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思考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力度加大,海洋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缺口极大。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论述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中,海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考,提出海洋信息技术研究方向与相应的课程设置,突出海洋信息类课程与实践开发类课程设置,加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关    键   词]  海洋信息;电子信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108-02
   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日益突出,国家对涉海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发展海洋经济,服务“一带一路”,必须进行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必须有海洋观测、海洋监测和相应的海洋信息技术与工程。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涉海专业在2010年后逐步增多。
   我校2015年9月挂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转海洋、转应用型”发展是我校目前的发展目标。我校出现一批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等涉海专业,更出现一批涉海方向专业,比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海洋信息技术。同时,我校在2017年开始进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建设,预计2020年完成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授权招生工作。我校海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分为两个部分: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生人才培养和电子信息类本科生人才培养。
   针对海洋工程人才培养的国内外研究较少,在《广东海洋大学“三能”人才培养的实践》《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两文中,提出“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人才培养以及海洋工程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注重教师、课程、实习实训、创新培养与国内外合作等方面,针对海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更是没有。目前,工程背景下,海洋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极其缺乏,整个海洋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缺乏有限的论证与培养手段。而且,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其特殊性,体现在应用型、海洋型、创新创业型,所以,建设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与电子信息专业硕士所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子信息专业硕士人才培养
   (一)研究目标与方向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培养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电子信息专业硕士以海洋信息为特色,围绕南海海洋观测、信息处理、通信网络建设等方向,可与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等行业企业开展緊密合作,培养海洋信息通信、海洋观测、热带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其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种。
   海洋观测技术:以海洋观测技术为主体,以海洋观测、海洋仪器和海洋信息技术为特色,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观测理论研究、海洋观测技术开发、海洋装备仪器与平台研制、海洋数据分析、海洋工程监测及海洋科学与技术管理等。
   海洋通信与网络技术:立足发展海洋工程,以海洋生态监测、海洋信息获取与通信为主,为海洋各类应用进行信息获取与传输通信提供基础。
   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PLC)、DSP、ARM等在通信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代化智能控制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解决现实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二)课程设置与实践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必须符合《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订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包括学分设置、学位课学分比例、课程内容、校外实践时长等。同时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含案例教学课程、实验设计课程和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能够保证研究生参与工程实践项目,符合专业实践方面要求。
   课程设置中,为了突出海洋信息技术特色,除了基本的数学课程、外语课程、工程伦理课程和必需的专业课程外,额外增加部分工程类实践开发课程与海洋信息类课程,如增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CPLD/FPGA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等工程类实践开发课程;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工程硕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海洋观测技术、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导航信息处理与GNSS、水声技术概论等课程。这一系列课程能够增强学生对海洋信息方面知识点的兴趣,突出海洋信息技术目前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加强学生信息前沿引导,充分完成海洋信息技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必须有大量的实践培养来推动,在上述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开设校内综合实践课程,依托学院内部实训中心(3G无线通信产学研实验室)、校海洋遥感院士工作站、海南省海洋观测重点实验室并工程中心、海南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实验室完成,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研究理论、方法与研究技能。与中电科技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深海科技与工程研究所等联合培养单位进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开展为期1年的实习工作,参与两单位实际的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研究技能,在此基础上,校内与校外导师联合硕士论文指导。
   二、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    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符合教育部本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要求,完成基本的电子信息类课程学习,适当增加部分海洋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如增加海洋观测技术、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导航信息处理与GNSS、水声技术概论等课程,增大海洋信息技术方向本科人才培养力度。在此基础上,可依托下述方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
   (一)探索电子信息类大类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电子信息类专业大类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以知识点为主线,强调回归工程。
   (二)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改革
   进一步推进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使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知识点更加衔接,教学内容更加优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
   (三)重视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
   继续加强与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加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联系,并可通过与合作企共同开展前沿知识培训、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实验过程有了目标与方向(尤其适合高职与本科3+2联合培养学生)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完成任务和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建立成功的信心,从而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又为后续参加竞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五)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等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为把学科竞赛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融为一体,我们践行“明德·博学·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坚持以竞赛促学业,用成绩激励成才,使校园竞赛活动蔚然成风。形成了以电子创新实验室为平台,以多形式、多层次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创新训练项目、社会实践为依托,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学科竞赛推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科竞赛不断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学科竞赛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和校园文化的建设,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综合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与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海洋信息特色与优势,形成我校“转海洋、转应用型”海洋信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可用于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参考文献:
   [1]房建孟,鲜祖德.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2]张光亚.广东海洋大学“三能”人才培养的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3]高俊亮.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的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6(24).
  编辑 陈鲜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儿科学新生儿病案为例,分享线上病案讨论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流程及经验。围绕病案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多方面,掌握重点内容,锻炼学生临床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等能力。而线上教学作为近年来发展应用较快的教学模式之一,在特殊时期由线下教学全面转为线上教学,其中临床病案讨论模式线上教学缩短教学距离,线上模拟病案讨论课堂,获得较高的教
期刊
[摘 要] “原理”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干课程,因此,提高“原理”课堂教学效果,由传授知识到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0008-02   一、问题的提出:知识不是信
期刊
[摘 要]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其中一个赛道,也是同期举办的实践活动。就其意义和影响来看,它不仅是一个创新创业比赛和实践活动,更是一堂全国最大的思政课,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脱贫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玉林师范学院“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四点半课堂”为例,从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构建教育生态链、推
期刊
[摘 要] 胡庚申所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主张源语言与译入语所呈现的是一个与自然界生物进化“优胜劣汰”法则相一致的“生态翻译环境”,其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断调整和转换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多种不平衡因素,生成“适者生存”的高质量译语文本,以求译文可以全方位地适应翻译生态。以毕肖普英语诗歌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解析的方法对生态翻译学“译者中心论”的核心理念进行阐释,以证实生态翻译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指
期刊
[摘 要] 通过向南京市江宁大学城高校在校学生发放查问卷1312份,从学生需求出发,调查了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与满意程度。通过分析问卷填写内容,初探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方向。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课程形式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3-
期刊
[摘 要] 高校“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验技术的师资队伍建设。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双一流”建设地方院校。基于河北医科大学和其他“双一流”建设地方院校关于实验技术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数据的分析,发现河北医科大学存在着学历层次相对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职业发展平台短缺、绩效考核体系不够科学等问题。对此,高校应积极抓住“双一流”建设的机遇
期刊
[摘 要] 结合文化适应的理论成果,以从事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经验为基础,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总体状况与特点,利用脑电检测技术设计简单便携的基于脑电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的实验系统模型及方法,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绪识别实验,通过对调查和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 键 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心理健康;脑
期刊
[摘 要] 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适能课程改革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在阳光体育背景下,结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工作特色,提出高校体适能课程构建与实施的路径,明确提出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以期达到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目的。  [关 键 词] 阳光体育;体适能课;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校企合作是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大主要途径。为了解行业专家及高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需求情况,从合作管理机制的激励制度、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三大板块出发,分别对校方和企业的专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校方和企业在校企合作项目的参与意愿上有显著的差异,校方的参与积极性高于企业;无论是校方还是企业的专家最重视的是激励制度;校方和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存在差异,企业对
期刊
[摘 要] 2014年4月,178所高校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共同发布《驻马店共识》,共同探讨“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创新人才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地方应用型高校要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