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校对接的思考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校对接”是为了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高校食堂的对接,实现农民增收、学生受益这一双赢局面。它可以减少高校农产品采购环节,降低学生食堂采购成本,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对促进高校稳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农校对接”,需政府、学校、农业合作社三方努力,搭建信息平台,实现无缝对接。
  关键词:农校对接 农业合作社 高校食堂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78-03
  长期以来,由于市场千变万化,流通环节过多等因素,造成农产品“卖”难问题屡屡出现,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在拓宽产销对接渠道过程中,高校学生作为庞大的消费群体,自然成为农产品直销的一个大市场。
  2009年秋,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联手启动的“农校对接”模式,以此缓解农产品销售难题,提升农民标准化种植水平,有效降低学生食堂的采购成本,确保高校食品安全,实现农产品与高校食堂直接对接,高校食堂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價格,同时,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通过直采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30%,给学生带来实惠,实现农民增收、学生受益这一双赢局面,对促进高校稳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这项为社会广泛认可,被农民、学校双方普遍接受,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倡导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到目前为止开展的并不十分顺利。从农村“菜园子”到校园“菜篮子”,农校双方各有其难,步履维艰。
  “农校对接”,究竟怎样运作才能各得其所,皆大欢喜,成为摆在农民、高校和政府面前的一项亟待破解的课题。
  一、农业合作社:盼着联营,实现订单式生产
  以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为主的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一直希望把菜卖给高校,因为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高校食堂对于蔬菜品相的要求要比超市和批发商低一些。比如说同样的黄瓜,超市进菜就得要长短粗细都一样的,这样农民选菜就得费时间,长相不符合要求的菜还得自己想办法处理。和高校合作的话,农民只要一门心思种菜就行了。
  然而,合作社为追求规模效益,生产的蔬菜品种比较单一,往往只能提供大路菜的供应,只能解决高校一部分菜的采购,很多菜品还得靠高校自己去市场采购,而且一个学校每天一趟就得送去个几千斤菜,这要是蔬菜成熟旺季还能供得上,若是在蔬菜成长期,那就很难保证每天几千斤的供应量了。所以跟高校对接订单就不好谈成。
  而且,现在很多农业合作社规模有限,一个合作社和一个大学单独搞对接,很难搞起来或很难搞好。如果能够将分散的合作社进行整合,形成更大的生产规模,同时将各高校食堂进行整合,形成更大的市场需求,然后统一进行对接就能更有效的分配安排订单,满足农校各方的需求和条件,从而进一步降低农校运输和高校采购的成本,届时,农民不愁卖,学生吃菜更放心、更便宜。
  二、高校:采购需求大,降低成本是关键
  对高校来说,控制成本以及保证食品的安全尤为重要,高校迫切需要长期、安全、稳定的农产品基地和高效的规模化物流配送体系。实施“农校对接”模式,将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它不仅关系到学生食堂的伙食价格、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同时对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可追溯源头的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促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校对接”在源头保障了食品的安全,确实有助于农民增收,学生吃上放心菜,但是目前实施起来无论是高校这边,还是合作社那边都有着准备不足的情况。学校也做过几次对接的探索,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高校后勤采购来说,真正降低采购成本,让学生吃上便宜、安全的菜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农业生产规模和季节性等几个因素也制约着“农校对接”的开展。一个学校和合作社搞对接,每天大概需要几十个品种的蔬菜,合作社自己生产的蔬菜只占其中的一部分,很多品种他们不能供,只能另找蔬菜批发商采购供应。再加上合作社给学校做运输配送,成本很难降下来。由于合作社蔬菜生产规模相对外地生产基地又不够大,蔬菜成熟期相对集中,有的时候每天供应的数千斤大路菜也很难保证,所以即使开展部分对接,但学校自己采购还是必不可少。
  与农业合作社开展“农校对接”,学校特别配合,合作社也盼着能把对接做下去,但是无奈合作社成本确实高,虽然对接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但如果是一个学校对一个合作社的模式,中间运输成本又凸显了出来,即使双方都承担一部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摊进菜价里,“农校对接”的优势就小了很多。如果能够把市内各大高校的蔬菜采购需求统一起来,并把合作社的生产与供应能力也集中起来,由政府牵头做个供需信息平台,集中采购配送,形成规模效益,订单式生产和对接后的按时按量配送才能够有保障,学校采购成本和菜价才能真正降下来。
  三、政府:实现多赢模式,需三方共同努力
  “农校对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主要问题有:规模化物流配送体系由谁构建,直通校园的运输成本如何核算?农业合作社除了提供货源之外,还要扮演一个什么角色维持稳定的农校合作关系?高校寒暑假期间蔬菜需求量骤减与同期合作社蔬菜成熟旺季之间的矛盾如何调节?如何避免合作社变成农产品批发商,购买外地农产品,然后转手卖给高校?如何保证农业合作社规模化生产与高校多样化需求的统一?这些都需农、校、政府三方的进一步沟通探讨,摸索尝试。
  尽管农校双方都有积极性,也都在积极努力,但是仅仅依靠这两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对接成功的。他们都被各自先天缺憾和特殊需求所束缚,无法达成一致,实现相同美好的目标。一些尝试过“农校对接”的农业合作社和高校在实践中得出一个共识,那就是要想搞好“农校对接”,必须建立一个第三方的信息协作平台。由该平台负责收集各大农业基地和高校双方的供求信息,合理调控农产品质量、品种和数量,起到物流中转站的作用。否则,让农校双方一对一,自己寻找对方合作,结成直销对象,存在很多难以逾越的困难。只有信息协作平台才能有效解决各自难题,而这个信息协作平台的建立应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牵头组织来搞更合适。   “农校对接”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及确保质量和供给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要想实现“农校对接”双赢,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农校对接”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多部门协作的良好工作机制;积极引导蔬菜生产者做大做强,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大力推动蔬菜标准化生产,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大“农校对接”的政策扶持,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的储藏保鲜、物流配送能力建设;搭建多种形式的“农校对接”平台,协调农业合作社实现科学、合理、快速的农产品配送,进一步满足高校蔬菜采购质量、品种、价格和期限等方面的多种需求。
  “农校对接”可以说是在“农超对接”成功的基础上延伸发展起来的又一农产品直销模式。在农民经常遭遇农产品销售难,食品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的背景下,“农校对接”的直销模式无疑是目前解决产销双方各自难题的一个好办法。
  与超市较为稳定的消费市场不同,高校消费群体具有相对集中、规模龐大、季节性强、需求多元和政治敏感等特点,要想满足高校对农产品的种种特殊要求,单靠一家一户的农业合作社或生产基地是很难做到的,这就成为农校对接的障碍。现有的一对一的操作方式看来是不行的,只有多家农校单位参与,共同协作,优势互补,才难找到一个协调农民“菜园子”与高校“菜篮子”之间供求平衡的好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要想确保“农校对接”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措施支持,特别需要政府为双方对接搭建信息协作平台,协调解决双方遇到的问题矛盾,起到从中斡旋推动的重要作用。搞“农校对接”不是权宜之计,不能农民卖菜难了就搞,卖菜不难了就不搞了,更不能仅仅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政府有关部门要主动担当起职责,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积极用好“农校对接”的方式,把“农校对接”工作引向深入,提高“农校对接”的水平和成果。
  另外,“农校对接”可以和“农超对接”结合起来,几所高校联合几所超市共同与农业合作社进行对接,这就消除了高校假期的影响,甚至还可以做些衍生产品,如饭菜的半成品加工等,形成一条产业链,这样就更有助于“对接”稳固。当然,要想实现这一壮举,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政府协调,才能实现真正“对接”。
  “农校对接”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前途灿烂,对农校双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就需要农校双方首先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把“农校对接”尝试继续搞下去,绝不能半途而废。其次农校双方要互相宽容,顾全大局,主动让利,要有共担风险的勇气和魄力,不要只想着自己一方合适。只要农校双方形成默契,达成共识,组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就有可能实现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曹瀚.解析“农校对接”.2010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太原 030024)(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2月23日,2012年成都市发改系统经济研究及信息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市金牛宾馆隆重召开。会议总结了2011年全市发改系统经济研究及信息系统的工作,安排部署了2012年经济研究及信息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日益显著,我国大区域合作势头也非常迅猛,这对地区协调发展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十分明显。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其
摘 要:在跨越转型时期建筑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员工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将“学习者智,学习者强,学习者胜”的新型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其他综合知识,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为祖国建设服务。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 建筑企业 员工 提高整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施工企业应对着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人才流失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变革、企业发展、个人就业观念改变都是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如何留住优秀人才,有效地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是国有施工企业面临的严重挑战。文章论述了目前国有施工企业的人才流失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施工企业 人才流失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国内建筑市场目前已经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质量、安全、工期、效益等方面的竞争,更是品牌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要想在
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选贤任能的有效途径,已得到广泛认可,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成为了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方式,并在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网点是银行经营的最小单位,柜员是网点对外营业服务的第一要素,其一头肩负着银行的经营重任,一头承载着服务社会大众客户的使命。因此,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想要独占鳌头,首先要赢得客户,而赢得客户的前提就必须提升网点柜员的服务效率呢?  首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其次,坚持银行服务“深入人心”;第三,切实解决客户排长队的问题;第四,提高自助机具的使用效率。  总之,银行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对
长三角地区要突破区域行政壁垒,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加强产业协作,整合延伸产业链条,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以合作模式
抗震救灾的实践证明,社区在成都市这类特大型现代城市进行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处于基础性的关键地位,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甚至主导作用,具有着重要的应急职责和
摘 要:由于人们对高龄档案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高龄档案的扫描工作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文章从高龄档案的扫描的必要性入手,探讨如何推动高龄档案扫描、高龄档案在扫描过程中的特点、应遵循的原则,从而为高龄档案扫描在工作中的运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高龄档案 扫描 工作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81-02  档案是历史事实的真实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