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策略和表达为两翼走向深度学习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范锦飘在东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执教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那时的范老师还很年轻,略显青涩。他的课如他的人一般,温文儒雅,课堂上是书声琅琅。在他的巧妙点拨下,学生兴致盎然,情动而辞发。此后,在每一年的省、市级论文比赛中都会看到他的作品获奖,他的科研成果也屡屡获省、市大奖,直至他的专著《小学语文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版。看着他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先后成为市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不禁为这个勤奋好学、有梦想和追求的教师称赞。
  一直以来,范老师在语文教研的路上不断跋涉,励志前行,特别是在阅读教学的研究上,他深入钻研,找到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范老师的教学主张是“以策略和表达为两翼走向深度学习”,虽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还需作进一步的提炼、升华,但也紧追上了当前的语文教学潮流,实属不易,借此机会也想就这一问题略陈一二。
  一、关于阅读策略
  蒋军晶老师在《指向“策略”的阅读教学》的讲座中,提出了阅读的四个指向,分别是“指向体验、指向思考、指向表达、指向策略”。他重点论述了关于阅读策略的问题,特别是以《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如,快速地默读课文,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找到关键句的,有哪些关键句;阅读后回顾反思,是否了解如何阅读“宣言”类作品,是否知道如何抓关键句。这样的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不一样,是指向策略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学会阅读,而不是为了牢记知识。这样的教学,教学方法也是与传统阅读教学不一样的,学生自主性强;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供不同的策略练习,发展学生自学的能力。另外,阅读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以个人默读为主,边读边思考,采取多种阅读方式,注重文本内容的比较判断。
  范锦飘的语文教学主张正是体现了这种倾向,如他在执教《去年的树》一课时,非常明确地指向阅读策略的教学。他先是让学生猜测“这篇课文是写鸟儿和树之间的什么事”。学生大部分都猜是关于鸟儿和树的友情的。有了这样的猜测之后,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句去求证,接着就通过学生的品读感悟和推论,去得到读书的感受。整个过程,范老师教给了学生“预测—求证—感悟—推论”这样的阅读策略。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范老师还教给了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比如:“看到这句‘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为什么她要唱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这歌儿和去年的歌儿是一样的吗?”范老师再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作答,答案精彩纷呈,课堂有了精彩的生成。针对第一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因为她对树的感情深厚。”有的说:“因为她曾经许下过诺言。”而对第二个问题,有的学生说:“一样,因为都是那首歌。”有的说:“不一样!去年的歌是快乐的,今年的歌是悲伤的。”学生感悟得多深啊!这节课的教学,范老师不是帮助学生去分析解构文本,而是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让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关于表达
  还是蒋军晶老师,他在《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的讲座中提出:究竟怎样教学语文?教学语文就是需要多教“表达”,或者从“表达”切入感受形象、理解内容、体验情境。蒋老师认为,语文价值核心的追求是:语文教学应该指向表达。
  沈大安老师说,教学一篇文章,要弄清“写什么”,更要了解“怎样写”的,也可以探讨“为什么这样写”。王尚文教授说,语文实践要突出两个环节,一个是感受的实践,一个是将所感受的语言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表达不同,意思相近。
  可见,“表达”对于阅读教学的意义,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领悟表达的方法,解构言语的形式,学习表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本位价值,也是语文学科与非语文学科的本质区别,是“语文味”的具体体现。
  范老师的语文教学主张很好地体现了对语文学科本位价值的追求。如他执教《匆匆》一课时是这样去引导学生解构言语形式、学习具体化的写法的: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一滴水、大海”这些事物,它们与时间有什么关系?
  (师把“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这句话去掉,让学生与原文进行比较。)
  师:哪一句写得更好?为什么?
  生:第二句。
  师:是的,第二句更好。因为第二句写出了八千多日子像一滴水一样那么微小,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短暂。透过朱自清的文字,我们知道了,原来时间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作者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时间,像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把它称为“具体化”。这就是作者写作的秘密。
  深度学习的一个策略要求教学是要有意义的,要让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造,以“逐漸分化”的形式展开,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建立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良好联系。这个环节的教学,正是范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改造,从理解内容转向了领悟表达。
  三、策略与表达的融合
  那么,策略与表达能否融合在一起呢?在一节阅读课中,既教策略又教表达,其实是不矛盾的。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怎么读,即进行阅读方法、策略的渗透,又教会了学生怎么写,即揣摩表达方法,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够在一节课中落实这两个能力,既高效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能够把这两个指标融合到一起的,一般的阅读教学,要么指向“策略”,要么指向“表达”。范老师提出的语文教育观,想要把这两项内容融合在一起,是需要很大勇气,花很大力气的。其实,也未必要在同一节阅读课中落实这两项内容,有时是可以分开落实的,这一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下一节课重点学习表达方法,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范老师把“策略”和“表达”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在这方面,他做了很多的尝试。如《去年的树》的教学,他不仅渗透了“预测、求证、推论、提问”等策略,还教给了学生童话的特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对话进行心理描写的补白,用图像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故事演了一遍。之后,范老师还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写一写最后鸟儿可能会对树说些什么,树又会对鸟儿说些什么,从而培养了学生表达的能力。
  比如《匆匆》的教学,范老师先让学生把课文的每一段话分别用五个字来概括,变成一首小诗,再问学生:“哪一句诗最能打动你的心?”接着,让学生把那句诗对应的段落多读几遍,并且说说为什么这句诗最能打动自己的心。这个环节的教学,其实是渗透了“有目的的阅读”这样一个阅读策略,学生自由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当读到第2自然段时,进行深入的教学,学习“具体化”的写法,即作者是如何把虚无的时间用具体化的手法表达出来的,并通过其他段落的阅读,揣摩这种表达方式。最后,指导学生进行练笔,用具体化的手法写一写某种感觉,写一写时间过得慢,等等。可见,在这节课中,范老师很好地把“策略”和“表达”融合在一起,让深度学习真实地发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提高教育质量,就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阅读素养和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两个核心。通过“策略”和“表达”这两翼,使学生掌握阅读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学会阅读;通过学习言语表达的形式,从而获得言语表达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是指向语文素养提升的。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想象动物体型、性格、本领等某一特征方面的变化。  2.能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想象动物特征变化后发生的奇异的事,并用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逆向思维  (一)创设情境,感受动物的神奇变化  1.创设语境:动物王国里,每到星期四都有一个动物大变样。上上上周芝麻大小的蚂蚁变得比树高,上上周勇猛的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在上周就连苗条的豹子
最近十年,无论是在本班上课还是外出上课,我都基本采用“板块式教学”,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普遍好评。大家都对“板块式教学”抱有浓厚的兴趣,总是问我怎么想到这种设计思路的。那是因为我很早就接触了余映潮老师,接触了“板块式教学”,发现了“板块式教学”的奥妙。一、为什么选择“板块式教学”  “板块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模式、一种教学思路,是由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首创的。余老师说:“‘板块式教学思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基本理念。“语文素养”的提出,是第八次课改的重大理论贡献。新课标关于语文素养的表述与实验稿相比有两点发展:一是丰富了语文素养的内涵,把“方法与习惯”纳入素养的视野,在原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上,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二是清晰了语文素养的形成途径,指出了实现语文教育的育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听、辨、对、造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自然界和生活中美妙的音响。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激发学生读诗、品诗、写诗的兴趣。  3.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象声词、用摹声法写出各种不同的诗。  【教学设计】  一、“诗”维激发  1.口腔操练  (1)出示一组词串,让学生自由读一读。  嘻嘻 哈哈 滴滴  哧溜 叮当 咔嚓  咚咚锵 扑通通 吱咕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读书的乐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2.学习作者通过心理、动作描写表情达意的方法,体会两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主题精读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窃读记。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你们理解题目的意思了吗?  生:就是悄悄地看书。  师:非常好。“窃”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结合这个语境,你认
【教学内容】  乡土儿歌创编(四年级上  学期)  【设计理念】  一方山水,独有一方风情。乡土儿歌教学就是从乡土文学中汲取营养,提炼写作技能,并结合儿童的乡土生活实践,进行快乐的习作,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写作成为儿童快乐的表白和交流,为儿童发展奠定一个坚实、丰厚的精神底子。  【习作目标】  1.感受家乡水果的丰富,激发儿歌创作之情。  2.初步运用儿歌创编方法,尝试创编儿歌
【主题阐述】  小学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有感情的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阅读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语言文字,在朗读的时候经常添字、漏字、读破词语,很难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有感情地朗读成为“小和尚念经”似的
2019中国整合医学大會光影
1989年师范毕业后,我放弃留校机会,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李楼。如今,我在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已经29年了。29年前,很多人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男老师。我也犹豫过,最终还是认为,既然改变不了自己的职业,何不改变自己的心态呢?做教师虽然清贫,但是你完全可以拥有丰富的思想。教学没有那么复杂,读书学习时间便富裕许多。或许,这就是我一生的追求——做一名平凡但不平庸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  一、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识字量的多少决定着其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各种识字教学法纷纷兴起,“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韵语识字”“字族识字”“字理识字”“集优识字”等。不管哪种识字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根治识字教学中“少慢差费”的顽疾,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但是,对小学生来说,不管哪种识字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学习的趣味,那么,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