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时期平越府之设立与西南新格局初探

来源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廷在彻底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后,即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对播州进行"改土归流",将之分为遵义府、平越府;前者属川,后者属贵。明廷设立平越府之后,土司间之版图、明廷流官与土官间之管理区域及整个西南地区之形势均发生了改变,形成为一种新格局。平越府一方面形成对贵州、四川以及云南等地土司的监督;另一方面更是保障了明廷于西南地区驿道的安全与畅通。明廷由此得以加强对西南地区之控制。
其他文献
根据新疆地区本世纪的地震记载,分别取5.5、6.0、6.5、6、7.0、7.2为震级下限,视各组资料为更新过程的样本、分析地震发生的统计特征.经统计检验,不同震级下限的地震发生皆可认为是泊松过程;本世纪初中强地震在记载中可能有遗漏,为避免由此引出的干扰,使用Ms≥6.5的资料不应早于1914年,使用Ms≥5.5与Ms≥6.0的资料均应从1931年开始;在地震发生大体上为油松过程的情况下,地震间隔时
地震不是随机发生的,在地震发生之前,震源区存在介质弹性减弱、密度减小、体积膨胀的孕震过程,它将引起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前兆观测手段出现形形色色的变化。只要坚持实践—研究—再实践,反复不断地加深规律认识,不断地积累探索,就能循着渐进式预测之路,逐渐实现地震预测。
从实际应用的需要出发,研究了中国大陆在发生MS≥7.0 地震20 年后震源区进入“长期活动”过程中后续地震强度演变的全部史料,发现在我国南北地震带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发生MS≥7.0 大震后2~3 年,最多12年内,震区当地会发生MS≥6.0 地震;但在南北带以西的中国西部地区,MS≥6.0 地震的后续时间却持续很长且没有什么规律。从统计结果看,在中国东部,MS≥7.0 地震发生后的20至300年
强震危险区预测是当前地震预报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以预警活断层、预警活断层分段研究解决断层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为主线,配合地震活动动态分析、地震波介质特征早期信息
明代以前,侗族内部虽有方言土语的差异,但文化的同一性程度很高。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并结合实地调查发现,随着侗族聚集地的北部地区人工营林业的发展,不仅使这一地区
对库尔勒-托克逊大理岩、片麻岩、蛇纹石化橄榄岩、闪长岩、花岗岩及火山岩的挤压实验表明,蛇纹石化橄榄岩的强度最小为16.33MPa,其横向形变量大达6.81×10^-3。火山岩的强度最大为180.31MPa,其纵向形变
地震引起的应力场扰动随距离不断衰减,远程触发很难发生,只有极不稳定状态的断层才有这种可能,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预报下次地震的位置。为实施减灾措施和捕捉短临前兆提供机会。所
清人孙致弥有《杕左堂词集》4卷,乾隆刻本,其中的《梅沜词》2卷有《满江红·輓纳腊侍卫》3首,是误收了其友人沈朝初的词。因为徐乾学于康熙三十年编刻的纳兰性德《通志堂
应用有关软件分析新疆乌什研究区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的多重分形谱Dq-q和f(α)-α。发现两次6级强震发生前,多重分形谱发生显著变化。主要特征是对一定的q区间奇异性强度因子α取值变宽,Dq-q曲线变陡,f(α)-α的左端点或右端点下降。双标度五分Contor模型研究证明,强震前地震多重分形谱异常的物理本质是地震分形结构的不均匀性增大,即更复杂了,而复杂性的增加恰恰是具有普遍前兆意义的。
通过分析1980年以来发生在新疆境内的地震,发现大多数Ms≥5.0地震发生在前兆异常密集区(专家系统高信度区和各类前兆异常叠合集中区)的边缘和外围邻区,而不是发生在通常认为的前兆空间分布密集区的中心及附近地区。为了缩小强震地点预报的尺度,必须考虑上述事实。用材料组合模式和板内复杂地震断裂带模式可以探讨其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