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湖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h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达的时候,是立夏前一天傍晚。
  似乎是特意到这里来告别春天的。春天并不想离开,它还缠绵在柳条上,缱绻于花枝里。但没有办法,万物都长大了呀,蝼蝈将鸣,蚯蚓待出……春天忍不住下了一场雨。
  安静的欢快,这是酒仙湖给予我的第一感受。此时,我还没有见到它的真面目,就像我走进一座庭院,还没有拜会它的主人。如果这个比喻还算贴切的话,那高耸的夯土大坝更像是一扇门,一扇从不上锁的门——它是关着的,但你随时可以推开——高五十米、长三百余米,这个亚洲东部最大的夯土坝之一,是站立起来的大地,酒仙湖是它缔造的伟业。
  我以攀登的姿态,悄悄推开了这扇门。雨越下越大,兴致勃勃的我依然满怀晴朗,就把这雨当作一把撑开的伞。道旁的玉兰花,像一盏盏明亮的路灯打开着,不管白天黑夜,它始终守护着自身的光芒。大片茅草举着白色丝巾在风雨中翩翩起舞,队列整齐,一丝不苟,大约经过了无数次彩排。这被草木簇拥的感觉,这近乎豪华的仪仗,前面是皇宫,还是圣殿呢?
  然而,当登上大坝,探入湖的堂奥,看到的“真相”让我为之一惊,一震。漫天雨丝,不,是雨箭,刷刷刷地射向湖身,如此密集,如此迅疾,连吹得我全身发凉的风都无法撼动它们的准星。每一箭都隐没到湖的身体里面,每一个创面都涌出汩汩的“血泡”……一箭接一箭,万箭齐发,整个湖泊有如一面巨大的针毡,有如全身披满箭镞的母体。我眼前不停地产生幻觉,比如,恍惚看到炮火连天的战争场景,看到一个难产的母亲在做最后的挣扎,看到修建这座大坝时数万人挥汗如雨,甚至看到远古或许是未来人类与兽群的拼抢与争斗。
  旁边是一座亭子,翘起的檐角仿佛受伤即将坠地的鸟。里面有四张石凳,一副很希望有人来坐的样子。我迷茫地看了它们一眼,就像一个压根儿没有学会坐的人。亭子不小,可容纳三四十人避雨。亭角躺着两个空矿泉水瓶,也许在相互倾诉各自的故事,也许在独自想念自己瓶里曾经有过的水。十米开外,那是多么浩渺的水域啊,可对于它们来说,远如大海,远如三皇五帝,远如理想与目标的距离。我走进亭子,一手拎着一个空瓶,下三十余级台阶。水,伸手可触。我把它们一一灌满,带回亭子,放到石桌上,让它们自豪地站着。刚刚还是满身伤痕的水,在瓶子里也马上恢复了安宁和平静,恢复了它们自身的圆满。
  雨大得好像要把我也强行纳入它们的阵容。对面山峦,如一群助纣为虐的恶魔,它们紧紧圈住湖水,成为湖水突围不可逾越的屏障,让密如蛛网的箭矢有恃无恐。而宏阔的水面,哪怕全身披满伤痕和“血泡”,依然淡定而安详。水的智慧难以企及,它们最懂得随遇而安,最懂得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最懂得净洁与脏污的转换,因此,它们往往能消弭存在与虚无的边界。唯其能包容一切脏污与痛苦,它们才会那般净洁,那般安详。
  暴力是不可持久的。
  雨终于停了。对面山顶竟很快晕出几抹夕晖,淡淡的霞光投映到湖面。登上大坝前感受到的那种安静的欢快重新在我心中蔓延,仿佛刚才那场雨从来没有发生过。其实,这里下雨是再经常不过的事,小雨、中雨、大雨,四季随时都可能发生。雨痛击湖面,让无数箭镞没入其身,所谓风光无限,难道不是在融化无数苦难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波光粼粼”吗?所谓大彻大悟,难道不是长髭旷禅师在碾磨烦恼、参遍佛法之后,豁然得到的“如红炉上一点雪”吗?
  留着长髯的旷禅师,在名师石头希迁那里得到印证之后,回到老家攸州的酒仙湖畔、圣寿山下,创建了宝宁寺。寺庙仍在。与寺庙同时栽种的古樟仍在,枝叶繁茂得如同一个披金戴玉的新娘。建寺挖掘的古井仍在,井水清洌如镜,每一个俯身看着它的人,都能从中看见自己。一如这个时候,我看到的酒仙湖。
  酒仙湖是占地11.2平方公里的一眼井。我故意不去俯身看它,但我知道那里面有我自己。我心灵的视线看到了更加遥远的地方,我发现万物都在赶来的途中,时光的马蹄嗒嗒作响。而此刻,平静下来的酒仙湖仿佛忘记了刚才 “万箭穿心”的场景,酝酿着一种回报春天的庆典。夕晖轻染,湖面就像一张巨大的餐桌上铺着金灿灿的桌布,酒仙湖在准备一桌盛宴为春天饯行呢。群山环抱,酷似受到严格训练的侍应生,躬身迎接每一位前来的客人。
  所以,第二天早晨,当我在寒婆坳看到碧如翡翠、秀美无方的酒仙湖时,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我知道一定会是这样的,不可能有其他答案。碧水我想得到,可那遍布山间、路边的桐花我实在是想不到。华美的春天刚走,“立夏”展示给我们的,竟是这素净而明丽的花容山色。
  或许是受了水的启示吧,很多花种都极善于集结,要开一起开,要落一起落。但桐花没有梅花冷艳,没有桃花妖冶,没有樱花任性,它们就像一大群村姑,叽叽喳喳,热情大方,再寂静的乡村有它们也热闹了。我在一株硕大的桐树下给花照相,忽然,几只白蝴蝶飞过来落到我身上!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桐花。它们像长了翅膀,这哪儿是凋零地落呀,分明是自在地飞。
  在游船上,认识一个去年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姓文,现在景区工作,本地人。他用一种礼貌且惭愧的语气跟我说,景区开发太慢,缺乏旅游规划,没有一条能走团的线路,他十分羡慕那些名头响亮的旅游景区,能赚到很多钱。从现实层面来说,他讲得颇有见地。但道理往往是超越现实的,他不知道外面有多少美景被旅游开发给废掉了,他不知道即便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一方水土,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我没有和他说这些。他这么年轻,我建议他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去异乡,才能真正发现故乡的美。
  在双子塔下,我们坐的坐,站的站,欣赏21个小女孩表演节目,朗诵、唱歌,还有舞蹈。其中10个穿着绿色纱裙,9个穿着粉红色纱裙,还有2个穿着镶红边的白色长袍朗诵时,这两个是领诵;唱歌、跳舞则穿插其中。不知道是不是有个女孩请假没来,临时加进来了一个女孩,总数成了单数,所以,孩子们在进行队列穿插时常常搞乱,然后就有这个指点那个,那个示意这个。轻声悄语里,表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认真劲儿。虽然有个女老师在台下招呼,孩子们的表演却是原生态的,甚至近乎野性,几乎没有整齐划一过:有人抬起手,有人放下手,放下手的猛地又抬起手;有人挪左脚,有人移右脚,还有人两只脚一起动;有人转圈,有人摆头,摆头的人看见其他人转圈慌忙改成转圈。最有趣的是,有个后排的女孩突然打起呵欠来,她就干脆停在那里,打完那串呵欠才接着做动作……我想起了桐花。她们一个个都是桐花变的精灵。
  我又想起一首著名的诗,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群奉命为客人表演节目的孩子,虽然穿着特制的服装,做着要求相同的动作,但她们并无多少顾忌,而是把平日“急走追黄蝶”的那股劲儿,也带到了舞台上,从而散发出活泼可爱的乡村气息。对她们来说,见到这些远方的客人固然难得,但对于我来说,她们的表演,成为酒仙湖最美好、最珍贵的一部分。
  新市镇徐公店,就在酒仙湖西边。杨万里的同宗兄弟杨六郎,曾任国子监祭酒,从江西南溪迁居于湖南攸县。1162年春,诗人由赣州司户调任零陵县丞,特意拐到攸县看望兄弟,再坐船沿攸水南下,在徐公店住了一晚,写下这首诗。千年来,经历了多少风雨,啜饮过多少苦难,但酒仙湖边的儿童就像湖水、桐树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两天后,送我回长沙的司机姓周。他显得很年轻,不料有四十出头了。他告诉我,他在深圳干过二十年出租。我问他,為什么回来。他说,家在这里。
  责任编辑:黄艳秋
  摄影:安吉的子非
其他文献
国庆假去乾坤湾,导航时选择了一条最短路径。不料,四百多公里的路途,后一百多公里却走得坑坑洼洼,颠簸异常,但还算有柏油路基,车上人被颠得七荤八素,抱怨导航,抱怨当地交通局。随着一辆接一辆高大威猛的工程车蜗牛般地在身边驶过,大家傻了,前方哪里还有什么路?根本就是一片狼藉的工程现场。抱怨什么,只能自认倒霉,且这样的山路上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一路上幽默诙谐的司机老洪,行驶到这段路上脸色陡然严肃,目视前方
期刊
我的孙女赵娟:  看着你从一个瘦瘦小小的婴儿到如今比爷爷都高的大姑娘,爷爷很是欣慰,23年了,你长大了。  去年,如我所愿,你考上了株洲市的选调生,分配到了攸县。我没有到过攸县,但可以想象,那边的天气与桃源相差不会太大;那边的饭菜应该也比较重口味;那边的方言可能与我们有很大差别,但只要你用心去听,也会理解的。  组织将你放在基层,是要你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最真实的需要和困难。爷爷在村里面干了几
期刊
电视上,正播放着两个朋友的离别,汽笛声久久地回响着,屏幕画面静止了许多。这个画面,让我想起许多年前。  十三四岁时,也是这个季节,母亲带我到村前的小火车站送她的一位朋友,我站在母亲的身后,是一个完全不用大人费心寒暄的孩子。我已记不起母亲和她朋友如何地依依惜别,还是一如人们常有的客套的热情。只是,还能记得后来火车发出的一声长长的、沉闷的鸣笛,那声音在空旷中,绵延散去,随着夹着乍暖还寒的春天的微风,凉
期刊
每年的这个时节,我都会从单位的腊梅树上,剪几支梅花拿回家插瓶。今年,我又剪了几枝腊梅拿回家,将它插在从母亲那儿拿回的陶罐里。  这样的陶罐,我有三个,大小不一。  去年母亲意外去世,我心中一直难以释怀。母亲一生,除了忙碌,几乎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仅有的一副金耳环,我给了姐姐;剩下一副银镯子,给了哥哥的儿子,这是母亲早就交代的。余下的东西都很一般,哥哥、姐姐让我挑选一些做纪念,我便选了母亲用来泡菜
期刊
那日公园散步,听到前面吵吵闹闹,还伴随着哭天喊地的嚎叫声。我猜想着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儿,赶紧奔了过去。  果不其然,只见一摩登少妇站在河边,已哭得花容失色,妆颜尽毁,焦躁地望着浑浊的河水,捶胸顿足地边哭边说道:“我的儿子,我的宝贝,你是妈咪的命根子哟,可千万不能死啊!”  我的目光嗖的一下向河面蹿去。这是一条引水河,周边的农田全靠它灌溉,水深平均在两米左右,每年都有事故发生。我的心沉沉的,禁不住为
期刊
初恋是朦胧与青涩的。  刚入大学,情窦初开的我,情愫暗生,喜欢上了一位同窗女孩,却又不好意思当面倾诉,我就想到了写信。我怀着忐忑和羞怯的心情,将第一封情书趁机夹进她的书里,几乎天天盼望能收到她的回信。一个星期的等待,犹如一个世纪的漫长,其间,她的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都让我一遍又一遍地悉心揣摩着它蕴含的情意。终于,一封贴着牡丹花邮票的书信出现在我的课桌上,我的心里顿时像有一头调皮的小鹿在跳跃,激动不
期刊
玻璃上的雨水  想走进屋里来的雨水被玻璃挡在外面,它们把手按在玻璃上,没等看清屋里的情形,身体已经滑下。更多的雨从它们头顶降落又滑下,好像一队攀登城堡的兵士从城头被推下来。  落雨的玻璃如同一幅画——如果窗外有青山,有一片不太高的杨树或被雨淋湿的干草垛,雨借着玻璃修改了这些画面,线条消失了,变成色块,成为法国画家修拉的笔触。杨树在雨水的玻璃里变得模糊,模糊才好。它们的枝叶不再向上生长,而化为绿色的
期刊
我的前世,应该是一只黑蝴蝶。那么,你肯定是一只白蝴蝶了。  来世,或许你我可以互换的。我白,你黑,但不换也很好。但,仍然相伴着就在一起飞吧。并排在一起,我左你右,或你左我右飞,一前一后我前你后或你前我后飞,一上一下我上你下或你上我下飞。我们,可会让白昼看了更精神抖擞?让黑夜看了更心花怒放?  灵峰山下,曼塘里村口,竟有此起彼伏的鳥叫,不绝于耳。清清亮亮的鸟叫声,来自几棵高大的香樟树上。这几棵母香樟
期刊
一晃六年过去,寒来暑往,风吹雨打,新小区也就变成了旧小区。一些基础设施,渐渐开始出现了问题。比如,部分栅栏锈蚀倒塌了,有些门禁失灵了,楼栋的防盗门关不严实了,门锁扣不上了,路边、楼道、车库、地下室的灯不亮了,可视电话有的看得见人像听不到声音,或者听得见声音看不到人像,楼道的电表箱搬东西时你碰他撞,叮叮挂挂,面目全非了,诸如此类。虽然物业偶尔派人维修,或有业主反映后派人维修,但总是不彻底不到位,或者
期刊
对游子而言,“乡”菜,也许是他们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而对我来说,乡菜就是妈妈做的菜,不管吃啥,每一口是滋也是养,是疼也是爱。  妈妈常对我说,她和我的嘴是有分工的,我从她身上出来之前,妈妈要替我吃,现在得还上,我要替妈妈吃、吃好的,总之,妈妈是舍不得吃的。上小学那会儿,我有一次问妈妈:“您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呀,会做吗?”妈妈说:“我们老家这儿最好吃的数清蒸鳜鱼啦,妈妈特喜欢,会做,不过鳜鱼太贵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