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的故事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2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父亲是医生,“文革”中被冠以“修正主义分子”和“资产阶级技术权威”两顶帽子,关进了“牛棚”。我赴“三线”的头一天晚上,父亲被特许从“牛棚”里回来为儿子送行。与母亲的眼泪和絮叨不同的是,父亲只交给了我一包药(有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黄连素、痢特灵等等)。父亲用毋庸置疑的口气告诉我:“你一定要把这些药带上,肯定会用得着。”稍加沉吟,他又说:“这些药你一定要保管好,不要轻易示人,关键时刻这些药会救命的!”说完两个“一定”,父亲便重重叹了一口气,匆匆走了。
  父亲的“预言”真的不幸应验了,然而救的却不是我。
  发药救战友
  1970年深秋,因水土不服和卫生条件不好,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在全连大面积流行。部队派驻我连的卫生员胡大银的药箱里,却只有红汞、紫药水、纱布、绷带和一把银针,不管什么病,都是针灸一种办法。患病的战友们大多怕疼,不去胡大银那儿,就那么干耗着。也许他们都不知道拉痢疾的严重后果,可我知道,拉痢疾是会死人的!
  从小养成的卫生习惯,使我到“三线”以后在饮食卫生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仍然十分严格。凡是认为不太卫生的东西,我宁可饿着,也不会去动一下。发现馒头被苍蝇叮过,我一定会把馒头皮剥掉才吃。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习惯,全连70%以上的战友都在“红白痢疾”的摧残下痛苦呻吟的时候,我仍然很幸运地作为健康的强劳力,被安排在施工的最前线———虽然我当时的体格很瘦小。
  但是,面对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战友,我也时时被内疚所煎熬。我有药,我本可以把药拿出来减轻他们的痛苦。尤其是面对和我关系较好的战友,我更是如坐针毡,甚至不敢直视他们蜡黄的脸和无神的眼睛。终于有一天,我把父亲的殷殷嘱托丢到一边,鬼鬼祟祟地拿出一部分药,悄悄地分给了两位要好的战友。
  除了悄悄告诉他们服用的方法外,我还特别“羞涩”地叮嘱他们千万别告诉别人我这里有药。父亲交给我的药竟然出奇的灵,两位战友服药不到两天,痢疾便止住了。看到他们终于有力气站起来,我内疚的心也悄悄得到了一些安慰。
  然而,我这里有药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几位快要死的战友像找到了救星,接二连三到我这里来求药。看到他们步履蹒跚、有气无力的样子,面对他们可怜巴巴,几乎是乞求的眼神,我根本硬不起心肠拒绝和隐瞒,反而像做错了事似的,红着脸把父亲精心包装好的药一包包、一瓶瓶地拿出来分发给他们。每发一个人,我都会难为情地嗫嚅着叮嘱他们:“可别再告诉别人啊!”
  自己没药吃
  就在这一次次尴尬的叮嘱中,在战友的情谊和给自己“留一手”的矛盾中,在同情、怜悯的天性与父亲的特别嘱托激烈的碰撞中,药包渐渐见了底。最后,连四环素、土霉素等与肠道传染病不太对症的药也都发完了。直到我把那个印着“战斗在襄渝线上”的绿色旅行包翻了个底朝天,把包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全都倒在地铺上以证明我的“清白”,失望的战友才讪讪地走了。看着他们佝偻的背影,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可怕的痢疾仍然在各个帐篷里蔓延。看着身边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我不免隐隐地感到了一丝恐惧:药没了,如果病魔哪天不幸降临到我头上,我该何以应对呢?
  痢疾的阴霾终于有一天黑压压地罩住了我,而且那阵势与病势似乎比别人来得更加猛烈和严重。当天下午,我便发起了高烧,一连烧了三天。听胡大银后来说,体温最高时已达41.5℃,且不断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唯独能听清楚的一个字就是“爸”。胡大银不解,说人在遭难时多是不由自主地喊妈,你怎么光喊爸?他不知道,我的潜意识都知道只有我爸和我爸的药能救我。
  三天高烧刚见消退,来势凶猛的痢疾便开始了。起初拉的全是暗红的血,一天拉二三十次,腹部一阵阵绞痛。两天以后又有了黏白的脓液,典型的中毒性红白痢疾,拉得我几次晕倒在厕所里。那些天,我时时会感到生命正在走向终结的恐惧和悲哀。战友们上工走了以后,我常常会蜷缩在帐篷里哭成淚人。我才17岁啊!我死了,爸爸妈妈会有多难受啊!这时,我才真正理解我爸说出那两个“一定”时,语气为什么会那么沉重。
  两头蒜救命
  为了保住这条小命,每天我都挣扎着到连部找胡大银扎针。足三里、合谷、气海、关元,每天都是这几个穴位,疼、麻、胀、酸、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深深烙在了我的神经上。强烈的求生欲望,使我的意志变得异常坚韧。
  当我拉到第10天的时候,胡大银一反往常的不耐烦,留针的时间很长,而且一次次地捻针、弹针、加针,显得特别有耐心。收针以后,胡大银长叹了一口气,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说:“小子,你真行!”然后,他从一个上了锁的小木箱里摸出两头紫皮大蒜,郑重地交到我手里:“如果怕辣,就把它烤了吃。不怕辣,就生吃,生吃的效果比烤着吃好。”
  那一瞬间,我眼眶里突然盈满了泪水。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日子里,两头大蒜该是多么贵重的救命良药啊!不知道胡大银珍藏了多长时间,又是下了多大决心才舍得拿出来给我的,正如我当初把药拿出来救别人的命一样!我如获至宝地回到帐篷里,趁着没人,立刻把那两头蒜全部剥了皮,生着嚼了,心口和胃里霎时像着了火一样,“烧”得我眼泪鼻涕一把把地往下流。
  不知道该归功于胡大银的银针还是大蒜,拉到第12天半时,赖在我腹内的痢疾终于被赶走了。第13天早晨,我就被动员加入了背粮的队伍。好在这次只到瓦房店,比到紫阳县城近了二十多里,而且指导员怕我出事,一直在后边紧跟着我,时不时还替我背一会儿。
  在瓦房店的磅秤上,我发现自己的体重只剩下85斤,比患病前整整少了20斤。
其他文献
邻居蔡婆婆教我肉松的制作方法。她说,只要准备一口锅子,一些调料,两斤瘦猪肉就行。跟做牛肉干的程序差不多,只是要更有耐心,撕条和焙干的过程比较麻烦。她打印了一張食谱给我,说秘方就是多放咖喱粉,少放酱油,还有放一点点蚝油。  我买了一斤无皮的瘦肉,按照她的做法,把肉放进锅里,加上葱段和姜片,大料和茴香,煮三个小时。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把肉切块,再撕成细丝,注意按照肉的纹路来撕。平底锅里倒食用油,油可以
期刊
先放糖后放盐。制作糖醋鲤鱼等菜肴时,应先放糖后加盐,否则食盐的脱水作用会促进蛋白质凝固而难于将糖味吃透,从而造成外甜里淡。炒鱼片或烧鱼丸子时加些白糖,鱼片或鱼丸子不易烂锅。  煎鱼不粘锅。煎鱼时,锅烧热倒进油,油烧热后加入少量白糖,等白糖色成微黄时将鱼放入锅内,这样煎出的鱼既不粘锅又色香味俱美。  保猪油鲜香。炼猪油后,趁油尚未冷凝时,每500克猪油加50克白糖,能使猪油长期保持清香和鲜味。  使
期刊
都说中国人的智慧体现在包馅食物上,因为中国这类食物花样儿特别多,比如包子、饺子、馄饨、馅饼、褡裢火烧等,有几十种之多。而外國人就没有咱们这么聪明,他们只会把肉馅夹在面包中间,如麦当劳的汉堡;或是抹在面饼的一面,烤熟吃,如必胜客的比萨。  不知是谁吹了中国饺子的牛,说是“好吃不过饺子”,营养搭配最好、最丰富,营养损失最少。其实,很多人做饺子,是把新鲜馅料的一部分能量都浪费了的。比如,做三鲜白菜馅儿的
期刊
炖是一种健康的烹调方式,温度不超过100℃,可最大限度保存各种营养素,又不会因为加热过度而产生有害物质。炖菜时盖好锅盖,与氧气相对隔绝,抗氧化物质也能得以保留。  经长时间小火炖煮,肉菜变得非常软烂,容易消化吸收,适合老人、孩子和胃肠功能不好的人群。小火慢炖让食材非常入味,味道可口。一锅炖菜里往往有四五种食材,营养多样。炖菜汤多,连汤带菜一起吃,营养不浪费。  炖好一锅菜有四个关键:  第一,蔥、
期刊
我家过年有两道菜最受欢迎——炒酱瓜丁、炒成什.为什么是这两道菜?过年的时候,大鱼大肉吃多了,容易腻.这两道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爽口、好吃.这两道菜都是热菜凉吃,做就要做
期刊
“人家娶媳妇时可是花了两万元钱彩礼的,你能和人家比吗?”每次村里人聚在一起喝酒时,大家都会拿这句话揶揄三叔。  三叔是在二十多年前结的婚。那时候结婚,男方给女方所谓的“彩礼钱”,不过就是几套衣服或者几匹布料,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聘礼,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三千元。那时候,每个人的月收入也不过几百元,即使不吃不喝,一年也赚不了一万元。所以,用村里人的话来说,三叔这媳妇娶得可真是“贵上了天”。  对于村里人明
期刊
我算是个炖肉的高手,因此很多朋友找我代炖。当然,是免费的。主家提供肉即可,调料、煤气都算我友情赞助。因为常做,所以积累了不少心得。其实,我的方法也不见得好,只是个人爱吃罢了,仅供大家参考。  牛前腱子1000克,前腱子花筋兒多,口感好,泡去大半血水,大火煮开15分钟,撇去浮沫,肉汤留用,牛肉过凉待用。取大葱、姜、大料、小茴、桂皮、香叶、草果、丁香、肉蔻等香料炒出香味,倒入煮肉之汤烧开,加入干黄酱汁
期刊
那次去扫父母亲的墓,在香烛的袅袅青烟中,大姐说,父亲一生都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大姐与父亲早年相处的日子要比我们多很多,她对父亲的了解也要比我们更深。我们几个弟妹一时也接不上话,只是望着墓碑上父亲炯炯有神的目光,默默无语。  永远的遗憾  祖父育有四子,父亲为老小。三个兄长念了几年书,就辍学帮父親打理水果摊。祖父疼爱幼子,供他从小学一直念到初中,才让他去谋生学做生意。后来父亲自己又进修了会计
期刊
1984年春天,我36岁。那年,我从自己热爱的纺织机械专业改行当会计,而且是“跑步”上岗。  对于会计工作,我是门外汉。因前任会计调走,我要在一个星期内“跑步”上岗,接替她的工作。这也是当时国家对我们这些老中专生落实政策的体现。没有退路,我只有硬着头皮上。  一切从零开始。我白天跟着老会计熟悉业务,晚上报班学习会计知识。隔行如隔山,借贷、资产、债权、债务、应收、应付、成本核算……林林总总,一些从未
期刊
回乡下老家,刚进门,母亲就说,你奎叔又送来两吨煤。  奎叔是同村的,姓张,我父亲在世时,同他很要好。那年,奎婶刚生了孩子,正是冬天,家里没煤。我父亲见了,就扛了家里两袋煤,送上门去。  五年后,父亲去世,也是在冬天。丧事办完后,家里一点煤也没有了。奎叔来了,推着一个小车,车上是四袋煤,说,别急,有我家烧的,就有你家燒的。后来才知道,为了那些煤,奎叔去了二十里外的一个煤矿,在矸石山捡了大半个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