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宫:拍摇滚的体育摄影师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办公室看到的程宫,脑后的发髻,简练的背带装,素色法式衬衫——职业摄影师,这就是程宫给人的第一感觉。
  “从摇滚摄影到体育摄影,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我能坚持下来,还能一直保持热情。其实答案很简单:我喜欢永远在现场的感觉,这也是我在1996年开始拍摄摇滚乐的初衷。”面对周围人来自事业和理想上的疑问,搜狐公司首席摄影师、摄影频道主编程宫如此解读自己的摄影生涯。而他坚持拍摄摇滚题材这十多年,也是从自觉记录北京摇滚乐坛的状态开始的。
  “摇滚乐的精髓都在现场”
  大概什么时间开始拍摄摇滚乐的?
  程宫:真正开始拍摄摇滚乐是在我进入大学的时候。在那之前的高中阶段,我接触到的摇滚乐是画室里那盘重复播放的磁带,黑豹乐队的《无地自容》,让我有了对摇滚乐最初的认知,那时起我就经常把积攒很久的钱用去买磁带。摇滚乐的歌词、旋律让我意识到,原来除了小虎队那样的流行乐,还有如此有力量的音乐形式,这是一种仿佛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的感觉。1996年进入大学以后,抱着对摇滚乐的喜爱,我开始去看现场演出,并接触了很多刚刚开始的摇滚乐队。
  在看过现场演出以后,我突然发现,摇滚乐现场的张力,以及乐队成员的表现,与听磁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印象最深的,是鲍家街43号乐队那首《晚安北京》。这首歌在家听磁带会特别安静,但是同样的编曲和配器在现场听起来就非常噪,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这让我产生了去记录摇滚乐现场的想法。在我看来,摇滚乐的精髓都在现场。
  后来你是怎么进入这个领域去拍摄的?
  程宫:从1996年开始,我认识了迷笛学校的很多学生,他们就是现在中国摇滚乐舞台上的中坚力量。熟识后,他们的演出都会叫上我去看。那段时间,朋克、说唱金属等等,那些乐队、乐手一步一步成长的足迹,我一直在现场看到并与他们共同成长。
  慢慢地我发现,除了我以外周围没有人在持续记录这些过程,当时就会想如果我不坚持,那么摇滚乐的这段历史记录最终就会断代。当时我20多岁,那个年龄段的人很容易生出使命感,现在看来还挺幼稚的,但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坚持去做这件事情吧。
  工作后还坚持拍摄摇滚乐?
  程宫:是的。2000年大学毕业后,我在国贸二座一家IT公司上班。白天西装革履,周末下了班后,换T恤、牛仔裤去开心乐园、老豪运等等地方看演出,都是那种小场子的演出,这种角色的变化让我觉得挺戏剧化的。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我身边看演出的人一茬一茬地换,直到现在我三十多,身边也还是十六七的毛头小伙子们。我还在坚持,我的人生在不断成长,舞台上的他们也在不断成长,我能用镜头记录下来这一切,就很美好。
  从职业上看,体育摄影显然是你的专长,你拍过北京奥运会、温哥华冬奥会、F1赛车、体操世界杯、男篮世锦赛等国际体育赛事。从摇滚摄影到体育摄影,你怎么看待二者之间的联系?
  我是一个专职的体育摄影师。我认为,对于一个职业摄影师来说,应该有一个自己的长期的拍摄题材。摇滚乐是我所热爱的,也是我的长期题材之一。摇滚乐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的身体里,所以我会持续这个题材,直到我拍不动了为止。
  体育和摇滚乐一样,都是男人热爱的东西。体育摄影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饱含着责任与荣耀的工作,也是对现场上体现出来的体育精神的延续。作为一名职业体育摄影师,我拍过很多国际大赛。在赛场,通过长镜头,能看到运动员们下巴上的汗水,甚至能听到运动员的喘息,闻到他们的气味,这是一种不止于视觉听觉的全方位地、立体地感知体育的过程。在现场拍摇滚,道理和拍体育是一样的。
  “从记录别人到表达自我”
  摄影对你意味着什么?
  程宫:大概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我父亲给了我一台虎丘旁轴相机,还有一个曝光组合的卡片,这让我产生了用相机记录点儿什么的兴趣,就如同小时候看完一本书、做完一件事,会用文字写个读后感、日记之类的东西一样,摄影也是一种习惯。
  按照这种理解,对于摇滚乐,你最初希望拍摄、记录些什么呢?
  程宫:那时候,我最希望的是能给每一个乐队、乐手拍一张经典的如同格瓦拉那张传世头像一样的照片,让所有人听到这个乐队、乐手的名字,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我的那张照片。我也希望照片是有深度的,能够在墙上挂三五年或者更长时间,成为经典,成为符号。
  现在呢?
  程宫: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摄影这个概念理解的转变,我现在更注重用我自己的情绪去拍摄、表达他们了。实际上,之于我,这是一种从表达别人到表达自己的转变。我现在也更愿意去拍大家看不见的东西,比如摇滚现场幕后的故事,以及那些乐手的日常生活,我希望能表现出我眼中的他们。
  是什么促成了这种转变?
  程宫:有几方面原因吧。一方面,我觉得之前坚持了很多年的工作已经足够了,我最初想要做记录的想法如今已经实现了。其次,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摄影师都已进入这个领域,只要是个演出就至少有十几人拍,更别提现在各个地方各式各样的音乐节上人人都是摄影师的状况,我想只要他们中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坚持下来就够了,而我之前那种自己要记录历史的责任就轻了很多,我便可以去做更多我愿意做的事情了。
  你认为自己通过拍摇滚来“表达自我”的优势有哪些?
  程宫:我从小弹琴和学画,从平面设计到互动设计,这些大都是与视觉相关的范畴,对用户体验有研究,以及在摄影作品的最终呈现上有些经验。而类似于通讯社摄影师的职业经历,也让我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能更准确、自如,更加容易。比如我拍摄时把控大舞台、大场景的能力,搭建拍摄框架、用组照讲述有脉络的故事的能力,都是得益于此。
  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拍摄故事和人物?
  程宫:熟悉的人和故事实在太多了。就像1997、1998年的时候,你只要从树村的胡同里走过,便能听到几乎每一间屋子都在传出各种各样的乐器声。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个敞开式的大棚,后面是绿油油的菜地,是个鼓房和排练室,我经常在那儿玩,现在“声音碎片”乐队里的几位(那时叫“药用植物研究所”)会在那儿排练,现在的主唱马玉龙第一次去那儿找他们,戴个眼镜、背了把雅马哈吉他,黑黑的。还有“废墟乐队”的主唱周云山,和乐队在他的小屋排练的时候,没有麦架,将麦克风直直地从房梁上吊下来,就那么弹着吉他唱着歌儿。这些场景就像在昨天。这些简单且细碎的记忆串起来就是他们成长的过程,而如果把成长也说成是一种现场的话,我们就都置身于一个又一个的现场里了。   “有作品的人是幸福的”
  你拍摇滚一般使用什么器材?
  程宫:摇滚演出现场的光线比体育赛事更复杂,同样是捕捉瞬间,所以器材要求基本上跟体育赛事是一样高的。具体来说,我最早用的是海鸥DF300;后来用佳能EOS5、EOS30,10D,1Ds Mark Ⅱ;再后来,用的就是佳能1Ds Mark Ⅲ,尼康D3,全部都是2.8光圈镜头。各种闪光灯的附件、特技镜头也会经常用到。
  你在摇滚摄影领域坚持了这么多年,有什么让你难忘的经历?
  程宫:有很多啊。举个例子,2011年4月,法国一个艺术摄影机构的朋友找我参加一个“24小时北京”的活动,邀请24位摄影师拍摄自己眼中的北京24小时。那个周末,正值“零壹乐队”有一个新专辑的发布演出,因为我跟他们很熟悉,也知道他们现场演出的效果非常棒,于是就跟他们商量,用我熟悉的方式记录了他们演出当天的24小时。
  最后,这个系列被选中参加“阿尔勒摄影节”,这组照片我用乐队的一首歌结合在一起做了一个多媒体作品,在摄影节闭幕式的“幻彩之夜”上播出,引发了很多人对中国摇滚乐队的兴趣和赞赏。之后我也努力推荐他们去国外参加演出。那次去阿尔勒看展览、跟欧洲艺术家、评论家以及画廊主这些人的聊天经历,也对我触动很大。
  其实众所周知,国内很多摇滚乐队、乐手生活十分清苦,在国际上的认知度也不高。我一直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能让他们和他们的音乐被国外观众认知和接受,也让摇滚乐人生活得更好一些,能帮到他们就会很开心。
  你欣赏哪些同行的作品?
  程宫:国内来说,一个是王迪,他是这个领域的前辈,跟崔健是同时期的人。他的作品很不错。他至今都在持续地创作,包括照片和video作品。另一个是在南方的蔡鸣,他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他跟我是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我在北京,他在成都。他是个更加执着和坚持的人。2004年左右我去成都小酒馆,在和唐蕾(“小酒馆”创立者)聊天的时候,唐姐给他打了个电话,他骑着一辆小自行车就来了。之前我们都互相看过对方拍的片子,这头一次聊天,我们就聊了很久。我想成都甚至整个中南部地区,如果没有蔡鸣的照片记录的话,那些年的摇滚乐坛在影像上会有很多空白。
  国外的,我很喜欢体育摄影师Adam Pretty,他的很多想法和作品都非常好,人很认真,他的出现甚至带动了澳大利亚一批优秀的体育摄影师的出现。现在他已经渐渐转型拍广告片了。在拍摄国际赛事的经历中,我们慢慢认识也成为了朋友。
  拍摇滚的摄影生涯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程宫: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感受到摄影绝非表达情感的唯一手段。写一首诗,画一幅画,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甚至做一个菜都能传达我的这些情绪。我愿意用我喜欢的舒服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让我爱的人感受到。作为一个勤劳善良勇敢的摩羯座,在这个领域里,我知道要超越的就是自己,我愿意慢慢来。做一个有作品的人,是幸福的。
  你的摇滚摄影作品主要在哪里发表、发布?
  程宫:之前主要是在网上发得比较多,也参加过很多摄影节。但这几年我基本上是拍完后整理下来,存在我自己的资料库里,因为现在拍的很多是个人化的东西。也许将来我会拿出来做展览、出书,把它们发布出来;当然也有可能它们就这么一辈子躺在我的硬盘里书柜上,如果我的儿子、孙子他们长大了,开始弹我那些堆了满屋子的吉他与钢琴,开始听那满柜子的CD、黑胶,开始对摇滚乐感兴趣了的时候,我也许会慢慢地打开那些照片,给他们讲故事吧。
  对于拍摄摇滚,你目前有怎样的具体计划?
  程宫:前面说到比较个人化的拍摄,我想用这种完全不同我以往作品的方式,用一定的时间跨度,系统地拍摄一些乐队。不过还是希望慢慢来,积累成形了再发表。
其他文献
在我记忆中,许多与中国摇滚相关的报道中采用的照片都署名是高鹏拍摄。而这个作品在平面媒体上被广泛转载的摄影师,却像是躲藏在这些作品之后的一个隐形的摇滚玩伴,仿佛熟悉,却又从未谋面。  接到采访任务之后,我和高鹏约在了北京后山艺术空间见面。作为北京MOMA后山音乐艺术节的一部分,2013年1月31日,这里举行了《摇滚肖像+——高鹏摄影作品展》。虽然多数照片之前已在杂志中发表过,但高鹏还是对它们进行了精
期刊
11月21日下午,恰逢新华通讯社建社80周年之际,佳能(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吉冈达生和佳能亚洲集团暨佳能(中国)影像消费专业市场部总经理山本敏彦等代表佳能公司,向新华社送来了贺礼——EF 400mm f/2.8L IS Ⅱ USM、EF 300mm f/2.8L IS Ⅱ USM镜头。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图右一)代表新华通讯社接受了馈赠,对佳能公司此举表示感谢,并与吉冈达生一行进行了亲切、友好
期刊
一  1967年的一天,新华社摄影部主任石少华把陈娟美和张雅心叫到办公室,告诉他们把手里的工作全部放下,去接受一个重要任务——参与革命样板戏的全程拍摄。并让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这可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工作。开始工作前,石少华还对陈娟美讲:“你的任务就是拍剧照,别的什么也不要管。不要搞特殊,要和摄制组同吃同住。就像工人盖房子,房子盖完了就和它无关了,不要介入太深,不要和剧组有任何瓜葛,更不要乱说,包括
期刊
在策划这个专题之初,我曾尝试给“摇滚乐”下个定义,但后来费尽脑细胞却毫无结果,至少在中国,寻到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Rock、Metal、Punk、Funk、Grunge、Industry、Noise等等很多英文单词都可以归类到“摇滚”这个汉语词汇之下,甚至舞曲和民谣也曾在这个旗帜下被国人接受。关于这个话题,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大概2003年底的时候,左小祖咒在“新豪运”酒吧举办个人演出,
期刊
要说帕翠亚·凯西(Patricia Casey)的影像制作复杂,指的不仅仅是精细的工艺。这些影像传达和唤起的理念与情绪更是光与影、超脱与世俗的交织。  帕翠亚·凯西将影像世界建立在梦境的领域内,并吸收了许多,有些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自然概念,以及夜晚睡梦中的景象。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乃至更古老的人们相信在梦中能与祖先对话……梦,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对象,且至今对其仍没有定论。今天,研究
期刊
一、蒸汽机车的鸣唱  关于南非的视觉记忆,总伴随着一段沉厚而又遥远的背景音乐,是一部传统的奏鸣曲,徐缓的节奏中飘荡着古典的浪漫,如中世纪骑士军团在山谷中行进的马蹄声。清新的空气中一声嘹亮的军号,惊起林中飞鸟,与远山的回声化作奇妙的和弦,虚渺里浸透了温暖,那是一次令人终生难忘的旅行。  奏鸣曲的作者是一位南非籍的荷兰裔布尔人,名字叫沃斯·罗汉,瘦削挺拔,亚麻色的头发覆在宽阔的前额上,灰褐色的眼睛隐藏
期刊
每到北京海棠花盛开的季节,我们就深深怀念周总理和邓大姐邀请摄影工作者到家里做客的情景。至今年,已整整五十年了。  西花厅海棠树下的合影  1963年,为纪念三八妇女节而举办的《全国女摄影工作者作品展览》刚刚结束。4月12日,我们接到通知,邓颖超大姐邀请在京的部分参展女摄影师和摄影学会、新华社等单位负责人到中南海西花厅家中赏花。  那天下午,行前刚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非常清新。我们二十人从各自的单位出
期刊
昔日  当北京的地铁还只有两条线路的时候,每个地铁站里的书报摊上,一套叫作《黑镜头》的视觉启蒙丛书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书中很多照片就是“荷赛”的获奖作品,诉说着遥远世界的陌生苦难。在拍摄那些照片的年代,摄影是了解外面世界极其重要的方式,仿佛布满鲜花与荆棘的奇幻小路,能够上路探险的人只是少数,他们负责讲述,我们倾听,隐居在桃源深处的“荷赛”更是神秘而崇高,只能在传说中抵达。  猛一抬头,执镜四顾,时代
期刊
在得知这次采访的摄影师有时会和乐队共同演出时,我一度有些慌。之前对摇滚乐手个性外形的固有印象,导致我在前往采访地点的途中还在忐忑地设想,这位摄影师不会和他们是走同一形象路线吧?假设要是像我这样形销骨瘦的“小眼镜儿”和一个留着过腰披肩发、两臂纹满各种飞禽走兽的猛男坐在小桌子旁边吃甜品边聊天,那可就相当有戏剧性了。  如约到达碰头地点,我见门口有个正在摆弄手机的背影,感觉是在等人,于是就上前问了一声:
期刊
中国早期戏装照的收藏,在国内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同时在摄影收藏中,这也是一条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摄影收藏脉络。2008年,源记照相馆拍摄于1910年代的梅兰芳《天女散花》戏装照在影像收藏市场创出8万元的高价,随后收藏市场不仅出现了更多有价值的戏装照片,价格也呈现出大幅提升的态势。  鉴此,在中国摄影史和中国戏装的研究中颇有建树的陈申先生,撰写了《早期中国的戏曲照及收藏》一文,希望为逐步形成的“早期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