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儿童之心追求人格之真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countst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眼里,李吉林老师是个英雄。伏契克对英雄有个定义:“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李吉林正是这样的人。无论是最初报考师范学校时的坚决,还是后来面对去省队当排球和跳伞运动员机会时婉言谢绝;无论是“文革”中让她下放农村,做乡村教师,还是拨乱反正后在省教材组编教材;也无论是后来成了著名特级教师,还是成了情境教育学派的创始人,她始终做着一件事:在课堂,在校园,教书育人,为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做这一件事,没有后悔过,没有改变过,直至今日,70多岁的年纪,还和孩子们在一起。她确实是个英雄,身上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但是,她说,我只有一个身份——教师,普通的小学教师;这一身份让她坚守一种本分——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育人。越是这样,我们越认定她是个真英雄。
  李吉林老师是个特别的英雄,她常常把自己当作儿童。她说:“我,一个长大的儿童。”儿童原本是自由者、探究者、游戏者,由此而生成的童性哲学,其核心是探索、寻找、发现“真”。李吉林有儿童之真,她的哲学是童性哲学,核心是真与创新。从这个角度看,她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情怀是一种儿童精神、儿童情怀。这些让她永远爱儿童,永远像儿童,让她永远是把儿童培养成中华民族复兴所需要的人的英雄。我们应该赞颂这样的英雄。
  是儿童,总会有说不完的故事。正是在故事中,李老师成了长大的儿童,演绎了儿童教育的英雄篇章。
  李吉林老师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她常常转换角色,变成故事中的某个人,模仿他的讲话、走路、手势、脸上的表情,惟妙惟肖,让大家敞怀大笑,好不开心。现在想起来,她营造的是一种情境,让在场的人入境入情,分享她的快乐和智慧。李老师是个有故事的人,生活中的、教学中的事在她那儿就成了故事,因而,她的生活充满乐趣,在她的故事里我们也分享了她的真诚和所创造的幸福。李吉林还是个创造故事的人,她所创造的最大、最美、最动人的故事就是情境教育。同时也不难理解,她的情境教育正是来自她的生活,是她生活土壤里长起的一片小森林。这一切源自她的真研究、真创造,因为,创造故事的人就是创造生活的人,而创造生活的人才会研究教育进而创造教育的奇迹与精彩。
  先说说照片的故事。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在南通十字街照相馆看到李老师一张照片,侧面,扎着两条小辫子,漂亮,清纯,朝气,活力,一种美丽扑面而来。照相馆给照片冠以“女人像”之名,列于橱窗,因而引起许多人驻足欣赏。为此,我们常常开玩笑说她的“女人像”。她没有恼怒和反对,也没有向照相馆提出什么意见,始终坦然、淡定。据说,这张照片是应照相馆之邀而拍的,她爽快答应了。直到现在这还是个趣谈。如今回过头想想,这有什么不好呢?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当大家都还“土里叭叽”的时候,她就显得“洋里洋气”,勇敢地把自己的美呈现出来,这实在是种勇气,说明她有个性,有追求。这张照片是她的本色,她追求的美丽是自然之美,是人性之美。难道教师一定要正襟危坐,目不斜视?难道为了成“家”、立“派”一定要抛弃自己的美丽?近50年的岁月沧桑当然在她面庞上也留下印记,但始终没有遮蔽她的美丽,她的人性之美从来没有消褪过,李老师的美是由内而外的。李吉林很真。
  说说她在小店里吃小吃的故事。似乎是个习惯,每逢上了公开课,她总是邀我们散步,或是我,或是其他教师,在大街小巷无目的地闲逛,边走边聊,聊的话题肯定是那刚上过的公开课。这样的闲逛自然成了公开课的延续,是公开课兴奋、激情和讨论的延续。随着闲逛,一定会来到某一小巷的小店,坐下来,有时一人一个蛋饼,黄黄的,香香的;有时一人一小碗馄饨,冒着热气,漂着葱花;有时合吃一大把花生,劈劈巴巴,在响声中往嘴里扔几粒花生米……聊天是不会停的。首先是分享,分享上课的心情,分享心得体会;其次是争论,争论中有坚守,有小小的后悔,有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建议与设想。现在想来,这就是校本研修,是教学反思,尽管没有程式,也不在茶社和酒吧,而只是普通的小店,却是那么认真而热烈,那么投入而深入。李老师是个脑子不会休息的人,是个研究没有间歇的人。她和我们闲逛,是一种精神的闲逛、思想的闲逛,那一点点小吃却是精神之餐。真怀念那段日子,真难忘那朴实、动人的情景。那时候,她就用“真研究”帮我们打开了研究之门,走“教学即研究”之路。
  再说说手表的故事。因为家庭经济困难,那时我没有一块手表,李老师也没有。平常上课,毕竟好自己把握,公开课总得有块手表,便于时间和流程的掌控。没办法,向教师借,李老师也不例外。记得她上《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就是戴着借来的手表走上讲台的。那时,我们都很坦诚,决不为缺一块手表而难为情。李老师早已崭露头角了,全国各地的老师蜂拥而至,大学教授也渡江而来听她的课。就在这样的场合,她也会用借来的手表,没有一丝的不安和掩饰。其实,她的心思不在物质条件的装备上,而在教材的钻研、课的设计以及经验的提炼上。英国作家毛姆曾写过《六便士与月亮》小说,说的是人需要钱,需要物质,但不能忘掉天上的月亮——那是纯洁、高尚的精神象征。李吉林心中永远有一颗皎洁的月亮,她教《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心中荡漾着的正是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对于穷苦,李老师从来没有害怕过,因为她心中有对儿童的爱,而且她的爱是与意志并存的。犹如美国哲学家罗洛·梅所说:“没有爱的意志,只是一种操纵;缺乏意志的爱,必然只是一种无谓的伤感。”在李老师的情感世界里,爱与意志是统一的、平衡的。
  还要说说李吉林老师向别人请教的故事。李吉林有建构理论的勇气,更有创造的自信,但她从来不盲目自信,更不骄傲自满,从来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满意当下的现状。她虚怀若谷,登门请教对她来说极为平常。她用自己的脚来丈量研究之路的长度,用自己的双手探测学术的深度。记得教《月光曲》,她读了好多书,从不同方面了解贝多芬,但她觉得音乐专业上了解得还不够,于是去歌舞团向指挥请教。那是个酷热的夏天中午,到了乐团指挥的家已是汗流浃背。是被她的真诚与谦虚打动了,指挥捧出一大堆有关贝多芬与《月光曲》的资料,作了翔实的介绍。那些资料未必在课堂都用得上,但她的内心因充实而更踏实,所获得的信息也一定会在心中内化,积淀为一种记忆,转化为一种素养。她会骑着自行车去师范学校拜访老师,会乘坐江轮去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南京师大向教授请教,会忍着头晕和呕吐,坐车去与专家研讨。直至今天,大家开玩笑地说,她是“博导”了,却还像小学生,像青年教师那样,真诚地向名家、大家请教。
  都是生活中的小故事。小故事折射的却是真——真实,真诚,真切,真心。李吉林老师用儿童之心,永远追求一个“真”字。
  (作者系原江苏省教育科所所长,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 要】子夏是孔门私学中“文学”科的杰出弟子。孔子对子夏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夏的个别化教学艺术;二是孔子对子夏的数度告诫与发展预测;三是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全面培养子夏的文学才能。此外,子夏与同门弟子之间的相互切磋也富有教育价值。  【关键词】子夏;孔子;教学艺术;告诫;预测;切磋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尼采说:“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成长中的儿童对于自我认知、自我靠近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比成人更为迫切。儿童天生拥有自我发现的能力,教育如何来为儿童营造良好的自我发现的生态圈?笔者认为,评价目标必须与儿童发展的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评价在发挥反馈、激励、促进功能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发挥促进儿童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作用。下面以我校校
【摘 要】课程建设应坚持有效实施国家课程与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尤其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实际,努力实现课程的现代化、生本化、校本化,让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课程建设;办学特色;卓越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1-0045-03  【作者简介
2010年5月。南京。  “全国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南京拉开帷幕,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坛的盛会上,来自全国的选手展示出了新时代语文教师的卓越素养。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陆华山老师作为南京代表,在赛场上以其大气、沉稳的风格,睿智、从容的表现,获得了大赛的特等奖。  2011年阳春里的一天。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学校的“周三有约”时光,陆华山老师与全体教师分享他的成长历程,其间,他向老师们推荐了他阅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生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2-0063-02  【作者简介】高召琴,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2),高级教师。  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独立生活的本领,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让捧在手心里的孩子自己走路吧!”这是许多教师的期待。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
【摘要】激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开放题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开放题教学可以激活小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易于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平台。求解开放题的心理模式顺应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要求。开放题教学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智慧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开放题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  【关键词】开放题;思维;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主持人语】  随着基础教育由全面普及提高转向以强化内涵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的新阶段到来,以及《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颁布,教师成长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新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本人的特质是其专业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但现实中又很少有人能够拒绝外在的机遇而独自获得专业成长的成功。没有机遇,没有平台,教师很难出色地自我成长。而外部机遇毕竟有限,这就出现了教师成长中的机遇平等
【摘要】虽然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但德育不应限于课堂,而应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学生责任感的树立,也不应限于认识“教室与我”的关系,而要与其他德育资源相互联系,以此增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同时扩大德育效果。  【关键词】多维联系;开放;品德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3-0011-02  【作者简介】朱金娥,南京市上元小学(南京,
【摘要】《珍珠鸟》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名作,选作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时,编者对其进行了删节与修改,这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困惑;然而当我们坚持批判性思维,在“改”“删”“减”等处深入揣摩、咀嚼时,这些“缺口”或“遗憾”,却会刺激着我们在课堂与课程中更加追求独立精神与自由人格,从而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学“入口”。  【关键词】召唤结构;言语作品;教学入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
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设置“障碍”或“不协调”,令学生产生“愤悱”之情,可引起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促使学生去寻找协调的途径。  一、留悬念:点燃智慧之火  悬念,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急于求知问究的心理冲动。在课堂教学中可围绕教学目标,拟出思考性的问题来制造悬念,引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心理。  1.留在拨云见日前。  【案例一】绘本阅读课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全国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