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季羡林先生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初,四位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同在国立清华大学学习,由于共同的文学爱好走到了一起,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新星,时称“清华四剑客”。“四剑客”中的季羡林、吴组缃、林庚都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
  改革开放之初,我在北大中文系求学时,有幸在“四剑客”中除李长之外其他三位先生门下奔走。吴组缃、林庚两位先生都是中文系教授,老当益壮,自然时常在课堂上耳提面命;而季羡林先生长期执教于东语系,我虽在公开场合下面聆过先生的教诲,但并未登堂入室、传承衣钵,只能算是他广义的学生。当然,“广义的学生”也还是学生,学生和老师总会有近距离的接触,但所有这些接触都是在季先生浑然不觉之时,所以,也即民间所谓“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式的接触,其中印象较深的有两次。
  一次是在我进北大的第二年春季,美籍华裔学者欧阳祯教授来北大讲学,安排在北大当时最大的教室——第二教学楼203室。大家熱情高涨,203教室座无虚席,座位间的走道里都站满了人,还有更多的人在教室门口和楼道里张望。欧阳教授来了,颀长,西装革履而略显拘谨。一位头发斑白的老教师忙着为欧阳教授开道,随后为讲座和欧阳教授做了简短的介绍,再看看已经爆满的教室,便很随意地在讲台边上坐了下来——203教室的讲台是一个离地约20厘米,五六平方米的水泥平台,也差不多等于席地而坐了。周边的学生们则纷纷效尤敬陪末座,很快就把讲台也坐满了。举步维艰的欧阳教授于是成了汪洋中的一棵树。
  直至“一棵树”开讲前弯下腰来,毕恭毕敬地向老教师致敬和致谢时,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位席地而坐的老者竟是时任北大副校长、大名鼎鼎的比较文学前辈学者季羡林先生。教室里有些轻微的骚动,但很快也就平静下来了。我这才仔细地看了看季先生:面貌清癯,神情蔼然,着一件那个年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洗得有些褪色的蓝涤卡中山装,戴一顶同样颜色的解放帽,所有的纽扣,包括风纪扣都系得严严实实。从那以后,我便学着季先生,在天气不太热的时候,也系起中山装的风纪扣——直到不再穿中山装。
  第二次面聆季先生教诲,是在差不多一年后五四文学社的成立大会会场。季先生是五四文学社的顾问之一。记得另一位顾问谢冕老师是早早到了会场,大会开始前,花白头发的季先生搀扶着白发苍苍、瘦小而步履有些蹒跚的朱光潜先生走进会场。肃然起敬之余,我发现季先生似乎仍穿着一年前那件有些褪色的蓝涤卡中山装,依然系着风纪扣。
  季先生以顾问老师的身份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大意是:今天看到大家“四世同堂”,十分高兴。当年我在清华读书的时候,就听过朱(光潜)先生的课;谢冕同志可以算是我的学生;而在座的同学们又是谢老师的学生,我们四代人都喜欢文学,中国的文学还是很有希望的。季先生的教诲,我一直未能忘怀——倒不是由此激发了什么宏伟的文学理想,而是感动于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家人。
  文学使人亲近,亲如一家的亲近。于是就有可能将自己的文学父辈、祖辈与心目中最熟悉的文学人物联系起来——是戏谑,也是亲近,没大没小的亲近。1985年毕业离校南下谋职之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季先生,只是在报章上读到他的高论,还是会有“见字如面”的亲切感。
  南下不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似乎经历过一场“全民经商”,所谓“十亿人民九亿商”的大潮。我供职的学校和系顺势而为,议决做水晶项链生意——从产地东海购进,在南京销售,赚取中间差价。有一次系里开会讨论进货和销售事宜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手边一本《读书》杂志上刊载的季先生的大作,其中有一段直言如今教员的收入太低,待遇太差,并忆及自己清华大学毕业后,应聘回老家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任国文教员的优裕生活:在济南请三四位友人下馆子,一桌酒菜加上小费,不过两块大洋;而高中教员的月薪有一百五十块大洋。记得当时好像忽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处之泰然的感觉:自己距离每个月请七十多次客的经济实力,实在是太过遥远。既如此,那就慢慢来吧。
  与季先生稍有联系的记忆,似乎都是耐人寻味的……
  几年后读到季先生的《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成为我后来反复“寻味”的文字。望九之年的季先生艰难行进了半个世纪,才走到了恩师墓前。他所祭奠缅怀的胡适先生似乎也不仅仅只是那位曾经的北京大学校长,还包括与其紧密相连的北京大学精神,以及包括作者在内的北大学人的为学、为师、为人之道,那一段心目中挥之不去的静好岁月——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待人亲切和蔼,见什么人都是笑容满面,对教授是这样,对职员是这样,对学生是这样,对工友也是这样,从来没见过他摆当时颇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后辈,在他面前,决没有什么局促之感,经常如坐春风中。
  这里的“他”当然是指胡适先生,但怎么读都觉得像是季先生的夫子自道:“如坐春风中”是五十年前季先生面对胡适先生的感受,然而,又何尝不是四五十年后我们这些年轻后辈面对季先生的真切感受……
  而胡适先生的为师之道,更是令季先生感佩不已——
  我在上面谈到了适之先生的许多德行,现在笼统称之为“优点”。我认为,其中最令我钦佩,最使我感动的却是他毕生奖掖后进。“平生不解掩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他正是这样一个人。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适之先生对青年人一向鼓励提挈。20世纪40年代,他在美国哈佛大学遇到当时还是青年的学者周一良和杨联升(陞)等,对他们的天才和成就大为赞赏。后来周一良回到中国,倾向进步,参加革命,其结果是众所周知的。杨联升(陞)留在美国,在二三十年的长时间内,同适之先生通信论学,互相唱和。在学术成就上也是硕果累累,名扬海外。周的天才与功力,只能说是高于杨,虽然在学术上也有表现;但是,恪于形势,颇令人有未尽其才之感。看了二人的遭遇,难道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我们也不应当无动于衷——这实在是有如“钱学森之问”一样发人深省的“世纪之问”呀。
  后来,季先生渐渐成了公众人物,频频出镜。镜头是一种再造空间、再造现实,难以从中获得“亲炙”的震撼与亲切;因此,我也从未像“追剧”粉丝们那样去关注季先生的起止行状。只是偶尔在电视里看到季先生的影像,一旦记起“难道我们能无动于衷吗”的“世纪之问”,便似乎看到了这位通常被镜头处理成为气色红润的面团团的老人那慈祥的眼神后面,两道依然锐利深邃的目光。
  那是任何艺术手段都掩饰不住,也改变不了的睿智者思想的电光石火。那一刻我好像忽然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当年虽年轻气盛,但瘦削文弱的季先生愿意接受“剑客”的称号。
  只是这怕是最后的剑客了……思之不觉有些怅然。
  编辑 曹宏萍
其他文献
01  结婚十五年,戴潇与妻子杨慧一度到了“相看两生厌”的程度。身为软件架构师的他平时工作很忙,业余时间喜欢打羽毛球、摄影、飞无人机。他一度迷恋操纵无人机上天,拍摄地标建筑的妖娆曲线,记录城市夜晚的璀璨灯火。  戴潇出门飞无人机时,杨慧则在买菜、打扫、做饭,用电动车载着娃儿四处上培训班。每次戴潇提出不要给孩子上这么多培训班时,杨慧都会烦躁地驳斥他:“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家补得还多,哪门课你敢不补习?
期刊
刘军、王娟夫妇  塞罕坝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奇鸟异兽的天堂”。这里山岭连绵不断,森林像一堵堵绿色城墙护卫着塞罕坝,是京津地区阻沙涵水的“绿色长城”。而刘军、王娟夫妇,二十三年如一日,在塞罕坝“望海楼”守护林海。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望海楼考察时,看望刘军、王娟夫妇,使他们备受鼓舞,决心做塞罕坝最明亮的眼睛,守护好青葱森林。夫妻同心  1
期刊
尚育康  他指挥数千只鸡拼写出“中国队加油”,拼画出“白衣天使”,甚至在他的指挥下,数千只鸡能拼出“永远跟党走和党徽”祝福党的七十华诞……他用“花样”养鸡法指挥小鸡的别样告白,在网络走红。他说:“当网红不是目的,带领乡亲们走上富裕路才是初心。”回乡创业  近期,由约4000只贵妃鸡拼出的“小康”等视频获得数百万网友点赞,90后山村“鸡司令”尚育康走红,《人民日报》都为他点赞。  尚育康1996年出
期刊
在科普博主赵小龙眼里,贝壳是流光溢彩的宫廷珍宝,也是粗拙古朴的阿拉伯陶罐;贝壳美得独一无二,又暗藏玄机。通过贝壳,他打开了一扇奇妙之门。成为贝壳收藏家  2021年8月9日,一场贝壳嘉年华在上海市长宁区举行,赵小龙既是现场助手,也是参赛选手,他带着自己的藏品淡水贝类美兰螺而来。一组七十二颗美兰螺,大的直径约3厘米,小的直径约1厘米,配有名字、产地等信息的介绍牌。在一尘不染的玻璃展柜内,美兰螺低调地
期刊
丁力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湖北咸宁小伙丁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叶雕的第四代传人。他被《清明上河图》所震撼,于是以针当笔,以叶为纸,历时一年多,用十片树叶,刺染百万针,创作出全国第一套叶雕版本《清明上河图》,记录下北宋时的繁荣景象。初遇叶雕,一见倾心  丁力从小好奇心就很强,喜欢在各种物体上画画,或者雕刻图形。父母觉得他有艺术天赋和悟性,就带他去拜师学
期刊
《面包房》  具象抑或抽象,或许是普通人面对艺术时的基本认知。然而,在乌尔斯·费舍尔的作品面前,这种界定便模糊起来——观众似乎还未弄清他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意图,便已情不自禁地思考。叩响艺术变革之音  费舍尔1973年出生在瑞世苏黎世,父母都是医生,姐姐是记者。16岁时,他在卢塞恩一家设计学院学习摄影与艺术设计。三年后,他执意退学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在那里发奋学习英文,后顺利进入阿特里埃斯学院。199
期刊
去公园遛弯儿,看到一位老者在画画。走近一瞧,老者画的是一棵树,黑褐色的树干,树叶已经泛黄,有一片树叶还被虫子啃噬了一个洞。老者时而抬头观察不远处的树,时而低头在画板上画画,并未注意到我在他身边。说实话,老者画功实在不敢恭维。  旁边一位大妈也凑过来看老者画画,大妈心直口快,问:“您学画画几年了?”老者未抬头,继续画他的画,笑着回了句:“自学,画十多年了。”大妈马上建议老者去附近老年大学国画班学习一
期刊
什么是真正的见识?见识有关于对世界的洞察,对人性的判断,对事物的取舍。  三流的见识是关于消费的见识,这是很多人最引以为豪的。刀叉怎么摆,牛排怎么选,哪个酒庄好,哪个装修风格流行……这种“见识”是消费,你到了那个层次,自然会了解,只是一种圈子的熟悉。如果你不在那个层次,知道再多也只是满足一下好奇心,没什么用处。把这些当作金科玉律去模仿,只会东施效颦。  二流的见识是关于生产的见识,但是被动获得的。
期刊
看书的人可以随心评价历史,而历史却在阴影里向人冷笑。“太阳底下无新事”是一句深长的喟叹。  蜡梅花开的时候,在最强的阳光下影子也淡得很,人人来赏,赏完了还要舞文弄墨给自己留念,一树浓绿的梅叶有谁注意?笑拈梅枝嗅的尼姑,究竟是悟到了春意,还是发觉了自己的痴妄。她的笑里有阴影。  我一直奇怪,晒太阳是为了寻求温暖,那么这个晒字为什么用“西”作偏旁?西下的阳光肯定是越晒越凉。也许,越来越少的温暖让人感到
期刊
我生于20 世纪50年代,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一切百废待兴。我在农村长大,见过牛耕人拉、肩挑人抬的生产方式,也经历过用野菜、树叶充饥的困难时期。  5岁时,父亲上河工省下几个玉米卷子带回来,祖父切成片,用提篮悬挂梁上,我呆坐梁下,盼望着祖父拿些给我吃。祖父每天只给我拿两三片吃,那滋味胜过一切美味。那时吃油少得可怜,做菜时只用油撇子舀上一撇子,现在想想即使十撇子最多也就一两油,一大锅菜连个油花也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