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i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学外语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但反应在初中外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也亟待解决。我们在教学试验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收到了一定效果。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激发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
  
  首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外语教学中侧重听说读写,防止“聋哑”,在教学中多用日常用语。从初一阶段教师就大胆地使用简单的英语教学,多说、敢说,打破那种教师认为学生不懂而不敢说的做法。学生听的多了,自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譬如一个刚学说话的孩子首先接触的是语言,而不是文字。接触的多了,也就逐渐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初一阶段,我们没按教材顺序去急于讲26个字母,而是吧全册书中所排的会话用语经过改选编排起来,形成一个有情节、有趣味、有意义的整体,力求创造一个良好的听说环境,我们先用汉语把情节连起来,关键地方让学生用英语讲。如其中一段是这样安排的:
  我们来到的新的学校。新同学间应互致问候,How do you!How do you do!(告诉学生这是初次会面时的问候语,以后彼此熟悉了就应用How are you!)。为了互相了解,先问问人家的姓名,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x x。
  为充分营造学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我们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录制一些自编的英语小故事,组织学生编排了一些小节目上台表演,制作了一些简单图片以文情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启迪和思考。经过反复操练,学生也就敢说敢讲,能听能讲了。
  
  二、因材施教,使学生安闯“危险阶段”
  
  外语教学是一门典型的实践课,在初学阶段,学生可能因一时的新鲜或凭一时的兴趣学一阵子,甚至可以学的很不错,但往往随着知道难度的加深,以及其他学科压力的增大,其中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各种思想情绪,甚至会知难而退,采用放弃态度,出现两级分化现象,基本过程为爱外语→怕外语→疏外语→弃外语。
  这种现象在初二阶段最突出,我们把这个阶段定为“危险阶段”。此时如抓紧、抓稳,教学得法,使学生安度过去就有取胜的可能,否则就可能一发而不可收。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外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里活动,特别的了解“差生”的爱好、学习习惯和他们的困难所在,要承认他们在班上的地位,要积极主动地去接近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为了调动差生的学生积极性,在 提问时,我们注意选择合适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如差生所问问题回答不出时,不急于找别人补答,而是随时选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其再答,克服其受抑心里,哪怕是一个较简单的问题,他能在众目睽睽之下答出来,也能弥补其对前一个(或几个)问题答不出的“缺陷”,对其本人也是一种宽慰,而不致产生逆反心里.这些“差生”非常敏感,他们更会观察老师的言行,教师要用慈母般的心肠去感染学生,使他们感到温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
  在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后,每次考试前都安排“高、中、低”三种水平的试卷.处于低水平的学生答低水平的试题,”高才生”答高水平的试卷,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逐一分析,因势利导。
  每次考试均有记载,以60分为标准,如某学生答的是中等水平的试题,及格了,就将高水平的试题拿来交给他再答。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能真正的发现每个层次学生的知识底码。如都答一类水平的试题,中低水平的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可能都不太理想,且这些学生真正能掌握那些知识呢?教师当然不得而知。另外这样做也不致使学生产生“厌战”情绪,在情感方面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实践证明,只有妥善地处理好教学中的复杂情况,才能使学生安闯“危险阶段”。
  
  三、归纳总结,搞好学生系统总复习
  
  总复习阶段是一个重要而关键的阶段。由于学生平时所学知识零散不系统,所以复习的过程就是归纳总结、寻找规律,减轻遗忘干扰的过程,这时教师应像撑船的舵手一样,排除干扰,牢牢把握住大方向,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举一反三。
  如初中教材是的动词不定式部分,在第三册讲了它充当定语、状语、宾语补足的用法,到第六册才涉及到它的用法,学生们自己归纳总结‘列表举例,把所学知识系统起来,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们的能力。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教育观念下一提“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从“受逼”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数学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  教师从讲授者变成了引导者,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习惯逐渐养成,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
期刊
在教学中发现,差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差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  因此在教学中,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一 、用典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审视传统的教育,我们培养的学生恰恰缺少一种锐意求索的内在精神。  究其原因,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活动总要在教师的周密的主导安排下,亦步亦趋地按程序进行。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相反,却处于一种被人指派、
期刊
现行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本中插图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利用插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虽然已会看图,但观察时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往往只注意插图中较明显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观察也比较肤浅。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
期刊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例如: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突然发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它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这些偶然性事
期刊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自古以来各国,各个时代的数学教育实践证明的基本教学模式。简要的说,启发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不直接地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相应的结果的教学模式。  随着新一轮教学的改革的应运而生,启发式教学模式就更显出其重要性。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谈谈本人的一些浅见:  首先,启发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引导学生解决教师提出某个学习问题,它,并从中获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等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行政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同时也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班主任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思想作风和工作质量,对班集体的形成、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班主任必
期刊
美是“自由的形式”——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形式。美感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即审美感受,它是通过视觉的窗口,由内心对美的理解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最后升华为一种精神上的感受。  在生活中,美的事物能促使我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和身心的发展,在教学中,美的东西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诱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推进教学进程
期刊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瓶、碎、承、谎、邮、递”6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敢于承认错误,做诚实的孩子的好品质。  3.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能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明白要做诚实的孩子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识记生字  一、简介列宁  二、学生自读课文,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经过多年的讨论,人们在师生关系上似乎已经取得了共识,这就是师生之间应该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但是,置身于现实教学活动中的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我认为,师生关系良好与否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否以真诚、真实和正当构建起自身的亲和力,这是一种精神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