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fanglong198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不仅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而且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工具,逻辑思维之于数学就好比罗盘之于船舶,只有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够找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向与途径,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应用灵活、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本文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如下的探讨。
  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问题实质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过程不仅有益于学生思考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发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让问题在自己的头脑中先有一个具体的思维框架,最后经过互相讨论和交流对问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实质,好多学生遇到比较复杂难懂的应用题就望而生怯,读过一遍题干之后,就以“不会做”、“看不懂”等字眼搪塞过去,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遇到比较难解的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探索问题的实质,对问题进行层层分析,采取有步骤、有条理的解决方法,可以针对问题自我提问,促进问题的解决,比如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应该分为几个步骤?这个数字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可以逐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与进步。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逻辑思维的养成
  1.熟读题干,细化问题解决步骤
  要实现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学生做题思路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问题的题干,弄清问题的实质,之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落实到具体的步骤中,分步骤解决问题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把问题实现模块化的处理,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增强。例如:6×8×5=?这样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特性,可以先8×5得出十的倍数,再进行计算把问题简单化,再进行计算,这样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加强习题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通过加强习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习题训练,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加强相关原理习题的演练,而且在课后作业及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指导和监督作用,适量的加强学生的习题训练的力度,之后对问题进行互相交流,不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例如:694+2606=?这样的题目,按常规方法是直接相加,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个题目进行拆分,694+6=700,700+2600
  =3300。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是提高逻辑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
  3.实现练习难度阶梯式变化,强化学生逻辑思维
  当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后,教师要对练习的难度进行阶梯式的变化,根据由易到难的变化规律,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调整,在不同题型、不同难易程度的的习题训练过程中,逐渐的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算能力的差异,设计难度适中的练习题,使学生整体的数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随着问题一个又一个的得到解决,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可观的提升与强化。例如:在传授角、线知识时,可以先利用教具进行传授,再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有这些知识特性的物品。比如,地面与门都是直线,那形成的角就是直角。不断的以趣味性的知识,来引导学生从易到难的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强化学生逻思维。
  三、注重个体差异,启发不同的逻辑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注重个体的差异,启发不同层次的逻辑思维,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发展。每个班级由几十个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组成,由于个体的差异,使得学生对教学理论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差异较大,一种问题往往有多种解答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具体的知识和理论时,要因材施教,不能局限解题的思路和模式,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以自己的思维习惯对问题建立正确的思维框架,最终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四、用心完成课程设计,巩固和深化逻辑思维
  通过以上的习题训练、思维能力的锻炼、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转变,众多学生已经在脑子里初步形成了一套逻辑思维,为了促进思维习惯的养成,使逻辑思维得到巩固和深化,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做到瞻前顾后、合理规划、认真落实。所谓瞻前顾后,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新课程之前,要带领学生去温习和回忆上一节学过的主要知识点,然后再联系本节课要讲的理论知识,使得课本的知识实现紧密的串接和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脑海里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不仅能够加深印象,还能够促使学生灵活的应用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规划,指的是教师要对上课的内容和习题的设置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把知识内容模块化处理,使知识点以直观、简便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益于新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认真落实,主要指的是学生对于课堂学习任务及课外习题演练能够认真、严格按照正确的思路完成,单凭课堂的45分钟,学生很难实现知识的全部掌握和消化,对于一时难以掌握的知识必须通过课后的练习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很必要而且很重要,但是这个培养过程需要我们耐心、认真的去探索、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及时做到信息的反馈,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迅速养成。
  【作者单位:胶州市方井小学 山东】
其他文献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教育要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显然,美术教育与生态教育可以组成学科互利的新的教学模式,即美术生态式教育的模式。  教育生态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不单单局限于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它是指找到一种连接各个不同学科的教学主题,一个语文、数学、自然、伦理、环保等课程都可以融汇的主题,但这一主题中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各教学阶段的正确、而优美的示范,对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与概念,加快动作掌握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基础以及心理素质、接受能力等差异,在掌握动作过程中,经常出参差不齐现象,如何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对于一名体育教师来说,在做好示范动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意志品质的同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样是非常重要
抗日战争时期儒学研究论略杨慧清抗日战争时期是民主革命的重要时期,也是儒学研究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复兴中华民族的气氛浓烈,各方面对民族文化及其主体儒学的研究因而非常重视。如贺麟当时所说:"无论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各方面的努力,大...
传教士 儒学 儒学教育胡卫清作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的西方传教士,其活动近年逐渐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但研究多偏重于西学传播。实际上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经传教士之手东渐的西学固然影响了中国人,而中国的儒学也同样深刻地触动了传教士。传教士对...
《三国志》匡误一则李勃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吴主传》载:赤乌五年(公元242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这里向我们昭示:陆凯在讨珠崖前已任校尉。
近代中国是两半还是三半徐光,樊剑英"半殖民地半封建"(俗称"两半")能不能准确而全面地概括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呢?笔者认为不能。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间,在朝代更替、盛衰相继的封建制度下延续了近三千年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其复杂的变化...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有些课堂未能通过多边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一、教学文化重建的必要性  1、传统课堂教学缺乏主体性。传统课堂教学深受以赫尔巴特为代表所主张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影响,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