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悟中践行与守望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的痛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天地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我曾有过两次刻骨铭心的痛。
  第一次,是毕业后,初上讲台。那是一堂作文讲评课,我在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后,提醒他们注意某些不该出现的问题:或者是语言表达不当,或者逻辑关系混乱,或者是选材不合适。当我在那里热情洋溢讲解时,却发现一个可爱的女生居然拿出作业本,安稳地做着题目。我有些恼怒。她却一脸无辜:“老师,你讲的那些失误,我没有。”为了不耽误教学进程,我只是示意她收起作业本,可内心却有种隐隐的痛。
  第二次是2006年3月。记得那是入春以来最冷的一天,从教室走出来,我都不晓得自己是以怎样的状态走到会议室去参加讨论的。在公开课《黄河颂》一课的导入时,我深情地提问:“同学们,‘祖国’这个名字深深地烙印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只要一经拨动,势必产生回声。当你看到或想到哪些事物、哪些情景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我们的祖国?”不想一个学生举手回答:“我一看到假冒伪劣产品时,总是想,为什么在我们呼吁把好质量关的今天,我们国家的假冒伪劣依然泛滥成灾?……”一副愤世嫉俗的态度。教学脱离了我的课前预设。尽管我告诉他“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但这开场白无疑给我泼了一盆凉水,心里一紧张,又加上期待能够有良好表现的心理压力,以至于整节课的教学有些前言不搭后语。
  二、我的悟
  经过这两次惨痛的失败,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积极创设空间,还学生主体地位。”新课程倡导的这些理念必须渗透在备课中。备课除了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可在课程改革推行多年以后,我的教学观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困,则思变,我下定决心:在课堂上,我不能当演员,而应做一名娴熟的导游,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入胜境,让他们自己在知识的千山万水中去领略无限绮丽的风光。
  三、我的行
  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探寻,我总结了在阅读教学中“因学设教,顺学而导”的一些方法,并把它概括为“三用”原则。
  一是巧用学生的疑问。阅读教学应在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中让学生不断生成问题,并采用相关策略引导学生释疑解疑,实现动态生成。如在鲁迅《风筝》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快乐地回忆着自己曾和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同学伙伴一起或独自放飞风筝的情景,深深责怪文中的“我”粗暴地阻止童心烂漫的小兄弟放风筝的专制霸道、不通人情。我正为这堂课的顺利进展暗自欣喜,冷不防,班上思维活跃常爱较劲的一个学生站起来了:“老师,‘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一句中,‘不幸’一词好像用得有点不大对劲。”班上一阵骚动。我不动声色地扫视了一眼教室,微笑着示意他说下去。小家伙挠着后脑勺说:“老师,如果没有那本书,作者可能还以为自己这样做是对小兄弟的负责管教,还要糊涂下去呢,幸亏看到了这本书,才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应该是‘有幸’,怎么能说‘不幸’呢?” 我稍稍定了定神,带着欣赏的语气表扬了这位学生不惧语言大师、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然后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作者在反思自己所做的这件事时的态度是怎样的?”“后悔不已。”“沉痛内疚。”“自责检讨。”……学生七嘴八舌道。“那么,‘不幸’与‘有幸’,哪个词更能传达出这种味道呢?”其他学生的附和声小了,可提问学生的神色还似有不甘。我又接下去说:“确实,从语法和内容上看,‘有幸’一词完全可用,但从传达沉痛的感情和自责的语气来看,你们觉得哪个词更传神呢?正因为作者一直以为自己这样做是对小弟的负责管教,到头来才知道却是自己亲手虐杀了儿童天性,作为深爱兄弟的‘我’怎能不为自己的行为自责、痛心呢?这正是:原先糊涂,‘我’还可以理直气壮地干涉;不幸的是,现在‘我’已发现自己的错误,怎能叫‘我’原谅自己?这‘不幸’一词,是否已从骨子里写尽了我对自己错误做法的耿耿于怀、不可饶恕?”慢慢地,小家伙的疑惑神色渐渐舒展开来。
  二是妙用学生的错误。课堂教学应当允许学生犯错,错误往往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只有珍视并合理开发日常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给学生“知错”和“纠错”的机会,才能化“错”为“对”,激活教学。在朱自清《春》一文的教学中,读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有一学生不注意把“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读成了“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叫着”。这是个可以让学生对语言进行品味的契机!于是,我马上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启发学生赏析“闹”字的精妙。我问他们“闹”能不能换成“叫”?学生七嘴八舌说了半天,答不到点子上。我知道学生的思路需要启发,于是给他们分析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古诗中“闹”字的精妙。我说:“‘闹’字不仅写出了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样一分析,学生对“闹”字的用法拍手叫绝。有的说:“我明白了,‘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个‘闹’字体现了花开得艳,开得香,开得繁,所以蜜蜂才会闹。”有的说:“我明白了,‘闹’让我想象到了蜂飞蝶舞一派忙碌的景象,让人犹闻其声,犹见其形。”……
  三是善用学生的发现。阅读教学还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发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教学《〈论语〉十则》时,对“士不可以不弘毅”一句中“弘毅”一词的解释,有一学生提出质疑:“老师,我查了字典,‘弘’是‘博大’,‘毅’是‘刚强’的意思,那两个字连起来应是‘博大勇毅’的意思。我认为这跟你给我们讲的学识广博的‘士’的身份更相合,我觉得书中把‘弘毅’一词解释为‘刚强勇毅’不完整。”听着学生有板有眼的分析,我内心窃喜,且不论教材的注释是否完整,单是学生那种敢于怀疑的学习态度就让我欣赏。最后,学生决定写信给编教材的叔叔阿姨,向他们说明这一点。
  四、我的梦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为了实现系统效果的最优化,它要求教师灵活把握“因学设教,顺学而导”的调控策略:有时顺水推舟,不露声色;有时旁敲侧击,迂回前进;有时抓住机遇,生成资源;有时主动出击,积极控制。
  在教育变革的洪流中,我只想做一根拔节的竹子。尽管每一次拔节都会结疤,但是竹子是幸福的:因为经历了痛苦而幸福,因为有了泪水的浇灌而幸福。无论有没有风的青睐,有没有定格在别人的眼眸里成为一道风景,竹子都会笑着看一切的过往,然后,真切地在夜阑人静时聆听拔节的脆响。这就够了!
  (责任编辑:方龙云)
其他文献
摘 要: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恒定的,但最起码能助益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节教学公开课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引发我们对新诗教学内容相关问题的思考,如新诗到底如何解读,新诗的朗读技巧如何在课堂上呈现,新诗教学应注意哪些关键性的教学细节。  关键词:新诗教学;教学内容;朗读处理;教学细节  最近慕名去听一位学科带头人的课,讲授的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名家教名篇,自然是我等学艺的良机。于是静心屏气,聆听整
期刊
编者按:近年来,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一话题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在我刊编辑部近期收到的来稿中,探讨相关问题的论文较多,内容不仅涉及语文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多的小说、诗歌等,而且涉及教材选文较少的报告文学、戏剧等。本期,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些刊发,以飨读者。  摘 要:语文教学要有基本适当的文本体式意识,不仅要“明体”,更要“辨体”。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手段进行“报告”。读写报告文学,我们要看其“写实”“非虚
期刊
摘 要:“初中文言常用词语探微·字里乾坤”微课程是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中的知识拓展类课程。这一课程所选文言词语为整个初中学段常见的文言实词,适合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使用,每课内容相对独立完整,既可分开单独使用,也可进行系统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知识拓展类微课程;文言教学  一、“字里乾坤”微课程开发的背景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
期刊
摘 要:阅读取向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鉴赏者”取向,一是“解读者”取向。从编者、作者、作品、预读者四个角度出发,小说《一滴眼泪换一点水》的阅读取向应该是“解读者”取向。“解读者”阅读取向的小说,可以“研读主题”“探究技法”“品析语言”为主体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说教学;教学内容;阅读取向  不同文体的阅读取向自然是不同的,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不同的。  一、小说的阅读取向  (一)阅读取向的类
期刊
刘亮程先生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放在教材“乡关何处”这一板块,指向性显而易见。文章最后一段是: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对此,“教参”解释为:  当烙上一个人生命印记的故乡不复存在时,人就像失去了根的浮萍,这就意味着它失去了精神寄托和归宿之地,没有通向未来的方向。这句话体现了一种精神流浪。  刘亮程被誉为“乡村哲学家”,他把文字指向乡村,给予了乡村更多的关
期刊
读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大有益处,即使不同意书中一些观点,但至少这些观点可以触发我们去思考更多的东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更多的是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怎样相处”等问题,是从知识层面和人际关系层面给教师提建议,是基于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所得。而郑杰此书,更多地是关注“人”,关注“生命的质量”,关注教育的“服务性”,既有对现实教育的批判,又有对教育的憧憬,更多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跨媒介学习与交流”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对跨媒介的语言文字现象、特点、规律进行梳理、探究与评价,提高理解、辨析、批判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和利用跨媒介进行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根据这样的理念,笔者进行了借用电影镜头语言开展特色写作教学的尝试。  电影镜头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视像语言,它的呈现方式与文本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一
期刊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可以分为言传与身教。身教主要是教师以自身高尚的品德和个人的魅力来影响学生。与之相比,言传则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利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另一方面也通过语言显示出一个教师的文学或者职业内涵,进而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曾经看过一篇有关闻一多先生讲课的文章,说的是留着长髯、穿着灰色大褂的闻一多先生给学生讲屈原的《九歌》的情形,偌大的教室里只
期刊
摘 要:文本体式是制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维度。戏剧教学主要应关注戏剧冲突和人物语言。就戏剧冲突而言,教学应揭示戏剧冲突的过程,把握戏剧冲突的性质,分析戏剧冲突中的人物性格;就人物语言而言,教学应抓住人物身份体会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抓住“潜台词”理解语言的丰富意蕴,抓住作者语言的特点体会作者语言的个性。  关键词:戏剧教学;教学内容;《威尼斯商人》  戏剧与散文、小说、诗歌并列为文学作品的四大门类,但
期刊
摘 要:作为语文学科的哲学,诠释学对语文教育的引导作用在于其确定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以及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诠释的“理解程序”在语文教育中依次构成了释义的三个阶段。以声释义,对应婴、幼儿学前阶段的语文(母语)教育;声读释义对应小学、初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拓展、引申释义对应高中、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  关键词:诠释学;以声释义;声读释义;拓展、引申释义  人类生活在意义世界里,释义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