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使我重振人生的信心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ptpd_dr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2日上午,编辑部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来电话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她自我介绍姓毕,是位退休教师。她说她的儿子叫赵煜,现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八大队一中队服刑。前天去监狱会见时,儿子特地对母亲说:“我们这里的干警对艾滋病犯人特别人道主义,我每天去病房值班都亲眼目睹那感人的一幕幕,常常被感动得睡不着觉。你一定要抽空给检察风云杂志社的记者打个电话,让他们来采访一下,让广大读者了解这里发生的动人事情……”
  于是,6月21日本刊记者沿着这条来自监狱内的线索,走进提篮桥监狱,来到专门从事内科传染病病人护理工作的八大队一中队,采访了该队的领导,还有身患艾滋病、肝病、肺病等多种疾病的犯人何一吨。当何一吨被狱管人员带到我们面前时,他一边打着点滴,一边微笑着略带些腼腆,我们一行几位都被他这种乐观精神所感动。就在记者开口要问他话时,他十分感激地用手指了指坐在旁边的队领导说:“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才使我有今天。”没有了悲观,他的话匣子很快就打开了……
  
  穷苦出生,让我把人生看得平淡乏味
  
  一个出生在城市里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想明白饥饿会是怎么一回事。自从我打娘胎里出来,饥饿就常常伴随着我。记事起,我的心里无时无刻不在幻想有一天能填饱肚子。因排行老二,所以吃亏的事我摊得多。这样幼小的心里渐渐产生了一种伺机复仇的念头,等长大后好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按照常理,要想改变命运,唯有靠勤奋好学。然而,像我那样的家庭,读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或许是出于好奇,见姐姐念书,我也哭闹着要去,父母执拗不过,勉强让我上了三年学。
  一辈子都没有迈出过大山一步的父母,有一年夏天,却突然把我们姐弟三人叫到一起,问我们谁能回答山的那边是什么样?我们三个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都摸摸自己的脑袋说不出来。父母算是很善于想像,拍拍我的后脑勺说,山的那边还是山。你们长大后,要是能走到山的那边去,也算是为我们何家光宗耀祖了。从此以后,我总在设想有一天一定要走出这座山,到没有山的地方去。
  尽管只念了三年书,但从书本上和老师的口中得知,山的那边不光有山,还有城市、海洋、草原、森林……这些只在书本上看到的一幅幅画面,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梦,一个十几年一直在做的梦。春去秋来,我都在期盼着一件事:那就是快快长大成人,去寻找自己的梦。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大山好像被撕开一道缝,一些外面的消息从这道缝里传过来,这对于山里像我这样的壮小伙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诱惑。穷怕了的人们,早已对人生看得淡了,他们对生命更是看得如同山里的一根野草。生与死,只是人生的两个客栈。当我有到外面闯一闯的想法时,我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孩子们都在幼小的年龄,我不想让他们也像我及我的祖辈那样,甘作大山的儿女,一辈子守着山,为山付出自己的一切,所以我决定出去闯一闯。
  第二天,太阳还没有从山的那边露出身影,我已早早起床,收拾行李。最后一次从山间的羊肠小道一直朝山外走,那一天是1994年冬至,那一年我才27岁。
  
  贩毒抢劫,让我在期盼中饱尝牢狱之苦
  
  迷迷糊糊地跟着村里的几个想到山外闯闯的人,坐了一夜的火车,来到了广东的省会广州。到了广州,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山外的世界。五颜六色的衣服,川流不息的车辆,鳞次栉比的楼房,这些都只是在山里时梦里所见到的。我们几个在一位打工的老乡的带领下,七拐八弯地来到一片破旧的、写满“拆”字的、低矮的房屋前。老乡说,你们和我们一起暂时就住在这里,没有我的同意,你们不许乱跑,以免丢失。
  大概又过了两个星期,那个老乡第一次点名让我陪他到外面走一趟。当时我那种被选中的喜悦心情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我一直跟在他的后面,我们两个谁也没有说一句话。他带着我顺着小巷钻进钻出,不知道钻了多少条小巷,最后来到一间房子前。一个戴鸭舌帽的人站在门前,老乡向四处望了望,鬼鬼祟祟地从怀里掏出一包东西,往那人的手里一塞,那人则把早已准备好的钞票也往老乡手里一塞,然后形同陌路似的又各走各的。这一趟,我在莫名其妙中得到了100元的奖赏,这100元让我高兴得两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从此以后,我们几个人轮换着跟那个老乡到外面去,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彼此拿着各自的奖赏,彼此做着发财的梦想。去了几次以后,路线熟了,老乡把包交给我们去换钞票。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那包里是毒品,也不需要知道那里是什么,因为每趟的奖赏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忘掉一切。零零星星地我们干了将近一年,我们的腰里也积攒了一点钱,虽然不多,但足可以抵在家里几年的收入。我想等凑到一定数字就把它寄回去,谁知这一想法很快被一种诱惑给挡在门外,那种诱惑就是老乡把我们引到了吸毒的路上。第一次吸毒我感到飘飘欲仙,美不可言。
  那次以后,那种感觉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飘荡,像是一个形影不离的魔鬼。有了第一次,就急切地盼望着第二次。特别在思妻念子的时候,那种急切的心情更甚。开始几次,老乡免费让我们尝尝,后来,他竟以每克200元的价格卖给我们。就这样,我们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很快化作云烟,时间不长竟又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没有办法,我们只能按照老乡的路子走,自己去贩毒。
  以毒养毒,这是每个吸毒者的必由之路,也是不归之路。我就这样,用边贩边吸的方式过了5年。5年中,我从用鼻子吸到静脉注射,经历着吸毒者的一道道程序。在静脉注射时,由于交叉使用针头,我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当时,我们只知道作践自己,根本不管什么艾滋病。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怕,后悔。因无钱吸毒,我后来走上了抢劫的道路,并落了个14年有期徒刑。
  
  关爱有加,监狱使我的生命得以延续
  
  2002年12月23日,我被关押在提篮桥监狱,分在十监区二分监区。今年年初,我突然高烧不退,全身泛起块块红斑,奇痒难熬。经医生多次复查,一个月后被确诊为艾滋病。当我得知自己有艾滋病以后,惊恐万状,思想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好像生命已走向终点。我知道,一旦得了此病,就会在歧视的状态下生活。这残酷的打击,很快使我丧失了生活的勇气。一连几天情绪暴躁,整日寡言不语,卧床不起,甚至采取绝食、自戕的极端手段来抗拒治疗。我还写下了“拒绝治疗,后果自负”的承诺书,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尽快了此一生。
  就在我自暴自弃、讳疾忌医、不敢面对现状的时刻,我所在监区和医院病区的干警们,并没有用鄙夷的目光看待我,也没有歧视我的身世、行为和病情。反而,队长们用善良的言行来感化我,缓释我不良情绪的宣泄。记得我刚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时,全院和我所在的监区立即引发了“地震”。此时,十监区和八监区的正副大队长们率有关中队的干警来病区探望我,他们并没有远离我。驻院的八监区一中队的姚松祥中队长,要求大家多给我一份关爱。病区的护理人员,不顾我还患有肝炎、开放性肺结核病有被感染的危险,坚持每天早晚两次护理,使我始终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尤其是当我高烧至40度时,姚警官亲自督阵,和其他护理人员一道,对我进行冰袋降温和酒精擦拭全身穴位的物理散热降温,大家累得气喘吁吁。待我从神思恍惚中清醒过来看见干警站在我的面前时,我的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了下来。这么多年,我遇到过那么多打击,都没有流泪,这也是我自懂事以来的第二次流泪。
  我是监区里的“三无”(无接见、无接济、无信件往来)对象,所以我对精神和物质都十分渴望。我所在十监区的领导十分重视我的病情与生活,他们对我的关爱使我树立了生活的信心。监区里为我开展了一个“奉献一份爱心,挽救艾滋患者”的教育与食物募集活动,领导们自掏腰包为我买来了大量营养品及鲜花。当一颗糖、一块糕、一只水果、一束鲜花摆在我的病床前时,我感到他们真的是太好了,真情在世间无处不在。
  现在,每天我都积极配合医生做常规治疗,不再像从前那样轻视生命了。我想好好活着,假如能等到活着出去的那一天,我会将这里的一切告诉给每一个人,因为是他们的善心使我的生命得以延续。
  
  相关链接:艾滋病罪犯问题困扰中外
  
  艾滋病是一种很特殊的疾病,人们一般对之有恐惧感。患艾滋病的人本身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所以患艾滋病的人犯罪对社会有双重的危害。一方面是其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另一方面是其在被抓捕、羁押或收监过程中处理不当易造成艾滋病的传播。如何既實现对其犯罪行为的处罚,又不危害和传染其他的人,我国在实体和程序法上都缺乏相关的规定,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难题,司法机关进行了很多尝试。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监狱学会副会长韩玉胜教授认为,这些尝试对惩罚犯罪、完善法律有着积极的意义。及时将患艾滋病的犯罪嫌疑人关押,走出了以往“抓了放、放了又抓”的怪圈,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威严,同时也消除了犯罪隐患,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由于监狱一般很拥挤,且充满紧张和恐惧氛围,医疗卫生设施也较差,所以在国外的许多监狱里,艾滋病的感染率很高,其他疾病如乙肝、丙肝和结核病的流行率也超过外界。据联合国艾滋病预防中心调查,在法国的监狱中,艾滋病的感染率是一般人群感染率的10倍。而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的调查也显示,监狱艾滋病的感染率几乎是正常人群的6倍。同样受到感染威胁的还有监狱管理人员。所以,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来预防艾滋病在监狱内或羁押场所的传播,是世界司法界面临的共同的难题,设立专门的艾滋病人羁押点,无疑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韩玉胜介绍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对患艾滋病的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羁押、收监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有一些国家已经部分实行了单独关押。如美国阿拉巴马州莱姆斯通改造所就是专门关押艾滋病罪犯的监狱,这里共关押了200多名服刑人员。还有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也有一所专门关押艾滋病犯人的监狱,约100名艾滋病人在此服刑。但这些屈指可数的专门监狱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是有待于专门制度的确立。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和幸福成长,创设一种明朗、高质量的成长条件,不仅是孩子个体生命的需要,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需要。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文化战略,结合自身实际,提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合与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为孩子营造一方幸福、阳光、繁盛的生命生长天地,是普惠性民办学校的文化期待和实践要求。  关键词:社会融合;特色学校;校本课程;流动儿童;民办学校  一、办学理念的构想  把“给学
《晋察冀日报》是《人民日报》前身之一.中国新闻史学泰斗方汉奇教授说:《晋察冀日报》“七进七出铧子尖,游击办报抗日寇”的艰苦岁月,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新闻史
我国教育改革中,针对高校的现状和社会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学科建设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改革也紧跟着高校课程的改革,在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工商管理部门也在逐步完善与发展,逐步转变为更加系统、全面的发展模式,对于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切
摘 要 钢琴有着“器乐之王”、“音乐王冠上的明珠”之称,是唯一的一件能与交响乐团相比拟的独奏乐器。在高校开设钢琴名作欣赏课,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著名钢琴作品极其内涵,对学生进审美教育,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钢琴作品欣赏 审美能力 大学生 素质教育  钢琴名作欣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
地方高校是大学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培养法律人才方面,嘉兴学院注重提升法学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探索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培养模
3.果园管理(1)肥水管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采收结束后的9~10月,每株施有机肥50~75千克,加过磷酸钙1千克;谢花后20天,果实膨大期(5~6月)及采前20~30天(7月上旬),每株共施复合肥1
习总书记走到哪儿,就把节俭之风带到哪儿在北京考察民情,二两包子配盘小菜就是一顿午餐;在河南兰考调研,吃的也是老百姓最常吃的三鲜烩面;就连宴请连战,主打的都是陕西家乡菜
毛泽东特急密电rn1944年秋,在浙东四明山北麓梁弄镇的一幢二层洋房里,中国共产党浙东区委书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政委谭启龙全神贯注地反复阅读和思考着一份电报.这是新四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致力于发展煤矿井下开采工作,所以只有不断的提高生产的技术,提高井下生产的效率,保证安全生产措施,才能够保证煤矿企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