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全社会的卫生健康问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1.6亿,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因此,在社区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以规范的测血压方法来筛查,对现患人员,高危人群和全人群实施三结合的社区高血压防治,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患者规范化管理入手,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疾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
高血压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等重要危险因素,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知晓率低,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作为社区护士如能抓住护理特点,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健康生命。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为此,本文就高血压的社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饮食起居护理 饮食护理是控制高血压的基本方法之一。高血压病人饮食宜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黑水鱼等。多吃蔬菜、水果及杂粮类食物,新鲜蔬菜每日500g左右,水果每天100g左右,杂粮类如玉米、燕麦、荞麦等。注意补充钾和钙,如绿叶菜、鲜奶、新鲜水果、豆制品等,每日钠盐量不超过6g.戒烟限酒。
2. 运动健身指导 适宜的运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高血压病人应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提倡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慢跑,一般可在清晨或晚饭30分钟后进行,以不感觉疲劳为宜。长期坚持康复步行,有助于血压稳定下降。此外,太极拳、气功等放松运动也可减缓紧张情绪,促进高血压病人的康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养成按时起床就餐,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3. 血压监测, 教会病人及家属在家中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正常值,养成自我监测血压的习惯。测量血压时应做到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定时间,并将监测结果做好记录,有利于评价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病人若无条件在家测血压,嘱其定期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站测量血压。还要定期监测血脂、血糖、心电图的变化.健康人群至少每半年测一次血压,高危人群至少每3个月测一次血压,患者群至少每2个月测一次血压。血压监测十分重要,有相当一部分无症状高血压患者,是通过血压监测而被发现的,这对高血压的防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血压测量方法及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如:情绪、环境、气候及药物的影响,以便能够及时监测血压变化。加大社区服务力度和监管力度,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入户健康调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从而查出高血压病人,并进行登记。举办高血压病知识讲座,让病人及家属了解高血压的康复保健知识是降低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鼓励病人及家属互相交流经验,建立高血压病人管理信息系统,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定期随访、定期体检、定期化验、定期血压监测,做到发现异常及时干预,确保高血压患者在有效监管服务范围内。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在防治过程中须抓住三个环节“即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管理”;三个人群“即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群”。
4.用药指导 让病人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能自觉遵医嘱服药,要详细告知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疗效,强调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加药或突然停药,并了解药物的副反应,当出现副反应时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养成每日晨备好当日药,分别放人小药杯中餐前服用的习惯,提醒病人在服药期间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晕倒或跌倒等意外。
5. 心理护理 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激动和焦虑或郁闷,有些病人虽然无并發症,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和个体特征,进行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的特点,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的情绪及平静的心境。提倡病人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娱乐等文化生活,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向别人倾诉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龄人的理解,促使其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提高应激能力,避免突然的情绪激动,造成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6. 体会 高血压的病因复杂,除遗传因素外,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缺乏锻炼摄入食盐和动物脂肪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因此,防治高血压必须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按规律服药,才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因此社区护士必须掌握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高血压病,掌握高血压的自我护理知识,同时依据每位患者的特性及个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加强慢性病的管理,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增强患者遵医的依从性,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在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增强社区老年慢性病者的管理。综上所述,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慢性病家庭防治指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6.
2 北京市卫生局.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高血压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0.
3 孙建萍,牛建华,王爱红,等.改善农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45.
【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全社会的卫生健康问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1.6亿,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因此,在社区人群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以规范的测血压方法来筛查,对现患人员,高危人群和全人群实施三结合的社区高血压防治,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患者规范化管理入手,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疾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
高血压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等重要危险因素,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知晓率低,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作为社区护士如能抓住护理特点,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健康生命。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为此,本文就高血压的社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饮食起居护理 饮食护理是控制高血压的基本方法之一。高血压病人饮食宜低盐、低脂、低糖、少荤多素、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黑水鱼等。多吃蔬菜、水果及杂粮类食物,新鲜蔬菜每日500g左右,水果每天100g左右,杂粮类如玉米、燕麦、荞麦等。注意补充钾和钙,如绿叶菜、鲜奶、新鲜水果、豆制品等,每日钠盐量不超过6g.戒烟限酒。
2. 运动健身指导 适宜的运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高血压病人应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提倡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慢跑,一般可在清晨或晚饭30分钟后进行,以不感觉疲劳为宜。长期坚持康复步行,有助于血压稳定下降。此外,太极拳、气功等放松运动也可减缓紧张情绪,促进高血压病人的康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养成按时起床就餐,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3. 血压监测, 教会病人及家属在家中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正常值,养成自我监测血压的习惯。测量血压时应做到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定时间,并将监测结果做好记录,有利于评价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病人若无条件在家测血压,嘱其定期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站测量血压。还要定期监测血脂、血糖、心电图的变化.健康人群至少每半年测一次血压,高危人群至少每3个月测一次血压,患者群至少每2个月测一次血压。血压监测十分重要,有相当一部分无症状高血压患者,是通过血压监测而被发现的,这对高血压的防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血压测量方法及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如:情绪、环境、气候及药物的影响,以便能够及时监测血压变化。加大社区服务力度和监管力度,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入户健康调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从而查出高血压病人,并进行登记。举办高血压病知识讲座,让病人及家属了解高血压的康复保健知识是降低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鼓励病人及家属互相交流经验,建立高血压病人管理信息系统,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定期随访、定期体检、定期化验、定期血压监测,做到发现异常及时干预,确保高血压患者在有效监管服务范围内。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在防治过程中须抓住三个环节“即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管理”;三个人群“即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群”。
4.用药指导 让病人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能自觉遵医嘱服药,要详细告知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疗效,强调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加药或突然停药,并了解药物的副反应,当出现副反应时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养成每日晨备好当日药,分别放人小药杯中餐前服用的习惯,提醒病人在服药期间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晕倒或跌倒等意外。
5. 心理护理 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激动和焦虑或郁闷,有些病人虽然无并發症,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和个体特征,进行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的特点,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的情绪及平静的心境。提倡病人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娱乐等文化生活,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向别人倾诉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龄人的理解,促使其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提高应激能力,避免突然的情绪激动,造成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6. 体会 高血压的病因复杂,除遗传因素外,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缺乏锻炼摄入食盐和动物脂肪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还不能根治,只能控制,因此,防治高血压必须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按规律服药,才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因此社区护士必须掌握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高血压病,掌握高血压的自我护理知识,同时依据每位患者的特性及个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加强慢性病的管理,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增强患者遵医的依从性,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在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增强社区老年慢性病者的管理。综上所述,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控制高血压患病率,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慢性病家庭防治指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6.
2 北京市卫生局.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高血压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0.
3 孙建萍,牛建华,王爱红,等.改善农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