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觉文化中的中国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

来源 :艺术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视觉文化时代中的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可以对中国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的视觉化转向做出一些必要的论述,并尝试把握这种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自信,进而提出更好地实现中国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的几种有效途径.我们的民族音乐作为优秀文化的载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而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则是传承和弘扬相关文化的有效手段.结合当前视觉性文化的时代特点,可以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深入认识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并综合运用现代传播媒介及其手段,优化传播内容及其组合形式,让民族音乐与乐舞、乐器、服饰等文化财富比翼齐飞.
其他文献
介宾状语式给予类双及物结构不只见于北方方言,不少南方方言同样存在这种格式,其与格标记由受益者标记演变而来.北方方言的受益者标记多源于"给"义动词,南方方言则多源于伴随介词.由于受益者标记的来源有类型上的差异,与格标记也相应地呈现出类型上的差异.介宾状语式的双及物结构是汉语自身产生出来的,其在西北方言的高频使用是受SOV型非汉语的影响所致.
明清白话文献中有拟声词“(門)”,有的辞书释其义为“拳击声”,不确,太过狭窄,有的辞书注其音为“pī pāi”,也有学者将其等同于“乒乓”,亦不确.清末美国学者睦礼逊《宁波
《道行般若经》译出于东汉时期,其中“置”的意义和用法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作为反训词的相反二义同经共现;第二,连词用法出现。通过调查发现,反训词用法在中土文献和佛教文献中同样存在;“置”的连词用法仅在佛经异译中有扩展模仿,中土文献不见用例,明显处于临时性复制阶段。
处理学科独立性和知识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是当今推进学科创新发展时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艺术领域,艺术实践活动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截然相分状态虽然有其一定的自然基础,但从
为了探讨当代歌唱表演中的多元语汇现象,可运用中、西方美学理论中关于美和丑的诸多论述,对演唱中的音色、姿态、表情、力度、和声、节奏、声腔形态等方面做描述和对比.当代
“五行”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也是我们认识艺术媒介属性的新视角.运用“金、木、水、火、土”五行哲学思维,可梳理艺术领域中的各五行属性媒介;并可
尊敬的廖书记、廖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行:rn我首先代表王一川教授、王廷信教授、周星教授等前一届,乃至“前前届”的几位学科组成员,来给与会的各位老师道一声感谢,
期刊
20世纪上半叶,出版印刷事业及艺术刊物获得较快成长.印书馆等出版机构的艺术著作出版推进了艺术研究事业的发展.各类刊物为艺术批评、艺术思想传播、艺术知识普及,及艺术的学
中国早在夏商周时期已经建立起相当完备的工匠制度、工艺流程,但因为涉及这方面的古文献较少,所以目前学界对中国古代的工匠制度、工种、工艺的研究仍然较少.从《周礼正义》
第一代电影美学家从巴拉兹、阿恩海姆、维尔托夫,到爱森斯坦,将电影美学论述的两条路径,即镜头和蒙太奇确立了起来.德勒兹书写其电影理论时同样使用了这两条路径,但到“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