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要求,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是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关键词:新时代 现代化 经济体系
  以党的十九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中国在经济基础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预示着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与调整。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对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领会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要求,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建成现代化强国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反过来说,若没有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也很难建成现代化强国。
  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总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至少应包括动力支撑体系、产业协同体系和经济制度体系。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应着力解决动力不足问题。动力体系包括目标引领体系和创新激励体系。
  (一)目标引领体系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目标,建設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用目标来引领行动。目标设计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市场规律,也要体现人的能动性。十九大报告在“新三步走”战略中明确了经济发展的目标,既鼓舞人心,又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
  (二)创新激励体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建立让创新者获益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创新者集聚。第一,创新动力来源于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的是体制、调的是结构、变的是企业。企业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改革的种种政策措施最终都要落到企业上来,改革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的提升上,体现在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上。第二,创新来源于科技进步。任何经济体系从根本上都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决定的。如果把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作为自变量,经济体系就是因变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要充分反映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水平,而且要充分反映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及新产业革命的新要求。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竞争。因此,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第三,创新来源于高素质的行为主体。经济行为主体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依托,也是创新的主体。经济行为主体包括企业、企业家、创业者、劳动者、科技人才、新型农民等。十九大报告多处提到要培育高素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例如,“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等。按十九大报告要求真正将上述经济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都发挥出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定会顺利向前推进。第四,创新来源于实体经济。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实体经济大国,但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大而不强”、供给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特别是制造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档次偏低,标准水平和可靠性不高,无法满足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存在供求结构不平衡问题。如何改变实体经济的供求矛盾,具有巨大的创新空间。
  二、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
  进入新时代,我国开启“全面”现代化新征程,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所有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都集中表现在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必要举措。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清除阻碍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配置,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促进不同区域的协调、协同、共同发展,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着力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战略重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产业发展总体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与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差距。面对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义十分重大。   十九大提出的产业体系不同于以往的一二三产业体系,而是由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构成的“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当前,我国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和竞争优势,要素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但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还没有形成有效组合的、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的协调发展格局。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发素质更高的人力资源,需要现代金融注入强劲的资金,需要在追求自主创新能力基础上的科技创新。只有把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组合起来,以质的适应性、量的均衡性、时间的有序性、空间的聚合性和配合的协调性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四、着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新制度是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40年的改革,我国已建立了一个初级的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能适应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未来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要素市场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垄断制度改革、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消费体制机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在众多的改革中,十九大报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这些要求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部署,既是目标导向与两步走的战略目标相衔接,也是问题导向,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十九大报告把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进一步聚焦到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两个方面,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主攻方向,将成为未来、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两大攻坚任务。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制度。完善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能够调动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源泉。如何完善产权制度?一是补齐产权制度中的短板。完善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形成清晰界定所有、占有、支配、使用、收益、处置等产权权能的完整制度安排;二是加快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有偿使用制度;三是完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四是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五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六是完善居民财产权保护制度;七是持续加强产权保护。产权制度改革,会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但要触及到根本性的改革,必须建立起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決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的问题。这就要求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
  要素市场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这是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严峻形势决定的。一要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二要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三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只有要素市场化改革到位,才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改变要素配置扭曲,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A].人民出版社,2017.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7.
  [3]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
  [4]韩保江.如何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多维特征[N].经济日报,2017-11-04.
  [5]内蒙古经济研究中心“形势分析”课题组.2017年我区三季度经济形势及对策建议[Z].调查研究报告,2017-10-23.
  (作者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康伟
其他文献
<正> 一个宾馆饭店运作起来就靠出售两种产品:有形设施、无形服务。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理论研究的渐趋深入,对服务的理解不能单纯的理解为仅是人(服务员,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服务,而因随着服务员个人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情绪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也造成了服务效果的不可全一性。因此,在一个宾馆里,服务从广义上讲,既可是有形的,也
<正> 一、现代旅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现代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标志的新的技术革命成果运用于生产领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实现了社会生产高度现代化。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国民收入的相对增长,意味着劳动时间的逐步缩短,而带薪假期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不断延长,这就为广大劳动者外出旅游活动提供了可能性。现代化交通设施及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为旅游者进行远程旅游创造了条件。现代化的各种住宿游乐设施以及
精准扶贫场域研究不仅关注扶贫资源权利的分配、扶贫资源的传递和作用以及扶贫效率的评价等热点问题,更关注扶贫项目制定和执行者与贫困人口的关系,但是贫困人口若缺乏脱贫的
<正> 福建是对外开放的省份,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由于突出闽南“金三角”和闽北、闽西“绿三角”旅游路线,推出拖屋汽车旅游、摩托车旅游、宗教旅游、自行车旅游、学术旅游、修学旅游、以及新婚、保健、登山、徒步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去年全省共接待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41万余人次,其中外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