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未眠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45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梭于生命的纵横阡陌中,或见落花翩飞,衰草盘桓,或经流水人家榆柳娉婷,或恍然听见幽寂山谷中婉转的鹂声,或一路尘满客袍。
  海子曾说:“要有朴素的生活和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如今,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多少人汲汲于富贵而出卖自己的灵魂,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名利而典当了最初的梦想与追求?
  小时候总是憧憬高大而又闪耀着神圣光芒的摩天轮,总觉得这是一个无比伟大的艺术结晶。只想着我的梦想与希望会通过它传达给天空。深邃渺远而又无比蔚蓝的天空,会触动我内心那根敏感的心弦,以为这就是幸福。摩天轮的每一根轴都好像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好想去看一場星际流星雨,当然还是坐在摩天轮上,我还会许愿呢!许什么愿呢?这还得好好想一想。
  十三岁时,常常喜欢在午后的阳光下,惬意地眯着眼,坐在舒适的小凳子上,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喜欢阳光,我无比热爱着一切光明的东西,当然,也崇拜着马尔克斯,我也喜欢痴痴地发呆,甚至连泰戈尔的一句:“正午的时候你走了。”都能想一个下午,当读到“一百年后你走了,读着我的诗的读者啊,你是谁?我不能从清晨的花园里采一抹晚霞送予你”时,心里便泛起一阵阵涟漪,我喜欢闻这时阳光的味道,温热的,甜蜜的,忧愁的,有一点点小朦胧。
  十四岁时,接触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童话与动画片,在宫崎骏的手掌中,我才真正嗅到的是童话的色彩。他笔下的少年,风景,都有眼睛,纯净而又透明,没有瑕疵,没有污秽,那是婴儿的眼睛,乌黑发亮,会净化人世间一切罪恶,那定格的风景:花海、旷野、郊外、树林、古寺、风车、小屋,还有蓝色的纯粹的天空。我想住在一大片薰衣草的花海里,建一所小木头的红房子,风车在旁边懒洋洋地转动,清澈的溪水会流经我的小房子,而我会轻轻吟诵着这诗意。我还会养一匹马,什么颜色的都好,只要它有清澈的眼睛,像飞鸟,像千寻,向苏菲,像哈尔,像那借东西的小人。
  十五岁时,我喜欢上了远方,喜欢安德鲁·休斯的彼岸紫丁香,我会在地图上感知着这个色彩纷呈的世界。在哈瑙,我会去参加格林童话节,在浪漫的菲利普斯鲁尔城堡前,去臆想格林童话,去卡塞尔看白雪公主,去沙巴堡看睡美人,去捷克的布拉格邂逅长鼻子匹诺曹,我将会发现布拉格木偶的灵魂。既是远方,为何不去追寻?又有什么理由能阻挡前进的脚步,或许也会发现印第安狼人与吸血鬼。
  十六岁,还未来临,想拥有些什么呢?我会背起行囊四处走走,将风景装进我的袖珍小相机。想去大学的校园里去抱一棵几人也围不住的古木,去倾听它百年来的孤独,去买大大的海绵宝宝,还希望有人送我玫瑰花,装在大木桶里,不加修饰,要红的发黑的颜色哦!
  无奈于时间流逝,终千年,未见来者,穿越空间的洪荒,追随我的,原来只剩那份残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因为有梦,所以才会想;因为会想,所以绽放。
  司汤达说:“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正路过人间。”人间么,风云变幻,世事难料,但也唯有人间,才有机会去追逐彼岸梦想。
其他文献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  曾就职于国学堂、书院等教育机构,负责国学教学与研发工作。  现于豆神教育负责写作阅读项目工作,并教授相关课程,着重解决孩子写不长、  写不好、没内容以及没兴趣等写作问题,深得家长信赖和喜爱。  茂名滨海新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天窗》《云蒙山游记》等见于中国作家网。  我从小就是极热爱写作的人,有敏感细腻的感官,品尝人间百态,无人诉说,我就写
期刊
我全身心地投入高三,是从班主任老师在教室黑板一角写下距高考还有365天高考倒计时数字开始的。  早在高一时,每每走过学校高三班级那个区域时,我总觉得那里有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无法名状的东西。那里的楼道似乎更空旷,教室更安静,连空气仿佛也弥漫着一种异样气息。总之,我心目中的高三,是一域神圣空间,一方让人敬畏的圣地。  时光荏苒,铁打学校流水学生。现在,我高三了,轮着我站上风口浪尖。  高三,不只是三
期刊
客从远方来,定要打卡网红景点大唐不夜城。因为陪客,我也浑浑噩噩被人流裹挟着做了一回游客。拜现代科技所赐,目之所及,灯光璀璨,绚丽夺目,当真是“不夜城”,天上星月全然没了存在感。及至夜半,人潮依旧汹涌,人声如沸,间有管弦丝竹歌声飘荡其间,真个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盛世图景。然而,千年前的大唐之夜,哪里有此等景象——唐时宵禁,全年只有上元节三日“金吾不禁夜”,方可见“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
期刊
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题记  记忆中的那个挥之不去的夏天时常盘旋于脑海中,但始终萦绕在耳畔的却并非喧嚣蝉鸣,而是几声猫儿的呜咽,与杨树叶的私语。  我对那几只猫儿有种复杂的情愫,交织糅杂,难以言说,像埃庇米修斯对潘多拉的情感,是迷茫后的震惊。初见时,几团雪白挤在一起,缩在地库的阴凉处缓解炎夏的炽热。那似乎是不久前被主人抛弃的流浪猫,通体如白璧微瑕,只染了些尘埃。它们扬首,黑曜
期刊
“咚咚,咚咚”,耳边传来一阵敲东西的声音。眼前一片黑暗。“咚咚,咚咚”,意识深处仿佛有什么在呼唤着我。“咚咚,咚咚”,有什么刺痛了我的脑袋,睁开眼,“啊!”一波红绿射线在我的身上扫描。我条件反射一下子坐了起来。“啊呼,啊呼……”定了定神,抬头一看,“啊!”只见几十名身着怪异服装的人,不,他们或许并不是人,不知道什么的东西一大片一大片地围着我,畸形的爪子里握着某种类似于枪的武器,想来,这就是刚才扫描
期刊
谢森  广西艺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期刊
灯光微醺,夜影朦胧,城已陷入深深的困意。  这是一个漩涡,吞噬着月光、浮躁与喧哗。白天的精彩落幕,街道不见行人,再无车马喧哗,路旁的两列浑浊灯光向远方蔓延着薄薄的孤寂,或者说这是一种安谧——城的另一面。  漫步在这城的脉络间,我用仅剩的心跳细细琢磨着的影子被拽长——挤短,挤短——拽长,这是一个过程,像小说中的线索——从眼前的城市通向身后的农村,是从黑夜走到黎明的长廊……  仿佛夏日的布谷鸟啼响清晨
期刊
“我的世界里,永远充斥着光。”  我,是一名十八岁的男高中生,准确来说,是一名即将进入那个充满期待的大学的新生。看上去,我与在座的各位并无差异——可是,我生活在一个特殊的世界。  从我第一眼瞟见这个世界,它便一直泛着刺目的光,数千个日子里,我完全没有“夜”的概念,周围的人更是如此,仿佛觉得这样的日子理所当然。而我不知怎地,只觉厌烦这样的光亮,赤裸裸的,好似被什么盯着瞧。我的房间里,有一匹厚重的黑色
期刊
尹江林  河北任丘人,1965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现进修于首都师范大学刘进安水墨工作室。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重大展览并获奖,并被中南海及多家展馆收藏。
期刊
边走才会边悟,是杨宏伟在中国国家画院张江舟工作室学习时,切身感受到的真实体会。在当下,有着清醒绘画自觉意识的画家,只有“有思想”的“摸着石头过河”,才能有效地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集结在本画集中作品,便是画家杨宏伟以“经验主义”式的实证方进行大胆探索的产物。这预示着他比那些不明白自己艺术追求为何物而仅仅模仿他人的画坛学人,立足点要高很多。  自古以来,画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画家,按世俗叫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