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理念与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nhu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追求有效性是当今世界教育共同的话题,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永恒主题。随着新形势下“减负增效”要求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对照数学教学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谈谈对实施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理念与策略的认识。
  关键词: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学生理念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①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②有效率: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沿用经济学概念,可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X100%;③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评价。在某种意义上,有效教学与教学最优化可以划等号。究其本质,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性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应该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个体的全方位发展,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有效教学主张老师树立教学目标整体结构观念,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二、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贯穿”三讲三不讲”原则,即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点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三不讲”就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有效教学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有效教学的”重头戏”
  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新型的课堂互动模式,由传统的“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由“师生互动”转变为“生生互动”。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地被理解和吸收,从而被运用和实践,成为“内化”的知识。根据课堂互动的实践性原则,教师的讲解应当准确、生动和简洁,一般控制在15分钟之内。学生的操练活动不少于三分之二的课时,参与的人数应占全班的90%以上,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如在教学《四边形》这一章节时,我让学生们提前用小棒、橡皮筋等做好学具,课堂上要求同桌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依次去探索各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的探究过程。如在教學时遇到几何证明题,我先让他们同桌讨论,然后随机点名到黑板上走思路,而废除了曾今的枯燥、乏味、死板的填鸭式教学。这样采用生生互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从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而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也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悟。
  四、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为数学有效教学”锦上添花”
  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后,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多媒体的使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特别是在讲解几何图形、统计、函数、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如:在讲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我巧妙的运用几何画板,将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测量出,并做成动态效果,让学生清晰且直观的印证这一结论。
  在几何形体知识教学、二次函数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作图的方法,常规教学中,教师常用三角板、圆规等教具在黑板上的板演,但由于受到教师的手、粉笔或视角的不同而形成视觉阻碍。我在制作课件时,将这部分内容均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使模拟作图过程或其它知识点的讲授,既不受视觉阻碍,又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为教学过程的进一步深入埋下伏笔。
  在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角的教学,多媒体中可利用动画效果,使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以直观形式呈现给学生,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五、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在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的每一个教师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数学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教师有了这种反思意识,我想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会越来越高的。
  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对学生展开多元的评价
  可以说,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工作的效应,取决于评价工作各个具体环节的落实情况。一,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尊重人性。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是先进教育理念的化身,是教师人格、智慧魅力的结晶。它能促进学生情感的涌动、智慧的生成、心灵的放飞,为学生生命的成长奠基。二,作业评价,激励发展,传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的强化。在实施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方法。
  总之,只要教师潜心钻研,匠心设计,虚心学习都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效教学的实现依赖于有效课堂,而有效课堂的形成必须立足与学生的成长,以学生为本,选择合适有效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推进有效课堂,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我们的数学教科书变了。书里的随处可见的卡通图案彩色鲜艳,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编排上注重让学生亲历生动、有趣的具体情景,把原本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教学内容溶进了现实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作为数学老师的我,在教学中,依纲靠本,把充满生活味的数学知识带进了课堂,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数学所带来的
【摘要】: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数学的课堂教学一直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高考成绩,很多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题型归类,方法总结的讲解上,这样就形成了老师唱主角“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东西自然会投入精力去探究。而且我们都知道,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人的大脑接受并存储信息的能力会明显增强,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数学课堂就成了我们每位
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俗称“三个二次”问题。这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常把握不好,于是我将在此文中作详细的剖析,这一创新设计以助同行们参考。  问題:若关于x的二次方程x2 (t-1)x 1=0在区间[0,2]上有解,试研究:如何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设f(x)=x2 (t-1)x 1=0,其中x∈[0,2]   ⑴f(x)=0在[0,2]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在这方面,我有几点粗浅体会。  一、练习生活化,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为深化气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河南省气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我局开展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越来越感觉到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许多孩子数学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
志愿服务对于弥补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帮手。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色彩十分浓厚,志愿服务组织的生存空间取
要想实现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新型教学目标,不能仅依靠小学语文教材,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目的性各计划性地带领学生开展拓展阅读,使小学生获得
通过对导数综合题的复习,使学生了解高考中函数大题的一些常规题型,使学生掌握关于导数、函数综合题的相关题型的解法,使学生明确导数在解决函数综合题解答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引起重视。通过各类题型的集中讲解、训练、反复巩固,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注重各类涉及导数题型的特点介绍,把握各种题型的常规解法,强调导数方法的应用。在教学中,可以先做后讲,做做议议,讲练结合,先展示每一类题型的例子部分,让学生思考,做一做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实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几年来,各地中考数学试题都十分侧重能力的考查,特别是那些题意新颖、立意深刻的创新问题,并且此类题有上升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就是指克服多次重复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状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