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絮娓娓话“旧巢”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yzh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竹的《旧巢痕》是一部新鲜作品。它又似小说,又似散文,很难硬归入哪一类。恐怕还是作者小引所说的“随手札记”最符合它的身分。,
  “旧巢”,指的是几代的陈迹。“巢”里有不少社会阶层的不同人物,都是些“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他们生活在一个小角落里,从没有叱咤过风云,“生活真是平淡得很”、“一辈子一事无成”。然而,他们确实与那个大时代一起存在过,那“旧巢”里留下了他们的痕迹。而这本书则是替这些小人物“张张目”,让他们也“雁过留声”。
  絮絮娓娓,平缓凝炼是本书的特色。书里的主角是一个小孩子,没有写出他的姓名,就是“小娃娃”、“小弟弟”、“小孩子”,而其余的众多人物就都以“小孩子”的称谓为准了。时间十分明确,从一九一二年夏到一九二○年,也就是从“小孩子”出生到他长到八周岁。地点就含糊了,W县——A城——S县,而主要是在较偏远的S县。
  除却开头必要的铺叙,待到“小孩子”稍一懂事,作者就把责任都交给“小孩子”了,让他领着读者去看那“旧巢”、去看那些小人物的生活、去听那些小人物的谈话和啜泣。这八年中,“旧巢”虽无惊天动地的波澜,“小孩子”却也历经沧桑。迁居搬家、红白喜事、识字读书,直到“树倒猢狲散,月明乌鹊飞”。
  孩子的嘴不说谎,孩子的眼也最清明。流畅的文笔,毫无粉饰地把“旧巢”展现给读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旧巢”里有旧中国的一切。难得作者记得那么清,写得那么稳,使人感到平实可信。这给想了解“那一段”风俗人情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能从书中闻所不可闻之事,见所不可见之物。譬如小孩练字的最简单的“影仿”,是些什么字呢?从书中可以见到的——“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可知礼也”。
  “小孩子”因为太小,不可能有所臧否。可是他周围那十几个人物却都,写得有血有肉。许多书是为大人物作传的,许多书是专写奇人奇事的,这都应该,也都需要。而这部书写了这么多凡人凡事小人物,倒显得奇特可贵了。
  总之,《旧巢痕》的出现是令人欣喜的。它不引人注目,但如果读到它,可能年老的与年轻的都会有新鲜感。它印了六千册,数量恐怕少了些。而这类“不引人注目”的书,数量恐怕也不可能太多的吧。
  
  (《旧巢痕》,辛竹著,三联书店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第一版,1.85元)
其他文献
鲁迅的散文诗《雪》是一篇绝妙的内心独白,作者在短小的篇幅中奏出了憧憬、追求和呼号、抗争的二重奏。由眼前的朔方之雪,想到了暖国之雨,由暖国之雨想到了江南之雪,由江南之雪想到了逝去的童年,最后又回到了眼前的朔方之雪。由南而北,由天而地,由昔而今,由雨而雪。南北交错,雨雪互迭,声色纷呈,形神兼备,时空更替,动静有致,虚实得法,刚柔相济。这一股感情的暗流,时而微波轻泛,时而狂澜突起,时而舒卷云霞,时而吞吐
读《袖珍诗丛·青年诗辑》    刚从海上归来,眼前还不时闪现着大海汹涌的波涛,激溅的浪花,和多少不同风貌、不同色彩的大小岛屿的影子。喘息未停,书案上送来了湖南人民出版社新出的《袖珍诗丛·青年诗辑》,为那简明雅洁的装帧所吸引。于是我又好象航行到了另一个大海——诗歌的大海上了。虽然这仅是大海的一角,但同样可以感到汹涌的波涛,激溅的浪花,一本本小册子,如同一个个小岛,呈现着不同的风貌,不同的色彩,心神为
一本文学刊物,就是一种精神尺度,因此也是刊物主持人物化了的心理状态。在一册生气勃勃的刊物上,我们处处能感应到编者、作者自由自觉的心灵之光;而当你面对着一本老气横秋的杂志时,似乎也就看到了一列举步,蹈常袭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的赢弱文人。近一年来,久负盛名的《文学评论》实施版面革新,销售册数湓溢上升,我想,这固然说明广大读者对它的活泼泼的生命力之钟情,对它的恢宏的尺度之倾心,但更为内在的,恐怕是由于
在文学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部作品在它初次发表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若干年后,它忽然被人们发现,引起轰动,获得很高的荣誉。对于艾利斯·卡奈蒂(Elias Canetli)的《迷悯》(Die Blendung)来说,情况正是如此。它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但四十多年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的价值和重要性。一九八一年,它的作者获得世界文学的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证书称它是“一部目光深远、思想丰富
红州学友来信说,他“面壁十年”方拈出了“科学能力”四个字。没有经历过这种思想历程的人不大容易体会到个中甘苦。所谓“科学能力”,无非是说,科学是一种社会力量,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种“社会的科学力量”。这样一连串的平淡而又有点拗口的论断,可能挑不起读者的兴趣。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同我一起仔细玩味一番,我敢说,你将从这些论断中品尝出作者的匠心所在以及它们的尖锐的现实意义。  这里所说的“社会的科学力量
现在的中国青年,看到“拓殖”这个词也许感到陌生(一九四七年出版的《辞海》合订本还保留了“拓殖”这一辞条,我看今后新编的《辞海》《辞源》仍应保留这个辞条),但在四十多年前,日本政府有一个拓殖省,专管开拓领土、向外殖民的事务。而亚洲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正是日本帝国拓殖事业的直接受害者。最近读到日本横地岗先生写的《鲁迅与镰田诚一》(译文载《鲁迅研究资料》第十四辑),从中可以具体地看到过去日本军国主义者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出版全国社会科学学术专著、有关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料书、参考书、工具书及其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读物的专业机构。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力求使反映国内外最新学术成就以及填补空白学科和加强薄弱学科的各种著作更多问世。现将该社出版情况作一简略介绍:  《当代中国》这是一套反映我国建国三十几年各条战线、各个方面建设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大型专业历史丛书。全书约二百卷,已出版《
重读《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没有长眠,至少可以列举三个事实为证:一、举凡涉及人口问题,言必谈马尔萨斯及其《人口原理》;二、无论中外,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总为人口学者所津津乐道,虽褒贬不一,却绵亘至今;三、评价马尔萨斯在人口学说史上的地位问题,迄今仍是学术界的一大难题。一九八五年联合国巴黎人口统计学会议上,以百分之九十九点八压倒多数票赞成立即再版马氏《人口原理》一事,亦可佐证。马尔萨斯为何没有长眠?
正是清明时节。悲壮的“四五”运动已过去整整十年了。在这样的时候,我读完金春明的《“文化大革命”论析》,不由得百感交集。十年恶梦般的内乱,紧接着近十年步履维艰而又步伐坚定的前进,中华民族经过了一段奇特的历史。但是,十年内乱并不是虚幻的梦,奇特的历史自有它内在的规律。金春明的十六篇论文以深刻的反思和信实的史料说明着这一点。这部论文集比较深入地论析了“文化大革命”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着重批判了所谓
记章培恒    早想为章培恒写篇“剪影”,一直不得其闲。最近偶尔翻书,读到他的专著《洪年谱》,为丰富的材料、翔实的考订,以及著者在前言中透露的独到见解所吸引。我觉得无论如何要去探索一下这位中年学者在学术领域中跋涉攀登的甘苦。终于在去年找得机会,与他作了几次长谈,从中得到不少启迪。  话题从《洪年谱》开始。在一间书籍盈室的简朴住房里,我们促膝而谈。章培恒语调平稳舒缓,使人感到亲切。他说,写《洪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