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多尕特岩画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dl0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祖国版图雄鸡尾的新疆哈巴河县,西与哈萨克斯坦、北与俄罗斯接壤。总面积达8185平方公里,县域内不仅水土、矿产、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还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人类最早活动的区域之一,是原始游牧民在此繁衍生息的地方。原始游牧民在漫长的生活和迁徙之路上创造了动人心魄的珍贵文化遗产——岩画,也吸引了众多历史学者不远千里来到哈巴河研究考察。
  远古游牧民族给哈巴河县留下了历史悠久的草原文明,同时,又将岩画艺术作为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留给了今天的人们。
  为了寻找远古哈巴河人的文明,前不久,我陪同一位研究岩画的学者前往多尕特岩画群。我们从哈巴河县城出发,向北行进50分钟,穿过一个小村后,平坦的柏油路变成了高低不平的土路,我们乘坐的小汽车也开始环绕上山,最后爬上了高高的山脊,向左一拐又驶向了满山都是黑石头的一条山沟。
  哈巴河县委县政府树立的“多尕特岩画”提示牌出现在眼前。我们下车跨过一条小溪,爬上一个小山头,多尕特岩画群就出现在了眼前。这些岩画都刻画在黑色的石头上,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画面多为狩猎、放牧、日月星辰、舞蹈竞技场景,还有骆驼、马、狼、虎和鹿等岩画,被人们称为“远古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造型艺术和文化的露天博物馆”。据专家推测,这些岩画可能有8000~10000年以上历史,反映的是远古时代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类的历史。岩画的造型技法各有不同,有凿刻、磨刻和线刻。岩画古朴粗犷,既刻画其所见,又抒其所想,颇得天真自然之美,达到了庄严中见活跃、方正中见变化的艺术效果,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远古时代的生活形态、自然环境等。
  随着岁月的流失,经过千百年的风化,一些岩画已消失在传说之中,使今天的人们难以找到它的踪影。但是,让我们庆幸的是一部分刻画在避风处和石岩下面的岩画依然保存完好。
  在专家的现场分析与指导下,从这些岩画中,我仿佛看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他们已经饲养了马、牛、羊等家畜,还驯化了狼;他们已经在骑马放牧了,学会了制造投掷类武器和防御用的盾;在跟自然的抗争中仍然处于劣势,他们跟野兽拼命作战,他们对自然威力充满了敬畏;他们把自己的手印画在岩石上……
  听着专家的分析,看着眼前的这些远古时期的杰作,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远古牧民生活的部落,亲眼目睹了远古时代人类勇于吃苦、善于创造的智慧;看到他们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身影,我也在陶醉中将部分岩画定格在了相机里。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多尕特,告别了那些远古时期的杰作。临上车前,我们都向岩画群深深地鞠了一躬。
  当时说不清为什么,回来后想想,那是在向远古人们致敬!
其他文献
针对一种以空间对称3SPS+1PS并联机构为核心模块的髋关节试验机,为分析其动力学特性,基于凯恩方程法,从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出发,建立了各主动支链与动平台中心点速度、加速度之
[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学大发展时期,大量史著涌现,袁宏的《后汉纪》在诸家后汉史中占有突出地位。魏晋玄学的兴盛对这一时期的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体现在史学思想方面,也对史书的体例和内容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后汉纪》这部史学著作中,玄学思想在其撰述旨趣、内容、体例以及对历史过程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方式上都有所体现,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玄学化倾向十分明显,进而可知社会文化背景的
合成孔径雷达(SAR)以其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的能力,在地震等灾害应急应用中可以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针对只有一幅震后全极化SAR图像的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倒塌建筑信息提取方
从南疆城市库尔勒出发,在塔里木盆地北缘一路南行,就能看见大片胡杨林掩映的罗布人村寨;穿过寨子,就是塔里木河;跨过架在河上的木桥,就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短短几分钟,你的脚会踏上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最大的内陆河、最大的沙漠、最大的胡杨林带,次第而来的几个“中国之最”让人有一点眩晕。  我们出发的时候,从库尔勒市南望,天空黑压压的一片,预示着可能会出现扬沙或者沙尘暴。应该说,这样的天气去塔克拉玛干
甘肃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和哈萨克族等,它们在丧葬习俗上既有共同特征,也有不同之处。各地穆斯林的丧葬文化在共同性方面充分表现了伊斯兰教的巨
硫酸酮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蛋白盐沉淀,因而有较强的杀灭病原体的能力。对鳃隐鞭虫、鱼波豆虫、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双身虫、中华鳋等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同
秋风乍起时,我披一身风霜,牵着自己的影子,沿着渭河,从新兴镇最西端的韩家墩,步行至最东头的渭水峪。岸边的风景,一如从前。渭水悠悠,日夜不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渭水人家,沿河而居,鸡犬相闻,祠宇相望,五谷飘香,炊烟缭绕,一派盛世年间五味俱全的生活图景。   然而,当我站在韩家墩的村头,遥望河对岸那个出土过秦人战车马的毛家坪时,风中仿佛传来了那首人类最早在渭水岸边唱响的爱情歌谣:  蒹葭苍苍,白露为
[摘要]《王昭君变文》的创作年代虽然没有定论,但是通过史料可以推断其创作于敦煌被吐蕃占领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对昭君故事进行改编创作,并赋予昭君悲剧性女性像色彩。作为一种庶民文学形式,变文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敦煌普通民众的生存形态和心理状态。  [关键词]《王昭君变文》;敦煌;吐蕃;庶民像  [中图分类号]K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6-0024-03  
本实验以油菜(Brassica napus L.)花序轴薄层细胞为外植体,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不同浓度和比例的NAA和6-BA组合。接种后,选取白光、植物生长灯、红光、蓝光四种不同光质的光
张掖古称“甘州”,汉武帝时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因为有黑河水的润泽,张掖在河西古四郡中更显得楚楚动人,独领风骚!   古老的黑河——弱水从张掖流过,境内湖泊遍布,芦苇连片,有各类湿地21万公顷。据载,明、清时期,甘州古城里的水域面积占全城的1/3,城里城外山光湖色,泉水淙淙,碧草连天,被誉为“塞外水乡”、“水韵之城”、“湿地之城”。   作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