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的规划,而城市的规划又影响着城市的交通规划。本文对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城市规划对交通规划的决定性的作用,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关系研究
引 言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土地资源的利用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城市的交通规划与土地的利用间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城市规模扩大使得资源紧张、交通不顺畅、交通业跟不上城市的发展等问题。而城市交通规划对市规划又有促进作用,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发与运用的前提下,发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
1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系研究
所谓城市用地布局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和形态,各类用地规模、性质、以及空间的分布,也包括了开发建设的时序、密度和强度,其决定了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城市交通指的就是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流动,其是城市内部的一切活动联系的载体。二者一动一静、相互联系、制约。
城市和交通可是称为是相伴而生,在最初是由于交通便利而导致人们的聚集产生城市,其后因为城市的发展壮大而进一步使得交通发展。因此,城市和交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例如,图1即为城市的用地布局模式与交通运输设施做形成的一个闭环的系统。
2 城市规划对城市交通起决定性的作用
2.1 城市用地布局决定城市交通结构
不同城市的用地布局也是大不相同的,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形态以及规模的迥异,即城市内部各中用地之间的组合是相异的。因此,必然会导致城市内的空间流动各不相同,而决定城市交通分布的形态的正是流动量,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交通结构出现差异。
2.1.1 從整体的布局形态上划分
从整体的布局形态上进行划分,可以将城市分为单中心城市模式、多中心城市模式以及“带形城市”模式。
(1)单中心城市模式
单中心城市模式多存在于中、小城市中,一般人口在20万左右,也可以称为“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通常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其市中心会有过多的零售业、企业以及工业,导致人口和就业岗位十分集中,使得中心市区的交通需求量十分大,而远离市中心的交通需求量又十分小,呈现为从市中心向外的放射状递减的现象。因此,针对此类城市,应在市中心区发展大运量、快捷的交通方式,并在中心区的边缘设置环路,从而形成“输配环”的交通系统,见图2。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包含一些大、中城市)都采用的此类交通系统。
(2)多中心城市模式
多中心城市是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主流模式,其主要可以分为中心+副中心形式中心+组团形式中心+卫星城镇等多个形式的组织方法,但是总的来说,城市的人口与就业岗位的分布特征基本是相似的。通常情况下,此类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的分布都是比较均匀的,集中点十分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要使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卫星城镇)的交通联系便利、快捷,建立起一个“点对点”式的快速交通。因此,此类城市宜在市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之间发展以运速高、运量大的交通方式为主,而其余地区以分散、自由为主的“网络”城市交通结构。
(3)“带形城市”模式
“带形城市”主要指的是城市的用地受到自然条件(例如:河流、高山以及峡谷等)的限制,使得城市只能沿着河岸活着谷地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了一个带状的布局。此类城市的交通方向性十分强,其交通主要分布于沿城市发展方向的道路系统上,并且空间距离十分大,因此适合发展轨道交通或者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为主的“轴向”城市交通结构。
2.1.2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划分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上进行划分,可畏级将城市的布局分成低密度的分散模式和高密度的集中模式。
(1)低密度分散模式
低密度的分散模式指的是城市中的土地利用用途较为单一,开发的密度较低,使得城市的布局呈现为一种分散的用地布局模式。一般为低密度的分散模式的城市都具有多个中心,城市内部的工作区域、住宅区域、购物区域以及学校等地都是相互分离的,整个城市从中心向郊区蔓延,用地较为分散、土地的浪费现象严重。
此类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上所产生的交通需求量比较小并且十分分散,不容易组织公共交通,宜发展运量较小且自由分散的私人交通,例如小汽车交通等。在美国,大多数的城市都是此种类型。
(2)高密度集中模式
高密度的集中模式主要指的是城市土地利用多元化、综合化、密度高,城市布局较为集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此类城市通常拥有一个集中且活力十足的市中心。同时,除了少数的商业中心区、高级住宅区以及工业区,城市的土地都具有多用途层叠的特征。这样的土地利用模式能够大幅度地节约土地,缩短工作与住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的无限蔓延。
但是,此种土地利用模式必然会产生大量并且集中分布的交通需求,因此必须要有具备高运载能力的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我国的城市发展基本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2.1.3 内部用地规模的差别
对于同一种的城市布局,若是其内部的各种用地的规模以及组合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也会导致城市交通结构的不同。例如,城市内部各种用地的相互位置关系、地块大小都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及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
2.2 城市用地布局影响城市交通发展
(1)靠山临海的城市布局会对城市的对外交通出入口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城市的用地布局都是靠山或是临海的,那么山脉以及海洋就限制了城市交通出入口的朝向。 (2)城市道路的两侧用地性质和道路的性质不相符合,从而会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的道路从使用性质上能够划分为“交通性”的道路以及“生活性”的道路。若是在“交通性”的道路两侧开发建设交通吸引量或是交通发生量较大的项目,必然会导致交通量的大幅度提升,从而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
(3)道路两侧的用地布局的密度过高或是建设的强度过大,其产生的交通量大于道路的交通容量,就会产生交通拥堵,甚至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使得城市必须要拓宽与之相平行的道路,从而分担其交通量。
3 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的实际操作影响着城市未来发展规模与空间结构,决定着城市的土地应用状况、城市的文化与商业占地、城市的经济。城市交通规划还为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提供前提条件。
3.1 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城市的住宅不会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一座城市未来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现代交通系统对市中心人口及其就业的转移。城市交通系统使城市组织及空间更为合理,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更为有效,使土地布局更为合理。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發展及未来可持续的发展。
3.2 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
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使人们出行的速度、方便、舒适等需求得到满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座城市的未来规划于现代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整体。城市的规划是城市交通未来规划的前提条件,而城市的交通规划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动脉、形态及布局。
4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都有其重要性,寻找城市规划同城市交通规划共同发展的契合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关系密切,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根本,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因此,通过城市的规划布局与城市的发展模式研究出城市交通规划的框架,有利于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以交通枢纽为例[J].科技资讯,2011(17):16~17.
[2]王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发展的对策[J].硅谷,2009(03):36~37.
[3]许炎,王树盛,杨晔.从被动走向互动——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初探[J].江苏城市规划,2009(10):22~23.
关键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关系研究
引 言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土地资源的利用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城市的交通规划与土地的利用间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城市规模扩大使得资源紧张、交通不顺畅、交通业跟不上城市的发展等问题。而城市交通规划对市规划又有促进作用,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在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发与运用的前提下,发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
1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系研究
所谓城市用地布局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和形态,各类用地规模、性质、以及空间的分布,也包括了开发建设的时序、密度和强度,其决定了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城市交通指的就是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流动,其是城市内部的一切活动联系的载体。二者一动一静、相互联系、制约。
城市和交通可是称为是相伴而生,在最初是由于交通便利而导致人们的聚集产生城市,其后因为城市的发展壮大而进一步使得交通发展。因此,城市和交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例如,图1即为城市的用地布局模式与交通运输设施做形成的一个闭环的系统。
2 城市规划对城市交通起决定性的作用
2.1 城市用地布局决定城市交通结构
不同城市的用地布局也是大不相同的,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形态以及规模的迥异,即城市内部各中用地之间的组合是相异的。因此,必然会导致城市内的空间流动各不相同,而决定城市交通分布的形态的正是流动量,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交通结构出现差异。
2.1.1 從整体的布局形态上划分
从整体的布局形态上进行划分,可以将城市分为单中心城市模式、多中心城市模式以及“带形城市”模式。
(1)单中心城市模式
单中心城市模式多存在于中、小城市中,一般人口在20万左右,也可以称为“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通常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其市中心会有过多的零售业、企业以及工业,导致人口和就业岗位十分集中,使得中心市区的交通需求量十分大,而远离市中心的交通需求量又十分小,呈现为从市中心向外的放射状递减的现象。因此,针对此类城市,应在市中心区发展大运量、快捷的交通方式,并在中心区的边缘设置环路,从而形成“输配环”的交通系统,见图2。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包含一些大、中城市)都采用的此类交通系统。
(2)多中心城市模式
多中心城市是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主流模式,其主要可以分为中心+副中心形式中心+组团形式中心+卫星城镇等多个形式的组织方法,但是总的来说,城市的人口与就业岗位的分布特征基本是相似的。通常情况下,此类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的分布都是比较均匀的,集中点十分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要使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卫星城镇)的交通联系便利、快捷,建立起一个“点对点”式的快速交通。因此,此类城市宜在市中心和副中心(或者是组团)之间发展以运速高、运量大的交通方式为主,而其余地区以分散、自由为主的“网络”城市交通结构。
(3)“带形城市”模式
“带形城市”主要指的是城市的用地受到自然条件(例如:河流、高山以及峡谷等)的限制,使得城市只能沿着河岸活着谷地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了一个带状的布局。此类城市的交通方向性十分强,其交通主要分布于沿城市发展方向的道路系统上,并且空间距离十分大,因此适合发展轨道交通或者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为主的“轴向”城市交通结构。
2.1.2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划分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上进行划分,可畏级将城市的布局分成低密度的分散模式和高密度的集中模式。
(1)低密度分散模式
低密度的分散模式指的是城市中的土地利用用途较为单一,开发的密度较低,使得城市的布局呈现为一种分散的用地布局模式。一般为低密度的分散模式的城市都具有多个中心,城市内部的工作区域、住宅区域、购物区域以及学校等地都是相互分离的,整个城市从中心向郊区蔓延,用地较为分散、土地的浪费现象严重。
此类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上所产生的交通需求量比较小并且十分分散,不容易组织公共交通,宜发展运量较小且自由分散的私人交通,例如小汽车交通等。在美国,大多数的城市都是此种类型。
(2)高密度集中模式
高密度的集中模式主要指的是城市土地利用多元化、综合化、密度高,城市布局较为集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此类城市通常拥有一个集中且活力十足的市中心。同时,除了少数的商业中心区、高级住宅区以及工业区,城市的土地都具有多用途层叠的特征。这样的土地利用模式能够大幅度地节约土地,缩短工作与住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城市的无限蔓延。
但是,此种土地利用模式必然会产生大量并且集中分布的交通需求,因此必须要有具备高运载能力的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我国的城市发展基本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2.1.3 内部用地规模的差别
对于同一种的城市布局,若是其内部的各种用地的规模以及组合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也会导致城市交通结构的不同。例如,城市内部各种用地的相互位置关系、地块大小都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及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
2.2 城市用地布局影响城市交通发展
(1)靠山临海的城市布局会对城市的对外交通出入口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城市的用地布局都是靠山或是临海的,那么山脉以及海洋就限制了城市交通出入口的朝向。 (2)城市道路的两侧用地性质和道路的性质不相符合,从而会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的道路从使用性质上能够划分为“交通性”的道路以及“生活性”的道路。若是在“交通性”的道路两侧开发建设交通吸引量或是交通发生量较大的项目,必然会导致交通量的大幅度提升,从而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
(3)道路两侧的用地布局的密度过高或是建设的强度过大,其产生的交通量大于道路的交通容量,就会产生交通拥堵,甚至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使得城市必须要拓宽与之相平行的道路,从而分担其交通量。
3 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的实际操作影响着城市未来发展规模与空间结构,决定着城市的土地应用状况、城市的文化与商业占地、城市的经济。城市交通规划还为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提供前提条件。
3.1 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城市的住宅不会出现郊区化的现象,一座城市未来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现代交通系统对市中心人口及其就业的转移。城市交通系统使城市组织及空间更为合理,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更为有效,使土地布局更为合理。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市民的生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發展及未来可持续的发展。
3.2 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
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使人们出行的速度、方便、舒适等需求得到满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座城市的未来规划于现代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整体。城市的规划是城市交通未来规划的前提条件,而城市的交通规划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动脉、形态及布局。
4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都有其重要性,寻找城市规划同城市交通规划共同发展的契合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关系密切,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城市交通规划的根本,城市交通规划促进城市历程的发展及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因此,通过城市的规划布局与城市的发展模式研究出城市交通规划的框架,有利于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以交通枢纽为例[J].科技资讯,2011(17):16~17.
[2]王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发展的对策[J].硅谷,2009(03):36~37.
[3]许炎,王树盛,杨晔.从被动走向互动——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初探[J].江苏城市规划,2009(1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