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交通运输系统,就要用系统思想及方法论, 对农村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统筹考虑系统内外各相关因素,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充分体现交通运输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完善的农村交通运输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从根本上阐述了农村发展与交通运输的联系。加快农村交通运输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难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发展思路,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解决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刺激农村消费增长,改变“山里山外两重天”的面貌,缩小地区差距。
完善的农村交通运输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支撑。便捷的交通运输解决农村出行难的问题,使农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或相近的出行服务。劳动力与物资的便捷流动,可以有效改变城乡就业、收入、教育与医疗资源等方面的二元格局。
农村交通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末梢,是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路网犹如毛细血管,连接着国家交通大动脉与区域运输大通道,决定了交通运输的广度与通达深度。加快农村交通运输网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干线通道的主骨架作用,保证整个交通运输网的协调、均衡发展。
农村交通运输的系统特征
农村交通运输做为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样具有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特征。
1.要素的集合性与明确的目的性。农村公路、站点、车辆和运输组织形式构成一个完整的集合,其共同的属性就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满足农村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农产品运输需求,这四者相互协调才能更好地为农民便捷出行、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保障。
2.网络型产业的层次特征。一是基础设施的实体网络性,包括农村路网、农村客货运站场以及组织运输的服务系统。网络的规模、结构、分布和连通性决定了其为新农村服务的基本能力。二是运输组织的虚拟网络性,包括农村客、货运的组织形式,其完善程度决定了交通对新农村发展的保障程度。
3.与环境的协调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受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双重约束,必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建设对生态、人文环境的破坏;客货运输的组织必须与地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农村出行和物资流动的运输需求,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实现交通运输与农村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4.组织的复杂性。运输需求有明显的季节性、方向性和分散性,这要求灵活组织保证高效性,同时农产品保鲜要求又对车型提出了具体要求。只有科学地组织客货运输形式,形成合理的运输结构,才能经济、全面地满足新农村的运输需求。
建立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的思路
1.系统规划,统筹发展。要切实从农民的需求出发,从交通网的整体布局出发,统一规划,统筹城乡交通协调发展。一是做好布局与建设进度的规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在充分体现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当前需要又兼顾今后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二是统筹路站规划,即规划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时,要合理规划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及物流集散地,并同步施工确保建设进度,完善网络内部结构,充分发挥设施的经济效益与服务能力。
2.积极探索多元筹资,完善融资结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属于非营利性设施,有极强的公益性,其建设、养护应由政府主导。但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地方财政的乏力导致投入严重不足,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加大政府投入基础上,探索政府引导下的多渠道筹资办法。充分发挥农民的决策和行动主体作用,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比如考虑将同步配套的站、场、亭,甚至是农工班车、农村物流等经营性资源,用以鼓励社会投资方。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结构。一是加快路网建设。加快乡村通道、衔接线等重点线路的建设,消除断头路、瓶颈路,提高交通网通达深度,提高通畅水平。2008年,安徽省新建“村村通”工程10500公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真正实现了农村公路外与国省干线相连,内与农产品基地、资源矿产地相连,乡村、村村相通。二是加强农村客、货运场站以及农村物流中心的建设。根据《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安徽将建设1000个农村客运站,实现在需要建站的乡镇均有一个五级以上的客运站。此举有效优化了农村交通网络中节点的布局,完善了节点的广度与密集度,充分体现节点的中转衔接与集散功能。
4.加强组织,丰富运输结构。农村交通运输发展中重建设轻运输观念长期存在,路通而车不通、车通留不住等问题不断出现,运输组织的忽略降低了投资效益和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要实现农村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路运并举,协调发展。坚持“车头向下”,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不断提高农村客运的通达深度,积极推进农村班线的公交化改造,同时结合农民出行规律,通过组织赶集车、加班车、灵活优化运营线路和方式等措施丰富农村客运组织形式,增加行政村班车通达率,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加快发展农村鲜活、冷链物流,完善配送网络,促进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培育一批小而精的农村物流企业作为支撑,引导农村物流向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供、销一体化。根据农村客货流特点及道路特征,做好引导农村运输车辆的选型工作,使之安全、节能、高效地满足农村运输需求。
5.国家的政策性支持应因势利导,按需分配。国家的油补、汽车下乡、村村通工程等都是建设新农村的举措,体现了政策的惠民思想。但我国地域广阔,可支配资金有限,为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在执行过程中不应搞平均主义。农村客运应按人口密集度、出行次数、路网完善性,区分为扶持、鼓励、竞争三种类别,灵活调动从业者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开得通、留得住。农村货运按人口密度、货物集散性建立物流集散中心,使农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同时依托现有公共服务节点(如银行、邮政所等)和农村班线,发展小件快运和信息化服务。
6.清醒认识农村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农村交通运输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压力。交通工具的混合,车辆及从业人员的的增加,车辆陈旧老化、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凸显,这要求我们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同时,做好农村交通安全教育和监管工作,实现安全、科学的发展。
7.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增强系统内部供需协调性。由于农村运输服务的提供者与需求者间的信息不对称,鲜活农产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运输,我国每年仅在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等就数量惊人,总损失达750亿元。应根据发展的需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供需间的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用信息化提升运输服务质量。
(作者系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
完善的农村交通运输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从根本上阐述了农村发展与交通运输的联系。加快农村交通运输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难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发展思路,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解决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刺激农村消费增长,改变“山里山外两重天”的面貌,缩小地区差距。
完善的农村交通运输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支撑。便捷的交通运输解决农村出行难的问题,使农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或相近的出行服务。劳动力与物资的便捷流动,可以有效改变城乡就业、收入、教育与医疗资源等方面的二元格局。
农村交通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末梢,是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路网犹如毛细血管,连接着国家交通大动脉与区域运输大通道,决定了交通运输的广度与通达深度。加快农村交通运输网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干线通道的主骨架作用,保证整个交通运输网的协调、均衡发展。
农村交通运输的系统特征
农村交通运输做为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样具有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特征。
1.要素的集合性与明确的目的性。农村公路、站点、车辆和运输组织形式构成一个完整的集合,其共同的属性就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满足农村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农产品运输需求,这四者相互协调才能更好地为农民便捷出行、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保障。
2.网络型产业的层次特征。一是基础设施的实体网络性,包括农村路网、农村客货运站场以及组织运输的服务系统。网络的规模、结构、分布和连通性决定了其为新农村服务的基本能力。二是运输组织的虚拟网络性,包括农村客、货运的组织形式,其完善程度决定了交通对新农村发展的保障程度。
3.与环境的协调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受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双重约束,必须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建设对生态、人文环境的破坏;客货运输的组织必须与地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农村出行和物资流动的运输需求,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实现交通运输与农村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4.组织的复杂性。运输需求有明显的季节性、方向性和分散性,这要求灵活组织保证高效性,同时农产品保鲜要求又对车型提出了具体要求。只有科学地组织客货运输形式,形成合理的运输结构,才能经济、全面地满足新农村的运输需求。
建立完善农村交通运输的思路
1.系统规划,统筹发展。要切实从农民的需求出发,从交通网的整体布局出发,统一规划,统筹城乡交通协调发展。一是做好布局与建设进度的规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在充分体现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当前需要又兼顾今后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二是统筹路站规划,即规划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时,要合理规划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及物流集散地,并同步施工确保建设进度,完善网络内部结构,充分发挥设施的经济效益与服务能力。
2.积极探索多元筹资,完善融资结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属于非营利性设施,有极强的公益性,其建设、养护应由政府主导。但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地方财政的乏力导致投入严重不足,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加大政府投入基础上,探索政府引导下的多渠道筹资办法。充分发挥农民的决策和行动主体作用,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比如考虑将同步配套的站、场、亭,甚至是农工班车、农村物流等经营性资源,用以鼓励社会投资方。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结构。一是加快路网建设。加快乡村通道、衔接线等重点线路的建设,消除断头路、瓶颈路,提高交通网通达深度,提高通畅水平。2008年,安徽省新建“村村通”工程10500公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真正实现了农村公路外与国省干线相连,内与农产品基地、资源矿产地相连,乡村、村村相通。二是加强农村客、货运场站以及农村物流中心的建设。根据《安徽省“十一五”农村客运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安徽将建设1000个农村客运站,实现在需要建站的乡镇均有一个五级以上的客运站。此举有效优化了农村交通网络中节点的布局,完善了节点的广度与密集度,充分体现节点的中转衔接与集散功能。
4.加强组织,丰富运输结构。农村交通运输发展中重建设轻运输观念长期存在,路通而车不通、车通留不住等问题不断出现,运输组织的忽略降低了投资效益和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要实现农村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路运并举,协调发展。坚持“车头向下”,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不断提高农村客运的通达深度,积极推进农村班线的公交化改造,同时结合农民出行规律,通过组织赶集车、加班车、灵活优化运营线路和方式等措施丰富农村客运组织形式,增加行政村班车通达率,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加快发展农村鲜活、冷链物流,完善配送网络,促进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培育一批小而精的农村物流企业作为支撑,引导农村物流向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供、销一体化。根据农村客货流特点及道路特征,做好引导农村运输车辆的选型工作,使之安全、节能、高效地满足农村运输需求。
5.国家的政策性支持应因势利导,按需分配。国家的油补、汽车下乡、村村通工程等都是建设新农村的举措,体现了政策的惠民思想。但我国地域广阔,可支配资金有限,为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在执行过程中不应搞平均主义。农村客运应按人口密集度、出行次数、路网完善性,区分为扶持、鼓励、竞争三种类别,灵活调动从业者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开得通、留得住。农村货运按人口密度、货物集散性建立物流集散中心,使农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同时依托现有公共服务节点(如银行、邮政所等)和农村班线,发展小件快运和信息化服务。
6.清醒认识农村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农村交通运输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压力。交通工具的混合,车辆及从业人员的的增加,车辆陈旧老化、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凸显,这要求我们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同时,做好农村交通安全教育和监管工作,实现安全、科学的发展。
7.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增强系统内部供需协调性。由于农村运输服务的提供者与需求者间的信息不对称,鲜活农产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运输,我国每年仅在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等就数量惊人,总损失达750亿元。应根据发展的需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供需间的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用信息化提升运输服务质量。
(作者系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