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特点是知识容量大,内容丰富,一节内容包括课前提示与导入、正文、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课外延伸等等,特别是新增加了大量原始资料、图片、历史地图、历史故事等,因此,让阅读走进高中历史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 阅读历史教学
一、高中历史阅读的教育功能
1、重视历史阅读有助于历史语言水平的提高及历史交流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的历史语言能力是提高历史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历史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做好与书本历史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历史语言,锻炼历史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历史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历史语言系统,提高历史交流能力。
2、加强历史阅读有助于历史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历史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新课程标准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必须重视历史教科书的阅读。因此,重视历史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
3、重视历史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研究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历史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历史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达到历史素质教育目标,使历史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历史阅读教学。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的相对繁重,在很多的历史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看不到学生的阅读。相对来说,我们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打折扣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学生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把阅读环境的创设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2、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基本特征
培养历史阅读能力首先要从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结构基本特征抓起。历史知识结构最基本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五要素”(由“时、地、人、事、义”五要素构成)“三部曲”(由原因、經过和结果三部分组成)“多方面”(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问题、对外关系)。阅读活动中,应该把握“三部曲”和“多方面”的基本点,进行归纳、概括、分析,从中取得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奠定理解和运用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1)提纲式阅读法。
对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内容,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主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学习,这就是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阅读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
(2)问题式阅读法
“问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回答问题。
(3)地图式阅读法。
“地图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历史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比较式阅读法
对于同类事件,同代人物,同时事件等史实,为避免混淆,强化 记忆或者归纳异同,掌握规律,可以采取“比较”阅读法。比如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比较,可以采用列表对照形式,表格分时间、双方、内容、影响等项目,多方位比较。要求学生“速阅”找出各项要点,然后读表分析、归类。这样,既可减少盲目性,节省时间,又可增强直观对比性。
(5)层次阅读法
在掌握历史事件记忆方法与认识历史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采用层次阅读法学习。所谓“层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历史时间的发展过程从粗到细,从大阶段到小阶段不断分割的层次;另一是把历史的全貌所包含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的分割,一直到每一个知识点。在归纳和分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表解的方法,把某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及其联系展现出来。采用表解辅助的层次阅读法,具有要点突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等优点。既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历史基本进程,又能突出各个阶段特点,能落实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实践证明,采用层次阅读法复习,大大提高学生认识知识的准确性和学习的效率。
4、重视复习课,增强学生整合教材的能力
作为一堂高质量的复习课,从教师的角度看,要求教师不仅仅只是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浅层次回忆,而是要重新梳理、编排章节知识,因为任何历史现象都处在一定的联系之中,有的是纵向联系,有的是横向联系,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就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的横向发展、纵向发展进行联系对比,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教材的章节关系不仅在“是什么”的层次上掌握,而且还要在“为什么”的层次上构建新关系,理解其发生、发展的线索、过程及原因,同时在横向方面进行比较,理解和掌握同一时期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认识规律。
5、课外拓展,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拓展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读书是阅读的主要方式,教师应每学期给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价值较高的与历史有关的书籍,但在推荐中要有引导,如具体可以告诉学生看哪些章节。至于为什么看这些章节,要么是跟这个学生的兴趣有关,要么是跟我们的教学内容有关,要么就是同所谓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挂钩。在引导中如能有所交流,则事半功倍。此外,与历史学科有关的杂志,以及更多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历史网站,使学生上网查阅更有针对性,既可以开阔其眼界,又能让其获取最新资料。
关键词 阅读历史教学
一、高中历史阅读的教育功能
1、重视历史阅读有助于历史语言水平的提高及历史交流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的历史语言能力是提高历史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历史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做好与书本历史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历史语言,锻炼历史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历史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历史语言系统,提高历史交流能力。
2、加强历史阅读有助于历史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历史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新课程标准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必须重视历史教科书的阅读。因此,重视历史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
3、重视历史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研究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历史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历史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达到历史素质教育目标,使历史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历史阅读教学。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的相对繁重,在很多的历史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看不到学生的阅读。相对来说,我们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打折扣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就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学生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把阅读环境的创设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2、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基本特征
培养历史阅读能力首先要从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结构基本特征抓起。历史知识结构最基本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五要素”(由“时、地、人、事、义”五要素构成)“三部曲”(由原因、經过和结果三部分组成)“多方面”(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问题、对外关系)。阅读活动中,应该把握“三部曲”和“多方面”的基本点,进行归纳、概括、分析,从中取得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奠定理解和运用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1)提纲式阅读法。
对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内容,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主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学习,这就是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阅读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
(2)问题式阅读法
“问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回答问题。
(3)地图式阅读法。
“地图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历史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比较式阅读法
对于同类事件,同代人物,同时事件等史实,为避免混淆,强化 记忆或者归纳异同,掌握规律,可以采取“比较”阅读法。比如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比较,可以采用列表对照形式,表格分时间、双方、内容、影响等项目,多方位比较。要求学生“速阅”找出各项要点,然后读表分析、归类。这样,既可减少盲目性,节省时间,又可增强直观对比性。
(5)层次阅读法
在掌握历史事件记忆方法与认识历史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采用层次阅读法学习。所谓“层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历史时间的发展过程从粗到细,从大阶段到小阶段不断分割的层次;另一是把历史的全貌所包含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的分割,一直到每一个知识点。在归纳和分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表解的方法,把某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及其联系展现出来。采用表解辅助的层次阅读法,具有要点突出、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等优点。既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历史基本进程,又能突出各个阶段特点,能落实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实践证明,采用层次阅读法复习,大大提高学生认识知识的准确性和学习的效率。
4、重视复习课,增强学生整合教材的能力
作为一堂高质量的复习课,从教师的角度看,要求教师不仅仅只是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浅层次回忆,而是要重新梳理、编排章节知识,因为任何历史现象都处在一定的联系之中,有的是纵向联系,有的是横向联系,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就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的横向发展、纵向发展进行联系对比,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教材的章节关系不仅在“是什么”的层次上掌握,而且还要在“为什么”的层次上构建新关系,理解其发生、发展的线索、过程及原因,同时在横向方面进行比较,理解和掌握同一时期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认识规律。
5、课外拓展,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拓展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读书是阅读的主要方式,教师应每学期给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价值较高的与历史有关的书籍,但在推荐中要有引导,如具体可以告诉学生看哪些章节。至于为什么看这些章节,要么是跟这个学生的兴趣有关,要么是跟我们的教学内容有关,要么就是同所谓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挂钩。在引导中如能有所交流,则事半功倍。此外,与历史学科有关的杂志,以及更多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历史网站,使学生上网查阅更有针对性,既可以开阔其眼界,又能让其获取最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