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对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5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分析患者的病情。结果:在CT扫描下采用二维多平面的重建,能够在平面对患者的骨密度进行观察,并可以对周围组织进行相应的观察;采用三维重建能够对病变的位置进行空间的理解,使其更加立体和准确。结论:对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能较好地指导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骨关节疾病;价值研究
骨关节疾病的种类较多,一般有退行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需要了解患者患病部位的详细情况[1]。而多层螺旋CT能够较快地对其进行扫描,并对骨关节内部的情况进行二维和三维成像,能够观察到病变部位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而明确对病情的诊断,并在疾病治疗方面提供较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5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5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女性20例,男性25例;年龄最小15岁,年龄最大67岁,平均年龄(34±3)岁。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照射,有23例患者为骨折,骨折的类型有颈椎、肋骨、腰椎、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和骨盆。有11例患者为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肿瘤的类型有骨肉瘤、骨囊肿、骨样骨瘤、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化性纤维瘤。有11例患者为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类型有颈腰椎、膝关节和髋关节。
1.2 方 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相应的扫描检查,扫描患者病变部位,采用薄层容积的方法,条件为120KV,250mA,床速:每周6.14~12.98cm,螺距:0.798mm,层厚:1.25mm。通过相应软件的处理,采用二维平面的方法对冠状位、矢装位进行相应的选择,再对患者具体的病变部位进行不同角度的成像,对病灶选择合适的视角进行观察。对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时,采用剪切的功能进行三维图像的制作,然后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再根据相应的轴位进行图像的分析比较和相应的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3例骨折患者中,有29处骨折的情况,采用X线照射的方法,仅发现有20处骨折,有9处为细小骨折,X线照射没能及时发现;而采用螺旋CT扫描,图像中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骨折的部位,同时可以看到患者骨折线的走向,并且对于细小的骨折也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出来,有较强的立体感。采用二维的图像重建,能够在多个角度和平面对骨折线进行相应的观察,使其对病灶进行更加详细的观察。
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诊断出11例患者,二维的图像能够在多个角度和平面对肿瘤的情况、形态和周围的软组织进行观察,同时可以将肿瘤的某些特征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能够较好地显示出骨样骨瘤中的瘤巢。三维的图像有较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对病灶进行良好的定位,对病变的范围进行明确的指明。
有11例患者为退行性骨关节疾病,采用该种方法进行诊断,能够将骨关节的轮廓进行整体地显示,对骨增生的部位及程度也可有良好地显示,并且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旋转和切割对椎间孔进行观察,通过二维的图像能清楚地观察到患者骨关节的改变,对椎体骨质的密度、形态,以及椎间盘突出情况、小关节的改变也都能够清楚地成像。
3 讨 论
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层厚薄、分辨率高等较多的优势,加之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够在一次的扫描中得到多层面的图像,而且图像的成像质量较高,还可以进行三维图像的建立,能够更加立体清晰地观察到骨关节相应的解剖情况,弥补X线照射的不足[2]。尤其是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不用对患者进行各种摆位和相应的解剖结构,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3]。采用螺旋CT对骨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明确骨折的部位、细微结构和隐匿性的骨折,尤其对于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的骨折,能够将患者所有的骨折情况进行显示,还可以将骨折线进行清晰地显示,并能够对软骨的骨折进行诊断。这些都是采用X线照射所不能发现的。对四肢大关节严重并复杂的损伤部位,能够较好地显示关节的脱位情况和累及关节的现象,对于脊柱压缩性骨折情况,也能够较好地进行骨折类型的区分,这些都有利于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而对于骨肿瘤患者,除能够对解剖的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外,还可以检查出病变所涉及的部位和周围软组织情况,为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相应证据[4]。对于脊柱退行性的骨关节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椎管的径线及骨质突出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多方位的切割,对椎间孔详细地观察。采用该种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病变的位置,有效地避免了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能够对患者具体的骨折部位、病变部位和突出部位情况进行清晰显示,为患者在诊断上提供了较大的帮助,还有利于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因此,该种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理应受到重视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建军,张嘉倪.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检查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3,21(11):186-187.
[2] 石永久,莫华梅.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2012,17(7):134-135.
[3] 董越,吴振华,岳勇,等.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13(2):120-121.
[4] 费军,张朝利.多层螺旋CT在创伤性关节骨折中的应用[J].骨与关节创伤杂志,2012,19(14):135-136.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骨关节疾病;价值研究
骨关节疾病的种类较多,一般有退行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需要了解患者患病部位的详细情况[1]。而多层螺旋CT能够较快地对其进行扫描,并对骨关节内部的情况进行二维和三维成像,能够观察到病变部位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而明确对病情的诊断,并在疾病治疗方面提供较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5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诊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5例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女性20例,男性25例;年龄最小15岁,年龄最大67岁,平均年龄(34±3)岁。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照射,有23例患者为骨折,骨折的类型有颈椎、肋骨、腰椎、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和骨盆。有11例患者为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肿瘤的类型有骨肉瘤、骨囊肿、骨样骨瘤、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化性纤维瘤。有11例患者为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类型有颈腰椎、膝关节和髋关节。
1.2 方 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相应的扫描检查,扫描患者病变部位,采用薄层容积的方法,条件为120KV,250mA,床速:每周6.14~12.98cm,螺距:0.798mm,层厚:1.25mm。通过相应软件的处理,采用二维平面的方法对冠状位、矢装位进行相应的选择,再对患者具体的病变部位进行不同角度的成像,对病灶选择合适的视角进行观察。对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时,采用剪切的功能进行三维图像的制作,然后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再根据相应的轴位进行图像的分析比较和相应的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3例骨折患者中,有29处骨折的情况,采用X线照射的方法,仅发现有20处骨折,有9处为细小骨折,X线照射没能及时发现;而采用螺旋CT扫描,图像中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骨折的部位,同时可以看到患者骨折线的走向,并且对于细小的骨折也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出来,有较强的立体感。采用二维的图像重建,能够在多个角度和平面对骨折线进行相应的观察,使其对病灶进行更加详细的观察。
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诊断出11例患者,二维的图像能够在多个角度和平面对肿瘤的情况、形态和周围的软组织进行观察,同时可以将肿瘤的某些特征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能够较好地显示出骨样骨瘤中的瘤巢。三维的图像有较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对病灶进行良好的定位,对病变的范围进行明确的指明。
有11例患者为退行性骨关节疾病,采用该种方法进行诊断,能够将骨关节的轮廓进行整体地显示,对骨增生的部位及程度也可有良好地显示,并且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旋转和切割对椎间孔进行观察,通过二维的图像能清楚地观察到患者骨关节的改变,对椎体骨质的密度、形态,以及椎间盘突出情况、小关节的改变也都能够清楚地成像。
3 讨 论
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层厚薄、分辨率高等较多的优势,加之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够在一次的扫描中得到多层面的图像,而且图像的成像质量较高,还可以进行三维图像的建立,能够更加立体清晰地观察到骨关节相应的解剖情况,弥补X线照射的不足[2]。尤其是对于较为严重的患者,不用对患者进行各种摆位和相应的解剖结构,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3]。采用螺旋CT对骨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明确骨折的部位、细微结构和隐匿性的骨折,尤其对于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的骨折,能够将患者所有的骨折情况进行显示,还可以将骨折线进行清晰地显示,并能够对软骨的骨折进行诊断。这些都是采用X线照射所不能发现的。对四肢大关节严重并复杂的损伤部位,能够较好地显示关节的脱位情况和累及关节的现象,对于脊柱压缩性骨折情况,也能够较好地进行骨折类型的区分,这些都有利于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而对于骨肿瘤患者,除能够对解剖的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外,还可以检查出病变所涉及的部位和周围软组织情况,为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相应证据[4]。对于脊柱退行性的骨关节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椎管的径线及骨质突出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多方位的切割,对椎间孔详细地观察。采用该种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病变的位置,有效地避免了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能够对患者具体的骨折部位、病变部位和突出部位情况进行清晰显示,为患者在诊断上提供了较大的帮助,还有利于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因此,该种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理应受到重视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建军,张嘉倪.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检查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3,21(11):186-187.
[2] 石永久,莫华梅.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2012,17(7):134-135.
[3] 董越,吴振华,岳勇,等.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13(2):120-121.
[4] 费军,张朝利.多层螺旋CT在创伤性关节骨折中的应用[J].骨与关节创伤杂志,2012,19(1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