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在内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的体会是: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每一个学生既是一片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又是这一资源的拥有者和开发者。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模式,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使学生的活动变成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发展语言。语言的运用表达是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在学生理解语言和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用,以画面再现情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如在《中国石拱桥》一文的教学中,有一段描述狮子形态的文字。学生对这一段描述的内容是极其陌生的,但教师此时可以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我边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我再次运用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幅幅画面:有蹲坐在石柱上的狮子,有低着头的狮子,有偎依在母狮子怀里的小狮子,有被大狮子按在地上的小狮子……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练习说话。学生在观察画面时,已有经验储备,按照课文中的“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句式进行说话练习,这样一来,既加深了理解,激发了想象,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2、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挖掘潜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多媒体教学从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这一角度来看,它更具优势。它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还原”,把作者笔下的“境”再现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情、景,也可以模拟与教材相似的情境,谋求形似和神似。我们平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讲的就是文与画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诚然是通过语言文字传达信息的,但借助于图像把作品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年言”的效果,便于学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
  3、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语文课本中有好多内容,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的狭窄,知识面不宽,再加上有些语言学生不易理解而往往成为教学上的难点。而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可以通过展现情景、模拟现象、叙述事实,成为突破课文重点难点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在《捞铁牛》一文的教学中,利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捞铁牛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拓宽学习领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所以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网络等现代化教育媒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同时,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他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我为初一年级的学生安排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根据高年级学段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出的目标:“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调查小组,到周围的相关部门(如居委会、环境监测局、环保局等)进行调查采访。他们除了进行调查采访、翻阅报刊等方式,还更多地利用了网上资源,进行收集、汇总、整理,有的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办了小报,有的画了图表,还有的写了建议书,并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展示本合作小组的调查成果。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了写作能力,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了创造能力。因此,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了语文实践能力。
  
  严海梅,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其他文献
没有什么景致比落日  谢幕,更壮美了  群山很快就要将它淹没  万物归于沉寂  山,也将淹没自己  晚风之下,我看到低处的草们  和路上的蚁群  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  所表现的无序和慌张  秋浦河上,撑开翅膀的水鸟  我看不出它们去向  盘旋、滑翔、鸣叫……  贴着浪尖低低地飞  它们大都安静于尘世一隅  陶罐、瓷器、银簪、玻璃杯、碎瓦片  老榆树、生锈的铁、河边卵石  草垛、石碓、水车、老照
学校的主体构成是老师和学生,创设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必须围绕两大主体展开:首先是教师文化。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美化校园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倡导教师树立自己的教
铁青的公路  像一把用来自残的尖刀  草原捂着腹部  血溅在夕阳上  我的车每颠簸一次  黄昏抽搐的脸色  总能惊起半个世纪都不曾安静下来的乌鸦们  漫天的杂叫声压低了高楼的身影  让我想起古时  发配来此的囚徒  远处,一只孤独食草的羊  替我们,喊出疼痛  羊  草地上诞生一只羊  我们给它呵护  跟它游戏  给它食草,饮水  看它站在石头上歌唱晴天  告诫它草原外面有危险的狼群  我们用仁慈
告别语  沿着铁轨走,列车就要交错  如写一首乱的抒情诗  风呼啸而来,你的影子  挂在闪烁的信号灯上  真的是如履薄冰呵  迎面的人,都跟你打招呼:  “朋友,再见……”  “好的好的”——谁替你回的话?  人生就在这匆匆的站台  你清楚地看见,一只熟悉的手  挥了挥,你飘进了  火柴盒似的空房间  暮晚记  夕阳西下,倦鸟归巢  它们的私生活谁还那么上心  我们就这样谈到了暮晚  好像有什么东
母亲河孔目江更像一位歌者   在蒙山南麓扬声,至袁河止音   高潮部分,不偏不倚   落在湿地公园   山是假山,桥是木桥   从此山到彼山,由此岸   到彼岸。正好是   一场浪漫的距离   樟树一直站高处,草坪自始至终   在低处仰望。芦苇立在水中央   孔目江湿地公园错落有致   她的气质,源自章法有序   在这里,一缕春风追逐另一缕春风   一只白鹭追赶另一只白鹭   一朵花,依偎另一朵花
宋代陆游说:“文章最忌百家衣。”明代公安派主张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出写作要“珍视个人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的生命力在于具有独特的个性,在作文中要表现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要写出自己的心跳,展示出“我”的境界。    一、引领学生走进个性化的生活空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叶
说课活动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研形式。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确定改进意见,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一种教研活动。实践证明,说课不仅有利于克服个人备课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能尽可能地提高教案的理论性、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在全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在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开
巍巍笔架山下,悠悠清溪河畔,矗立着一所古老而年轻、崭新又亮丽的学校,她,就是湖北省重点中学——保康一中。二00三年秋,保康一中实现了整体搬迁。这所曾培养了著名作家晓苏、著名航天家吴逢光、外交家夏兆龙等一大批社会精英,历六十余年风雨沧桑的老校,于新旧世初之交,抢抓发展机遇,焕发了青春与活力,赢得了全县上下的广泛信任,取得了极佳的社会效益,在这个霜染红叶、蜡梅吐蕊的季节,我们走访了保康一中校长——阮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落实,与之配套的新编语文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得到推广和应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探究能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教师须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形成自己的个性阅读体验。一味地照搬资料,囿于现说,去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无法想象的。  定风波 苏轼  
在作文教学改革中,各种理念盛行,潮起潮涌,灿烂缤纷。考虑到实际教学中可操作性与目的性统一的可能,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层次的训练学生,使学生的作文写得有格。这里所谓的“格”,就是比较合理的作文模式和框架。  高中阶段,学生写作的层次是有区别的。部分学生比较优秀,能熟练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并初步具备了自己的写作个性,而大部分学生还处在“格”外,等待“人格”。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