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视野下的和谐校园构建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m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和谐校园构建中文化适应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的民族构成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越来越频繁。在文化的不断碰撞和交融中,不同文化个体尤其是少数民族个体置身于一个比较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难免会出现文化不适应,甚至出现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研究”课题组在对本院89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相当部分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以气候饮食为例,有51.7%的学生对成都地区气候饮食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很快适应。
  此外由于语言、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处事原则、方式及态度等方面与就读地区有很大差异,民族学生文化适应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和谐校园构建中民族学生问题的文化分析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其实质是文化问题,“文化是人们适应环境,解读生活的主要手段”。关注文化适应,就是关注多样的文化共生存、同繁荣;关注文化适应,就一定会关注文化的主体的生存状况、生活质量。和谐校园中民族学生遭遇文化适应问题,按照Berry提出的文化适应的四种模式,主要表现在“分离”和“边缘化”。由于文化个体不能很好地协调和平衡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的关系,不能在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者说个体过分依赖母体文化,不愿意融入新文化中去,那么他(们)可能拒绝外来文化,把自己完全封闭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之中;或者步入一种迷失状态:既不认同主流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本民族文化,使自己处于边缘化状态。像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05-07级共有藏、彝、羌等21个民族371人(其中藏族和彝族202人)。随着民族学生人数的增多,文化适应问题的日益突出。仅从公共英语课出勤率看,藏族学生的缺勤率高达80%,个别学生甚至全学年都不上英语课。究其原因,大凡有这些说法:相当多的民族学生都有“分离”或“边缘化”的倾向。因“分离”、“边缘化”而引起的心理疏离感增强,社会孤立感、文化分离感、自我分离感时有表现,还出现抑郁、严重的生理反应、愤怒、易怒、攻击陌生文化(包括个体、人群),甚至表现为完全的退缩等负面效应。
  与其他少数民族成员一样,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尤其是个体文化适应的情况不但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其对国家和主流文化群体的认同。
  
  三、文化适应视野下的和谐校园构建思路
  
  倡导多元文化,保护、传承、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是理论界的共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构建的理论和实践取向是“整合”、共存,而不是简单的“同化”,要避免“分离”,更要克服“边缘化”。
  (一)首先要统一认识,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民族政策,树立民族共繁荣的观念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中,观念是先导。学校党政要牵头,研究部署、落实国家的少数民族事业政策,按照“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切实“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制度”、“继续开展智力支边活动”、“加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展行之有效的工作。
  (二)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工作理念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职能,集合各部门的工作部署,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分工与合作,促成各管理部门间的相互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的形成;加强对教职工的民族理论及政策宣传和学习,全面提高办学队伍的民族工作水平。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研究”课题组对“你最不喜欢的学科原因”的调查中,发现许多民族学生的回答竟然是:他(她)总是四川话,而且讲得很快。部分教师对民族学生持有民族偏见,加强民族理论政策学习,提高民族和谐的工作意识,是建构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只有形成良好的制度和机制,和谐校园构建中文化适应问题的解决才有根本保证。要加强对民族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愿意投身民族教育工作的教学、科研队伍,建立多元文化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建立迅捷高效的“监督-研究”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民族学生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把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因子遏制在萌芽状态,并加强研究,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
  
  四、文化适应视野下和谐校园构建途径
  
  (一)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规划、建设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的物质环境
  改善办学条件包括美化校园景观,建立和完善满足、适应多元民族文化需求的物质设施等。学校应该从住宿条件、保暖纳凉、膳食供应等方面提供多样化服务,尽可能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需要。
  (二)坚持“民族平等,文化平等”的思想,构建体现“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体系
  1.建立“以文化适应困难者为本”的制度文化。学院层面要贯彻把“以文化适应困难者为本”工作思路融入到包括教学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学习管理、学业管理、就业指导、毕业分配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为文化适应困难的学生提供可诉求的渠道和保障。
  2.成立以学工部、团委为主体的民族学生工作小组,提高对文化适应困难者的帮扶力度。学工部、团委是党政领导下的专门负责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学团活动是加强对民族学生的文化关怀是和谐校园建构的关键。像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就成立以学工部、团委为主体的民族学生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数量相对较多的藏族、彝族学生的管理工作,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咨询、服务,开展诸如民族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研、民族学生心理疏导、违纪民族学生的思想教育等工作。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民族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辅导员是密切学院与学生主要力量,辅导员承担着对学生学习、生活及就业指导等具体工作,他们最了解“文化适应困难者”的境遇。因此,全面发动辅导员开展以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为主题的学生管理活动,开展以班集体为单位的民族文化对话交流活动,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关键,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4.加强心理干预工作。充分发挥校园心理咨询中心及心理协会的作用,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关心、帮助“文化适应困难者”克服心理疏离感、孤立感,树立积极人生态度,更快更好地完成在新文化环境中的社会化。
  5.组织、吸收民族学生进入各种社团组织,增加文化体验的机会,顺利完成文化适应。积极引导、鼓励民族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是克服文化适应困难的有效途径。帮助文化适应困难的民族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增加主流文化的文化体验和文化间交流与碰撞的兴奋、新奇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对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三)坚持“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方略,建构体现“文化关怀”的精神文化
  要帮助文化适应困难学生逐步适应和认同校园精神文化,就必须建构体现“文化关怀”的精神文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反映民族文化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精神维度的文化活动,举办诸如周末藏族锅庄、藏族民间舞蹈、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欢庆等活动,切实关心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生活,培养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我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同时也透过民族传统节日活动,达到宣传民族文化,加强民族间文化沟通、交流与理解,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和不断繁荣,使民族学生逐渐克服文化封闭,真正融入到民族的大家庭中去。
  基金项目:成农院社科研究课题项目“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7社科025]。
  (作者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关键问题在于内化认同与外化实践相结合。    一、内化认同是外化实践的前提    价值体系“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
期刊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25%,而今中国正由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出口大国转变。2006年中国各类整车出口343379辆,比上年增长97.11%,成为继日本、韩国和泰国之后的亚洲第四大汽车出口国。我国汽车出口市场遍布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  自2003年河北中兴汽车有限公司向俄出口506台皮卡,实现中国汽车向俄罗斯出口零的突破以来,中俄汽车出口呈现高速增长,2006年出
期刊
人文精神是从人的角度审视世界和人类自身的一种态度和立场,它高扬人的价值,关注人生的终极追求,执着探索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倡导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永恒的道德精神,谋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学既是知识的田园,也是精神的圣殿,它具有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双重使命,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大学的社会作用日益凸显,塑造大学人文精神,提升大学教育境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日常电子用品的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法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一种崭新的、采用硬件描述语言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法已经兴起,硬件描述语言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目前,广泛使用的硬件描述语言有VHDL(Very High 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
期刊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是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引起一系列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劳工问题和环境问题等而提起的。至上个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运动。按照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要求,作为一个商业组织,企业不能以利润作为自己惟一市场目标,而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1997年,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需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
期刊
比较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的重要形式之一。比较法就是将互有联系而又有差异的事物,分别进行分析、区别、鉴赏、归纳,辨析异同,把握特征。在公文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科学地运用比较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文文种教学    文种之于公文,决不仅仅是个名称问题,而是一个行文目的问题。一定的行文关系决定并要求使用一定的文种,具体文种的选用又决定于具体的行文目
期刊
新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应本着为地方培养急需的、高素质的、高技术的人才为出发点,由政府、企业和学校多方协商,共同建设,根据新疆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使之成为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一、建设    1.完善管理制度  据调查,新疆职业教育宏观上的问题在于:技能型人才待遇低,求学导向出现偏差,即,一线技术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低,造成了社会对技能型人
期刊
当前我国已经出现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公有普通高校举办的民办二级学院或独立学院,以及实行股份合作办学体制的普通高校。新的办学体制的出现,打破了政府办学的一统天下,创造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广泛参与以及吸引海外资金投入、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新局面。但我们对于股份合作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了解不够,认识不足,研究更为肤浅。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施行股份制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笔者试以江苏信息职业
期刊
十几年CBA联赛,中国篮球人不懈努力,借鉴NBA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以竞赛质量为突破口,大胆进行改革,把篮球推向市场,让中国篮球走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CBA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球迷市场的开发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球迷是篮球市场最大的消费者,而消费者是一切利益的来源,以球迷消费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CBA球迷市场的开发重头戏。本文就CBA球迷市场开发
期刊
师范生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学时代相比,课程多、范围广,课余时间多,管理相对松散;其次,作为师范大学生,其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学习压力等方面与当代大学生又有重要区别,高师学生在师范教育的氛围中,在教师的职业定向和为人师表的职业要求下,更需要把“自主学习”作为高师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这是高师生在大学时代能否有效学习、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否影响学生的关键。  2007年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