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年元谋县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来源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zjh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抽样调查了解元谋县肠道寄生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其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6-10/2020-10按照《云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调查.从元谋县随机抽取5个坝区(海拔1350m以下)行政村和5个山区(海拔1700m以上)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3岁及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为检测对象.收集调查对象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测肠道寄生虫虫卵,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对3~9岁儿童检测蛲虫卵,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对钩虫进行培养,应用SPSS 11.5软件对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共调查2029人,查出肠道寄生虫阳性206人,总感染率为10.15%.检出钩虫、鞭虫、蛔虫、带绦虫等4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9.36%(109/2029),0.34%(7/2029),0.34%(7/2029)和0.10%(2/2029),蛲虫未检出阳性.各监测点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4.69,P< 0.001),平田村感染率最高,为33.82%(69/204),领庄村感染率次之,为27.50%(55/200),甘泉村未检出阳性,坝区感染率高于山区感染率;各年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48.75,P<0.001),40~ 49岁年龄组人群感染率最高(14.80%,58/392),5~9岁年龄组人群感染为(0.85%,1/118),5岁以下未检出阳性;不同性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3,P<0.001),男性感染率为7.86% (82/1043),女性感染率为12.58% (124/986),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感染率.结论 元谋县农村肠道寄生虫以钩虫感染为主,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蛔虫、鞭虫及蛲虫感染处于较低水平,今后应重点加强坝区钩虫防治,以30岁以上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带绦虫感染在元谋县属首次发现,应加强食品肉类的检疫和畜肉带绦虫感染情况监测,并做好农村健康教育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平面穿刺与单平面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后骨水泥分布情况.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丹阳市人民医院因OVCF接受PVP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双平面穿刺行PVP治疗,男10例,女20例,年龄60~90岁,平均(74.2±12.5)岁;对照组采用常规单平面穿刺行PVP治疗,男
随着人口老龄化,脊柱相关疾病也日益增加,由于脊柱内固定技术及内植物的运用持续发展,使手术治疗广泛开展,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也随之增多.脊柱术后SSI是指术后发生于脊柱切口(表面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浅表感染)、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深部感染)[1].脊柱术后SSI是一种灾难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2%~20.0%,对预后有破坏性影响:增加了手术失败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1-3].
期刊
目的 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会对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假体植入和术后并发症造成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我科行DAA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4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按照中国BMI分级分为4组,低体重组:BMI<18 kg/m2;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肥胖组.BMI≥28 kg/m2.低体重组17例,男1
目的 探讨斜外侧椎间融合技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过程中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采取OLIF技术治疗的16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其中男76例,女89例,年龄46~82岁,平均(63.40±8.11)岁.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术
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在男性中更为常见.其由于缺乏凝血因子Ⅷ(F Ⅷ)或凝血因子Ⅸ(F Ⅸ),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即使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1].血友病根据血浆因子水平6%~40%、1%~5%或小于1%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在F Ⅷ或F Ⅸ只有正常活性1%的重度血友病患者中,每年可能会频繁发生20~30次关节出血事件[1-2].
期刊
目的 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测量Mason 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区域并比较其与桡骨小头安全区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Mason Ⅱ型桡骨小头骨折40例患者资料,男31例,女9例;年龄18~69岁,平均(38±13)岁.对桡骨骨性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将桡骨小头拟合为圆,3名观察者分别测量骨折起始线角度、骨折终止线角度及骨折范围.将桡骨小头拟合圆划分为每个10°的扇形,统计每个10°扇形区域包含多少例骨折,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与桡骨小头外侧110°的安全区域进行对比.结果
目的 探讨数字化虚拟手术技术在股骨骨折畸形愈合力线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陈旧性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病例5例,均为伤后牵引治疗或石膏固定,未行手术治疗,骨折畸形愈合,力线异常,继发膝关节疼痛.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35~68岁,平均(51.20±14.23)岁;股骨中远段3例,中段2例.所有病例行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股骨骨折畸形节段成角及旋转度数,设计截骨线及截骨块,虚拟截骨及复位和内固定.依据虚拟测量结果指导手术操作.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股骨冠状面畸形角、髋膝踝角(hi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隧道式”减压结合Inside-out(由内向外)缝合技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外侧半月板前角和体部囊肿患者28例,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16~63岁,平均(33.1±13.0)岁.术前症状持续时间1~26个月,平均(11.0±7.0)个月.术前完善常规检查后行关节镜下探查,对半月板囊肿进行“隧道式”减压及Inside-out缝合修复.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评估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肠源性囊肿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疾病,1958年Harriman用它来描述神经管原肠、内胚层或呼吸道囊肿[1].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占椎管内肿瘤的0.7%~1.3%,可见于任何年龄,多发于青少年,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1[2].多数患者无明显典型的临床表现,少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颈肩背部疼痛或不适,疼痛机制可能是由于神经、脊髓受压出现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3].椎管内的肠源性囊肿可以发生在脊髓的任何层面,最常见于下颈椎和上胸椎,极少发生在腰椎和骶椎[4].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
期刊
目的 评估硬膜外针引导下微创Bunnell缝合法治疗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骨伤科采用硬膜外针引导下微创Bunnell缝合法治疗的15例运动性、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资料,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30~42岁,平均(35.6±3.3)岁.术后10周、24周分别复查记录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nkle-hindfoot s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