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情感的世界。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全面增强语文情感教育的魅力。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
  关键词:激发情感 情境
  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情感的世界。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全面增强语文情感教育的魅力。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三、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四、抓住重点,纲举目张
  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文中的重点加以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学《卖炭翁》时,教师可就“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愿”字,剖析卖炭老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对卖炭老人的同情和对官僚的憎恶之情。
  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白杨礼赞》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可让学生回忆故乡冬天的景色;教学《春》时,可让学生回忆过去与好友踏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当时的惬意心情。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七、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从而促进他们对学习任务产生感情和兴趣。记得我刚教学那年,我班有一名学生家里特别困难,他和姐姐相依为命,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做家务,在艰难的生活当中,他不但学习滞后,连生活的勇气也几乎殆尽。无意中得知此事后,我立即发动本班级的同学都来为他捐款捐物,自己也不断从生活、学习各方面帮助他,使他感受到了人间真情的温暖。后来他不仅学习上突飞猛进,做人上也有了可喜的改观,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见教师只有用爱心浇灌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撷取教学成功之硕果。如教學《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八、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课程标准》要求提出: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中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纵观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感情。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图文并茂,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把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为了能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从2003年开始为了促进农产品出口,日本农业政策逐步由过去的“保守”型农业政策转变为“攻击”型农业政策。在新农业政策的指导下,日本开始积极发展出口贸易,2007年4月便与中
学位
梧桐漏下阳光的碎片,我小心地撷取,挂在枝头,明媚了整个季节。  漫步在菁菁校园,春色正酣。丝绦扶风柳拂面,耳畔紫燕的呢喃,屋檐的铃声,和着阵阵清脆朗朗的背书声,有如天籁,美妙的音符流淌在每一个角落。  我贪婪地享受着这一刻,因为唯有我知道,这动听的旋律中,有孩子们的声音,更有我的声音,我们共同把课堂谱写成一曲优美的音乐。  曾经的课堂,因为要求背诵而变得多么单调乏味。一直以来,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是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146-01  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我也积极参与其中。选什么作为近期研究的主题呢?我自然而然想到了提问。提出问题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实是,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问题,不管是课上还是课后。教师们也常抱怨:学生太笨,我让他们提问,他们就是提不出来,我有什么办法!小城镇孩子就是不如大都市孩子。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
现代服务业总量不断的增长,社会投入急剧增加,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投入已经成为政府收入投入重要组成。伴随城市化要求,公共服务快速起步,成为新兴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扩宽。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140-03  朗读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有情趣而又愉悦的事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讲求积累、感悟的语文教学阶段,更是不可或缺的方式。对学生来说,一个人朗读水平的高低,能看出他的语文表现力如何,同时朗读能力标志着他的文学修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高低。但是,我们有时在上课指导朗
摘要: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创设富有生机课堂的必备因子。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情感的深层次交流是获得地理课堂教学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无疑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这也是地理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对社会负责的新一代的重要功能,也是全面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新地理课程标准教育目标强化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摘要: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45分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教师应该把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有效达到新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方法  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目的是为了顺利实现三维目标,教师应该把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探索中国教育出路的漫长过程中,综合了当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为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
在目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中,信息素养已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习阶段,要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形成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信息道德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职业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一孔之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