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融媒体时代,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内容和传播的创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上观新闻”的栏目《上海一周》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表达方式以及与传统时政报道的差异,考察融媒体语境下时政类新闻稿件的重构和延伸,分析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时政新闻的突破口,探讨如何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关键词:时政新闻 上海一周 上观新闻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掌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是传统媒体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2016年3月,以“脱胎换骨、腾飞发展、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为方向,解放日报社遵循“一个目标、一套机制、一支队伍、两大产品”的思路,推出了“上观新闻”,《上海一周》栏目的前身《韩正一周》应运而生。四年来,《上海一周》求新求变,适应融媒体时代传播的特点,创新时政新闻的互联网表达,得到受众的喜爱和业界的关注,成为省级党报中时政报道的一抹亮色。
一、《上海一周》栏目设立的背景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面对风起云涌的融媒体时代,如何解决好“本领恐慌”,掌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是传统媒体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1.上海报业集团向新型媒体集团进军。2013年10月,上海报业集团成立。随后,解放日报社推出“上海观察”客户端,即“上观新闻”的前身。上海报业集团的组建和“上观新闻”的推出,吹响了上海报业向新型媒体集团进军的集结号。2016年,《解放日报》和“上海观察”同时改版,报社所有采访力量迁入“上观”,一套人马服务报和端两个平台,从原先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化成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此举将原有的新闻采编部门全部洗牌重新整合,组成适应互联网传播形态的“上观”旗下频道,包括政情、财经、区情、城事、文化、天下、互动、活动、视觉等,频道下设置栏目。栏目成为最基本的内容生产单元,《上海一周》栏目归属政情频道。
2.创新党报新媒体时政报道模式。《上海一周》栏目的前身《韩正一周》创办于2016年3月1日,该栏目聚焦上海市地区“一把手”的政策主张,2017年11月,随着上海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栏目更名为《李强一周》。2019年2月4日,该栏目更名为《上海一周》。该栏目是解放日报社推动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一个重要尝试,其目的在于创新党报新媒体时政报道模式、改进报道表达方式,让时政新闻报道更快、更深、更权威。
不可否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受众更加年轻化,信息渠道更加多元,传统纸媒特别是党报党刊面临严峻挑战,时政类新闻更是缺乏关注。如何让“天线”连到寻常百姓家,《上海一周》的出现无疑是积极的破题之举。
二、《上海一周》的栏目定位与风格转变
从《上海一周》栏目的一系列名称可以看出,该栏目名称的前面两字是新闻事实的关联因素,表明文稿中关联的人物或者地点,“一周”则是直观表明新闻事实的时间跨度为一周,也大致确定了文稿中新闻事实的时间边界。
1.时政属性是栏目的根和魂。《上海一周》属于时政类报道,栏目紧紧围绕地区“一把手”这个核心因素,将平常报纸上的“一事一报”式公开时政要闻报道综合整理,尝试较为深入地分析“地方一把手”的政策主张和执政观念。可以说,时政属性是《上海一周》栏目的根和魂。具体方式是通过添加背景材料充实内容,多角度进行更多分析,把动态性政务资讯转化为深度性分析报道,时间的面向或层次由此改变,进一步改变新闻叙述的时间结构,增加内容的丰富程度。通过已有资料的整理、分析、加工,揭示事件背后的宏大主题,深化文章的内涵,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2.从由“人”引申到由“事”引申。2016年3月1日的《房地产问题》在开头引出议题,“一次看似例行的外事活动中,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了一段特别的话……”全文以新闻关联人的言行缀连起来。行文时,主题基本通过人物的言行引出,使之产生关联,这种关联性也是整篇文稿的脉络。在这样的语境中,尽管行文各部分严密地与人物产生关联,但行文空间就受到了挤压、文章层次感流畅度掣肘较多、语言的优美度受到约束。这种以人物言行破题、从关联新闻事实开始论述的风格一直延续到栏目更名之前。
栏目在更名为《上海一周》后,行文风格有了新变化。例如,2019年2月4日的《冬天里,最需要点燃的“一把火”》,“因为两会,农历狗年的最后一周,上海比往年忙碌不少。从上海两会闭幕到春节,不过三四天时间,这样的紧凑度在过去并不多見。但对这座城市而言,比紧凑度重要的,或许是一种紧迫感。‘形势催人’,也许是对时局贴切的描述了……”
先描述环境、设置背景、渲染情绪、引出议题,行文数个段落后才将新闻关联人物娓娓道来,解读议题的内涵外延,浑然天成。这样的写作风格对“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也方便对行文空间的塑造。这种改变正是因为栏目名称由过去的《韩正一周》《李强一周》这种“人物”+“一周”的模式转变为《上海一周》,人物破题的模式得到改变,由“人”引申转向由“事”引申、由“论点”引申,破题的选择得到了极大丰富,文稿的布局空间得到极大拓展,表现在文章里面就是层次更加合理、行文更加精巧、操作更加游刃有余,思辨性更加突出。之后的栏目文章基本上沿袭了这种行文风格,如《全球疫情下,上海的“防线”和“锋线”》《“冷下去”的经济,如何“热起来”》等。
名称的改变不仅是对栏目文稿模式的调整,客观上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平衡关联人物在文章里的权重,人物言行和论述事实的比重趋于合理,这种转变使文稿产生质的飞跃,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通过描述、叙述、渲染铺垫等方法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也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整体行文更流畅,感染力更强。 3.行文风格逐渐适应互联网语境。从语言风格来看,该栏目名是“人名”+“一周”时标题短促有力,如《【韩正一周】上海的定力》《【韩正一周】情怀与责任》《【李强一周】上海的“三个导向”》《【李强一周】“排头兵”与“店小二”》等,但标题以短语、短句为主,信息量少,缺少修辞,语感较生硬。栏目更名为《上海一周》后,文章标题上有了新变化,标题信息量提升,并且加以修辞。例如,《【上海一周】冬天里,最需要点燃的“一把火”》《【上海一周】在转型中,找准上海新的“时空维度”》《【上海一周】“老、小、旧、远”里的“刚柔相济”》《【上海一周】7天两场“千人大会”,传递什么信号》等,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疑问等修辞手法,语言风格时而形象生动、时而严肃深沉。
行文上,该栏目文章都是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内容属于时事政治的范畴,由于时事政治的严肃性,决定了正文的语言风格整体上以平铺直叙描述为主,具有平实质朴、朴素自然的特点,语言上具有雄浑厚实的特征。值得探讨的是,《上海一周》的作者相对固定单一,多为一名主编执笔。这样在叙事和表达风格上能自成体系,但在语言的丰富性和思想的多元性上略显不足。
三、《上海一周》栏目的启示
省级党报的时政类新闻是了解中央决策部署如何在本地落地生根的一个窗口,亦是了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的一个权威渠道。时政类新闻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囿于其文章的严肃性,阅读门槛相对较高,阅读群体相对集中在机关单位和党员干部上。通过对零散新闻事实的归纳、综合,依据关联度加以梳理,寻找新的宣传点,是时政新闻打开受众面和阅读面的重要途径。
1.延伸传统党媒的报道触角。“上观新闻”的《上海一周》栏目综合了“一事一报”式的公开报道,并增加一些未曾见报的材料以丰富文章内容、扩展时间跨度、提升主旨内涵,以述评观察的形式,尝试较为深入地分析“地方一把手”的政策主张和执政观念,有效延伸了传统党媒的报道触角,提高了时政新闻在用户中的达到率。
2.提升时政报道的思辨性和可读性。栏目牢牢围绕“地方一把手”这个核心,以时代为背景,以“议题”为中心、以关联度为脉络,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去展现。在内容层面分析解构议题,有利于对事物本身进行清晰完整的解读,让时政新闻更有思辨性,给人以启示。同时,也更可读、更亲民,方便受众接受理解信息,促进公众对公共议题的关注。
在栏目产品层面,以相关性为标尺,聚合新闻材料,打造了有别于其他体裁的新闻产品,实现了差异化的发展;时间上以周为单元,合理制定产品的发布周期,既为产品的打造预留足够时间,也避免了间隔时间过短引起的信息泛滥问题,确保了产品的品质,满足了用户期待。
3.在内容和受众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在传播思维方面,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在内容和受众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上海一周》创办4年多来,从栏目名称的变化到文稿标题、叙事方式的变化,不难发现,该栏目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丰富内容形态,同时坚持用户思维,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读者和受众身上,促进质量和流量双提升,着力实现把内容转变为产品,把受众转变为用户。
《上海一周》的成功也再次说明,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内容依然是最有价值的,用初心坚定职责使命,用匠心打造精品力作,创新表现表达形式,适应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作品才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传统党媒也就会更加牢固守住舆论主阵地。
作者系贵州日报报刊社主任记者、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
参考文献
[1]谢静.新闻时空的转型与“转译”——基于“上观新闻”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研究[J].新闻大学,2019(08).
[2]王丹.唯一不变的是以变应变——专访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马笑虹[J].新闻与写作,2019(09).
[3]張林贺.党报深度融合中的流程再造与影响力提升——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融合发展整体转型探索为例[J].新闻战线,2019(06).
关键词:时政新闻 上海一周 上观新闻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掌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是传统媒体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2016年3月,以“脱胎换骨、腾飞发展、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为方向,解放日报社遵循“一个目标、一套机制、一支队伍、两大产品”的思路,推出了“上观新闻”,《上海一周》栏目的前身《韩正一周》应运而生。四年来,《上海一周》求新求变,适应融媒体时代传播的特点,创新时政新闻的互联网表达,得到受众的喜爱和业界的关注,成为省级党报中时政报道的一抹亮色。
一、《上海一周》栏目设立的背景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面对风起云涌的融媒体时代,如何解决好“本领恐慌”,掌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是传统媒体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1.上海报业集团向新型媒体集团进军。2013年10月,上海报业集团成立。随后,解放日报社推出“上海观察”客户端,即“上观新闻”的前身。上海报业集团的组建和“上观新闻”的推出,吹响了上海报业向新型媒体集团进军的集结号。2016年,《解放日报》和“上海观察”同时改版,报社所有采访力量迁入“上观”,一套人马服务报和端两个平台,从原先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化成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此举将原有的新闻采编部门全部洗牌重新整合,组成适应互联网传播形态的“上观”旗下频道,包括政情、财经、区情、城事、文化、天下、互动、活动、视觉等,频道下设置栏目。栏目成为最基本的内容生产单元,《上海一周》栏目归属政情频道。
2.创新党报新媒体时政报道模式。《上海一周》栏目的前身《韩正一周》创办于2016年3月1日,该栏目聚焦上海市地区“一把手”的政策主张,2017年11月,随着上海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栏目更名为《李强一周》。2019年2月4日,该栏目更名为《上海一周》。该栏目是解放日报社推动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一个重要尝试,其目的在于创新党报新媒体时政报道模式、改进报道表达方式,让时政新闻报道更快、更深、更权威。
不可否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受众更加年轻化,信息渠道更加多元,传统纸媒特别是党报党刊面临严峻挑战,时政类新闻更是缺乏关注。如何让“天线”连到寻常百姓家,《上海一周》的出现无疑是积极的破题之举。
二、《上海一周》的栏目定位与风格转变
从《上海一周》栏目的一系列名称可以看出,该栏目名称的前面两字是新闻事实的关联因素,表明文稿中关联的人物或者地点,“一周”则是直观表明新闻事实的时间跨度为一周,也大致确定了文稿中新闻事实的时间边界。
1.时政属性是栏目的根和魂。《上海一周》属于时政类报道,栏目紧紧围绕地区“一把手”这个核心因素,将平常报纸上的“一事一报”式公开时政要闻报道综合整理,尝试较为深入地分析“地方一把手”的政策主张和执政观念。可以说,时政属性是《上海一周》栏目的根和魂。具体方式是通过添加背景材料充实内容,多角度进行更多分析,把动态性政务资讯转化为深度性分析报道,时间的面向或层次由此改变,进一步改变新闻叙述的时间结构,增加内容的丰富程度。通过已有资料的整理、分析、加工,揭示事件背后的宏大主题,深化文章的内涵,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2.从由“人”引申到由“事”引申。2016年3月1日的《房地产问题》在开头引出议题,“一次看似例行的外事活动中,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了一段特别的话……”全文以新闻关联人的言行缀连起来。行文时,主题基本通过人物的言行引出,使之产生关联,这种关联性也是整篇文稿的脉络。在这样的语境中,尽管行文各部分严密地与人物产生关联,但行文空间就受到了挤压、文章层次感流畅度掣肘较多、语言的优美度受到约束。这种以人物言行破题、从关联新闻事实开始论述的风格一直延续到栏目更名之前。
栏目在更名为《上海一周》后,行文风格有了新变化。例如,2019年2月4日的《冬天里,最需要点燃的“一把火”》,“因为两会,农历狗年的最后一周,上海比往年忙碌不少。从上海两会闭幕到春节,不过三四天时间,这样的紧凑度在过去并不多見。但对这座城市而言,比紧凑度重要的,或许是一种紧迫感。‘形势催人’,也许是对时局贴切的描述了……”
先描述环境、设置背景、渲染情绪、引出议题,行文数个段落后才将新闻关联人物娓娓道来,解读议题的内涵外延,浑然天成。这样的写作风格对“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也方便对行文空间的塑造。这种改变正是因为栏目名称由过去的《韩正一周》《李强一周》这种“人物”+“一周”的模式转变为《上海一周》,人物破题的模式得到改变,由“人”引申转向由“事”引申、由“论点”引申,破题的选择得到了极大丰富,文稿的布局空间得到极大拓展,表现在文章里面就是层次更加合理、行文更加精巧、操作更加游刃有余,思辨性更加突出。之后的栏目文章基本上沿袭了这种行文风格,如《全球疫情下,上海的“防线”和“锋线”》《“冷下去”的经济,如何“热起来”》等。
名称的改变不仅是对栏目文稿模式的调整,客观上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平衡关联人物在文章里的权重,人物言行和论述事实的比重趋于合理,这种转变使文稿产生质的飞跃,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通过描述、叙述、渲染铺垫等方法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也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整体行文更流畅,感染力更强。 3.行文风格逐渐适应互联网语境。从语言风格来看,该栏目名是“人名”+“一周”时标题短促有力,如《【韩正一周】上海的定力》《【韩正一周】情怀与责任》《【李强一周】上海的“三个导向”》《【李强一周】“排头兵”与“店小二”》等,但标题以短语、短句为主,信息量少,缺少修辞,语感较生硬。栏目更名为《上海一周》后,文章标题上有了新变化,标题信息量提升,并且加以修辞。例如,《【上海一周】冬天里,最需要点燃的“一把火”》《【上海一周】在转型中,找准上海新的“时空维度”》《【上海一周】“老、小、旧、远”里的“刚柔相济”》《【上海一周】7天两场“千人大会”,传递什么信号》等,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疑问等修辞手法,语言风格时而形象生动、时而严肃深沉。
行文上,该栏目文章都是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内容属于时事政治的范畴,由于时事政治的严肃性,决定了正文的语言风格整体上以平铺直叙描述为主,具有平实质朴、朴素自然的特点,语言上具有雄浑厚实的特征。值得探讨的是,《上海一周》的作者相对固定单一,多为一名主编执笔。这样在叙事和表达风格上能自成体系,但在语言的丰富性和思想的多元性上略显不足。
三、《上海一周》栏目的启示
省级党报的时政类新闻是了解中央决策部署如何在本地落地生根的一个窗口,亦是了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的一个权威渠道。时政类新闻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囿于其文章的严肃性,阅读门槛相对较高,阅读群体相对集中在机关单位和党员干部上。通过对零散新闻事实的归纳、综合,依据关联度加以梳理,寻找新的宣传点,是时政新闻打开受众面和阅读面的重要途径。
1.延伸传统党媒的报道触角。“上观新闻”的《上海一周》栏目综合了“一事一报”式的公开报道,并增加一些未曾见报的材料以丰富文章内容、扩展时间跨度、提升主旨内涵,以述评观察的形式,尝试较为深入地分析“地方一把手”的政策主张和执政观念,有效延伸了传统党媒的报道触角,提高了时政新闻在用户中的达到率。
2.提升时政报道的思辨性和可读性。栏目牢牢围绕“地方一把手”这个核心,以时代为背景,以“议题”为中心、以关联度为脉络,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去展现。在内容层面分析解构议题,有利于对事物本身进行清晰完整的解读,让时政新闻更有思辨性,给人以启示。同时,也更可读、更亲民,方便受众接受理解信息,促进公众对公共议题的关注。
在栏目产品层面,以相关性为标尺,聚合新闻材料,打造了有别于其他体裁的新闻产品,实现了差异化的发展;时间上以周为单元,合理制定产品的发布周期,既为产品的打造预留足够时间,也避免了间隔时间过短引起的信息泛滥问题,确保了产品的品质,满足了用户期待。
3.在内容和受众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在传播思维方面,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在内容和受众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上海一周》创办4年多来,从栏目名称的变化到文稿标题、叙事方式的变化,不难发现,该栏目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丰富内容形态,同时坚持用户思维,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读者和受众身上,促进质量和流量双提升,着力实现把内容转变为产品,把受众转变为用户。
《上海一周》的成功也再次说明,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内容依然是最有价值的,用初心坚定职责使命,用匠心打造精品力作,创新表现表达形式,适应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作品才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传统党媒也就会更加牢固守住舆论主阵地。
作者系贵州日报报刊社主任记者、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
参考文献
[1]谢静.新闻时空的转型与“转译”——基于“上观新闻”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研究[J].新闻大学,2019(08).
[2]王丹.唯一不变的是以变应变——专访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马笑虹[J].新闻与写作,2019(09).
[3]張林贺.党报深度融合中的流程再造与影响力提升——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融合发展整体转型探索为例[J].新闻战线,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