的书本放于桌子左上角,桌洞收拾整齐,桌子摆正,凳子推进去,捡拾垃圾。做完这五件事后再去喝水小便。整理完后,小队长检查,不合格,重新整理。
三、榜样激励,培养个人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毕竟还小,对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学生头脑中没有相应的概念,相反,学生对于个人荣誉感却已有了明确的概念,老师的一句表扬或鼓励的话,他们都会喜形于色,回到家里还会向爸爸、妈妈炫耀被老师表扬,让其他学生见了也非常地羡慕,个人荣誉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针对这个年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多表扬和鼓励,树立榜样。例如上课铃声已经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学生还没有坐好,有的在喝水,有的在说话、玩耍,此时可以表扬已经坐好的学生,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看,XX同学听到铃声,已经坐端正了,他真是一个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孩子!让我们大家都向他学习!”
四、星级评价,强化行为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日常的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建立规范合理的班级评价制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如: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礼仪习惯、安全习惯等五个方面,每一个习惯下面再分解出具体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每周进行量化评比。采用等级记分,星级评比。每一方面的总分为4分,共计20分,如累计分数达到16~20分者为三星级;达到10~15者为二星级。10分以下的为一星级。根据每块内容的累计积分,每周评出学习星、卫生星、劳动星、礼仪星、安全星,并把学生的照片张贴教室的展板上。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復抓,抓反复。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己为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今天养成好习惯,明天成就大未来!
下面是我在培养低年级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情感,引发动机
(1)以情引情。必备的行为规范知识,积极的情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充分利用班集体作为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得到培养。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为了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习惯的要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趣味性,可结合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班队活动等进行,使《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得到学生的认同。在情感的感召下,既能克服知识讲授的单调,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趣激情。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前提,对于孩子来说,凡是他们感到有趣的事,他们都乐于去做。以趣激情,激发学生的向上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对学生进行“认真学习”这一内容的教育时,我就给学生讲瓦特、牛顿小时候认真学习的故事,并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与长大成为科学家有什么关系?孩子们一致认识到由于他们对待学习总是十分的专心,遇到困难穷追不舍,所以长大了才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在学习上,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其次,还可以让学生编一些琅琅上口的行为习惯“三字歌”,让学生在课间通过拍手游戏,不知不觉地铭记于心。通过这样以趣激情,孩子们的情感在胸中会油然而生。
(3)以境生情。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揭示了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中,进行情感体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班队活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设置情景,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来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从而指导个人行为。如母亲节前夕,为了了解妈妈的辛苦及对孩子的疼爱,就组织学生们通过回忆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真实的小故事,并亲自演一演;观察妈妈一天的工作,说说妈妈的心事,让孩子们深深地体验到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在此基础上开展“真情的回报”活动。
二、有效训练,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百说不如一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训练。引导学生围绕良好习惯的行为要求,反复进行行为训练。训练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理解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行为从被动到主动的过渡,从而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1)学会整理物品。干净的房间,住着会很舒服。如果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人的心情也会变好,如果你生活的环境脏乱差,你的心情也会同样糟糕。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这样,从开学第一课上就开始培养孩子整理的习惯。要求学生明确:早晨进入教室先把水杯放进水杯箱,再把衣服叠好,放进衣柜;然后拿出书包物品,要求大的书本在下,小的在上,摆在桌洞的左侧,文具盒放在桌洞的右侧靠前。最后把书包放进柜子中。这一切都要摆放整齐。教会孩子整理自己物品后,我们需要天天检查、督促、表扬,不定时的开展整理书包、整理桌洞的比赛,帮助孩子逐渐养成习惯。
(2)班级工作人人有干。班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固定承包的卫生区,我负责的是教室柜子顶部,因为柜子太高孩子们够不到。让孩子们觉得我们的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有义务为班级的整洁出一份力,做到班级工作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每天早晨较早到校的孩子就开始做值日,主要是用抹布干的工作,三四分钟就搞定。晚上值日生再负责扫地、拖地。各种卫生工具都用完后都要放回原处,
(3)下课整理有条不紊。每节下课后,班长喊“起立”,同学们喊“整理”, 本堂课的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下节课上什么,孩子们就开始做“整理五件事”:将下节课要用的书本放于桌子左上角,桌洞收拾整齐,桌子摆正,凳子推进去,捡拾垃圾。做完这五件事后再去喝水小便。整理完后,小队长检查,不合格,重新整理。
三、榜样激励,培养个人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毕竟还小,对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学生头脑中没有相应的概念,相反,学生对于个人荣誉感却已有了明确的概念,老师的一句表扬或鼓励的话,他们都会喜形于色,回到家里还会向爸爸、妈妈炫耀被老师表扬,让其他学生见了也非常地羡慕,个人荣誉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针对这个年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多表扬和鼓励,树立榜样。例如上课铃声已经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学生还没有坐好,有的在喝水,有的在说话、玩耍,此时可以表扬已经坐好的学生,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看,XX同学听到铃声,已经坐端正了,他真是一个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孩子!让我们大家都向他学习!”
四、星级评价,强化行为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日常的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建立规范合理的班级评价制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如: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礼仪习惯、安全习惯等五个方面,每一个习惯下面再分解出具体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每周进行量化评比。采用等级记分,星级评比。每一方面的总分为4分,共计20分,如累计分数达到16~20分者为三星级;达到10~15者为二星级。10分以下的为一星级。根据每块内容的累计积分,每周评出学习星、卫生星、劳动星、礼仪星、安全星,并把学生的照片张贴教室的展板上。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復抓,抓反复。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己为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今天养成好习惯,明天成就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