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座椅缓冲器作为保护宇航员安全着陆的重要机构,其装配试验部分的质量保证是十分必要的。此次研究主要针对承力接头组件、密封导向筒、钢珠的装配过程进行优化,以及对空载和负载两种条件下的提升试验相关参数进行技术攻关。通过方案设计,采用合理的装配工艺来改进装配质量,提高试验精度,探讨解决滚珠配套装配的工艺方法。
关键词:座椅缓冲器 滚珠装配 提升试验 漏率检查 负载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b)-0089-02
1 概述
飞船返回舱属于“硬着陆”,为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减少其胸背向所受冲击,座椅缓冲器作为重要部件,其装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工作性能,因此对其装配工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该型号座椅缓冲器整体结构复杂,装配精度要求高,而且要确保装配后的灵活性,针对此项技术精度要求,座椅缓冲器需进行空载和负载两种情况的提升试验,其中在负载情况下,座椅缓冲器的提升启动压力要小于4.2MPa,试验后漏率检查要保证不大于1×10-5Pa·m3/s。
2 关键技术和难点
2.1 承力接头组件装配
座椅缓冲器中承力接头组件与密封导向筒、端螺环装配后形成一封闭腔体,腔体内需安装38个钢珠,由于数量较多,空间狭小,而且承力接头组件内孔为锥孔,在装配过程中钢珠容易挤在锥孔中,承力接头组件与钢珠出现卡滞情况,加大了装配难度。
2.2 座椅缓冲器提升试验
按照技术要求产品装配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提升试验,确保其工作的可实现性。座椅缓冲器的提升试验要在空载和负载两种情况下进行,其中负载提升试验所提升重物为40kg,要求两种情况的提升启动压力均小于3.2 MPa。试验结束后要对整个结构系统的漏率检查,保证不大于1×10-6 Pa·m3/s。该产品为满足其功能要求,内在结构复杂,在试验过程中可引起提升障碍,导致试验参数达不到技术要求。
3 工艺技术方案与措施
3.1 承力接头组件装配工艺方案与措施
根据座椅缓冲器运动要求设计两种装配方案,并进行实际验证,实施内容如下。
方案1:将端螺环装到密封导向筒上,要求装配到位;再将承力接头组件从密封导向筒一端套入移至台肩处,向锥孔中装满钢珠,将已装好的端螺环锁紧;最后移动承力接头组件,使其装配到位。
方案2:将端螺环首先装到密封导向筒上,再将承力接头组件从密封导向筒一端套入,装配到密封导向筒下端,向锥孔中装满钢珠,调整位置,保证均匀后将已装好的端螺环锁紧;将整体组件旋转180度倒过来,滑动承力接头组件,直至安装到位,如图1所示。
3.2 提升试验工艺方案与措施
在座椅缓冲器的装配、试验等工序中设计工装。在产品正式装配前,对各配合部件进行灵活性检查,待整体完成后进行手动提升试验,检查试验中有无干涉,是否到位等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为确保座椅缓冲器工作的稳定性,装配后需进行5次空载、负载试验。通过多次试验比较解锁、提升力值变化情况,及时对出现的状况制定解决方案。
4 主要工艺试验及取得的效果
4.1 承力接头组件装配工艺实施过程
依据装配工艺方案一,对相关零组件进行装配,在装配过程中发现,承力接头组件在密封导向筒移动时,对操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装配钢珠时不易装配均匀。旋紧端螺环与承力接头组件后,与密封导向筒之间形成的锥孔腔,在滑动过程中,钢珠易出现卡滞现象,滑动缓慢,因钢珠挤压,将损伤密封导向筒外表面,不易装配[2]。
与装配方案一相比,钢珠在装配完成后,将密封导向筒旋转180度,采用倒装方式,承力接头组件与密封导向筒运动灵活,可以带动钢珠顺利运动到位,对操作者要求不高。
4.2 提升试验工艺实施过程
座椅缓冲器提升试验所用动力为氮气,试验过程如下:
(1)先将负重穿过产品放在试验支架上。将产品双耳接头一端与试验支架底部连接,要求可以转动,方便调整安装角度。产品上接头一端安装转接器,要求锁紧,防止漏气,并与试验支架连接好[3]。
(2)装配重物时需调整到正确方向,同时装在承力接头滑块上固定好。注意该试验中载重较重,安装过程要严格执行工艺规程顺序,轻拿轻放,不得碰伤产品。
(3)装配完成后,打开气源端减压器,将气源输入压力控制在5MPa左右,准备提升试验。
(4)缓慢打开手动阀,向产品内缓慢输入氮气,当销钉动时,下位锁解开,记录该压力值。继续缓慢加压,承压组件缓慢向上运动,直至上位锁舌锁住,记录此时产品压力值,要求应满足不大于3.2MPa,关闭手动阀,停止加压,此步为试验提升过程。
(5)提升复位时,打开手动阀缓慢泄压,用解锁工装将上位锁解锁,承压组件缓慢下降;向产品输入压力约为0.4MPa左右氮气,使下位锁打开,保持承压组件缓慢向下滑动,待恢复至装配状态后,对系统整体完全泄压。
4.3 氦质谱检漏试验
提升试验合格后需要对产品进行氦质谱检漏试验。通过转接器,将产品与氦气源连接,打开减压阀,缓慢向产品内充入0.2~0.3 MPa氦气,保持产品处于锁紧状态,检查产品下位锁各连接处密封情况;继续增压,使产品完全解锁,保持增压直至3.2 MPa。检查产品各连接处气密情况,要求最大泄漏率不大于1×10-6Pa·m3/s。
5 工艺指标完成情况
对座椅缓冲器进行5次空载提升和负载提升试验,试验过程及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提升试验数据见表1。
通过对座椅缓冲器提升过程的漏率检查,整体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氦质谱检漏合格,其漏率为2.5×10-7Pa·m3/s。
6 结语
通过对装配试验过程的工艺研究,不仅解决了座椅缓冲器装配试验中的难题,达到了工艺研究的预期效果,而且开拓了新的装配方法,使装配过程更加完善,简洁,缩短了装配周期。试验过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完善了产品的功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该产品装配试验过程研究成果,对以后产品的装配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云渤.飞机装配工艺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2] 黄庆学,陈占福.轧机轴承与轧辊寿命研究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程出版社,2007.
[3] 王辉,顾寄南.基于规则的装配顺序规划方法研究[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2(2):73-75.
关键词:座椅缓冲器 滚珠装配 提升试验 漏率检查 负载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1(b)-0089-02
1 概述
飞船返回舱属于“硬着陆”,为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减少其胸背向所受冲击,座椅缓冲器作为重要部件,其装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工作性能,因此对其装配工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该型号座椅缓冲器整体结构复杂,装配精度要求高,而且要确保装配后的灵活性,针对此项技术精度要求,座椅缓冲器需进行空载和负载两种情况的提升试验,其中在负载情况下,座椅缓冲器的提升启动压力要小于4.2MPa,试验后漏率检查要保证不大于1×10-5Pa·m3/s。
2 关键技术和难点
2.1 承力接头组件装配
座椅缓冲器中承力接头组件与密封导向筒、端螺环装配后形成一封闭腔体,腔体内需安装38个钢珠,由于数量较多,空间狭小,而且承力接头组件内孔为锥孔,在装配过程中钢珠容易挤在锥孔中,承力接头组件与钢珠出现卡滞情况,加大了装配难度。
2.2 座椅缓冲器提升试验
按照技术要求产品装配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提升试验,确保其工作的可实现性。座椅缓冲器的提升试验要在空载和负载两种情况下进行,其中负载提升试验所提升重物为40kg,要求两种情况的提升启动压力均小于3.2 MPa。试验结束后要对整个结构系统的漏率检查,保证不大于1×10-6 Pa·m3/s。该产品为满足其功能要求,内在结构复杂,在试验过程中可引起提升障碍,导致试验参数达不到技术要求。
3 工艺技术方案与措施
3.1 承力接头组件装配工艺方案与措施
根据座椅缓冲器运动要求设计两种装配方案,并进行实际验证,实施内容如下。
方案1:将端螺环装到密封导向筒上,要求装配到位;再将承力接头组件从密封导向筒一端套入移至台肩处,向锥孔中装满钢珠,将已装好的端螺环锁紧;最后移动承力接头组件,使其装配到位。
方案2:将端螺环首先装到密封导向筒上,再将承力接头组件从密封导向筒一端套入,装配到密封导向筒下端,向锥孔中装满钢珠,调整位置,保证均匀后将已装好的端螺环锁紧;将整体组件旋转180度倒过来,滑动承力接头组件,直至安装到位,如图1所示。
3.2 提升试验工艺方案与措施
在座椅缓冲器的装配、试验等工序中设计工装。在产品正式装配前,对各配合部件进行灵活性检查,待整体完成后进行手动提升试验,检查试验中有无干涉,是否到位等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为确保座椅缓冲器工作的稳定性,装配后需进行5次空载、负载试验。通过多次试验比较解锁、提升力值变化情况,及时对出现的状况制定解决方案。
4 主要工艺试验及取得的效果
4.1 承力接头组件装配工艺实施过程
依据装配工艺方案一,对相关零组件进行装配,在装配过程中发现,承力接头组件在密封导向筒移动时,对操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装配钢珠时不易装配均匀。旋紧端螺环与承力接头组件后,与密封导向筒之间形成的锥孔腔,在滑动过程中,钢珠易出现卡滞现象,滑动缓慢,因钢珠挤压,将损伤密封导向筒外表面,不易装配[2]。
与装配方案一相比,钢珠在装配完成后,将密封导向筒旋转180度,采用倒装方式,承力接头组件与密封导向筒运动灵活,可以带动钢珠顺利运动到位,对操作者要求不高。
4.2 提升试验工艺实施过程
座椅缓冲器提升试验所用动力为氮气,试验过程如下:
(1)先将负重穿过产品放在试验支架上。将产品双耳接头一端与试验支架底部连接,要求可以转动,方便调整安装角度。产品上接头一端安装转接器,要求锁紧,防止漏气,并与试验支架连接好[3]。
(2)装配重物时需调整到正确方向,同时装在承力接头滑块上固定好。注意该试验中载重较重,安装过程要严格执行工艺规程顺序,轻拿轻放,不得碰伤产品。
(3)装配完成后,打开气源端减压器,将气源输入压力控制在5MPa左右,准备提升试验。
(4)缓慢打开手动阀,向产品内缓慢输入氮气,当销钉动时,下位锁解开,记录该压力值。继续缓慢加压,承压组件缓慢向上运动,直至上位锁舌锁住,记录此时产品压力值,要求应满足不大于3.2MPa,关闭手动阀,停止加压,此步为试验提升过程。
(5)提升复位时,打开手动阀缓慢泄压,用解锁工装将上位锁解锁,承压组件缓慢下降;向产品输入压力约为0.4MPa左右氮气,使下位锁打开,保持承压组件缓慢向下滑动,待恢复至装配状态后,对系统整体完全泄压。
4.3 氦质谱检漏试验
提升试验合格后需要对产品进行氦质谱检漏试验。通过转接器,将产品与氦气源连接,打开减压阀,缓慢向产品内充入0.2~0.3 MPa氦气,保持产品处于锁紧状态,检查产品下位锁各连接处密封情况;继续增压,使产品完全解锁,保持增压直至3.2 MPa。检查产品各连接处气密情况,要求最大泄漏率不大于1×10-6Pa·m3/s。
5 工艺指标完成情况
对座椅缓冲器进行5次空载提升和负载提升试验,试验过程及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提升试验数据见表1。
通过对座椅缓冲器提升过程的漏率检查,整体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氦质谱检漏合格,其漏率为2.5×10-7Pa·m3/s。
6 结语
通过对装配试验过程的工艺研究,不仅解决了座椅缓冲器装配试验中的难题,达到了工艺研究的预期效果,而且开拓了新的装配方法,使装配过程更加完善,简洁,缩短了装配周期。试验过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完善了产品的功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该产品装配试验过程研究成果,对以后产品的装配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云渤.飞机装配工艺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2] 黄庆学,陈占福.轧机轴承与轧辊寿命研究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程出版社,2007.
[3] 王辉,顾寄南.基于规则的装配顺序规划方法研究[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2(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