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视觉规律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6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人的视觉规律在传统产品设计的体现,以知名的产品设计为例,运用平衡、简化、空间和运动等视觉规律去分析这些成功的案例,去发现人的视觉规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渐渐发生了变化,原来仅仅将视觉思维当成一种思维特性,现在却能够从视觉空间走向思想空间,即通过视觉来观察人的心理。在现实的艺术设计中,人们渐渐打破了惯性的思维设计,将传统的二维平面转化成多方面的空间设计,创造出了丰富的视觉效果,也增加了艺术作品的神秘感和趣味性。
  关键词:视觉规律;产品;设计;平衡;简化
  造型是为了什么?首先,并不是为了美观。在审美的“好”与“恶”当中,存在着一个非常广茂的阐述空间。显而易见,只有摒弃了最简单的“好”与“恶”得评判标准,才能够设计出更为经典且耐人寻味的设计作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迭,视觉处于设计生产系统中心,新的视觉方式与体系在不断被创造出来,越来越多的人被裹挟进视觉图像之中,而观看俨然成为生活的本身。当视觉化渗透进日常生活中时,除绘画、摄影、电影、电视、广告、动漫等视觉媒介之外,还有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但不论是哪一种媒介,都是在严格巧妙的运用人的视觉规律的前提下产生和发展的。人的视觉规律建立在人的潜意识行为下,与人的种族、层次、社会地位和学历背景没有直接联系,从而形成了美与丑。
  工业设计产品也是一样,作为能满足社会与人类需要的人造物,以可视的物质形态出现时,更具有实用的功能性。它不仅通过点、线、面、体、材质、色彩和结构等要素和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主次、对比等形式法则来塑造具有审美特性的形态,更以此来清晰传达“何物?何用?如何操作?”等视觉信息,以便于人们能简单有效地认识该产品的特性与功能,并利于人们进行良好地使用与操作。因此,与纯粹的艺术品观赏不同,审美的愉悦感不是工业设计产品观看的终极目的,产品造型在形式上追求的审美观赏性是服务于产品实用的功能性指向的,也就是说,获取产品的特性功能、操作方式、意义价值等实用信息才是工业设计产品观看的根本目的。所以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形式上带给人的视觉感受,更加在于其形式对应和解释功能的匹配度和形式带给人的情感体验。而人的视觉规律在产品传达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像一个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塑造的产品形式被人解读以后,从而完成认识产品的过程。
  一、人的视觉规律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一)视觉规律是产品形式的基础
  美国现代建筑设计奠基人路易斯·苏利文(Loms Sullivan)说:“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个造形,也就是说,一个形式,一个外在形象,它使我们了解这事物的含义,并且把它和我们自己及其他事物加以区别。”在这里,形式决不只是物质目的上的需要,它还可表现出生活的可识别性并关注人的精神与心理需求。但是形式是怎样让我们所感知的呢?我们看到一种形式的时候是如何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感受呢?是什么在作为判断的依据控制着我们的意识?
  工业设计产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不论哪种产品,都遵循着基本的造形规律。意大利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EttoreSottsas) 1981年设计的卡尔顿书架。
  索特萨斯的卡尔顿书架在造型上以中间绿色的板和中间的对称轴等主要特征为视觉中心,左右的书架隔板的方向的趋势都是向着视觉中心,形成了一种绝对平衡的视觉美感。一些格式塔心理学家在心理学领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平衡、最简单、最规则的组织状态。然而事实却与上述结论恰恰相反,人是活动的个体,并不是在不活动的静止状态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而是在不停地运动、劳动、变化与成长探索中。例如一位健身运动者,在不断追求运动的人,总是设法把自身的生命状态之中互相冲突的力量组织起来,使他们达到一种最平衡的状态。正式因为这样,使我们知道在视觉心理中,我们为什么需要平衡,去探寻平衡是什么,平衡的作用等等。这样,无论是心理平衡还是物理平衡,都蕴含着相同的内容:它所包含的每一件事物,都达到了其停顿状态时所特有的一种分布状态。一个处于平衡的构图,在其形状,位置,方向等诸多要素中。都达到了最平衡的状态,导致其不能够有最细微的变化。
  在索特萨斯的这个作品中,通过运用艳丽的色彩来挑战现代主义风格,以标榜以孟菲斯为代表的有激进意义的后现代主义风格。艳丽的色彩同样在这个作品中达到了绝对的平衡和谐。圣维克多的雨果说“色彩的美款待视觉”。在各种视觉要素中,色彩是最普遍的形式,它最富表情,能带给双眼最强烈、最直接、最深刻的感觉,它所引发的视觉刺激能使人产生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索特萨斯的卡尔顿 书架就是通过色彩和视觉上的平衡来给人营造一种美的心理感受,各种元素的绝对平衡和对称就是其成为后现代主义风格里程碑作品的原因。
  (二)合理的视觉规律可以激发产品的情感属性
  当功能不仅仅指向产品的实用性,而是指向解决与生活的关系时,功能的内涵开始趋于多元化,从简单纯粹的操作使用性扩展到了产品对使用者及环境所产生的整体影响,与之相适应,产品形式也从对传统古典功能的强调转向对各种社会、文化、情感等信息的关注,并通过材质的混搭,全新的工艺,艺术的造型,等多种表達方式,是产品富有多元化。
  形式依然追随功能,但同时形式也能再造功能,产品会利用形式引导人们寻找和发现新的生活形态,形式和功能之间不是只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个可动态调节的系统,当形式追随扩大化功能时,必然会用更丰富的形式语言去表述功能。
  二、结语
  通过分析平衡、简化、空间、运动等视觉规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发现人的视觉规律不仅仅体现在平面作品当中,而是体现在所有人眼能够看到的物体和空间中。以人的视觉规律为基础,我们可以构建美的产品形态,可以营造舒适的体验氛围,甚至可以触及人内心的情感诉求,从而创造出好的产品或空间以满足人的需求。
  作者简介:郭士达(1989.10-),男,汉,河北唐山人。北京理工大学2016级博士研究生,设计学专业,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环境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雨水资源的有效收集与利用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转变城市排水理念,留住雨水,使城市与雨水和谐相处。  关键词:城市暴雨;雨水资源;雨水收集与利用;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中,每每暴雨来袭之后,街道水漫金山,交通堵塞,行人举步维艰。北京暴雨多地积水,丰益桥堵车1公里,西站负2层被淹200平米,马连道茶城的商铺被淹。上海暴雨,城区
期刊
摘要:近年来,艺术展览在我国蓬勃发展,但艺术展览与大众生活的距离依然遥远,即使是在艺术展览资源较为丰富的北京,经调查发现,大众对于艺术展览的认知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文章从北京市大众对于艺术展览的认知现状着手,并从艺术展览的传播及美育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艺术展览;大众;传播学;美育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艺术展览活动在近些年日益繁荣起来。新兴艺术区、展览馆不断涌现,
期刊
摘要:团学工作对于学生发展意义重大,团学干部要善于从繁杂的工作中把握主线,总结规律,进而提高团学工作水平。在长期团学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了“六抓六促”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该方法对二级学院的团学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二级学院;团学工作  为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提高学生工作水平,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学院团学工作积累经验。学院结合自身实际,丰富完善,总结提炼,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
期刊
摘要:如今全球经济局势愈发严峻,竞争愈发激烈,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强壮,需要一批批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国家快速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我国提出经济转型,提倡创新创业,尤其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本文以平面设计工作室为例,首先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
期刊
《红楼梦》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它的触角深入到封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小说中涉及到的上下四百余名大小人物,无论他是从哪个生活角落闪现出来,都能在作者传神文笔的雕琢之下,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活跃于小说人物的画廊之中,香菱就是其中之一。《红楼梦》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这里的“滥情人”指的是薛蟠;“慕雅女”指的就是香菱)是作者集中笔墨最多描写香菱的章节,主要通过“香
期刊
摘要:以幕末为背景的搞笑少年漫画——《银魂》,作为空知英秋老师长篇连载的处女作,自2004年于《周刊少年JUMP》开始连载以来,以其超高的影响力遍布于漫画、动画、小说、电影及真人版等各个领域,斩获了无数读者与观者的好评。不过,在轻松诙谐的故事基调上,《银魂》于颠覆历史的虚拟构架中,以搞笑的手法融汇入深厚的民族精神,在塑造“最后的武士”这一核心形象的基础上,从演绎啼笑皆非的滑稽闹剧之中,塑造起了极具
期刊
摘要:文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横跨两学科的研究层出不穷。本论文聚焦日本的文学与哲学,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日本的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晚期作品《河童》与日本近代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西田几多郎的哲学思想“绝对矛盾的自己同一”的联系,提供了芥川文学的一种新的欣赏角度。论文结论是小说《河童》体现了西田哲学思想,并彰显了芥川对于无常的豁达态度。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西田几多郎;《河童》;“绝对矛
期刊
摘要:中西方文化存在着众多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处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风俗习惯。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因人而异,因地域、民族而异。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刺绣的分析为例,对中西方的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进行对比,以继承和发展为宗旨,从刺绣的角度分析其民族性,从文化的精神层面挖掘其内在的差异性依据。  关键词:刺绣;民族性;文化差异  一、刺绣艺术的民族
期刊
摘要:萨尔瓦多·达利是超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疯狂的想象力运用在他的作品中。从而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艺术世界增添了新的能量。他的艺术对现代乃至当代艺术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于达利绘画作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达利绘画作品中符号的探索和分析,从而发掘出达利绘画作品中的内涵之所在。  关键词:达利;弗洛伊德;潜意识  萨尔瓦多·达利
期刊
摘要:艺术歌曲起源于19世纪浪漫主义初期的艺术歌曲是一种建立在德奥音乐体系之上产生的一种富有文学性、歌唱性和抒情性的音乐体裁形式。本文选取中国艺术歌曲先驱青主与19世纪德国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成熟的代表舒曼作为探讨对象,从艺术歌曲主体的文学性,旋律性、歌唱性分析二者相同之处,并且从作品风格、历史背景简述二者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中外艺术歌曲;舒曼;青主  一、舒曼与青主  (一)舒曼以及他的作品简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