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沸腾实验谈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ch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旨在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从外界所接受的信息90%以上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常言道:“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归”。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沸腾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变“要我观察”为“我要观察”
  
  青少年的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它能很好地推动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研究探索,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能促进智能发展。
  水沸腾是一种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但真正仔细观察过沸腾过程的学生微乎其微。实验引入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开场白:“瓦特观察烧开水时,壶盖被蒸汽顶起,而引起思考发明了蒸汽机;伽利略因为仔细观察了教堂中吊灯的摆动,而进一步探索,得到了摆的等时性,使钟表得以问世。这些观察都是人们熟视无睹的,但科学家凭着敏锐的观察力,从旧现象中挖掘出新东西。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过水沸腾吗?”“观察过”。“水沸腾时温度发生变化吗?”“升高”,“不变”学生众说纷芸。“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想从实验中观察出结果。
  
  二、引导学生注意对异常现象观察,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由于受仪器的选用及装置是否合理,反应条件的调控,环境的改变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实验会出现异常现象,这时教师应冷静地实事求是地对待观察,因势利导,让学生全面、仔细观察这些现象,并指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研究改进策略,最后把实验做成功。
  由于学生全面参与了实验从失败到成功的全过程,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意志、能力等领域所受的教益,远大于观察一次成功的实验。
  
  三、设计问题使“观”与“察”有机结合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满足于学生看到实验现象,忽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安排的实验方法做,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还能怎么做,提的不多。有些学生把观察现象简单理解为看,缺乏对看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实验时“观”很重要,我们要利用“观”得到可靠的实验信息和实验现象,还要必须经过“察”,对看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中不能只停留在“看到什么是什么”的水平上,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使观察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观察更具有探索意义。
  例如,在做沸腾实验时,教师可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带着问题边观察,边思考:
  (1)酒精灯使用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2)温度计应如何使用?
  (3)加热初气泡为什么主要附着在杯底或杯壁或温度计玻璃泡上?
  (4)加热时,气泡上升时体积如何变化?
  (5)沸腾时,温度是多少?温度是否发生变化?气泡又如何变化?
  ……
  这样,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一系列问题情境中,带着疑惑操作着,带着问题思考着边观察,边思维,在观察能力不断得到完善和深化的过程中,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四、注重对实验图标数据的观察,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实验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固然重要,但对实验现象的思考、分析、讨论和对实验数据和图表的分析、处理、归纳也不能忽视。我们要改变那种仅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教师代替学生思维和盘托出实验结论的现象,要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归纳、概括、总结等科学方法和思维。
  在沸腾实验中,沸点概念的得出是一个定量分析的过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数据间的联系,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处理各个实验数据,归纳实验规律,把实验数据转化为图表信息时,更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表各个组成部分,找出图表特征及其中包含的各种信息。
  做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客观事物或现象,从中找出他们的本质或内在联系。对实验数据和图表的观察分析,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总之,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实验观察越细致,越准确,学生的认识就越深刻,思维也就愈加活跃、广阔,分析与解决的问题能力也就越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应是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通过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水平。
其他文献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原来中专校升格、合并的,而高职教育与中专教育存在着质的区别.为了尽快适应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需要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
课堂提问是当今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共同探讨,相互沟通交流的启发教学形式,是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现阶段,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爱举手发言,不善于提问,致使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上呼而下不答,上启而下不发,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有效地启发学生提问,是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一
背景描述:rn2017年11月份苍南县举行高中美术教师探讨课,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在众多的课题中笔者选了《千里江山图》,因为正好那段时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千里江山——历代青绿
期刊
一、高中数学教学发展概况    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一直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死板”记忆方面,对于创造性和逻辑性思维的培养缺少一定的方法。高中数学教学一直在寻求一些新的方式改进自我教学中的缺点,但是因为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特殊国情,所以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创新首先需要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现状与特殊性,然后制定出一条确定的发展路线,以符合我国发展路线的方式开辟一条发展捷径。    二、高中数
朱自清先生1917年所见背影为何直到1925年才进行创作?从这一症候入手,以作者和文本入手分析朱自清先生所独有的心灵感悟.从而探究其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它对于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实现中职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具有很大的作用。中职化学是为企业的第一线工人而设置的学科,它在学生的实践素质能力的提升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是别的学科不能取代的。本文从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教学方法、实验管理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增强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    一、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终于正式颁布了。教育部随即召开记者招待会,对《意见》精神进行解读。解读中,教育部领导明确指出,改革后的高考录取将以“统一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为两个依据,综合素质为一个参考”,并且文件中给出的时间节点是“2014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各省(区、市)制订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这意味着,
摘要:在教育研究领域,以列维鲁学派为代表的活动教学理论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课程的相关研究十分引人注目。数学活动经验的育人价值及其对个体的学习、生活、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我国众多数学教育家的关注和重视。《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数学活动经验”将以“四基”之一的显著地位呈现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可见,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将来能迎接更多的挑战做准备是非常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是说,学生需要在相互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创新。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和指导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作用呢?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加强实践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
摘要:悲剧作品其实质和意义就是把美好的形象、理想、感情,通过毁灭的方式产生“悲”来感染读者,进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所以在初中语文悲剧作品的审美教学中,应抓住三个环节进行:一是充分揭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去感染学生灵魂;二是发掘悲剧的根源,引导学生认清事物的本质特征;三是通过鲜明对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憎共鸣。  关键词:审美教学;产生爱情;理性升华  中圖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