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公共英语课通识教育初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读加听力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研究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地球村取代了以地域为界限的小村落;信息时代使如今的研究生有机会获取更多更好的前沿知识;国内外高校间互动的增加,大大提高了研究生出国留学的机会。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的教学改革正是为了顺应这一时代变迁,满足研究生的需求而进行。本文对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具体思路及改革的实际操作进行了阐述,希望在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方面给予同行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研究生;公共英语;通识教育
  作者简介:白华英(1978-), 女,蒙古族,辽宁朝阳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对比语言学;张代生(1964-),男,吉林农安人,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吉林长春 130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选修课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905072)的研究成果。
  
  英语教学的改革一直都在进行,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是广大外语教师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本文是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公共外语改革的概括介绍。本着陶冶广大研究生的审美情操,增强研究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公共外语课通识教育的改革正在进行并不断完善。
  一、通识教育与新一代的研究生
  1.通识教育的概念
  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理论中提到了general education这个名词,在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来这一教育理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很多学者投入了对general education的研究与讨论中。所谓的general education就是国内外大多数大学普遍进行的教学改革之一,被译为通识教育,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单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来讲,包括:“给20~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的事实的思想的教育类型”。这类定义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1]
  2.新一代研究生对外语学习的新要求
  自身素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兴起了外语热,英语教学也从原来的义务教育七年级开始学习提前到从娃娃抓起,幼儿园开始。时下已进入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80后”、“90后”出生的孩子们纷纷地踏入了大学校园,他们的外语功底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有明显的提高。当一部分学习优异者考取了研究生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完全可以自学而读懂传统的精读课本。由此可见,在对新一代研究生进行外语教学时,还靠以前的精读加听力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可取了,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必须进行改革。
  国内外环境: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召开,让中国迎来了来自全世界的嘉宾。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彬彬有礼,热情大方,可以用英语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交流的志愿者们。他们所进行的交流不单单是语言上的沟通,更多的是文化的传递与心灵的互动。作为当代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能读懂书面上的文字,更要学会读懂对方的思维。随着国内外互动的越发频繁,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研究生们有必要充实自己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和提高外语实际操作上的能力。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研究生自身的需要出发,还是从国家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对研究生公共外语课进行通识教育都是势在必行。
  二、研究生公共英语课改革的总体思路
  鉴于生源的不同,学生在外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的教学改革采取的是先免修,再选修的改革方法。每年新学期的开始,研究生培养处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免修考试,免修通过的学生进入一个选修系统,由外教进行口语、文献阅读等方面的教学。免修没有通过的学生要参加由中国教师组织的选修课,传统的精读课、听力课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知识类选修课,包括英美文学欣赏、影视欣赏、诗歌鉴赏、新闻英语以及技能性选修课,包括英语翻译、英语写作、商务礼仪、口语交流等。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两门课进行外语学习。
  三、开设文化知识类选修课和技能性选修课的意义
  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非专业性。新世纪的研究生们有很好的专业基础和基本的外语知识,因此,如果再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语法讲解或词汇灌输,无异于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的劳动也未必得到肯定。对于这样的学生,他们渴望增强文化底蕴,对于异国的文学、电影及地球上其他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文化知识类选修课的设置正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求。
  英美文学欣赏课使学生们在锻炼阅读能力,扩展词汇量的同时,欣赏到了原汁原味的精彩美文,加上教师课上详细的讲解,对作品相关评论的总结,使学生们更深刻地把握了名著的精髓,了解了作者在文字背后赋予作品的或讽刺或纰漏或褒贬或预言的意义。比起单独地阅读翻译成中文的译本,或是自己囫囵吞枣地阅读原文,文学欣赏课的开设大大地帮助了学生去了解作品,感悟人生。
  与小说不同,诗歌的鉴赏需要读者能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同是一轮明月,在中文诗歌中,月亮常作为永恒、孤独、离别和思念的化身出现。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提到了明月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可江山已不是秦汉的江山,体现了月亮的永恒及不关人间事。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古人今人如流水逝去,数不禁数,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不变,或许变的只有赏月人寄予月亮的不同情感。在中国人的诗词歌赋中,明月总是与愁情思绪相连,但“哀而不怒,怨而不伤”,充满高洁、清怨、空灵之美。[2]然而在英语诗歌中,诗人更倾向于将月亮看作独立行动的个体,看作人的伙伴,诗歌中的月亮常以轻松、活泼、亲切的形象出现。鲍勃·图克(Bob·Tucker)在《月亮,我的朋友》(My Friend,The Moon)中写道:“我看见圆圆的月亮,今夜又来找人玩耍。它在地面寻找伙伴,因为天上无人将它陪伴。它从树梢悄悄溜下,月光似乎照亮了微风,月色随风翩翩而舞,仿佛是它用清辉涂鸦。”(I see the moon with its round light / Is here again for fun tonight. / It seeks its playmates on the ground / For in the sky no one’s around. / It sneaks its light down through the trees. / It’s moonbeams seem to light the breeze. / And colors dance as cool winds blow. / As it paints for us its famous glow.)。[3]此诗中,作者视月亮如一个玩伴,活泼而淘气。诗歌鉴赏课的开设,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去读懂英文诗,了解了一些古英语词汇,提高了体会英语诗美感的能力。
  喜剧电影让人轻松,给人以智慧;科幻电影扩大了人类的想象空间;社会电影揭示社会问题,引发人们去思考,林林总总的各类题材的电影是人们闲暇时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把这种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拿到课堂,进行讲解,学生们自然欢迎。除了看电影,教师把相关类型的电影做适当介绍,对电影的艺术形式进行分析,介绍演员的表演风格,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节展开讨论。学生们或学习常用的地道日常表达,或学习优美经典的电影歌曲,在英语影视欣赏课上既学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可谓收获颇多。
  信息时代的到来,把人们从封闭的世界解救出来,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着重大的事件,电视上、网络上、广播中经常听到各色各样的新闻。然而,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往往使人无法消化,对于很多的社会问题,很多人也是听听或知道而已,想真正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政坛上的变化,没有人讲解和指导是很困难的。新闻英语课的开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看新闻,如何品新闻,如何解释一个个新出现的社会现象。除此之外,如何有效快速地阅读英文报纸,如何学习报纸词汇等等,都是学生们要掌握的内容。
  国家在大力培养人才,每年都有无数的研究生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学习,每年也都有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外国人来到中国的高校访问,中外人员互动的增加,特别是研究生公派出国的机会的增加,对学生英语能力是一种考验和锻炼。学生需要和国外的导师联系,需要写推荐信,需要能读懂本学科领域的专业外文书籍,需要能和外国人士无障碍地沟通,需要体现中国人的睿智与礼貌,展现礼仪之邦的风采,所有这些素质都需要技能课的培养。口语课,翻译课,写作课,都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商务礼仪课则从最基本的见面礼到比较复杂的餐桌礼仪,从服饰礼仪到电子邮件礼仪,都对学生进行介绍,为其更好地在国外学习,外企工作或参与外事活动做了准备。技能课的开设,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什么是学有所用。
  四、结语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的改革已经进行了3年,3年中所有任课教师都在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每个学期结束,教师们都要对本学期的教学进行总结,取其精,补其需。任何的改革都有它的不足和困难,但是以文化为主导,以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改革,结果一定是卓有成效的,正如教师们的奋斗目标:努力着,为了学生接受更好地外语教育。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通识教育[OL].http://baike.baidu.com/view/628666.htm,2010-06-04.
  [2][3]Xuedekuai.浅析英文诗歌中月的意象[OL].http://www.xuedekuai.com/jiaoxueziliao/article_3891.html,2010-02-02/2010-06-04.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性强、传统教材知识陈旧、传统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考核方式“重理论,轻技能”、教学效果差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既有新意又便于实施的寓教于实践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是有效而且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教学模式;考核模式;数字电子技术  作者简介:刘艳昌(197
期刊
摘要:本文从学生评价的视角,通过选取224份有效调研样本,从总体满意度、课程定位、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及手段、网络建设等5个方面,对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进行评价。其结论是学生的满意度比较高,但课程定位还处在迷茫和探索阶段,教学团队还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管理学”教学的需要,教学手段在软件建设方面亟须改善,自建网络资源的内容及其更新和沟通交互等需要提升。今后“管理学
期刊
摘要:学务指导制度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型学生管理模式,引起了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与探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2007年起就开始试行学生学务指导制度,迄今已经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学务指导运行模式和管理规程,但是探索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具体的指导策略和管理流程方面的缺憾也制约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务指导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高学务指导制度的系统性研究,开展以全方位、多层
期刊
摘要: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制约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加强能源建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降低能耗也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节能和节水技术在高校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高校;节能;给排水系统  作者简介:徐玉湘(1968-),女,湖北襄樊人,华北电力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节能;罗保全(1961-),男,河南西平人,华北电力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出现新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发掘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结合实际工作,以学生干部成长、发展为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用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实现学生干部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发挥学生干部在学校安全稳定和发展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学生干部;管理;和谐  作者简介:吴婕(1982
期刊
摘要:Multisim8软件是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运用Multisim8对高频电路进行分析,分析调幅、检波等特性。通过实例证明,将Multisim8引入高频电路实验教学中,能帮助学生理解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有关特性的测试方法,为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该仿真软件对高频电路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仿真分析;高频电路;调幅;检波  作者简介:王新
期刊
摘要: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高校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学生党员党性缺失的原因,并明确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内容,结合实际,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实践  作者简介:王艺芸(1986-),女,海南海口人,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娟(1977-)
期刊
摘要: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普遍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未能重视价值观多元化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即是其一。价值观多元化对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巩固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论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由于价值观多元化而导致价值观失衡等现象,提出要注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并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
期刊
摘要:心理契约现象存在于各种管理活动中,将心理契约引入高校学风建设领域可以推动高校的柔性管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高校的感召力,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可以通过确认合理的期望、建立良性的沟通、运用情感的激励、营造和谐的文化等途径来构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心理契约。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心理契约  作者简介:陈根(1966-),男,江苏大丰人,盐城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要:对经济发达地区供电企业劳动用工状况进行分析,对其劳动定员管理工作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欠发达;供电企业;劳动定员  作者简介:李琪(198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南昌供电公司,经济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方向。(江西 南昌 330006)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以下简称《劳动定员标准》)和国家电网人资〔2009〕308号《关于贯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