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服人,以“美”育人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zx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纲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的民族文化,逐渐形成了人们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文明礼貌的传统美德已深深地融入炎黄子孙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广泛,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学习礼仪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越来越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因此,上好礼仪课,让学生注重细微,从“我”做起,把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以“美”育人、以“礼”服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是非常值得探究的话题。
  一、受教育主体——学生的现状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相始终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则是以提高人的内在素质为目的而实施的多种教育实践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是以人为主体,培养适应社会生存、生活和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好的生理、心理特质,较高的能力与品格素养的人的教育。随着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许多大中专院校相继开设了《现代礼仪》课。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意识到在课堂上讲授的礼仪知识看起来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极为普通和细小的事情,但它却代表着一种深刻的道德力量。它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对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处在青少年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文明修养较差、言行不相表里、诚信缺失、心理问题较多、创造力不足、实践能力薄弱、素质能力较差等问题。从日常行为来看,屡禁不绝的“课桌文化”、卫生间、寝室教室、校园墙壁上随处可见污言秽语,在公共场所勾肩搭背大声喧哗,上课随意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乱扔果皮纸屑等等,这些不该出现在正受着教育的学生身上的陋习,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更另人不安的是有的同学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作是有个性,有的同学具有非常强的自我维权意识却不知尊重他人,从审美能力来看,盲目追求“新、奇、特”,不分时间场合,不懂何谓个性,自我陶醉却往往把自己“包装”得不伦不类,课外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也令人堪忧。
  二、千教万教,先教做人
  礼仪教育实质上是培养人的教育。由于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这就决定了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而是要让所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正不断注入和强化着我们的素质教育。众所周知,学生从小到大所受的各门课的教育中已经涉及到了不少现在礼仪课的内容:如道德、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等等。然而,从许多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我们不难看出,原来那种不系统不科学不详实,甚至有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教育方式没能使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真正做到“入耳、入心、入脑”。因此,在强调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今天,学校教育更应重视以美育人,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将礼仪知识有的放矢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必备的礼仪常识,了解最基本的各种类型的礼仪规范,并能按照所学的礼仪规范要求自己。
  记得有一位学生说过:“我以前去食堂吃饭从不排队,上了礼仪课之后,现在不仅自己会排队,还时常提醒身边的同学遵守公共秩序。”
  1995年河北任丘一中的领导班子在面对青少年学生道德失范,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的严峻形式下,正式把礼仪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于是家长说孩子懂事了,老师说学生比以前好管了,群众反映学生比以前文明了。校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美育之花结出了德育之果。这些事实足以证明:在学校开设礼仪课与学生智力开发同等重要。科学系统地进行礼仪教育是学校进行德育、美育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三、秀外慧中的教育
  美育是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而礼仪教育正是弘扬正气、增强凝聚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教育。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强调人的尊严,强调人与人之间建设性的互助合作,强调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边界,强调职业伦理对职业行为的规范。它让人远离邪恶、低俗,引导人的精神迈向崇高境界,它把人内在的美以实践的形式展现出来。
  我校开设现代礼仪课已经有几年了,笔者渐渐意识到“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相长的过程,千万不能把礼仪课上成了枯燥无味的“政治课”。笔者从教材入手,对教学方式和教学侧重点进行了调整,除了书本上的知识,还从报刊杂志上找来许多与礼仪教育有关、同学们感兴趣的文章和事例,介绍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让学生慢慢地感受到一个人的美是美好高尚的内心世界和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真正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此外,在理论课的基础上笔者还给学生加入“形体训练、仪态礼仪训练、模拟见面与会谈、学生形象设计”等美育实践,从一言一行到一举一动再到公众行为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深刻了解。在适当的时机,把音乐欣赏、文学欣赏等美育知识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同学学习礼仪注重细节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完善了礼仪教师自身的“形象”,同时把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审美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有机地结合起来,显示出美育应有的魅力。
  席勒说:“只有审美的趣味才能导致社会于和谐,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奠定和谐。”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有良好的教育。
  因此,我们要让礼仪教育在审美教育中达到最佳效果,让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与和谐,自觉投身到生活美的创造和文明言行的修为中,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能做到以“礼”服人、以“美”育人。
其他文献
一、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  智能建筑是集建筑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于一体的综合系统。BAS是以中央控制系统为核心,由多种楼宇控制子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主要包括供电、空调、照明、消防、电梯、给排水、报警、LED/VGA显示、智能卡门禁管理、停车场管理及电视监控等设备控制子系统。CAS是建筑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中枢神经”,它包括以程控交换机为核心,以多功
期刊
一、计算机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计算机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除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同样也需要具备和加强计算机能力。  高校在进行计算机相关课程体系设置时,应考虑到使大学生具备以下计算机能力:  (一)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期刊
一、前言  计算机网络能够始终的可靠工作,且不受外界干扰和破坏,这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使用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可靠性成为了计算机网路的最基本要求。了解并运用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原则,并解决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问题确,保计算机网络能够合理、正常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计算机网络的简介  计算机网络主要是指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若干个相互独立的计算机,通过交互设备、通信链路以及相关的网络协议,完成特定
期刊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课、课外活动、运动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文化形态,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条件依托下,由学校广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精神和财富的总和。它所表达和传递的信息是无限的,它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总目标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丰富多彩、健康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享
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所独具的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灵魂的启迪作用,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做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和属性,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技工培养的重要环节  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校来说,技工类院校的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吸引了很多没考上大学的学生,但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才?这就需要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通过我们的教育,使一些学生重新获得自信,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这才是教育的成功。进行人文教育正符合这一初衷。   人文教育不仅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准备,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
期刊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信息技术课在一开始就明确了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作为新型的站在学科教育前沿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特性;必须了解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必须掌握如何
期刊
档案管理是对组织的人员、组织的财务、与其有联系的相关单位的信息进行整合与集中管理的科学,在管理中要求实现科学管理与分类管理便于日后查阅。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档案的管理除了文字资料以外还包括图像声音等资料的管理,需要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一、计算机管理档案的发展历程  (一)离线批处理阶段。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英美等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在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量大的状
期刊
我们国家小学信息技术所设置的课程安排主要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兴趣,通过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了解,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熟悉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愿景,深刻了解信息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通过设置信息技术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和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文化和社会等问题的认识,能够将掌握的信息知识学以致用,培养良好的信息素质
期刊
“红眼”,就是在弱光环境下进行人物摄影时,当闪光灯照射到人眼的时候,瞳孔放大而产生的视网膜泛红现象。用普通数码相机闪光灯拍照时,照片中的人物很容易出现“红眼”。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我们在拍照时可以采取改善拍摄环境、利用相机的“红眼”消除功能以及采用独立的闪光装置等途径。但是,在一定条件的限制下,这些措施不一定能彻底地解决红眼问题,也没有一款相机可以真正做到完全消除“红眼”,因此,对于照片中已产生的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