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现代音乐教师要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听、说、读、写”的业务素质,以力求达到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更快速地走向专业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教师;倾听;表达;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2-0045-03
  提起音乐教师的基本功,我们立刻会想到声乐、钢琴、舞蹈、指挥等专业能力,而极少将“听、说、读、写”这四项教师基本功与自己联系起来,自然,在平时提高自身业务修养的时候。也缺少了对这方面的严格要求和关照。事实上。新课程对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必须发生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必须随之改变,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极其需要练就“听、说、读、写”这样一身“内功”。
  一、听——音乐教师走向成熟的助推器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共事,都要求我们善于倾听。“倾听”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思其想。简单地说,“倾听”就是用心地“听”。在听的过程中,倾听者不是机械地“竖起耳朵”,而是脑子在不停地高速运转,共情、提问、解释,全身心地投入。要培养“具有一双音乐耳朵”的孩子,我们就更加需要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
  静下心来倾听天籁之音。现代音乐教师,绝不能将自身价值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首先要成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时代的发展让孩子们获得音乐的主要渠道不再局限于我们的课堂,而我们要做的是积累更多更丰富的音乐,帮助孩子拓展音乐视野,引领孩子步入音乐人生。课间,我们要有意识地静下心来,打开心灵之耳倾听经典之作、时代之音、流行之声、天使之乐。同时,理性地筛选、“拿来”、“删除”,通过有限的教学时间或传播、或引领,与孩子们共同深入到音乐积累中,师生的音乐世界都将达到质的提升与量的飞跃。
  蹲下身来倾听稚嫩的童音。音乐教师只有在蹲下身来向学生倾听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才会努力解读学生,深入学生思维,捕捉学生的各种想法,从而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这要求我们把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在接纳中表明一种生命之间真诚的平等和尊重,在专注中保持一种平静的执着,以鉴赏的态度主动参与并欣赏每一个稚嫩的童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被“唤醒”、“激发”和“升华”,才会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实现自身主动的建构——获得知识技能,提高智慧能力,完善主体人格。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学生与教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只有平等了,教师才能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唯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才能听到真正的“童声”。
  放下架子倾听家长的心声。学生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而学生参与艺术活动极其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我们音乐教师要牢牢抓住家长这个环节,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或许,这对我们音乐教师来说有着实质性的困难,但我们只要放下架子,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以诚相待,以心换心,静下心来倾听家长的心声,通过倾听取得家长的信任,拉近与家长间的距离,真正成为家长的朋友,让家长感觉到一个音乐老师同样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乃至终身发展充满了关切。从而形成合力达到我们共同的目标:一切为了孩子。
  敞开胸怀倾听同事的意见。坚持学习能推动我们更快地进步。身边的同事是我们音乐教师学习的又一资源。不顾面子,敞开胸怀,大胆走到同事中间去倾听:走进他们的课堂,倾听其教学思想。感受其教学艺术;走进他们的研讨现场。倾听其独特见解,思考其真知灼见;走进他们的生活空间,倾听其人生感悟,体会其事业艰辛。认真诚恳地倾听同事,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不同见解。带来更多教学的共鸣;倾听同事,还能获得他们客观、辩证的批评和意见,使我们更好地审视自我,更早地发现不足,更快地走向成熟。
  二、说——音乐教师更具魅力的吸铁石
  课堂是始终弥散着语言的环境,语言也始终伴随着师生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与学科特点要求我们,不论课内课外,都要重视表达。良好的表达不仅体现音乐学科的魅力,更蕴藏着音乐教师的品格和修养。它能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对美的体验和追求。
  首先,美的表达应该讲究科学、规范、适境与得体。音乐教学语言中的一字之差,其意义就相差甚远。如“节奏”与“节拍”、“音高”与“音量”等。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规范,就会使孩子们对音乐知识产生模糊的理解,影响他们对音乐语言的正确使用,因此,我们要使用科学、准确、规范的教学语言,并完整、清晰、流畅、有序地加以表达,孩子才能听得轻松明白。另外,表扬、激励、批评等教学语言还要做到适境、得体,这将在师生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美的表达应该追求生动、幽默、激情与艺术。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教师生动、幽默、激情而又艺术的表达不仅可以让枯燥的知识、空洞的说教趣味化,还能消除学生思维的疲劳,同时也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反之。再美的音乐也会变得枯燥无味,失去原有的艺术魅力。
  三、读——音乐老师日趋丰厚的魔力棒
  我非常欣赏这么一句话:“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的确,阅读是人心灵深处的饥渴,是点亮世界的火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通过合理、足量的阅读来武装自己,以轻松应对信息万变的社会和胸怀世界的学生。随着课改的深入,新一轮的教师读书热也正在悄然兴起,音乐教师也要让读书成为我们必不可缺的生活。读什么呢?
  公共阅读要广泛。有调查资料表明,由于缺乏广泛的公共阅读,当前,教师的阅读行为越来越平面化,导致教师精神世界的平面化,难于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进行价值引领;教师的阅读内容越来越狭窄化,仅仅偏重于自己所学专业和所教的学科,使教师间的专业鸿沟变得越来越深;教师的阅读目的越来越功利化,让教师没有了自我的理解、诠释和反思,也无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教材内容鲜活的灵性和整体的美感被无情地肢解,整个教学过程匠气十足。这极大地局限了教 师自己的视野,僵化了自己的思维,窒息了自我教育的智慧。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把眼光放开,广泛地阅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润生命的书,特别是文学作品和思想随笔,从更多经典读物中汲取营养,为我们的精神生活打上一些亮丽的底色,使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细腻和鲜活。
  教育著作阅读要潜心。音乐教师平时最热衷阅读的常常是与课堂教学最为密切的诸如教学设计、典型教学案例等,而这些对我们的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我们最需要的是潜心阅读一些源头性的著作,如《音乐美学基础》、《课程与教学》、《音乐教学论》等等,这样,既可以丰富自己的储备,确立自己的观点,更能引发自己的思考,真正领略大师的思想,汲取精髓。
  教材阅读要专注。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决定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因此,钻研和理解教材,是组织好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们只有除去浮躁,甩掉功利,带着一份沉静与求真的心情,从不同角度带着专注去阅读教材,走进它、尊重它进而理解它、把握它,再根据实际情况,最恰当地将它进行二度开发、巧妙组织,最后走出它,方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少儿读物要选择。教育工作者只有“懂”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试想,如果读懂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何愁不懂他们的行为呢?而有选择地阅读一些少儿读物正是了解孩子、走近孩子的一条捷径。如《非常小子马鸣加》、《淘气包马小跳》等图书,能唤回教师的童心,帮助音乐教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走进孩子的心灵;《中外艺术家的故事》、《莫扎特使孩子更聪明》等书则非常值得师生共同阅读和交流,它不仅能给音乐教师提供更多丰富的课程资源,还能让孩子从中得到启迪,对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也能起到“桥梁式”的关键作用。
  四、写——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写作,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个人专业的发展,乃至教育的智慧、教育的幸福。音乐教师要想提升生命的价值,就不能轻视写。如果说“学而不思则罔”,那么“思而不写则庸”。一个音乐教师的成长,要行动,要思考,更要写作。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正是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教育日记,才使他的著作被后人称为“活的教育学”、“教育百科全书”。所以他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来写教育日记。”我们音乐教师要把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对教学生活的感悟,对教学过程的反思,直至成功环节的喜悦,教育失败的原因等,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
  思想和灵感是上苍恩赐给我们的智慧火星,不记录下来,它很快就会熄灭的。而坚持记下来,则会让一颗火星点燃另一颗火星,慢慢形成燎原之势。音乐教师要敢于“逼”,善于“逼”。才能超越自己。树立“与自己较劲”,“与自己过不去”的行为和精神,才能促使我们原先暗淡的、困惑的、慵懒的思维和情感渐渐被激活,带着非要写下去不可的执著,才能使平时积累的那些零碎的、彼此孤立的、缺乏活力的写作材料在脑中明晰,在笔下生辉。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的抓手在于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层次也不能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特别是更注重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可从人才培养方式、课程改革、文化校园打造等方面尝试将扬州特色传统文化融入服务性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传统文化;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融入;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6-004
摘要: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在小学阶段,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既是一次分化的裂变,又是一次分化的奠基。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现象的研究与认识,只有立足于三年级的整体改造的基础上,才能深度解读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成因,把握诸因素的特点和规律,控制、管理并改造三年级的教育教学,最终在“教”与“学”相向趋近式的互通中,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均衡发展。  关键词:小学
一、我为什么用自己写的文章上课?   作为教研员,这些年来,我以研究的方式来参与课堂教学。我坚持每星期至少一天深入课堂听一线教师上课,每学期至少一次执教大市层面的公开课。无论是听课还是上课,我都主张“教师带着学生从教材走向课程资源,从课堂走向日常生活”。在我看来,作为教学内容重要载体的语文教材,应当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来展示教育内容。语文
摘要:回顾中外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历程、考察中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现状、倾听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诉求后可知,考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应该重构,走“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工程教育课程改革;路径;工程实践;探寻;回归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5-0073-03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变革不断加速的今天,由于新技术、新产品、
摘要:将数字化技术在教科研管理领域进行创新运用,利用区域网络资源构建立体教科研管理网络平台,提升了课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跳出了旧式开题结题的两点式管理的窠臼,大幅提升了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效率。以数字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科研管理的高位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教育科研;区域信息化水平;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明确赋予地方和学校课程建设的权力与空间,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实施与管理由原来高度集中统一向权力下放的进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由此,传统的、由上而下的、线性的课程管理模式已不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这一要求,代表着国际课程理论研究新趋向
相对于“后进生”而言,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所谓的“优生”,“优生”一般学习优秀,品行端正,在班上有较高的威信和凝聚力。笔者作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天天和学生在一起,自然明白手指有长短、学生有差异的简单道理,但也发现部分教师对“优生”特别偏爱,很少批评,使其有了骄气、娇气,毕业后,反而和教师不够亲近。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批评可以加深师生感情。尤其是一些优生,他们由于长期有家长“宠”着,老师“夸”着,同
摘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专业教学设计,可通过教学背景分析,确立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先学活动编排,提升技能感知水平;通过课堂教学程序预设,突出职业能力提高。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护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6-0037-04  教学设计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分析教学问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要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家企业以降低成本作为增强竞争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企业十分重视员工成本意识的培养,要求员工必须具有很强的成本意识并贯彻于职业行为的始终。在企业优秀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中,职业学校开展成本意识教育很有必要。  一、成本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指标  成本是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是某项具
【人物档案】  曹爱东,如东县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先后获得全国科研型校长、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如东县名校长等多项荣誉称号。发表文章100余篇,先后主持了3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教育的征途,他是一名行者,不只是为了沿途的风景,更是一种不懈的追求;理想的人生,他是一名歌者,不只是为了一时的心情,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