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设喻教学法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eng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H1(2014)2-04-03
  作者:张 敏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进行阅读教学的。因此,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努力探讨最佳的阅读教学方法,是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拟介绍一种阅读教学方法——设喻教学法。
  一、设喻教学的作用
  1.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喻教学法是一种形象的阅读教学方法,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不像数理化,有严格的科学性,一环紧扣一环;所以要吸引学生,就必须依据语文课的特点,进行形象化的教学。设喻教学法就是根据语文课的这一特点而来的。设喻教学时,师生以一种形象的眼光来分析课文,使那些本来显得平淡的东西变得生动起来,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 设喻教学的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情感的教学。教师只有对这篇课文有相当的情感偏向,才能对课文进行设喻教学;而随着教师设喻教学的展开,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地被激发出来,以至情不自禁地进入对作品的分析之中。设喻时还要进行联想,使本体与喻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必然会启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其想象能力。
  二、设喻的方式
  设喻的方式有很多,这里只想从整体设喻和局部设喻两方面来谈谈。
  1.整体设喻 这种设喻方式适合于文章结构的分析,前文提到的《文学与出汗》的结构分析;再如课文《汉堡港的变奏》的结构分析也适用。《汉堡港的变奏》可分为三大部分,其间的分界线是自成段落的两个过渡句。前一句是“这是一九七八年四月的一个星期天”;后一个句是“于是就来到了四月的那个明媚的星期天”。这篇课文开头提到:“汉堡港是一支古曲”,是中国的远洋货轮汉川号使得这支古曲发生了变奏。
  2.局部设喻 整体设喻因为是对整篇文章设喻,有很多困难,如喻体比较难找,又缺乏灵活性,且重点不能突出。而这些整体设喻的缺点恰恰是局部设喻可以避免的。局部设喻并不要求从整篇文章去考虑设喻,只是对课文的某一部分进行设喻。
  三、设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设喻的喻体有的大量来自日常生活,但也可直接来自课文。
  2.设喻教学中,设喻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设喻是为了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不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设喻上,而应该着重对课文进行分析,也只有对课文的内容分析透了,才能设计出贴切、形象的比喻来。
  3.设喻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它不是万能的,不是对一切课文都适用的。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任何牵强附会、随心所欲的设喻,将背离设喻教学的目的。
  此外,在教学实际中,我们所采用的决不是单一的方法,而是综合的教学方法,所以,设喻教学如能与其他教学方法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更会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河南新野沙堰镇中 473500)
其他文献
编号:G40(2014)1-01-01  作者:吴运红  耳听、眼看、口说、心记并用才能“聪”,日日坚持月月练习才能“明”,聪明就是这样炼成的,“聪”是由“耳”“■(眼)”“口”“心”四部分组成,“明”由“日”“月”组成。这样的字词教学让我的眼前为之一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此可见一斑。课堂教学,贵在情趣。情趣浓,便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教学时导入要有趣味  导入是
期刊
编号:G40(2014)1-01-02  作者:张 凯 李广超  青春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资本,凭着健康的体魄,你可以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借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青春因搏击而美丽,青春因挫折而飞扬,青春因奋斗而精彩。  2014年7月7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挂职基层 青春建功”省级社会实践团与徐州市鼓楼区团委成功对接,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分别在不同的部门挂职锻炼,开展一些列积
期刊
编号:G40(2014)22-04-02  作者:周乐友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对运动训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运动训练中,疲劳的出现是正常的现象。训练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机体体液的剧烈变化,进而产生适应,提高体力取得训练效果。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训练和比赛的负荷越来越大,如何加快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的过程是运动训练中的重要环节。  篮球运动攻守双方对抗激烈,对运动员体能要求高。据统计,
期刊
编号:H1(2014)1-02-02  作者:曹红侠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1.利用图片,激励志向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精美的插图。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图片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比如
期刊
编号:O1(2014)2-04-01  作者:杜 展  外在活动引发的兴趣只是暂时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内化为对数学内涵的欣赏和追求,让学生从感悟中领略数学的魅力。  1. 感悟“美”。数学中的美不同于美术中的线条、造型、色彩的视觉美,不同于体育中的体形、动作、力量的运动美,也不同于各种的音响、节奏、旋律的听觉美。数学本身的内在美瑰丽多姿,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进行体验并感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编号:H1(2014)1-01-03  作者:张慧敏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可见,教师的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优化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
期刊
编号:G40(2014)1-02-01  作者:孔 梅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中,不断感受、体验美、发现美,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期刊
编号:G8(2014)1-03-01  作者:蔡姗姗  摘要:《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生活化课堂、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学法指导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实现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从而搞好思品课堂教学,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以下我就思品教研活动以
期刊
编号:H1(2014)1-02-03  作者:蔡大琴  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都无一例外的要做一番准备工作,所谓:“堂上一节课,堂下千滴汗”的口头禅,一方面说明了语文教师对备课有极高的要求,并且要付出十分艰辛的劳动;另一方面也说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备课要有艺术性。面对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如果教师追求备课艺术,教学效果就好,学生学起来就轻松愉快。反之,如果教师备课追求一劳永逸,缺乏主动
期刊
编号:G40(2014)19-02-01  作者: 杜宗利  当前的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我们的生活与学习都与网络信息息息相关,信息化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学教育应当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温家宝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的重要部署,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