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心理学角度赏析达利的艺术作品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tha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出现的超现实主义是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时代。弗洛伊德学说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解析,不少艺术家将自己的兴趣转向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说,他们把毫不相干的东西凑在一起,热衷于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的理性约束的表现手法,以求脱离现实的残酷与悲哀。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达到一种绝对和超现实的情境。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对于梦境以及潜意识,达利似乎有一种近乎痴迷的执着和狂热。
  【关键词】:艺术心理;弗洛伊德;超现实主义;达利;《记忆的永恒》;潜意识
  艺术不是客观自然的摹仿,而是内在精神的形式表现,所有的形式和色彩都是表现生命的“内在需求”。而艺术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有助于我们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者的感受,理解艺术作品,感受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是的心境。都说艺术家是感性的,有什么样的感受,什么样的心情都会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来。
  二十世纪开始兴起的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的艺术作品更是将艺术家的心理、艺术家的喜怒哀乐全都通过他们的作品表露无疑。达达主义是一群厌恶战争、怀疑现存社会价值的年轻人,他们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提倡无目的,无理想的生活和文艺,提倡自动性和偶然性。而在达达主义后出现的超现实主义是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时代。弗洛伊德学说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解析,正契合了当时欧洲艺术的趋势,也就是在达利形成这种艺术风格的时期;处在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下的人们,开始对旧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失去兴趣,并最终与之分裂。不少艺术家将自己的兴趣转向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说,他们把毫不相干的东西凑在一起,热衷于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的理性约束的表现手法,以求脱离现实的残酷与悲哀。 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达到一种绝对和超现实的情境。这种不受理性和道德观念束缚的美学观念,促使艺术家用不同的手法去表现原始的冲动,促使自由意识的释放,拓宽了美术表现的领域,使艺术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幻想力,创造画境,并在美术上强调偶然因素的结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
  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达利,就是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文明。他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把怪异梦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对于梦境以及潜意识,达利似乎有一种近乎痴迷的执着和狂热。达利的作品以不合逻辑的并列事物的方法,把受激情产生灵感的创作,转变为流动性的过程;这些过程被称为“偏执狂的批判方式”,即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妄诞,怪异加入或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常用分解,综合,重叠和交错的方式来反映潜意识的过程,并且有些作品中含有宗教的神秘感和色情因素。达利是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他有一种对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热爱好,并影响至他的公众艺术形象。达利1904年5月11日出生在西班牙的一个小镇上,并且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孩提时光。他的出生地距离法国大约只有16英里的路程。达利的父亲是一位公证员,家底殷实,曾经在海边小渔村替达利建立了他的第一个艺术工作室。 达利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非常活跃,这对于他后来的生涯尤其重要;这个时期的一些轶事,无论真实与否,都是他以后许多持续不变的形象的基础,他与父母及妻子加拉的关系对于他的艺术个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达利总是热爱着他儿时的风景环绕菲格拉斯城的大平原和有橄榄林与尖秃岩石的加泰罗尼亚海岸。这些古老令人伤感的风景不仅作为背景而且也作为有生命的存在进入了他的绘画。达利深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这充分表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并在艺术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以“迷乱系统化”为要点的艺术理论,其作品中最重要、最经典的部分,就是以反映潜意识产生的幻象为主题。
  达利的代表作品《记忆的永恒》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这幅画呈现出的另人费解的景象,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地平线的描绘将画面分为了远景和近景,远远的海滩上躺着类似马一样的动物,画面的左边有一颗枯了的树,一个似乎要被烤化掉的钟表挂在树枝上,像是要唤醒躺在海滩上的那只像马的动物,而第而块钟表就搭在那个像马的动物身上,同样是软软的,动物闭着眼睛,长长的睫毛似乎是在显示它沉睡在无尽的时空里,显得颓败、无力、衰败。第三块钟表挂在台阶上,钟表是正常时间的走向,钟表的被折弯在台阶上,就像是时间漫不经心的自由垂落,这是达利对时间非理性的生动处理,这也是一种梦境和潜意识的景象。雕塑《时间的贵族气息》、《时间马鞍》等都出现了那个软体钟的形象。表达了达利与时间之间的狂热关系,以及他对时间的制约性和时间对记忆固有的重要性的理解。 达利关于时间概念的创作以细腻精致的写实手法和偏执的夸张、荒诞为主,特别是在超现实主义作品《记忆的永恒》中,深刻地表现出了对于时间的理解;软表是达利对时间流逝的一种表达,并通过这些非理性的形象来诠释达利潜意识里对时间概念的理解;钟表并不是单纯的物体,软化的钟表是达利对时间的特殊理解。这幅画并不是在复制梦幻和潜意识里的情景,而是反映一种感受,一种认识和一种意识。
  《记忆的永恒》这幅画受到弗洛依德的启迪,达利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地夸张、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表现了一个错乱的荒诞的梦幻世界。我们看到,清晰逼真的物体无序地散落在画面上。那湿面饼般软塌塌的钟表尤其令人过目难忘。无限深远的背景,给人以虚幻冷寂,怅然若失之感。达利的绘画往往是支璃破碎的,充分展示了无意识的梦幻场景。但实际上,这些看似偶得的幻觉形象,必定经过了画家相当的努力;而看似无意识的画面,必定是有意识计划的结果,甚至是惨淡经营的结果。 达利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达利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
  达利还将现代艺术理念融入到宗教题材中,使他的作品在传统题材的映照下散发着强烈的现代气息,使创作充满了独特感。达利的晚期创作以震撼人心的宗教为题材。《基督受难》、《十字架圣约翰的基督》、《利加特港的圣母》都是达利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的作品。达利运用古典题材作品中与宗教相关的象征手法进行创作,作品中洋溢著画家对生命的严肃思索。他在描绘这类题材时,尤其强调直觉性,或者同时运用意识流啦展现人生梦中所能组合的一切。有的直接是从一个患有精神病的认知中或是儿童心理的活动中抽取出来的。画面通常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在充满幻想和无限深远的黑暗空间里,表现出基督的崇高与神秘。采用强烈透视表现十字架上的基督形体,运用一束圣光照射基督形象,造成黑暗中的光明与恐怖、神秘共存。画家运用现代观念、现代绘画语言来表现这一传统题材,别具新意。
其他文献
随着历史的解密,《胡适传》的出版,拂去昔日的尘埃,胡适的人性光辉逐渐显现出来。  我们知道胡适拥有36个荣誉博士头衔、著作等身,他还是“五四运动”时《新青年》的主要创刊人之一。大学者之所以“大”,也往往“大”在身外的“闲事”上,忙在世人生活的庸常“小事”中。  1920年末,诗人徐志摩推荐从湘西走出来的“穷小子”沈从文,到上海中国公学当教师。沈从文虽然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但他没有大专文凭,只是一个小
期刊
【摘要】:《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由斯宾塞·约翰逊编着的书籍。斯宾塞·约翰逊在清晰洞彻当代大众心理后,便在该书中制造了一面社会普遍需要的镜子——怎样处理和面对信息时代的变化和危机。小故事蕴含大哲理,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初衷就是帮助自己应对生活中一次痛苦的变化,帮助他明白如何认真对待变化的形势,及时做出调整,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关键词】:奶酪;应对;生活;变化  《谁动了我的奶酪?》从出版到现
期刊
【摘要】:父权的威严在家庭中似乎从来都是强大且难以抗拒的,但在苏童的《罂粟之家》《妻妾成群》中父权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失去了往日威严,这也显示了新时期小说对于传统父权的新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父权;衰微;《罂粟之家》;《妻妾成群》  父权制在中国社会中延续几千年,在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家庭中从来未曾缺失,尽管20世纪以来在历次革命运动和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父权制受到削弱但并没有消亡,
期刊
【摘要】:范小青小说中出现的诸多男性人物形象,彰显了范小青在女性写作时,在观照自身存在的未来命运的同时,能渐渐地进行身份和心理上的双重突围,以别样的眼光来审视男性群体,表达出对男性越来越客观的思考。本文将从男性身份的角度入手,来分析范小青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男性形象,以挖掘范小青的女性立场。  【关键词】:范小青小说;男性人物;女性立场  从“五四”运动起,女性意识在启蒙思潮中开始觉醒,她们用自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末的深秋,一个女婴的降生没有给小河边的这户普通农家带来期盼的喜悦。亲戚朋友稀稀松松地在这间农家小院里闪过,“千金”被升作最高级别的道贺词,5元、10元的人情债被男人一笔一划地记录在崭新的工作簿上。  男人的妈也来了,怀里抱着一岁多的孙儿,女婴的堂哥。男人的妈踢翻了男人正搓洗尿布用的搪瓷盆,男人低着头,没有声响。孙儿被逗笑了,女婴被吓哭了。  女人知道月子里不该流眼泪,可那大颗大颗的水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具体的案例和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对视错觉艺术中所体现的错视原理进行生理与心理学中的分析,并剖析其表现手法——光影关系的应用与原理。  【关键词】:视错觉艺术;光影  一、错视现象与对比性视错觉  (一)错视现象  眼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感觉器官之一,它能辨别物体的明暗和颜色,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觉。人们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视觉占所有知觉的65%。人们常说眼见为实,对于绝
期刊
【摘要】:冰心的小诗铭记了冰心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个女性诗人的意义。在冰心的小诗中,有关人与人关系的理解,成为她建构运思逻辑的资源和推动力,在对美德和道德的思索中完成了个人伦理观的建设。小诗成为冰心伦理思想建设的起点,这也是她作为诗人被铭记的一个意义所在。也因此冰心诗歌的伦理思想值得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冰心;小诗;伦理观  冰心的小诗构成了一个重要事件:冰心以第一个女性诗人的意义铭记在
期刊
【摘要】:在老舍“怀旧式”的小说世界中,形形色色的市民群体往往阐释着某种文化内涵,一方面是对古老文明所孕育的含蓄、精致的美的欣赏与陶醉,另一方面是对其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无法避免的毁灭和式微而产生的感伤和悲哀。笔者主要以老舍的短篇小说《断魂枪》为切入点,分析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激烈交战中,老舍所流露出的沉痛而复杂的感情。  【关键词】:老舍;国粹;《断魂枪》  国粹,指的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主要
期刊
【摘要】:方方作为惯常以冷峻笔调描写人生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在描写那些貌似普通寻常的故事背后时也透出了鲜明独特的当代意识与强烈的存在主义哲学意识。 在她的中篇小说《出门寻死》中,方方通过一种轻松而略带戏谑的语调讲述了一个普通女性荒诞可笑的寻死之旅。但透过故事表面,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在这个荒诞的他者世界的生存困境和尴尬处境。  【關键词】:存在主义;萨特;方方;《
期刊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本文从马氏庄园的建筑形态、院落空间等方面来分析马氏庄园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归纳出居中为上、重视礼仪、崇尚自然等儒家思想特征在马氏庄园中的体现。  【关键词】:儒家思想;马氏庄园;建筑;艺术形式  儒家思想是我国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在历史上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为适应不同朝代统治者的需求,不断吸收和发展新的思想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对社会物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