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娜·亨内维尔 《巴黎评论》 建筑者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54101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6月15日,《巴黎评论》第七任出版人苏珊娜·亨内维尔在纽约逝世,享年52岁,她在《巴黎评论》杂志社工作超过30年。
  《巴黎评论》1953年于美国创刊,作家访谈为其中最持久且最著名的部分,已成为杂志的招牌,也树立了访谈的文体典范。从创刊号中的E·B·福斯特访谈开始,《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作家,至今已超过300篇。最初以“小说的艺术”为名,后扩展到“诗歌的艺术”与“批评的艺术”。
  《巴黎评论》的一次访谈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出版,杜绝所有商业元素。而事实上,每一位作家都以接受《巴黎评论》的采访为荣。苏珊·桑塔格在1965年的日记中就曾暗下决心:等我讲起话来能像美国作家莉莲·海尔曼在《巴黎评论》上那样清晰而直接的时候,我就可以接受访谈了。1994年,她如愿接受了《巴黎评论》的访谈。
  1973年,《巴黎评论》从巴黎搬回了纽约,编辑部就在杂志灵魂人物、创始编辑乔治·普林普顿租住的公寓中。这里成为了美国文人聚会的中心,几乎每周的一个晚上,詹姆斯·琼斯、威廉·斯泰伦、欧文·肖、诺曼·梅勒、菲利普·罗斯、莉莲·海尔曼等作家都会出现在这里。
  1989年,苏珊娜担任了编辑助理。她生于波士顿,童年大部分时光都在巴黎度过,曾就读于哈佛大学,跟随剧作家威廉·阿尔弗雷德学习英语。普林普顿发现她具有一定的文学才华,对国际文学充满热诚,并且有极佳的职业道德。入职后,她翻译了诺贝尔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访谈,编辑了尼科洛·图奇的小说,还帮助普林普顿编纂了《巴黎评论选编》(The Paris Review Anthology, 1990)和《作家书简》(Writer’s Chapbook, 1989)。1993年,她与杂志社的副主编安东尼奥·韦斯结婚,育有三子。
蘇珊娜·亨内维尔(1966-2019)美国,出版人

  2000年,苏珊娜和她的家庭重新回到巴黎;2005年,她成为了杂志社驻巴黎的编辑。她完成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石黑一雄、“乌力波”文学工场创始人和诗人哈里·马修斯、法国的激进派和小说家米歇尔·维勒贝克、巴黎的非虚构小说家埃马纽艾尔·卡雷尔、翻译界伉俪理查德·佩维尔和拉丽莎·沃洛洪斯卡娅在内的一系列访谈。这些访谈的范围极广,同时又经过细心的编辑,呈现出了这些作家的工作状态。
  埃马纽艾尔·卡雷尔与苏珊娜一起待了两天,称苏珊娜是他见过的“最有趣、最机智、也最友好的人”。他认为在苏珊娜身上发现了《巴黎评论》闻名至今、一直传承的自由性与严肃性。“她清楚地裁剪了文字,当然也改变了我的说法,但是我感觉当时发生的一切都还在那儿。在每一句里,我都能认出我自己的声音。一个人必须具有天赋,不仅仅是作家的——必须还要有音乐家的天赋,才能创造这样一篇访谈稿,而作为这篇稿件中的受访对象,我感到这经历十分难得。”
  2015年,苏珊娜回到纽约,成为《巴黎评论》第七任出版人。据《巴黎评论》编辑部悼文回忆,她喜欢带同事们去奥戴恩餐厅午餐,用个人经历和职业热情这类问题考得新实习生们焦头烂额,然后她还会仔细地记住这些细节,等着这些《巴黎评论》的新人不断成长。悼文称,“作为出版人的苏珊娜是一位宽厚的同事和导师,是我们委员会和员工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
  在担任出版人的同时,苏珊娜也为《乔治》杂志、《美丽佳人》杂志和《纽约时报》工作,还是阿尔伯丁书店的创始董事之一。2018年11月,苏珊娜在法国被授予“艺术与文学骑士”荣誉。
  苏珊娜将《巴黎评论》称作“我们的魔力世界”。《巴黎评论》编辑部评价:她是这个世界的建筑者,是热情的、慷慨的分享者。
其他文献
图/受访者提供  成为歌手的第14个夏天,李宇春尚未完全学会与被比赛赋予声名的另一个自己和谐相处。在细枝末节上,李宇春会冒出一些“幼稚的小叛逆”。比如在宣传新歌《作为怪物》的微博中,提到过去,她写“参加工作以来”,“出道就出道,参加什么工作啊?但实际上那是我内在的一种小坚持。”  上了舞台,两个她相安无事,甚至相互助力。她热爱舞台,认为现场表演是“一次性的艺术”。从初二第一次上台表演开始,她的状态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变成了一个没有现金的人。晚高峰,网约车约不到,出租车打不到,手机又快没电,习惯性地去找充电宝,发现没带,这才意识到问题来了:切断手机,连基本的日常出行都成了难题。  这种变化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需要产生交易的行为,比如买东西。这在商家和平台来说,逐渐演变成了“新零售”的概念。  我原本以为,新零售之所以“新”,是“新”在方式上,比如增加了购物体验、交易方式。原本
在南印的亨比村(Hampi),最令我惊奇的,恐怕还是嬉皮士的数量之多。嬉皮士几乎都是外国人,尽管来自五湖四海,但有着相似的装扮。他们有的剃了光头,有的留着脏辫子,穿着皱巴巴的粗麻衣服,打着耳洞或鼻钉,很瘦,眼神直勾勾,表情中带着人畜无害的平静,又似乎暗藏激流。  没人说得清嬉皮士最初是怎么看中亨比的。或许因为这里只有素食没有酒精,远离任何一座大城市,自打成为废墟以来,就有一种与世无争的气氛。加上物
捌斤火化处  风在往南吹,过隧道的时候发出呜呜的声音。  “这样就很不好。”村口有个老人说。又起山火了。  站在村口可以看到面前这座山从背面冒出一层比云稀薄和均匀的烟。七天前这里的烟是往北去的,在翻滚的浓烟中心可以看见发红的火光,那场大火烧掉了至少20公顷森林和31条人命,“北边的树烧完了,南边还有很多哇。”  3月30日的大火使整个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西昌市沉浸在一种无孔不入的悲伤中,被连日的太
曹德旺参观美国工厂  三年前,导演喻峰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名为《中国工厂》,讲述了广东佛山几家制造工厂的艰难转型。2017年,纪录片发布之后,鲜有人关注。那几年,唱衰制造业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些耐不住寂寞与失败的企业主和工人,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了耕耘多年的领域。  三年后,一部名为《美国工厂》的纪录片上映,触动了中美两国观众的神经。在这部片子里,来自“世界工厂”中国的企业家曹德旺,到美国俄亥俄州代顿
“化石猎人”唐永刚在一处恐龙足迹的化石点上步行测量估算面积。“化石猎人”泛指“ 半专业化”的地质考古爱好者。中国的民间化石科普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后唐永刚  中国的民间科普性质寻找化石最早出现在2000年前后,一个“化石网”聚集了中国第一批“化石爱好者”。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和有限的地质古生物的知识,去搜寻和分辨,然后到网上交流学习。后来,中科院古生物所组织了多次“爱好者”培训,于是多年后,就出现了
2015年,童道明在《可愛的契诃夫》新书阅读分享会上 图/朱绛  “心空了。魂儿丢了。”  2019年6月27日上午,翻译家、剧评家和剧作家童道明与世长辞。在戏剧圈和文学圈的集合里,少有讣闻能像这次这样,激起如此大的涟漪,如此深的阵痛。  上世纪80年代,童道明以戏剧翻译和评论立身,鼓励戏剧革新和小剧场;他推介梅耶荷德不遗余力,影响了内地和香港两代戏剧人;花甲之年才开始创作,且产量很高,风格鲜明。
图/Dave Morgan  “宇宙就是一個不断瓦解的过程,一切都在腐蚀,但我们依然尝试着稳定它们的状态。这种张力深深吸引着我,是我创作的核心。”  秋冬之际,伊朗裔英国艺术家施拉泽·赫什阿里(Shirazeh Houshiary)在上海里森画廊举办她在中国的首次个展“时间于此”(As Time Stood Still),展出了她在疫情肆虐期间创作的多件作品。  《波涛》、《寓言》、《喀迈拉》、《
赵丽蓉表演小品《如此包装》。图/赵振清  从颐和园北宫门坐394路公交车往北走9站,在韩家川村站下车,朝西南小路走500米,便可到达韩家川村赵丽蓉故居。20年前的7月17日,72岁的赵丽蓉在这里因肺癌逝世。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赵丽蓉提出离开肿瘤医院,回到她的农家小院。改革开放后,赵丽蓉借了钱买下这座小院。最初,这里只有三间茅草房,荒草足有一人高。她带着三个儿子开垦了两年,盖好砖瓦房,种上了果树
11月25日晚上7时40分,广州市白云区万福希尔顿酒店,马保国身穿月白色太极服,面色平静地从一楼中餐厅走出来,准备乘电梯回客房。两个高瘦的年轻男子一左一右地跟在他身边。在我试图上前自我介绍时,他们推出手臂拦住我,说:“马老师不接受采访。”直到电梯门关闭,马保国对我的出现没有做任何反应,甚至没看我一眼。  马保国来广州原本是要参与一场快手网红自发举办的拳击赛。晚上6点,活动开始,一个小时后,仍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