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免疫”的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免疫是指身体的防御功能,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通过计划免疫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计划免疫
  
  1.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1.1 教材内容分析 免疫是初中生物第十八章《疾病与免疫》第三节内容,免疫是身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多种病原体,但仍能健康的生活,是由于我们的身体有三道免疫防线在发挥作用。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教学难点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1.2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提高资料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如何健康的生活,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树立远大志向。
  2.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采用阅读、探究、交流等形式,通过看图分析,构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知识框架,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1 情景引入 冬天天气寒冷时,常使人患感冒,有人不吃药过几天就好了,有些人需要打针吃药,这与我们人体的抵抗力强弱不同有关,这种抵抗力就是免疫能力。
  2.2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这些物质能吞噬、杀灭病原体。
  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与病原体作斗争,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包括: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淋巴结的过滤作用;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补体(血清中的球蛋白)和溶菌酶的抗菌作用;以及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①。这些非特异性免疫因素在与病原体作斗争中起着先导作用,当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人体首先调动非特异性免疫来防御它。
  2.3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病原体刺激免疫细胞后,免疫细胞分泌抗体或淋巴因子,它们有针对性的消灭病原体(抗原)。
  抗原和抗体 抗原指病原体,还包括吸入的异物或移入的器官等,它具有异物性和特异性。抗体指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并能抵抗这种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与它对应的抗原,对其它抗原不起作用。有的抗体寿命长,如天花、麻疹抗体可在体内终生存在,有的抗体寿命短,如流感抗体易分解而消失。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受病原体的作用,通过与病原体作斗争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这种免疫力不是遗传带来的,也不是人人都有,只是与该病原体斗争过的人才有。
  2.4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它们共同构成人体总的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人体就会动员全部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与之进行斗争,但非特异性免疫力较弱,因此在斗争中人体调整生理防御反应,产生了特异性免疫。特异性抗体或免疫淋巴细胞的出现,使细胞的吞噬作用有针对性的增强,两种免疫的特点如下表: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对多种异物起作用 某一异物或抗原
  特性 非专一性 专一性
  形成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渐形成的
  作用 弱 强
  2.5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根据它的解释,免疫有三种功能,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有利,功能异常时可使人体出现局部或全身的免疫病理损伤,甚至引起死亡,如下表:
  功能 防 御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功能正常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功能过高 出现过敏反应。例如:对药物、食物、花粉的过敏。 出现自我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出现排斥反应。 如:器官移植
  功能过低 免疫缺陷综合症;例如:艾滋病 肿瘤形成
  2.6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就是有计划的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身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我国把每年的4月25日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纳入计划免疫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7 调查疫苗接种率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自己带来的预防接种证上的信息,统计建卡率、疫苗接种率,然后全班交流调查情况。讨论:本地计划免疫的实施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3.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较多,可用两课时完成。课堂上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动画的形式演示人体的各个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的情况,生动形象,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陕西省洋县江坝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延续,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学生在生理上处于青春发育后期,身心发育逐渐成熟,其独立性、自我控制能力开始明显增强,对体育的兴趣趋向于集中、稳定,对体育教学内容、形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而分项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体特长、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为终身体育锻炼与适应未来职业需要奠定了良好的身心基础。   在此背景下,为了摸索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方法,本人自2009年开始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教学不断追求的发展性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标准》以及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做某事”的形式来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教学是有目标的行为,教学目标
期刊
有这样一种力量,可以给顽劣以理智,可以给懦弱以坚强;可以给浮躁以沉稳,可以给颓唐以激昂;微小中藏着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你是最小的主任,管着不大的一群;你是最好的人,是五十多个孩子的父母双亲——你啊,就是我们的班主任,班主任爱心溪流润孩子心田,班主任给力学生幸福。    班主任这个名词,我是真不陌生。站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二十三年,班主任工作了二十三年,真的感觉任重道远。这条道上有花香蝶舞,也有荆棘挡
期刊
口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恰当、准确、规范的口头语言,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思想交流的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往能力为核心,并同时发展学生科学、艺术、道德等方面素质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而作文教学更应当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学着用语言文字来反映生活、表情达意的活动。学生即使是最笨拙、最稚嫩的笔,也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他们的主观感受,反映着他们的某种情感体验,是一个主观、个性的创造性劳动。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竞
期刊
由于高考生物科所占分值相对较少,日常课时也相对较少,导致学生普遍对生物课学习兴趣不浓,重视不够。在这种大环境下,生物教师如果想要使教学更有成效,就必须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努力使课堂更精彩。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O分钟的学习效率,对豫一个高中教学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课题。本人结合近些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论文。  课堂教学是实
期刊
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发展理念,潜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几乎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给自己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现在使用的新教材,比过去的信息技术教材在内容、结构体系,教学观念和方法都有全新的突破。教师和学生怎样结合自身实际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谈谈我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为“创造者”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支配下的教师总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
期刊
幼儿时期是培养合作意识的最佳时期。去年对我园大班年级在对80多名幼儿的合作行为调查中显示,只有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乏。而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其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关键时期,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形成在生活中能够自主协商和配合,通过一定的语言交流和行动交流达到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一、榜样引领,强化合作意识  合作是一种具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