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这句话中国人非常熟悉。然而,知道这一声炮响是从至今仍停泊在俄罗斯涅瓦河畔海军中央博物馆里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传来的人可能并不多,知道“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身世”的人恐怕就更少了。
19世纪末,沙俄帝国为了扩张势力范围,加紧争夺海洋霸权,狂造了一大批具有远航战斗力的舰艇,“阿芙乐尔”号就是其中的一艘。阿芙乐尔在俄语中是“黎明”的意思,相当于汉语中的“东方红”,也可以解释为“曙光”,它源于罗马神话中给人们带来曙光的司晨女神奥罗拉。“阿芙乐尔”号是一艘远洋重巡洋舰,标准排水量6731吨,满载超过7000吨,舰长124米,舰宽18米,吃水7米,航速20节,并装有63.5毫米厚的防护甲板。主要武器装备有:152毫米主炮8门,75毫米副炮24门,37毫米小口径火炮8门,鱼雷发射管3具。全舰编制578人。该舰1900年5月11日下水服役后,被编入波罗的海舰队,当时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都亲自参加了“阿芙乐尔”号的下水仪式。在威武雄壮的乐声和礼炮声中,“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始了它的海上生涯。
1904年2月10日,日俄战争在中国领土上爆发。为了增援被日军围困在旅顺港内的俄太平洋舰队,沙皇俄国不得不从波罗的海抽调部分舰只,组成太平洋第二分舰队,“阿芙乐尔”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卷进这场战争。
10月16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离开波罗的海驶往远东战区,在罗热捷斯特文斯基中将的率领下,用8节的航速驶过大贝尔特海峡和斯卡根角进入北海。22日夜,细雨蒙蒙,一片漆黑,凌晨1点37分,突然整个舰队炮声大作,一道道火光划破夜空,直向“阿芙乐尔”号飞射而来,五发炮弹接连命中,一名炮手当即中弹身亡。原来“阿芙乐尔”号偏离了航线,编队值班舰只把它当成了前来偷袭的敌舰,立即向它发炮,接着整个编队展开战斗队形,一齐向“阿芙乐尔”号猛烈射击,直到后来双方接近,用灯光信号询问之后,才发现是一场误会。可这次误会差点使“阿芙乐尔”号葬身海底。
此后,“阿芙乐尔”号随舰队一起,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历尽艰辛,于1905年4月14日到达法属印度支那的金兰湾,在那里正式成立沙俄太平洋联合舰队。5月27日,联合舰队在北上的过程中与日本舰队在对马海峡相遇,双方展开了激战,在日舰强大的攻势下,沙俄舰队被击沉22艘,被俘7艘,差点全军覆灭。“阿芙乐尔”中弹20多发,可谓是伤痕累累,但主机仍然完好。“阿芙乐尔”号边战边退,冲出了日本舰队包围,一直向南驶往菲律宾。到达菲律宾后,立即被解除武装,不许出航,直到日俄战争结束,才回到俄国。
1917年,“阿芙乐尔”号驶进彼得格勒的法俄工厂进行大修。在此期间,舰上的水兵受到了工人革命的影响,在军舰上成立了革命小组。尤其是“二月革命”的风暴再一次唤醒了“阿芙乐尔”号上的水兵,他们同工人一道参加起义,反对沙俄政府。11月6日拂晓,涅瓦河畔夜色朦胧,大雪弥漫,巡洋舰“阿芙乐尔”号接受列宁的命令:“占领尼古拉耶夫大桥,保证起义部队顺利通过,向城市中心进发!”徐徐地驶出法俄工厂的专用码头,渐渐地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之中。
尼古拉耶夫大桥坐落在涅瓦河上,它是连接瓦西里岛和市中心的交通要道,离大桥不远的东面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冬宫,再往东去,便是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当时大桥正在l临时政府士官生的控制之下,所以能否占领大桥关系到这次武装起义的胜败。接到命令后的“阿芙乐尔”号按照一张陈旧的航道图,在涅瓦河狭窄而弯曲的航道上缓缓地向前航行。11月7日3时许,“阿芙乐尔”号驶达尼古拉耶夫大桥附近,经过短暂的交火,军舰上的水兵打退了把守大桥的士官生,3时30分大桥被起义部队占领了。上午10时,“阿芙乐尔”号上的电台广播了由列宁签署的《告俄国公民书》,同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入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手中!”中午,经列宁批准,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作出决定:如果在限定的时间内,临时政府拒不投降,就命令“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冬宫,并以此作为起义部队发起总攻的信号。
傍晚时分,冬宫已处在起义部队的重重包围之中。18时,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达了最后通碟,勒令临时政府在20分钟内交出冬宫和彼得格勒军区司令部。同时下令守备冬宫的部队及士官生立即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临时政府的官员们竟以先要与前线大本营协商为借口,故意拖延时间,企图负隅顽抗,等待援兵解围。临时政府的这一伎俩很快被识破。20时许,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再次下令:“临时政府必须无条件投降。”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临时政府仍然无动于衷,不但对最后通碟不作任何答复,而且还扣留了革命军事委员会派去的谈判代表。鉴于临时政府顽固的反动立场,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遵照列宁的指示,向“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下达了命令:“立即炮击冬宫!”
只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主炮慢慢地昂起头来,黑洞的炮口对准了冬宫。11月7日21时45分,“阿芙乐尔”号上的主炮打响了攻击冬宫的第一炮。只见炮口喷出一团桔红色的火焰,像一道金色的闪电,划破了深沉的夜空,给大地洒下了一片光辉。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士兵们高呼着口号,汇集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革命洪流,直捣沙俄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后堡垒——冬宫。
11月8时,凌晨2时10分,守卫冬宫的部队投降了。冬宫终于被起义部队攻占,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就这样诞生了。
19世纪末,沙俄帝国为了扩张势力范围,加紧争夺海洋霸权,狂造了一大批具有远航战斗力的舰艇,“阿芙乐尔”号就是其中的一艘。阿芙乐尔在俄语中是“黎明”的意思,相当于汉语中的“东方红”,也可以解释为“曙光”,它源于罗马神话中给人们带来曙光的司晨女神奥罗拉。“阿芙乐尔”号是一艘远洋重巡洋舰,标准排水量6731吨,满载超过7000吨,舰长124米,舰宽18米,吃水7米,航速20节,并装有63.5毫米厚的防护甲板。主要武器装备有:152毫米主炮8门,75毫米副炮24门,37毫米小口径火炮8门,鱼雷发射管3具。全舰编制578人。该舰1900年5月11日下水服役后,被编入波罗的海舰队,当时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都亲自参加了“阿芙乐尔”号的下水仪式。在威武雄壮的乐声和礼炮声中,“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始了它的海上生涯。
1904年2月10日,日俄战争在中国领土上爆发。为了增援被日军围困在旅顺港内的俄太平洋舰队,沙皇俄国不得不从波罗的海抽调部分舰只,组成太平洋第二分舰队,“阿芙乐尔”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卷进这场战争。
10月16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离开波罗的海驶往远东战区,在罗热捷斯特文斯基中将的率领下,用8节的航速驶过大贝尔特海峡和斯卡根角进入北海。22日夜,细雨蒙蒙,一片漆黑,凌晨1点37分,突然整个舰队炮声大作,一道道火光划破夜空,直向“阿芙乐尔”号飞射而来,五发炮弹接连命中,一名炮手当即中弹身亡。原来“阿芙乐尔”号偏离了航线,编队值班舰只把它当成了前来偷袭的敌舰,立即向它发炮,接着整个编队展开战斗队形,一齐向“阿芙乐尔”号猛烈射击,直到后来双方接近,用灯光信号询问之后,才发现是一场误会。可这次误会差点使“阿芙乐尔”号葬身海底。
此后,“阿芙乐尔”号随舰队一起,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历尽艰辛,于1905年4月14日到达法属印度支那的金兰湾,在那里正式成立沙俄太平洋联合舰队。5月27日,联合舰队在北上的过程中与日本舰队在对马海峡相遇,双方展开了激战,在日舰强大的攻势下,沙俄舰队被击沉22艘,被俘7艘,差点全军覆灭。“阿芙乐尔”中弹20多发,可谓是伤痕累累,但主机仍然完好。“阿芙乐尔”号边战边退,冲出了日本舰队包围,一直向南驶往菲律宾。到达菲律宾后,立即被解除武装,不许出航,直到日俄战争结束,才回到俄国。
1917年,“阿芙乐尔”号驶进彼得格勒的法俄工厂进行大修。在此期间,舰上的水兵受到了工人革命的影响,在军舰上成立了革命小组。尤其是“二月革命”的风暴再一次唤醒了“阿芙乐尔”号上的水兵,他们同工人一道参加起义,反对沙俄政府。11月6日拂晓,涅瓦河畔夜色朦胧,大雪弥漫,巡洋舰“阿芙乐尔”号接受列宁的命令:“占领尼古拉耶夫大桥,保证起义部队顺利通过,向城市中心进发!”徐徐地驶出法俄工厂的专用码头,渐渐地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之中。
尼古拉耶夫大桥坐落在涅瓦河上,它是连接瓦西里岛和市中心的交通要道,离大桥不远的东面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冬宫,再往东去,便是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当时大桥正在l临时政府士官生的控制之下,所以能否占领大桥关系到这次武装起义的胜败。接到命令后的“阿芙乐尔”号按照一张陈旧的航道图,在涅瓦河狭窄而弯曲的航道上缓缓地向前航行。11月7日3时许,“阿芙乐尔”号驶达尼古拉耶夫大桥附近,经过短暂的交火,军舰上的水兵打退了把守大桥的士官生,3时30分大桥被起义部队占领了。上午10时,“阿芙乐尔”号上的电台广播了由列宁签署的《告俄国公民书》,同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入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手中!”中午,经列宁批准,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作出决定:如果在限定的时间内,临时政府拒不投降,就命令“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冬宫,并以此作为起义部队发起总攻的信号。
傍晚时分,冬宫已处在起义部队的重重包围之中。18时,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达了最后通碟,勒令临时政府在20分钟内交出冬宫和彼得格勒军区司令部。同时下令守备冬宫的部队及士官生立即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临时政府的官员们竟以先要与前线大本营协商为借口,故意拖延时间,企图负隅顽抗,等待援兵解围。临时政府的这一伎俩很快被识破。20时许,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再次下令:“临时政府必须无条件投降。”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临时政府仍然无动于衷,不但对最后通碟不作任何答复,而且还扣留了革命军事委员会派去的谈判代表。鉴于临时政府顽固的反动立场,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遵照列宁的指示,向“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下达了命令:“立即炮击冬宫!”
只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主炮慢慢地昂起头来,黑洞的炮口对准了冬宫。11月7日21时45分,“阿芙乐尔”号上的主炮打响了攻击冬宫的第一炮。只见炮口喷出一团桔红色的火焰,像一道金色的闪电,划破了深沉的夜空,给大地洒下了一片光辉。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士兵们高呼着口号,汇集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革命洪流,直捣沙俄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后堡垒——冬宫。
11月8时,凌晨2时10分,守卫冬宫的部队投降了。冬宫终于被起义部队攻占,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