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脊髓麻醉在疼痛医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全脊髓麻醉在疼痛缓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5例顽固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脊麻醉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为7.85±1.75,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为3.75±1.65,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例顽固性疼痛患者中,有10例患者治疗显效,3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6.7%。结论:通过实施全脊麻醉治疗,有利于缓解顽固性疼痛患者症状,促进其疾病的好转,且控制并发症发生率,这种麻醉方式在中枢性手颤与外伤后顽固性疼痛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全脊髓麻醉疼痛应用价值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223【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137-01
  TSA(全脊髓麻醉)最开始主要因椎管内麻醉所诱发的并发症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后,因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麻药无法进至患者蛛网膜下腔,局部麻药伴随患者脑脊液分布情况,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全脊髓麻醉。有资料表明,患者行眼科手术球后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后,均易出现全脊麻醉的情况[1]。现阶段,医学界对全脊麻醉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将其在临床中应用,全脊麻醉在顽固性疼痛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全脊髓麻醉在疼痛缓解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5例顽固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在42至63岁间,平均年龄23.65±3.26岁。顽固性头痛5例、中枢性手震颤3例、斜颈2例、颈肩顽痛5例。
  1.2治疗方法。术前6小时,禁止使用任何食物,术前30分钟,取0.3至0.5毫克阿托品,给予患者肌肉注射,并使静脉通道处于开放状态,股静脉穿刺后,放置CVP测压管,并准备好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器与ECG。患者取侧卧位,选取其胸3-4或颈7胸1,椎间隙,利用7号腰穿针,穿刺于患者正中法蛛网膜下腔部位,观察到有脑脊液流出后,则取20毫升1%至15%利多卡因,给予患者注入,于30至60秒内完成注射。取平卧位,给予面罩,让患者过度换气后,取10至20毫克安定,给予患者静脉注射,10至20分钟后,患者瞳孔散大,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无光反射,此时行气管插管,并将麻醉机连接,行人工呼吸,不使用麻药。对患者的RR、CVP、BP、ECG、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并对其输液速度进行控制和调节,便于使其血压处于平稳状态。维持时间达到1小时后,患者自主呼吸无异常,且膈肌呼吸、颈部肌张力也逐渐正常。意识逐渐清醒,可与医生正常交谈,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后,即可将气管插管拔除,将其送至普通病房。每周治疗1次,持续治疗4至7周为一个疗程。
  1.3VAS疼痛评分标准。利用VAS疼痛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症状进行评分。其中无痛:0分;轻度疼痛:不超过3分;中度疼痛:4至6分;重度疼痛:7至10分。
  1.4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患者疼痛症状基本消失,生活质量提升。有效:患者疼痛症状与治疗前相较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疼痛症状与治疗前相较无明显变化。
  1.5统计学方法。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的15例顽固性疼痛患者中,有10例患者治疗显效,3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6.7%。
  2.2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经研究得知,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为7.85±1.75,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为3.75±1.65,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全脊髓麻醉以往是患者行硬膜外麻醉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肌肉松弛,且停止呼吸,血压降低,最后导致患者停止心跳。在实施硬膜外麻醉中,曾有全脊髓麻醉病例,通过及时抢救,也抢救成功后,发现患者比较难治的疼痛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或者疼痛症状消失。进而人们考虑到,通过实施全脊髓麻醉,可能对于顽固性疼痛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全脊髓麻醉适应症包含多种类型,其中主要有带状疱疹神经痛、头痛、灼痛、外伤颈部综合征等,这种治疗方式需要对患者的RR、CVP、BP、ECG、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并且合理控制药物剂量的使用、药物浓度与药物的输入速度[2]。
  在实施全脊髓麻醉治疗前,需建静脉通道,并且做好机械通气准备,将所有需要使用的药物准备齐全,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并对其呼吸进行合理控制,这样有利于降低严重低血症发生率。在全脊髓麻醉治疗中,患者的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它的这种循环抑制比较轻微。在为患者行高位蛛网膜下腔穿刺过程中,要确保操作正确,并对药物浓度进行明确,合理控制注药速度,对患者体征和反应进行观察。
  全脊髓麻醉是椎管内麻醉的一种并发症,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全脊髓麻醉有了新的认识。从本次研究中可看出,15例患者经治疗后,有10例患者治疗显效,3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6.7%,患者疾病得以明显改善,这表明这种治疗方式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这说明患者经全脊髓麻醉治疗后,疼痛症状得以改善。据资料显示,若能够将类固醇激素甲基强的松龙加入局部麻醉药物中,远期疗效会更好,更有利于顽固性疼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3]。目前关于全脊髓麻醉的报道并不多,这种治疗方式还需经过临床多次实践后,才能够完全明确其治疗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声苹,马骏,倪家骧.全脊髓麻醉在疼痛医学中的应用[J].疑难病杂志,2012(06):484-486
  [2]王萍.1例全脊髓麻醉成功抢救的护理配合[J].北方药学,2013(05):189-190
  [3]杨大鹏,陈静.浅谈全脊髓麻醉方式治疗慢性疼痛的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8):101-1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在高龄危重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20例拟行全身麻醉的高龄危重患者全部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麻醉前、诱导后3min、插管后1~2min、插管后1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记录麻醉后清醒时间及麻醉中知晓情况。结果:20例患者诱导后表现出明显的血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讨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2例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奥美拉唑的基础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上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组在胃镜下观察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骨创伤患者在就诊时漏诊的原因,减少医务工作者在诊治骨创伤时发生漏诊现象。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急诊骨创伤漏诊病例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漏诊的原因,提供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造成急诊骨创伤漏诊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医务工作者临床经验不足、医务工作者责任心不强、患者早期骨创伤症状不明确、患者因为经济利益方面原因对损伤史进行隐瞒、患者因为就诊时身上有其他
期刊
摘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起,超声以有美国等欧美国家为首进入妇产科临床应用领域,理论技术与现实设备由B型超声扫描技术陆续发展为彩色血流成像、M模式、脉冲多普勒、自然组织、造影谐波成像和三维甚至四维成像等新可见成像技术,其优点和有效性已得到医学诊断学科领域的证实,包括在人体中妊娠期的应用。其独特而显著的优点是妇产临床检测不可或缺的,包括实时成像,具有软组织分辨力较高和高度安全性。尽管超声可能存有导致
期刊
摘要:深静脉血栓(DVT)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威胁患者生命。有报道,其剖宫产术后发生率为40% ~60%,致命性肺栓塞0.5% ~2.0%[1]。孕期及产褥期女性血液呈高凝状态,尤其高龄孕产妇(>35岁)、多胎、肥胖、妊娠合并糖尿病、妊高症、外伤卧床者,危险性更高,比正常人群高2~3倍[2],血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上升,加之剖宫产术后麻醉、平卧、禁食等,血流缓慢,血液浓缩,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变化,探究血浆脑钠肽对评估CPOD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4年2月期间我院保健科、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20例,分为COPD稳定期组(I组40例)、COPD急性发作无肺动脉高压组(II组40例)、COPD急性发作合并肺动脉高压组(III组40例),测定对比其血清中血浆脑钠肽水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与阴道彩超联合检查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接诊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观察组)和宫内妊娠者5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和阴道彩超检查。结果:观察组的β-HCG、P、PAPP-A、CA125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阴道彩超检查。两组研究对象均通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黑白B超在隐睾症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指导临床对于隐睾患者的诊断。方法:对我院的60例经手术证实为隐睾症患者的黑白B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黑白B超诊断出的隐睾部位、大小、结构等,并与手术的结果进行比对,以判定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手术证实为隐睾患者的60例中有54例患者的黑白B超的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准确率为90%,6例患者出现误诊,主要分布在腹膜后、腹腔内、内
期刊
摘要:消化道出血按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前者系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肝、胆的出血,后者指空肠以下的出血,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其生理功能、病理生理以及好发疾病和临床表现与青中年相比均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老年人消化道出血常合并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病变,这更使病情复杂。近年资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平均年龄在上升,乃与世界人口老龄化有关。本文将主要探讨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疗效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下肢小静脉曲张症使用硬化剂(及聚桂脂)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与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下肢小静脉曲张症患者30例,在导管引导下使用1%硬化剂对其下患者的小静脉主干进行注射,然后观察患者小静脉的闭合状况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0例患者的患肢(30例患肢)均在导管的引导下完成硬化剂的注射,其中每位患者平均使用6.2毫升硬化剂。30例患者在注射硬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