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uli8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纹石中大型的景观石颇为稀有。此石表皮苍枯,石势峥嵘,远观之,绝壁沟壑大气磅礴;细斟酌,峰回路转玄机暗藏;整件作品,飞瀑争喧,气象万千,可居可游,好一派热闹景象。此石配座颇费苦心,为显示其崇山峻岭之蜿蜒山势,又不失近观山体连绵回转之动态,藏者别出心裁,以离地100厘米高度设计配座,以衬其巍峨,示其意境,对赏石作品观赏尺度的独到把握可见一斑。
  另赋诗曰:
  连峰去天不盈尺,松杉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嚣,悬崖峭石万壑深。
其他文献
2015中国灵璧县第三届旅游文化节暨灵璧石精品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5年4月15日- 5月15日  展会地点: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奇石文化园东侧  联系方式:15955794888  台湾图案石协会年度成果展  展会时间:2015年5月24日- 5月31日  展会地点:台湾新北市三重区社教馆(集集街68号)  联系方式:苏国城 0925- 491209  台湾高雄石友会25周年展  展会时间:2
期刊
爱上彩色或有纹路的奇雅石是在学生时代,因为大哥早年也曾酷爱收藏古董文物和具有艺术形态图样之纹样石,因此本人早就爱好各种石头。生长在台湾产石最多的地方——花莲县玉里镇。听地名即知,此地处于环山纵谷,河川溪流水质清澈、风景优美,石如美玉,当初以此命名,就因为是蛇纹大理石产地而颇有盛名。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卑南文化就懂得运用当地石头质材坚硬的特性,做美丽的配饰和生活器材,遗址发现区域地段,东部海岸
期刊
河北省中南部有条河,名滹沱河。它发源于太行山深处(山西境内),贯穿整个石家庄地区,进入子牙河、海河流入渤海。滹沱河可以说是石家庄的母亲河,我们今天说的滹沱河奇石也就是太行山的石家庄奇石。    悠久凸显的石文化     说奇石,有必要提一下石文化。石家庄号称“天下第一庄”,作为省会,它是河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又由于革命圣地西柏坡在此,有时又被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石家庄是一个新兴而古
期刊
春节期间,我几乎是每日都在酒海肉山中奋斗,朋友们如雨后的狗尿薹般参差不齐地出现在酒桌上,比往常的亲昵程度提高了N个百分点。喝酒也比平日理直气壮了许多,春节的酒一般都能喝到天崩地裂、气绝身亡的地步,全然看不出一点金融危机对我们伟大祖国的丝毫影响。老父亲一辈子不近酒色,他忧心忡忡地看着我喝得像个灭火器似的,神色弥漫着对国家前途和未来的担心。  我不忍一个古稀老人对他自由散漫的儿子的担忧,真想向老父亲保
期刊
一、蛋白石说    我们通常所知道的蛋白石(opal,中文为欧泊),是一种天然硬化的二氧化硅胶凝体,含5%-10%的水分,属于非晶质,内部具球粒结构,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不同种类的蛋白石会折射出不同颜色的虹彩荧光。  蛋白石主要产自澳洲,其他还有捷克、巴西、墨西哥及南非等地,我国的内蒙阴山、新疆等地也有蛋白石矿,多为无色或白色的,因此主要作为料石使用。蛋白石作为宝石,很早就被加工成各种装饰物品,为人
期刊
古称“金城”的甘肃兰州地处祖国心脏,黄河穿城而过,不仅孕育了丰富的黄河石资源,更培育出一支庞大的赏石队伍。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兰州就已经有了群体性的捡石活动与小范围的奇石交易,并形成了零星的规模不大的流通市场。而随着全国赏石活动如火如荼的发展,作为西部石文化重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赏石条件的兰州石界,也在为黄河石的前景积极筹划着,然而,要发展就离不开宣传。《中华奇石》杂志自创办之日起就为兰州石友提供
期刊
泸州女子爱石协会的成立,犹如崖畔上开放的一朵红花,鲜艳夺目、光彩照人,它标志着中国奇石文化即将迎来又一个美丽的春天。  中国奇石文化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中国奇石理论发端于封建时代的初期。大思想家孔子同时又是中国第一个奇石理论家,对中国奇石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他的奇石理论成为中国奇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他的审美境界为奇石欣赏的最高典范,推动了奇石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他的儒学思
期刊
本文所列《相关/相似观赏矿物特征对照表》是为应对近年逐渐兴起的“观赏矿物”普及化的新形势,而整理、编排的。按原来的打算,计划将观赏矿物分为十几个大类,每次按一个大类逐步介绍给喜好矿物的石友,至本期已发出了4篇(石英/水晶大家族、玉髓/玛瑙大家族、方解石/白云石大家族和萤石大家族),内容详实而便于鉴别对照。但也有业内朋友反馈:还急需一个全面、概括的对比资料,便于尽早普及常见的观赏矿物,否则按目前进度
期刊
中华奇石文化源远流长,爱石赏石之风悠久浓厚。在历史记载中,“周公植壁于座”,汉武帝拜启母石、屈原佩石、陶渊明卧石、杜甫供石、自居易咏石、米芾拜石……都是用奇石装饰自己,从而体现审美意识的升华。河南南阳的汉代石刻画像所绘的“羲和捧日”与“女娲捧壁”,更是用神话形象地赞美了石头。纵观历史,这种赏石之风大约始于商周,盛于秦汉、唐、宋,并在唐宋时传入日本、朝鲜等地,并逐渐在东南亚及欧美等地盛行。   作为
期刊
菌盖、菌柄有了,衔接也有了,“蘑菇”如意成型。而且,有几处表象颇有意思。  一是盖平柄斜。假如盖、柄都横平竖直,看似标致,但难免生硬,也有悖物象生长常理。  二是盖新柄老、纹脉不一。同实体,一新一旧,原则上讲不通,但这里,倘若新老一致,也就读不出生机盎然、厚积薄发;同样,若纹脉也一样,那么至多形像,神像根本无从谈起。  三是盖顶似乎被削去了。这不但没让人觉得不完整,还让空间无限延展,更觉生长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