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阅读特点、需求,提出了推动大学生阅读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图书馆 阅读倾向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步入大学校园,学生的阅读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大学时代作为一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将对成就一生的事业产生关键的作用。我们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多种观念相互碰撞,一切都在更新,一切都在重建。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国家建设者,同时也是对当前趋势有着敏锐感知力的群体。因此,了解、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1、传统的阅读以纸质书刊为主。纸质书刊因其精美的设计、淡淡的墨香及殷实的质感让一代又一代人爱不释手,然而随着视觉文本和超文本形态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几乎所有小说、文学名著等娱乐、消遣类的书籍在网上都可以很轻松的找到。而一些专业性的书籍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相关信息或订阅。网上阅读、读书频道等新型读书途径已经越来越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
2、当代大学生阅读倾向具有年级差异。(1)我们发现,从年级看,文学作品备受垂青,这与文学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有关。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历史结晶,文学名著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永恒的魅力,成为大学生渴求的阅读目标,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生活的美好意愿和情感。当然,这是从积极的方向看。如果从相反的方向来看,那么这类书籍中也存在着一些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都流于粗制滥造的产品,其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均乏善可陈。这部分书籍对学生阅读群来说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降低其审美判断力,使其阅读趣味趋向低俗化。(2)随着年级的升高,类与其他类的差距在缩小。一年级的大学生,刚踏人大学校门,各方面都在适应阶段,其阅读心理具有不确定性,阅读需求层次较低,所以阅读比较盲目和随意,阅读大量的文学类图书可以缓减紧张高考带来的压力,阅读倾向于休闲娱乐型。到了二、年级,大学生开始适应大学生活,也慢慢进入专业学习,学习任务也慢慢加重,因此阅读重心转移到专业基础学习,I类图书借阅量有所下降,语言类、计算机类、经济类的图书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他们要应对四、六级英语考试、计算机等各种等级考试。阅读倾向于实用性、应付型。(3)四年级的大学生(毕业生),借阅最高图书种类为T类,且远超过I类文学类。而且相比于其他年级借阅量是最少的,原因可能是进入毕业阶段,职业意识增强,阅读倾向以自动化和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图书为主外,对未来职业工作、研究生考试开始作准备。
3、就业前景对当代大学生阅读的影响。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在我国剧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毕业就失业"、"先就业再择业"、"毕业生薪酬跳水"甚至"零1二资就业"和"待业啃老"等现象的出现,都是严峻就业形势的一个侧影。就业的压力迫使当今的大学生要么为继续升造而苦读,要么为多拿一些证书以便就业学习,也就是说,大学生的主要精力投向了考研或就业上,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导致90后大学生阅读倾向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以上说明阅读倾向会受到读者不同学习阶段的影响,阅读倾向以需要为基础的,读者阅读需求自我选择方式和目的明确,是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
二、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阅读特点的服务对策
针对大学生阅读的娱乐化和功利化倾向,促进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通过对传统馆藏和电子资源、网上图书报刊的了解,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应根据读者的数量、需求、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易用性、费用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基础学科以图书为主,应用科学以报刊为主,图书以印刷为主,期刊以电子版或网上索取资源为主。图书馆特色化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图书馆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馆藏文献资源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合理配置,从而不断提高馆藏质量,拓展读者的阅读服务功能。
1、吸收不同年级段的大学生参与新书采访活动,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导读辅导,做好书目推荐。
2、加强对大学生的阅读指导。建议高等院校、青年团组织、大学生社团和新闻出版界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课外书籍阅读的指导和引导,积极推荐优秀书籍,开展读书活动,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到健康的轨道上来。构建推荐书目,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面对大量的馆藏文献,如何有选择地阅读,直接影响着阅读效果,让大学生首先认识到读书本身是一种责任,一种思考。大学生作为传统与时代的传承者,对知识的涉猎、文化的熏陶,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面对时代。但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前提,广泛涉猎多领域的知识,阅读古今中外的书籍;建立比较的平台,特别是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最为重要。同时读书要有系统性、计划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03-23.
[2]王余光,李雅.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研究述略[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2):4-12.
[3]黄幼菲.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5):4-9.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图书馆 阅读倾向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步入大学校园,学生的阅读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大学时代作为一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将对成就一生的事业产生关键的作用。我们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多种观念相互碰撞,一切都在更新,一切都在重建。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国家建设者,同时也是对当前趋势有着敏锐感知力的群体。因此,了解、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1、传统的阅读以纸质书刊为主。纸质书刊因其精美的设计、淡淡的墨香及殷实的质感让一代又一代人爱不释手,然而随着视觉文本和超文本形态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几乎所有小说、文学名著等娱乐、消遣类的书籍在网上都可以很轻松的找到。而一些专业性的书籍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相关信息或订阅。网上阅读、读书频道等新型读书途径已经越来越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
2、当代大学生阅读倾向具有年级差异。(1)我们发现,从年级看,文学作品备受垂青,这与文学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有关。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历史结晶,文学名著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永恒的魅力,成为大学生渴求的阅读目标,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生活的美好意愿和情感。当然,这是从积极的方向看。如果从相反的方向来看,那么这类书籍中也存在着一些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都流于粗制滥造的产品,其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均乏善可陈。这部分书籍对学生阅读群来说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降低其审美判断力,使其阅读趣味趋向低俗化。(2)随着年级的升高,类与其他类的差距在缩小。一年级的大学生,刚踏人大学校门,各方面都在适应阶段,其阅读心理具有不确定性,阅读需求层次较低,所以阅读比较盲目和随意,阅读大量的文学类图书可以缓减紧张高考带来的压力,阅读倾向于休闲娱乐型。到了二、年级,大学生开始适应大学生活,也慢慢进入专业学习,学习任务也慢慢加重,因此阅读重心转移到专业基础学习,I类图书借阅量有所下降,语言类、计算机类、经济类的图书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他们要应对四、六级英语考试、计算机等各种等级考试。阅读倾向于实用性、应付型。(3)四年级的大学生(毕业生),借阅最高图书种类为T类,且远超过I类文学类。而且相比于其他年级借阅量是最少的,原因可能是进入毕业阶段,职业意识增强,阅读倾向以自动化和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图书为主外,对未来职业工作、研究生考试开始作准备。
3、就业前景对当代大学生阅读的影响。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在我国剧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毕业就失业"、"先就业再择业"、"毕业生薪酬跳水"甚至"零1二资就业"和"待业啃老"等现象的出现,都是严峻就业形势的一个侧影。就业的压力迫使当今的大学生要么为继续升造而苦读,要么为多拿一些证书以便就业学习,也就是说,大学生的主要精力投向了考研或就业上,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导致90后大学生阅读倾向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以上说明阅读倾向会受到读者不同学习阶段的影响,阅读倾向以需要为基础的,读者阅读需求自我选择方式和目的明确,是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
二、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阅读特点的服务对策
针对大学生阅读的娱乐化和功利化倾向,促进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通过对传统馆藏和电子资源、网上图书报刊的了解,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应根据读者的数量、需求、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易用性、费用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基础学科以图书为主,应用科学以报刊为主,图书以印刷为主,期刊以电子版或网上索取资源为主。图书馆特色化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图书馆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馆藏文献资源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合理配置,从而不断提高馆藏质量,拓展读者的阅读服务功能。
1、吸收不同年级段的大学生参与新书采访活动,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导读辅导,做好书目推荐。
2、加强对大学生的阅读指导。建议高等院校、青年团组织、大学生社团和新闻出版界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课外书籍阅读的指导和引导,积极推荐优秀书籍,开展读书活动,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到健康的轨道上来。构建推荐书目,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面对大量的馆藏文献,如何有选择地阅读,直接影响着阅读效果,让大学生首先认识到读书本身是一种责任,一种思考。大学生作为传统与时代的传承者,对知识的涉猎、文化的熏陶,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面对时代。但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前提,广泛涉猎多领域的知识,阅读古今中外的书籍;建立比较的平台,特别是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最为重要。同时读书要有系统性、计划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03-23.
[2]王余光,李雅.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研究述略[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2):4-12.
[3]黄幼菲.试论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5):4-9.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