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

来源 :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蛙声
  从虹桥机场驱车一百多里,来到位于青浦区金泽镇的上海作协写作营基地,我们新疆的二十位同学,着实被小院子优雅的环境所折服。郁郁葱葱的灌木,修剪出几条植物墙。绿色掩映之中,是几幢古色古香的平房。院子前面一池水塘,周边是开阔的湿地。院子后面十几米之遥,有一条河,水在静静流淌。我问营地肖老师河的名字。他稍顿一下,摇了摇头,又补了一句算是回答,这条小河是流向淀山湖的。一条几百米宽且水流丰沛的河流,轻易被人忘记。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里拥有的水源太多,就像我们新疆人记不住戈壁或者沙丘的名字一样。
  我们是一群命里缺水的学生,西部的荒漠和风沙几乎吹干了眼里的潮润。对事物而言,水就是生命,就是柔美,就是希望和起点。而青浦写作营与水如此之近,以至于使人觉得房屋的地基就建立于河滩之上。我的宿舍靠近河边,一个常年习惯干燥的人,居然睡的离水不足二十米,这与水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亲近,让我担心会不会酣眠后,一翻身就把脚伸进了河里。
  夕阳西下,院子前池塘里的蛙声便响起来,起初零零星星,可有可无,像是演出前的调音,有一种水淋淋的清脆。蛙鸣搭建起了一条通道,很快就将我的记忆推进了往事。七八岁时,曾跟着一个远房表哥去艾比湖湿地的池塘抓青蛙。那时生活很艰难,表哥说这是田鸡,可好吃了。在我有限的知识里,无论如何也无法把青蛙与鸡联系在一起的。抵不过表哥对肉香的描述,我兴奋地参与了行动,并负责打手电。历时太久,许多细节记不大清楚了,但蛙鸣一直在心头萦绕。每每听到,都觉得是在控诉,在讨要说法,我总会充满愧疚地低下头来。所以,工作之后,在餐桌上,我绝不吃蛙肉。
  蛙鸣属于乡村,属于池塘,属于绿色环保,属于童年不绝如缕的歌谣。当然,也是被城市溺亡的乡音。
  随着光线越来越暗,蛙鸣在渐渐增强,像荒原上被星火点燃的枯草。起初只是一个角落青烟漫起,后来虽然扩大了些区域,也只是些忽明忽暗的红碳。而夜幕的降临,无疑是浇下了一瓢汽油,轰的一声,火苗串起,火势蔓延,迅速成了燎原之态。最后形成风起云涌,排山倒海之势,蛙鸣将整个池塘烧得通红,火焰在水面上舞蹈。
  一定是这些极具灵性的天降神物,瞧出了我们这些新疆人的端倪,故意显摆,让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不对这些湿漉漉的水生音符动容。
  一个月的学习时间,都会枕着蛙鸣入睡。一想到这些,就觉得好像自己中了大奖,有种恍临仙境的幸福。我想,无论在新疆还是上海,蛙鸣无疑是乡村留给我们听觉的一种奢侈享受。
  确实令人惊喜,在上海,在青浦,在文学写作营,一个静谧、葱茏、幽雅的世界,与蛙为伍、与河为伴、聆听文学、享受田园。仿佛这里不是人口千万的上海,而是失散多年的桃花源。
  晚饭后,出门沿门前的公路散步,走了半个小时,身边居然没有一辆汽车经过。这让我有了一种在乡村泥土路上随性徜徉的安全感,偶尔从茂密的林隙间漏出几声狗吠,那声音也只是短暂地停留一下,就被蛙鸣盖过了。似乎这几公里绿色步道,是用蛙鸣刷出来的,鲜嫩翠绿,晶莹剔透。
  这样的心境和感觉,当然要留在文字里,当然要留在生命的历程里。
  当我正在描述这种心情的时候,蛙的鸣叫更加声嘶力竭了。不得不承认,这种具有天然通灵特性的动物,一定洞穿了人类的某些秘密,因此,它们的合奏,才如此器宇轩昂,如此荡气回肠。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如果优秀的孩子是鼓励出来的,那么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嘹亮的蛙鸣,应该由文学的审美赞扬出来。
  然而,蛙是不懂文学的,它只是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或许是为了引起雌蛙的共鸣。难道一个作家的作品,不是蛙鸣?
  突然觉得,每一只生活在上海青浦写作营池塘里的青蛙,都在彰显自己的才华。
  雨后
  雨是在下午上课的时候落下来的,或许是葛红兵教授的创意写作课程讲得太精彩,坐在窗边,我居然没有感觉到。直到香樟叶子将雨的喧嚣扩充到很大分贝,听觉才被叫醒,回头看时,外面的世界早已浸透了。
  文学营的小院子,有一个精美的露台,铺实木地板,摆放几把藤椅。撑开的太阳伞和盛开的月季花相映生辉,艳丽的花瓣上挂满了雨露,仿佛这些花儿刚刚集体被某件事情感动过。捧一本书,坐在藤椅上,身后被一片老树荫佑,眼前被一群花朵簇拥。这样的环境,不能不使人安静下来,它所营造的优雅,只有阅读才能相配。所有的庸俗,格格不入,哪怕有一闪念的邪念,都愧对一朵花的芬芳。
  雨停了,出门散步,连续路过几座几十米长的小桥,发现桥头都竖有一块牌匾,端端正正写着桥的名字。前面一座叫水车港桥,中间一座叫夏田港桥,最南边那座叫夏天江桥。桥都相距不远,坐落在蜿蜒的几条河叉上,据经验推测,它们应该是一个水系。细细阅读这些名字,都有些淡淡的诗意。
  终于走到宿舍背倚着的那条河上了,顺水望去,水面至少有三四百米宽,倘若在新疆,这无论如何也算是一条有影响力的大河了,可在上海,却跻身不到有名的行列。在此生活多年的老师都叫不出河的名字,他们对河的轻待与无视,让我们这些缺水的心灵深感惋憾。想起儿时的邻居一口气生了十一个孩子,最后连那位父亲都懒得费力气取名字了,就从三毛四毛往下排,一直叫到小毛。在新疆,我们甚至会把十几米宽的溪流称之为河,而且都要为之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方圆百十公里的人,都以河为豪,津津乐道。新疆人,从内心深处,对水是充满敬意的。到了上海才发現,这里百十米宽的水流比比皆是,水的流向和丰沛与否,忙碌的人们无暇顾及。
  我所经过的这座百米大桥,气势恢宏,质地坚固。靠南桥头的水泥牌匾方方正正镌刻出“莲西大桥”四个楷体字。按照“桥随河姓”的传承,这条河是不是该叫莲西河,我权且以此命名。
  出去三里多地,居然都没见到一家商店。同学说,过了莲西桥,再往前走一里地,就到了金泽镇,那里有商业区。
  我站在桥头回望,看见一片高大茂盛的林木区。同学说,那就是我们的文学营。它深陷在绿色里,像一只蝴蝶淹没在花丛中。远远看去,小院的绿色甚至比周围的景物更绿也更丰满。   雨后的河面,几乎看不出水的流淌。远处几叶小舟泊在中央,时而见到有鱼竿甩出。忽然觉得,这时候能不能钓上鱼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种类似于归隐的垂钓,让当事者找到了一种退出时代的方式。远方繁茂的树木和天际的流水,是垂钓者的背景。近处花丛掩映的青砖绿瓦和鸥翔鹭鸣,是垂钓出的诗意。这里离我想要的生活如此之近,轻易就能进入缠绵悱恻的唐诗宋词里。江南的婉约,或许就是雨水酿造的吧。
  我的心柔软下来,在看不见钢筋水泥和霓虹闪烁的倒影里,我开始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开始相信未来。在青浦,在金泽镇,这一方属于上海的土地,至少在今天,挽救了一个人内心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憧憬。
  山深村
  我现在已经习惯朝这个方向散步。从文学营出来,向左拐,路牌上写着“深山支路”。这是一条林荫大道。柏油路两边间隔种着油菜和蚕豆,快成熟了。尤其是油菜,枝干上结的油菜籽,已经泛出淡黄色。不时能看到一些老人在地里,弯着腰拔草,或者采摘豆荚。有时还能碰到骑人力三轮车的老人,上坡时,身子左一扭右一扭,费力地蹬着脚踏板,还能听见链条吃紧时发出的嘎嘎声。
  往东走大约四五百米,有一条朝南拐的乡村小道。说是小道,其实也被水泥硬化了,干干净净,平平整整。路两边则是茂密的林木。左边有许多玉兰树,枝繁叶茂,不时有鸟雀在林间穿飞。靠前还有个葡萄园,藤蔓已然密织在一根根木架之上。右边则是清一色挺拔的水杉。水杉后面是一个很大的园林,密密地长满了各种植物。园林的大铁门上挂着一块铜牌子,写着“上海映绿园林有限公司”。
  顺着水泥路走大约七八百米的样子,就可以看见一个被河流环绕的村庄了。我说的村庄,也仅仅指名字上的归属。整个村子全部都是别墅式小洋楼,高的三层,矮的两层,两条小河从村子穿过。跨过几十米长的南水港桥,就进入村子的中心。沿着河岸,每家的小码头前,都静静地泊着一叶小舟。一个村妇蹲在岸边,从河里轻轻扯出渔网,慢慢摘下挂在上面为数不多的鱼虾。这种江南水乡的特质,一下就能打动你的心。当一群鸭子游过,它们滑动的脚蹼,使平静的水面渐次荡开一道道波纹,你会觉得时间也沉溺于这种安静和悠闲里了。我们碰到村主任。他说这个村子只剩一些老人了,守着家园,年轻人都到外面工作,最多把自己的孩子送回来交给老人。
  不少老人闲坐在楼门前,他们看我的眼神很友善,他们冲我点头、微笑。我猜想他们把我当成了一个外来的打工者,他们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行走在外面,也能够多得到一些友善和微笑。在村委会门口,聚集着更多的老人。那里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他们围在一起,谈天说地。这些人们几十年都生活在一起,一定记得彼此年轻时的样子,在相同的岁月里,经历过他们自己才会共有的苦乐年华和人生记忆。这是一群没有陌生、没有隐私、甚至没有所谓个性的村民。他们是这个村庄变化的记录者,是这个村庄时间的记录者,也或许是这个村庄最后的守望者。
  这里每户房子的间距很近,致使能行走的空间变得很窄,宽处不过三五米,窄处不到两米。我经常会在窄巷里碰到一两个老人推着婴儿车,车里坐着东张西望的孙儿。
  我的手机显示,环山深村一周,大约有两千三百米,村庄还不算太大。即使不大的村庄,也会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晚饭后散步至此,也没有农村鸡鸣狗叫的浓郁的烟火味道。一幢幢楼房都盖得华丽气派,但由于缺少了人气,不免显得有些落寞。
  走出村头,看见三个约莫六十多岁的妇女,正在清扫通向村里的柏油路。她们头戴草帽,手持扫帚,一下一下将路面的尘土和落叶扫到路基下面。路南侧是一大块成熟的油菜地,三四个人将地里搭架子的竹竿艰难地拖出来,一根根摆放在路上,捆扎好之后,放在三轮车上,一个人骑,两个人推,艰难地走向村子。经过我身边时,我看到她们草帽下花白的头发和看我时浑浊的目光。
  我的心痛了,为这些老人的艰辛,也为这个村庄的未来。
  知青老师
  此时,我正在繁华的上海,在肇嘉浜路的明珠大酒店客房。夜幕已经散漫下来,透过十四楼的窗户,我可以看到霓虹的闪烁、车灯的流淌。这是一个高楼林立淹没了视线的城市。这是一个车流如梭渺小了行人的海洋。我在沉思中写下今天的记忆,也写下那些温暖的面孔。
  来上海之前,母亲电话里对我说,一定要请黄老师夫妇和赵老师夫妇吃饭,说上半年自己来上海时,一周时间都在这两个老师家里食宿。母亲还说了他们在疆时的邻里关系和情感依恋。
  这些人都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来新疆的上海知青,许多都是我的老师,黄老师还是我们家的邻居,他们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陆续回到了上海,回到了他们的故乡。
  去上海参加作协培训,刚到,我就打电话给朱锦老师,告诉她说我想见一见老师们,前期学习较忙,二十九号有空,我来安排,聚一聚,请朱锦老师,让他来挑地方。朱老师很激动,说我住的酒店就是市中心,就在附近最好,他一定通知到老师们。
  心里有事,不到十点就醒啦。洗漱完毕,上街吃了碗牛肉面。看看快十一点啦,慢慢往预定好的“上海1号”走。刚到附近,一位阿姨问我“上海1号”怎么走,说有人请她吃饭。我看她有点面熟,问是不是朱锦老师约的。她惊诧地看了我半天,点点头。我说就是我请老师们的,我是新疆兵团农五师89团的。她立马热情起来,说自己是马全州的爱人。我知道马全州曾任89團医院院长,后来去了广州,现在已是广州某医院的著名外科主任了。他的爱人吴老师没有教过我,但我也是有印象的。
  不到十一点半,所有人都到了。杨妙芳老师还是那样开朗、热情,我第一个认出了她。她让我一个一个认其他老师,时间太久,只认出了原农五师《战旗报》的余丰主编。大部分面孔都似是而非了,或者头发花白,嘴唇干瘪;或者龙钟老态,步履滞重。经过杨老师一一介绍,他们留给我的过往影像才与现实稍稍对接,但无论如何都难以统一了。记忆依旧保存着他们极富知识才华和人格魅力的景象,而后时间割断了延续的环节。三十年后,突然面对他们的暮年,我有些心酸。   他们大都是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六年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新疆兵团的,当时大的不过二十岁,小的不到十八岁。从人头攒动、车流如梭的上海,一下到了芦苇遍野、荒无人烟的戈壁,绝望和落差绝非文字所能表达。他们却像红柳一样,不但扎下了根,还在改变着周围的环境。可以说,是上海知青,改变了我们这一代兵团人的知识结构和生活认知。
  黄老师的儿子叫康康。我上初一的时候,他大约四五岁,每天都围着我,嘴里嚼着牛奶糖,还不时地吹个泡泡,让我垂涎欲滴。我买了一本新画书,康康缠着要看,我让他用牛奶糖交换,他翻遍了口袋也找不出一颗。我只能将就,说用嘴里的糖也行。康康犹豫了半晌,咬了一半给我。我用凉水冲了冲,放进嘴里,问他咋不甜。康康说,这是泡泡糖。十一岁我才知道了,这世上还有一种没有甜味的“假糖”。
  老师们聊到了我的父亲,说起父亲当连队卫生员的点点滴滴,说他极少让人吃药,有病了只需要施针灸就会好。一头白发的汤老师说,我孩子拉肚子,到医院治了一个星期都不好,找到你爸爸,在孩子左手五个指头上扎了五针,两天就好了。顾老师说,自己当时是六连的会计,爸爸是六连的卫生员,“文革”中斗得很厉害,爸爸不管哪派的人受伤了,都去治疗救人。薛老师说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是爸爸接生的。那时候哪有妇产科?卫生员什么都干。他们在谈我父亲的时候,我是骄傲的,尽管父亲所做的这些事,我一无所知。几十年了,父亲工作中的一些细节依然能被人记住,应该不僅是记忆,而是敬佩一种品德。就像我记住我的这些老师一样,不是哪一堂课,而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不倦,是他们把二十岁到五十岁期间的青春和智慧,分享于我生长的土地上。我的知识里,有一部分是他们的,我的记忆里,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他们。
  几个小时的聚会里,谈的最多的是新疆,是兵团,是他们生活了二三十年的89团。他们极少谈上海,谈现代的繁华,谈生活的困境。他们告诉我,这些从新疆返回上海的知青,成立了一个联谊组织,大家经常一起聚会。他们有共同的记忆和语境,相互扶持,抱团取暖。
  以我的生命历程,我应该感谢这群上海知青老师们,教授我知识,教会我生活。但对他们个体而言,支边却又饱含着命运的悲剧。新疆和上海,分割了他们的生活和情感,销蚀了不能回归的青春。他们回到了故乡,记忆却被新疆收藏了。在上海,他们是一群身份不明确的人,在植物长根须的时候,他们被移植到了漠北,他们的根不在这里。如今,他们的枝干回来了,这是他们内心的方向,却发现,除了语言和面孔,这座城市与他们相距甚远。就像松树干上的节疤,坚硬、顽强,却与整体木质格格不入。
  我感谢他们,我的生命里有过他们给予的温度。这个世界应该感谢他们,他们用他们唯一的青春,填补了那个时代的荒凉。
其他文献
人间值得  我们总在穷途末路时计较得失  這简直让上帝和傻子  一齐发笑  多么庆幸,我们得到了一场又一场  莫名的青睐  在新冠病毒难以捉摸的笑容里  人心的一角被轻轻撕开  无法躲避的,人对人的捉弄  让一些败类激动如大海  而一枚雪花正洇洇化开  患得患失的我们如丧考妣  冻疮痊愈的手指一如花芯  这温室里的弱苗  统统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架势  装睡的人,都知道大厦将倾  寄希望于一根稻草一
期刊
互联网已经成了当代青年社交的中心场域,青年群体的社交习惯不断从各个方面被网络所形塑.互联网高度瞄准用户兴趣及关注点为群体分类的特质,连同网上信息流对目标用户的聚合效应,不断造就了一批围绕兴趣、 “意见”形成的相互认同的“圈子”,并日益成为网络空间的主要参与者和掠夺者,使互联网成为一个生机勃勃而又互动频繁的新型社会.网络社交的组织方式及文化形式已经深度参与了当代青年文化的生产,作为一种“类政治”的公共参与形式,年轻人从网络社群中不仅学会了建立在公共参与基础上的身份表达,更从中深刻体验并了解到新媒体时代的文化
一  七邻八舍的辣椒秧早已移栽了,鞠余闷才开始撅着屁股锄地。他做事总比村里人要慢半拍,讲话也是,慢吞吞的,仿佛话语也噎着。我问他为何在菜地上打凼,他仰着头,像要打喷嚏,又打不出来似的,然后咧了下嘴,吸了一口气,缓缓地吐出八个字——茄子栽阔,辣椒栽窝。  歪嘴、面瘫、颧骨凸、皱纹深,鞠余闷稍稍仰起头,面部显得有些滑稽,甚至狰狞。乍一看,整个脸面好比是枯萎变形、满布褶皱的树皮。好在,我都见惯了。村里人
期刊
一  夜空中,繁星闪烁。最亮的那颗,正往东方落下,是火卫一福波斯;比它稍小而暗的星,是火卫二戴莫斯;更暗一点的,是地球。  星光洒不到地面,港口只留了一盏灯,刚刮过的沙尘暴在棚顶掀起一层蒙蒙雾气,每个角落都鬼影幢幢的。  江灿躲在一个角落里,焦虑地搓着双手。每隔几秒,他就飞快地瞄一眼手背上贴附的透明手机。约定时间已过,他决定再等十分钟。他听说,那批不雅照流传出来后,火星七个区都被彻查了几遍,各个港
期刊
一  父亲消失以后,日子就陷入雾蒙蒙的光影中。落叶裹挟着秋风中流泻的古铜色光泽,在村庄上空飞舞,如同千万朵火焰浪潮般盛开。秋天仿佛受到惊吓,朝几个方向同时撤退。  几年前的父亲野心勃勃,满怀斗志,一心想要干番大事业。他背着大包,四处逡巡,终于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傍晚,撑着那把黑色大伞从家里出发。我和父亲一起来到了公路上。父亲忽然停了下来,扭头对我说:“别送了,快回去吧。”我不想面对恼怒的母亲,执意再送
期刊
东经88.3度、北纬43.8度,天山山脉东段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像一头腰肢舒展、蓄力欲跃的雄性雪豹,侧目回望山下这片叫作“古牧地”的领地.rn145年前,这里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第一场恶战的主战场.46年来,这里已成为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的创业之地、腾飞之处.1975年春天,随着一座座炼塔拔地而起,沉寂千年的洪荒漠野焕发出亘古未有的蓬勃活力.终年身披冰雪的博格达,在东天山的最高处,目睹了中国石油的“宝石花”在此璀璨绽放的全过程.
期刊
你长时间保持静默,却有那么多话想说。你不知道欲言又止,是多少人、多少事情发展中的常态。每天面对你,就像面对一个巨大的空间,这里面有无限可能,你时常收集过去,又不断规划着凝视者的未来。你知道周围几米到几千米的秘密,但是你不能说,无论是多么宏大还是多么不堪。智者善藏,你总是用沉默的表情来解决最难解决的问题。  一  第一位要说的是“B君”,因为他是白色的,牛奶一样的白,他来自我的母亲。他并不能够完全遮
期刊
一  星期六和星期天,父亲总是命令我牵着牛去森林里吃草,直到它毛茸茸的肚子像一只巨大的皮球那样鼓胀起来,我才能回家。否则,父亲就会黑着脸冲我说,你看看,它的肚子还瘪塌塌的,你就跑回来了。我害怕父亲脸上的怒火蔓延到他粗糙的手掌上,不得不在森林里待上一整天。  这头牛并非我家独有,是和村子里另外两户人家共有的。在村子里,我们把这种事情称作“扯伙儿喂”。堂伯父家拥有两只脚股份。我家拥有一只脚股份。另外一
期刊
油菜不停地开花  花还在开  我很吃力  游出这片没有边界的金色波涛  花还在不停地开  我已卷入  一个又一个太阳制造的明亮漩涡  我持续在由此而来的一场高烧中  这一场高烧真是太好了  太阳落下,我升起  我与一朵花交换了彼此的颜色  回来后,我爱上了自己的面目全非   小山  家门口的小山上  野花野草恣意生长  只要不限制它们  木椅子  人行道上  就会被小植物温柔地掠占  北方,短暂的
期刊
在中国,小农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勤劳程度举世闻名,贫困问题却与之如影随形.中国共产党靠走群众路线,不仅带领小农取得了革命胜利,更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这多少让那些人均自然资源乃至财富条件比中国好得多的国家,显得相形见绌.这也意味着,世界发展经验固然多样可鉴,但并无固定模式可抄.当我们消除绝对贫困、向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前进时,认准自己脚下的道路,就变得更为重要.其中,小农该何去何从,就是一个关键问题.然而,我们当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较二十余年前“三农”问题成为热门话题时,似乎并没有变得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