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曼,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曾获13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中国金唱片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诸多奖项,因在歌剧《江姐》中成功塑造江姐的艺术形象而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策划并主持创作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以纯粹西方音乐形式表现中国经典戏剧的交响诗颂《东方的咏叹》、大型中国歌剧作品音乐会《中国咏叹》、原创歌剧《青春之歌》等。
人们眼前,庄重典雅、知性大方、坚毅执著的金曼,已经不是那个唱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的江姐,而成为了歌剧《青春之歌》的艺术总监和林道静的扮演者;她的身份也不再是一般的演员,而成为了歌剧教育的开拓者。现在,人们更习惯称呼她“金院长”——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
作为“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10”的重头戏,歌剧《青春之歌》为近年涌现出的优秀中国歌剧作品,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创作,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共同制作推出,金曼与戴玉强、刘珊、陈小朵、张海庆、薛皓垠等联袂主演。自2009年5月推出以来,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和观众的由衷喜爱,被誉为中国歌剧产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优秀和能够传世的上乘歌剧作品之一。北京大学把它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
由著名作家杨沫创作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经改编的歌剧《青春之歌》以其强大的演员阵容、全新的舞美理念、超一流的音效,给观众带来非同一般的“视听盛宴”。作品通过对主人公林道静、卢嘉川的命运变化和人物个性的深入刻画,把人们带入了“九·一八”至“一二·九”期间那段动荡的峥嵘岁月。
与北大结缘
创办北大歌剧研究院
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小说《青春之歌》故事的发生地,书中很多人物都是北大的学生,而这部同名歌剧的创作方又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因此,北大选择歌剧《青春之歌》作为新生的第一堂课,就是为了让青年学子在面对“青春选择”这个永恒的话题时,能有更好的思考。
《青春之歌》与北大结缘还有一个戏剧性的故事。金曼透露,该剧的剧本很早就有了,而且一直在寻找合作者,但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人接排这部剧,她是最后一个拿到剧本的人。她虽然对剧本不满意,却对这个题材产生了极大兴趣。她明确了该剧的立意,重新结构故事,然后找人重写剧本,终于把《青春之歌》搬上了歌剧舞台。
小说《青春之歌》曾被改编成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形式,书中人物几乎家喻户晓。把这样一部“红色经典”搬上歌剧舞台,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金曼表示,歌剧《青春之歌》不是复述故事,而是表达主创者对青春的诠释,触碰人们的灵魂,把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人性挖掘出来。2009年,在北大百年讲堂的演出盛况也证明了《青春之歌》的定位是正确的,许多学生看完下午场后,再次买票接着看晚上的演出。两场演出结束时,《青春之歌》的主题歌和“我们是红楼的学子”的合唱响彻全场,全体观众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许多人蜂拥至台前,用手机、相机记录着这难忘的一刻,演员和编导几次谢幕,但观众迟迟不肯离去。
世界名校北京大学,是中国人文学科最高水平的学府。金曼说,歌剧选择北京大学,是因为歌剧需要这样的人文环境,歌剧人才需要这样可以丰富增进学养的环境。从2005年筹备北大歌剧研究院到2009年如愿以偿的4年多时间,对金曼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她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从无到有,她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快乐地工作,快乐地解决问题。因为,她热爱歌剧,并且已将中国歌剧推向世界歌剧舞台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
北京大学建立的歌剧研究院,是国内第一个歌剧专业高等教学研究机构,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金曼说:“在北大歌剧研究院成立之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教研机构对歌剧人才进行系统的培养。”北大歌剧研究院将以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为主,培养包括歌剧理论、创作、表演、导演和舞美在内的歌剧专业人才。
金曼以医学人才培养作为类比,在医学院里,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医学理论知识,更注重在实践中获得临床经验,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歌剧人才培养与此相似,将教学和研究融入到歌剧创作实践中去,方能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成才。
培养真正合格的
歌剧专业人才
金曼认为,歌剧极致艺术的特点,决定了歌剧人才的培养将是必要的和困难的,各类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只能说具备了从事歌剧工作所必须有的基础知识,歌剧研究院的专业教育将帮助他们成为真正合格的、专业的歌剧人才。
作为高度综合的艺术门类,歌剧创作者也需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需要对音乐有深刻的领悟力;需要在导演、舞台美术、台词、表演、形体等方面具备高超的技巧;甚至要求主创人员在文学、历史、哲学等诸多方面具有较深厚的修养。“因此,若论培养歌剧人才的最佳人文环境,非北大莫属。”金曼说,“歌剧艺术选择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也选择了极致的歌剧艺术为学科,这是绝妙的匹配。这种相互选择将为中国歌剧事业的加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为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杰出人才和歌剧顶尖人才提供新途径。”
在北大歌剧研究院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中,金曼有建立自己的歌剧院的打算:“这个剧院将是教研和演出场所。在这里,歌剧经典作品和研究院原创作品将成为主演剧目。就像澳大利亚有悉尼歌剧院,美国有大都会歌剧院,北大也将打造自己的艺术品牌,把它同北京和中国联系在一起。”
金曼说,歌剧教育是脱离了原生态的教育,需要相当时间量的专业训练,也需要科学的方法,一个歌剧演员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演唱方法才有能力在舞台上完成2~3小时的演唱,此外,还需要歌剧演员的天分和在舞台上的良好发挥。目前,国内的音乐院校都有歌剧系,是声乐的教育,解决了歌唱能力和方法问题,但并没有解决歌剧的系统教育问题。建立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意义就在于对歌剧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中国歌剧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从明年开始,北大歌剧研究院将正式招生,起点是从研究生教育开始。招生范围包括歌剧创作(文学创作和音乐创作),歌剧表演、歌剧理论等专业方向,还将陆续开设舞台美术、导演、歌剧院的经营管理等专业方向,逐步完善并满足社会对歌剧人才的需求。金曼说,歌剧人才培养跟培养航天员差不多,要比普通高等教育奢侈。因为,一般的高等教育是一个老师给一个班级的学生上课,但歌剧教育需要几个老师给一个学生上课。
有人说,金曼所做的一切是在创造着中国歌剧的奇迹,也将载入北大史册和中国歌剧史册。面对成就和荣誉,她一笑而过。她说,荣誉是动力也是责任,除了培养歌剧人才,北大歌剧研究院每年推出一部歌剧新作,还将举办国际歌剧赛事、中国歌剧与音乐剧的展演等。
金曼还有一个社会职务——中国歌剧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她一直致力于中国歌剧事业的创作和推广,曾策划举办了中国歌剧论坛、中国歌剧终身成就大典等活动。她说,中国歌剧虽然仅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但产生过巨大影响。中国歌剧终身成就奖是表彰那些对中国歌剧有巨大影响的剧目、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中国歌剧研究会为19位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颁发最佳剧目、最佳表演、最佳导演等七项成就大奖,这既扩大了中国歌剧的影响,又鼓励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中国歌剧事业中去。
“林道静”或许能与“江姐”比肩
说起金曼,绕不开一个人们耳熟能详而又无限崇敬的名字——江姐。
歌剧《江姐》是中国当代歌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公演于1965年,40多年过去了,她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这40多年中,先后有多人出演过江姐,金曼是江姐的第三代饰演者,也是最受观众欢迎的江姐饰演者之一。
金曼是从1984年开始出演歌剧《江姐》的,当时她是空政文工团的独唱演员。在此之前,金曼因演唱歌曲《金梭与银梭》,已经在歌坛享有声誉。由她演唱的《祝你一路顺风》在当年的火车上也被广为播放,这歌声让旅行的人们有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1984年,空政文工团第三次复排现代歌剧《江姐》,选中金曼担任A组女主角,当时的排练时间仅有23天,金曼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第一次在歌剧舞台上站住了。不过,金曼那时就知道27岁的自己和29岁的江姐之间有多么大的距离,而且她知道,那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距离。为此,金曼3次走上江姐之路,在歌乐山烈士纪念碑前凝神,在曾高悬烈士老彭头颅的地方沉思。点点滴滴的感悟化成对唱词一字一句的打磨,对江姐的深切理解化成了舞台上的激情演唱,第三代江姐就此诞生,1991年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桂冠落到了金曼头上。
2000年,金曼和同道者们一起将歌剧《江姐》改编成大型交响清唱剧,用一种更容易为现代观众接受的方式,用一种更便于演出的方式,把江姐形象和《江姐》音乐传之久远。她成功了,在全国近百场的演出中,她看见,面对高雅艺术和红色经典,面对江姐新的舞台形象,无数观众为之流泪;无论老年还是少年,都对这样的演出、对这样的艺术表达了真诚的敬意。
唱歌本来就是“情动于中而歌咏之”的生命与情感的宣泄。只是当唱歌被职业化之后,人们唱歌的原始动机往往却被遗忘了,人们唱歌的真实状态反而被丢失了。金曼没有忘记,2001年,当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风靡北京的时候,著名乐评人金兆钧在《人民日报》撰文说:“首先打动我的,是主唱金曼的演唱状态。”他所说的“演唱状态”,其实就是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和生命投注到真诚无羁的演唱之中。
人们眼前,庄重典雅、知性大方、坚毅执著的金曼,已经不是那个唱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的江姐,而成为了歌剧《青春之歌》的艺术总监和林道静的扮演者;她的身份也不再是一般的演员,而成为了歌剧教育的开拓者。现在,人们更习惯称呼她“金院长”——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
作为“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10”的重头戏,歌剧《青春之歌》为近年涌现出的优秀中国歌剧作品,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创作,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共同制作推出,金曼与戴玉强、刘珊、陈小朵、张海庆、薛皓垠等联袂主演。自2009年5月推出以来,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和观众的由衷喜爱,被誉为中国歌剧产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优秀和能够传世的上乘歌剧作品之一。北京大学把它纳入“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
由著名作家杨沫创作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经改编的歌剧《青春之歌》以其强大的演员阵容、全新的舞美理念、超一流的音效,给观众带来非同一般的“视听盛宴”。作品通过对主人公林道静、卢嘉川的命运变化和人物个性的深入刻画,把人们带入了“九·一八”至“一二·九”期间那段动荡的峥嵘岁月。
与北大结缘
创办北大歌剧研究院
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也是小说《青春之歌》故事的发生地,书中很多人物都是北大的学生,而这部同名歌剧的创作方又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因此,北大选择歌剧《青春之歌》作为新生的第一堂课,就是为了让青年学子在面对“青春选择”这个永恒的话题时,能有更好的思考。
《青春之歌》与北大结缘还有一个戏剧性的故事。金曼透露,该剧的剧本很早就有了,而且一直在寻找合作者,但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人接排这部剧,她是最后一个拿到剧本的人。她虽然对剧本不满意,却对这个题材产生了极大兴趣。她明确了该剧的立意,重新结构故事,然后找人重写剧本,终于把《青春之歌》搬上了歌剧舞台。
小说《青春之歌》曾被改编成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形式,书中人物几乎家喻户晓。把这样一部“红色经典”搬上歌剧舞台,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金曼表示,歌剧《青春之歌》不是复述故事,而是表达主创者对青春的诠释,触碰人们的灵魂,把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人性挖掘出来。2009年,在北大百年讲堂的演出盛况也证明了《青春之歌》的定位是正确的,许多学生看完下午场后,再次买票接着看晚上的演出。两场演出结束时,《青春之歌》的主题歌和“我们是红楼的学子”的合唱响彻全场,全体观众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许多人蜂拥至台前,用手机、相机记录着这难忘的一刻,演员和编导几次谢幕,但观众迟迟不肯离去。
世界名校北京大学,是中国人文学科最高水平的学府。金曼说,歌剧选择北京大学,是因为歌剧需要这样的人文环境,歌剧人才需要这样可以丰富增进学养的环境。从2005年筹备北大歌剧研究院到2009年如愿以偿的4年多时间,对金曼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她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从无到有,她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快乐地工作,快乐地解决问题。因为,她热爱歌剧,并且已将中国歌剧推向世界歌剧舞台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
北京大学建立的歌剧研究院,是国内第一个歌剧专业高等教学研究机构,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金曼说:“在北大歌剧研究院成立之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教研机构对歌剧人才进行系统的培养。”北大歌剧研究院将以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为主,培养包括歌剧理论、创作、表演、导演和舞美在内的歌剧专业人才。
金曼以医学人才培养作为类比,在医学院里,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医学理论知识,更注重在实践中获得临床经验,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歌剧人才培养与此相似,将教学和研究融入到歌剧创作实践中去,方能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成才。
培养真正合格的
歌剧专业人才
金曼认为,歌剧极致艺术的特点,决定了歌剧人才的培养将是必要的和困难的,各类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只能说具备了从事歌剧工作所必须有的基础知识,歌剧研究院的专业教育将帮助他们成为真正合格的、专业的歌剧人才。
作为高度综合的艺术门类,歌剧创作者也需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需要对音乐有深刻的领悟力;需要在导演、舞台美术、台词、表演、形体等方面具备高超的技巧;甚至要求主创人员在文学、历史、哲学等诸多方面具有较深厚的修养。“因此,若论培养歌剧人才的最佳人文环境,非北大莫属。”金曼说,“歌剧艺术选择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也选择了极致的歌剧艺术为学科,这是绝妙的匹配。这种相互选择将为中国歌剧事业的加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为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杰出人才和歌剧顶尖人才提供新途径。”
在北大歌剧研究院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中,金曼有建立自己的歌剧院的打算:“这个剧院将是教研和演出场所。在这里,歌剧经典作品和研究院原创作品将成为主演剧目。就像澳大利亚有悉尼歌剧院,美国有大都会歌剧院,北大也将打造自己的艺术品牌,把它同北京和中国联系在一起。”
金曼说,歌剧教育是脱离了原生态的教育,需要相当时间量的专业训练,也需要科学的方法,一个歌剧演员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演唱方法才有能力在舞台上完成2~3小时的演唱,此外,还需要歌剧演员的天分和在舞台上的良好发挥。目前,国内的音乐院校都有歌剧系,是声乐的教育,解决了歌唱能力和方法问题,但并没有解决歌剧的系统教育问题。建立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意义就在于对歌剧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中国歌剧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从明年开始,北大歌剧研究院将正式招生,起点是从研究生教育开始。招生范围包括歌剧创作(文学创作和音乐创作),歌剧表演、歌剧理论等专业方向,还将陆续开设舞台美术、导演、歌剧院的经营管理等专业方向,逐步完善并满足社会对歌剧人才的需求。金曼说,歌剧人才培养跟培养航天员差不多,要比普通高等教育奢侈。因为,一般的高等教育是一个老师给一个班级的学生上课,但歌剧教育需要几个老师给一个学生上课。
有人说,金曼所做的一切是在创造着中国歌剧的奇迹,也将载入北大史册和中国歌剧史册。面对成就和荣誉,她一笑而过。她说,荣誉是动力也是责任,除了培养歌剧人才,北大歌剧研究院每年推出一部歌剧新作,还将举办国际歌剧赛事、中国歌剧与音乐剧的展演等。
金曼还有一个社会职务——中国歌剧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她一直致力于中国歌剧事业的创作和推广,曾策划举办了中国歌剧论坛、中国歌剧终身成就大典等活动。她说,中国歌剧虽然仅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但产生过巨大影响。中国歌剧终身成就奖是表彰那些对中国歌剧有巨大影响的剧目、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中国歌剧研究会为19位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颁发最佳剧目、最佳表演、最佳导演等七项成就大奖,这既扩大了中国歌剧的影响,又鼓励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中国歌剧事业中去。
“林道静”或许能与“江姐”比肩
说起金曼,绕不开一个人们耳熟能详而又无限崇敬的名字——江姐。
歌剧《江姐》是中国当代歌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公演于1965年,40多年过去了,她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这40多年中,先后有多人出演过江姐,金曼是江姐的第三代饰演者,也是最受观众欢迎的江姐饰演者之一。
金曼是从1984年开始出演歌剧《江姐》的,当时她是空政文工团的独唱演员。在此之前,金曼因演唱歌曲《金梭与银梭》,已经在歌坛享有声誉。由她演唱的《祝你一路顺风》在当年的火车上也被广为播放,这歌声让旅行的人们有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1984年,空政文工团第三次复排现代歌剧《江姐》,选中金曼担任A组女主角,当时的排练时间仅有23天,金曼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第一次在歌剧舞台上站住了。不过,金曼那时就知道27岁的自己和29岁的江姐之间有多么大的距离,而且她知道,那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距离。为此,金曼3次走上江姐之路,在歌乐山烈士纪念碑前凝神,在曾高悬烈士老彭头颅的地方沉思。点点滴滴的感悟化成对唱词一字一句的打磨,对江姐的深切理解化成了舞台上的激情演唱,第三代江姐就此诞生,1991年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桂冠落到了金曼头上。
2000年,金曼和同道者们一起将歌剧《江姐》改编成大型交响清唱剧,用一种更容易为现代观众接受的方式,用一种更便于演出的方式,把江姐形象和《江姐》音乐传之久远。她成功了,在全国近百场的演出中,她看见,面对高雅艺术和红色经典,面对江姐新的舞台形象,无数观众为之流泪;无论老年还是少年,都对这样的演出、对这样的艺术表达了真诚的敬意。
唱歌本来就是“情动于中而歌咏之”的生命与情感的宣泄。只是当唱歌被职业化之后,人们唱歌的原始动机往往却被遗忘了,人们唱歌的真实状态反而被丢失了。金曼没有忘记,2001年,当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风靡北京的时候,著名乐评人金兆钧在《人民日报》撰文说:“首先打动我的,是主唱金曼的演唱状态。”他所说的“演唱状态”,其实就是把自己所有的情感和生命投注到真诚无羁的演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