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预习 抓好布局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48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物理课可以分为哪几个环节?按“导学课堂模式”的说法,可以分为预习、讨论、展示、测试、点评和小结等六个环节.
  其中,预习是学生通过提前的学习为即将面临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这个准备既包括知识能力上的准备,更包括学习兴趣上的准备.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导学课堂模式”的六个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预习环节.预习环节就像围棋中的布局阶段一样,良好的布局往往是决定一盘棋胜负的关键所在,对中盘的博弈、官子的收拾等阶段奠定了基础、设定了格局、预设了结局.
  预习作为“导学课堂模式”六个环节的第一个环节,作为一个特定的学习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与预备,必定对课堂教学实施也起到了奠定基础、设定格局和预设结局的作用.因此,预习环节的好坏决定了其他后续五个环节能否顺利展开、延续递伸,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作为“导学课堂模式”的根本目标之一 ——“今天的导学是为了明天的自学”,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也主要集中体现在六个环节中的预习环节.预习作为一种带有预设性的学习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学校教育条件下特有的自学过程,不会预习,不会自学,就不可能学会学习.
  现实中,学生的预习基本上都是根据教师的作业布置、预习提纲来完成的.因此,在“导学课堂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抓好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布局阶段,帮助学生做好预习环节,要设计好导学案的预习内容,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预习,由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那么,预习作为学校学习、“导学课堂模式”中的特有环节,在中学物理导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上应如何考虑学生预习的引导与落实呢?
  抓好学生预习的预设与引导必然要涉及到学习内容的难易、学生能力的高低、学生生活体验的差异等方面的考量,而首先要特别注意的是:什么时候预习、做什么样的预习、预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也就是预习时间与预习层次的选择.
  1 预习时间的选择
  作为学校学习中的一个特有环节——学生的预习,可大致从时间上分为两种:独立自主或小组合作的课前预习、独立自主或小组合作的课内预习.
  无论哪种预习,在行动上都要靠学生的自觉、充分的投入,因为学生的内在动机和自我监督将最终决定了预习的真实程度、认真程度、时间长度和效果好坏.
  而两种不同时间选择上的预习,主要差别在于:
  课内的预习,既靠学生的自觉,还可借鉴同学的经验,交流预习的感受,更有教师在当场的指点、引导与监督,尤其是预习方法的指导、思路展开的指点、预习氛围的营造;它的不足是,由于课堂时间45分钟的限制,不同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的差异和能力的参差不同,在课内的预习会必然造成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学生思考时间的不充分,降低学生知识内化的深度,降低学习的效果.如果说预习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一种实践方式,那么,在课堂内的预习是往往无法达到这样的目的,因为在课内基本上是不可能有时间让学生读第二遍、乃至第三遍或更多遍的.
  而课前的预习比课内的预习,在时间长度上可以有充足的保障,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上不会对其它五个环节造成时间上的冲突、挤兑、挤压;但在时间效果——或者说时间效率上,却往往不能马上、完全地将预习成果体现于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上,时效上缺乏及时的学习反馈.
  另外,从课堂的实际观察来看,有小组合作的课内预习时,学生活跃、课堂展开顺利、学习效果最好;只有独立自主的课前预习时,课堂展开最不顺利,因为有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预习的习惯,在课前少做、甚至不做预习.
  因此,当学生预习能力欠缺、预习自觉不足的情形之下,首先要让教师与学生都认识到:在“导学课堂模式”之下,“没有预习,没有学习”、“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不可能学习好的”,因此,“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在意识上一致形成对预习的重视.
  其次,要认识到:课内的预习比之课前的预习,可以更加高速、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预习的过程,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形成一定的预习习惯,提高一定的预习能力.
  第三,要认识到:从长期目标看,课前预习才是常态的、根本性的手段,是对学生的不断放手,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的.
  毕竟,课内预习要占用较多的课内时间,会影响其它环节的充分开展,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与效率;同时,逐渐加大课前预习应占的分量、份额,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锻炼提高的必然要求.
  所以,课内预习更适合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是对学生的暂时的扶手,并且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因此,当学生在初二才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通过课内预习,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重视预习,掌握预习方法,形成预习习惯.这应该成为学生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工作目标、工作重点.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预习能力的提高,到了初三年级以至更高的年级,要逐渐减少课内的预习时间,扩大课外的预习时间,直至最后大量采用独立自主的课前预习.
  总之,预习时间的选择是不能搞一刀切的,知识有多寡、能力有参差,要根据学习的任务,尤其是学习能力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2 预习层次的选择
  预习作为学校学习中的一个特定环节,是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准备、打基础的,是一种带有预设性质的学习行为.在“导学课堂模式”中,就是通过导学案来预设学生预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实现预定的预习效果,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效果设定后续的课堂教学行动.如此一来,学生的预习就算不是依赖于导学案的引导去看书学习,也是借鉴于导学案的内容设置去看书学习.
  而从导学案的完成过程来看,学生拿到导学案后,并没有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只是急着对照课本找到导学案上填空题与选择题的答案,书上没有答案的,就放空白,等教师的解答.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学生的预习习惯与预习方法的不良;导学案本来是要引导学生预习教材的,但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导学案过于拘泥课本文字与图形的学习,没有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人生体验,没有使学生真正参与到预习环节当中.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教材和导学案来进行高速、高效的预习?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否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期待,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种具有乐趣性的预习远远比知识性的提前预习更为重要、更具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围绕学习乐趣的提高来开展预习、预设预习内容.
  如果说物理的学习乐趣存在着四个层次:观察、分析、推理、创造,那么,预习环节的实施也就应存在着相应的四个层次:
  (1)观察:看书中图文并茂,观察现象,动手实验,以获得相关的知识点、了解知识的重点.
  (2)分析:求同存异找规律,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经历知识规律的生成与提炼.
  (3)推理:抓住效果看因果,依此类推,同理可得,用知识解释现象,用规律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4)创造:提出新问题,进行猜想,发挥想象,不断联想,不断创新,产生新观点、新思想.
  也就是说,预习的第一层次是,看一看,到课本教材与各种参考书中去,找相关物理现象,找相应知识点,找重点,在书中寻找物理,侧重于阅读,体会物理的各种存在.
  如设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3快与慢》预习提纲:
  (1)生活中有各种各样交通工具,请你由慢而快做一个排序.
  (2)速度的意义、定义、公式、单位是什么?
  (3)直线运动?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平均速度?
  第二层次,想一想,求同存异,分析与综合,理出每个知识点、每个规律的来龙去脉、来历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科学,侧重于理解,分析各种物理存在的内在必然.
  如设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3快与慢》预习提纲:
  (1)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观看运动员赛跑时,我们是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裁判员又是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两种方法之间有矛盾吗?
  (2)甲同学跑10 m用了2 s,而乙同学跑75 m用了25 s.甲和乙两同学谁运动得快?为什么?
  第三层次,练一练,做做题,对课本的课后习题、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运用知识的推理、演绎,用物理解决问题,让物理回归生活,侧重于应用.
  如设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3快与慢》预习提纲:
  (1)公路边上有一限速标志,上有一数字40,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在旅游途中,有一段5公里长的路,只能步行,所需的时间约为
  A.60 min B.600 min C.20 min D.200 min
  第四层次,闯一闯,提出新问题,提出新观点,解决一些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开阔思路,开放思维,用物理开创新生活,侧重于开拓.
  如设计沪科版八年级物理《2.3快与慢》预习提纲:
  (1)怎样在生活中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所骑自行车的速度?所坐火车的速度?
  (2)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新的问题、新的想法可以提供给同学们一起思考讨论?请你写出来.
  为什么说提出新问题、新观点是预习的第四层次?
  因为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从来都不是同一层次的能力水平,也不是前后的因果关系.从某种意义上看,会提出问题,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往往其本身已经蕴含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方法、切入契机.而会解决问题,并不一定能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或好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其本身就是一种有创造力的表现.
  预习的四个层次各有侧重,由低而高,相互联系,对学生学习乐趣的激发深浅不同,因此在用导学案设定预习内容时,要重视预习的层次性,注意预习层次的丰富性与提高性的搭配组合,并由此用好教材,用好各种教学资源,更好地激发学习乐趣,提高预习效果.
  例如,在预习层次的选择上不能过于单一和浅薄,要避免第一层次的浅尝辄止、第三层次的应试倾向;要多点第二层次的逻辑训练,树立根本,进一步促使学生认真看书,联系生活;尤其是要多点第四层次的训练,进一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创造创新,让学生走得更远,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
  总之,为了更好地针对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差异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更好地激发学习乐趣,物理导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上要特别注意做好预习时间与预习层次的合理选择,以期达到最好的预习效果,这也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必然选择.
其他文献
如果你留心观测,在日常生活中就会看到很多奇妙的景观: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从上往下看,向上弯曲;从侧向看,筷子折断.放在水杯里的硬币,升高了;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深度浅.在水中看岸上的树时,看到的树要比实际的位置高.海市蜃楼……这些都是光的折射产生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从一种媒质进入到另一种媒质时,传播方向要改变;光在不均匀媒质中传播,光线要发生弯曲.人看到任何东西,就是那个东西发出或者
初中物理的优化教学一直是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课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结合,认真研究如何把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由“教”转向“学”,从而更好的解决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在这样的目标之下,“翻转课堂”的物理教学模式就逐渐的发展起来,并且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不断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物理知识。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探究学习是初中物理教学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且在此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但初中物理教师面临着诸多困惑:新增的大量探究式内容,到底该怎么教?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 教会、学会及会学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摘要:针对“电压”概念的建构,中国大陆现行六套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五套采用了与水压类比的方法;英国利兹大学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所编写的《教学科学的理解——电路》(Teaching Science for Understanding:Electric Circuits)一书,也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本文将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纵横对比,并进行整合与创新,以求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关键词:电压;类比;概念;土
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切实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并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而这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学前、课堂以及学后展开真实有效的评价.笔者以“运动的相对性”一课为例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前测;后测 ; 评价证据;深度学习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初中物理‘证据课堂’构建中学科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E-
如果世界上没有问题,那么世界就不会进步.只有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疑问,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思考、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来解开自己的疑问.所以说问题是学生进步的关键因素,问题的产生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开发.因此,物理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就要充分的利用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1将不易操作的实验转化为容易操作的实验来创设问题
摘 要:初中学生普遍反应浮力内容的解题方法灵活多变,难以把握.本文通过一些常见题型的举例、分析,归纳整理了三大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浮力;解题方法;分析;归类  浮力内容是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的一个部分,究其原因:是这部分内容题型较多,解题依据又灵活多变,学生难以把握.但不管题目怎么变,所涉及的知识点只有那么多,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在本节内容中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掌握不同题型的考点及解题方法.现对
1探究目标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设计的实验方案与实际材料相结合,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协调配合的精神.  (4)初步培养学生书写探究报告的能力.  2课题分析  鸡蛋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古代人常用“鸡蛋碰石头”来比喻自不量力,鸡蛋的易碎性是显而易
[摘 要]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一门学科,其涵盖的知识体系最终服务于临床。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指定科目,在“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实践中,将思想政治元素与临床病例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体现知识融会贯通能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良品格、科学观等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使得课程在无形中发挥了育人功能,病例导入法的课程思政模式是病理生理学教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有趣的物理实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深化教学研究,提高实践技能,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增加实验的可视性、直观性、随堂性、趣味性、成功率和创造性六方面来阐述物理实验的改进和创新,用来补充课堂上有所需要的具体案例,希望能对更多学生的探究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物理实验;改进;创新;探究学习  文章编号: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