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沿用了“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的表述方法,但其内涵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教学策略;思考
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要求我们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学生作为教学中人格独立的主体,他们应该有自主参与教学的权利,应该充分发挥新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和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在围绕新目标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1 选择与确定教学内容的策略
1.1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定教学内容的策略
《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是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从这点出发,我们应该很好地审视所选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这一目标,对那些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的新兴体育项目,既使课程标准中没有出现我们也可根据实际加以采用。至于那些有害学生健康的内容,既使几十年来都是我们学校体育沿用的运动项目,也应该坚决地摒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外。如:那些容易使学生受伤的较高难度的器械体操动作及纯竞技化的运动项目。
1.2 根据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的策略
《课程目标》充分考虑到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以“水平”领域来划分学段,这就给我们体育教师一个理性思考的空间和选择教学内容的余地。这里还会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的优化,即:哪些教学内容最能促使教学达成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二是优化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和使用教学内容。例如:在《课程目标》水平四阶段有发展有氧耐力的学习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耐久跑的练习,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跳绳等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
1.3 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的策略
《课程目标》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相对独立的主体,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即从学生需要的角度来选择确定教学内容。我们应提倡让学生根据课程目标来参与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并把它作为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3 教学模式的选择性策略
“选择”是教学策略的基本思想,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而形成起来的。教学模式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的选择性组合,因此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策略体系。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我们不难发现:关注人(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如:探究式、体验式、实践式等等,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博采众长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选择时笔者认为应考虑如下因素:
(1)教学模式的选择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确立学生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应把教学过程确定为一个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从学生原有基础(包括知识和技能)出发,遵循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心理因素。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地位应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注重教学中的启发、诱导、创造、探索和合作。着重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思想。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主動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种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和掌握技能,并将其加以综合和应用的机会。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先从学生已有的滚翻知识的技能入手导入新课,采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自主练习,从中发现存在的不足;在教师正确的示范后,采用小团体教学法、互教互学法完成前滚翻的教学后,又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拓展滚翻内容(如:行进间的滚翻、高处跳下的滚翻等)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懂得“怎样做”的基础上,明白为什么在“这样做”,这种理性的认识将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应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的教学中开展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自创、自养,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如在武术的教学中,教师在介绍完武术学习的要求与方法后,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给每小组一节武术动作的图示和说明,让学生先自学自练。在学生完成初步学习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价与反馈指导。然后在学生完成一节动作学习的基础上再组织进行小组之间的互教互学,从而完成整套武术动作的学习。
3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策略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程度为标志,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策略笔者有如下体会:
(1)教师应认识到新课程的评价标准不是以分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应改变以应试来维系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的现象:我国以往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和评定。这实际上对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使我们不能很好的对待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新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使学生能主动愉悦地参加锻炼和健身。
(2)教师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即重视学生的过程评价,做到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更要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与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习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的同一标准,还应包括个人的努力程度。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3)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展评价的形式。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不仅要有教师从外部对学生进行的评定,同时应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问的相互评价作为一种依据,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4)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这也是新课程评价的目的之一。通过评价,需要我们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在体能、技能、行为、态度、人际交往、意志品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不足进行认真的分析,查找学生学习及自身教学方面的原因,扬长避短,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011版《初中体育课程标准》的推广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研究的范围很广。本文仅从教学策略方面作了粗浅的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今后有待于同行和专家们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并对本文的不中之处给予指导。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关键词】教学策略;思考
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要求我们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学生作为教学中人格独立的主体,他们应该有自主参与教学的权利,应该充分发挥新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和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在围绕新目标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1 选择与确定教学内容的策略
1.1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定教学内容的策略
《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是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从这点出发,我们应该很好地审视所选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这一目标,对那些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的新兴体育项目,既使课程标准中没有出现我们也可根据实际加以采用。至于那些有害学生健康的内容,既使几十年来都是我们学校体育沿用的运动项目,也应该坚决地摒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外。如:那些容易使学生受伤的较高难度的器械体操动作及纯竞技化的运动项目。
1.2 根据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的策略
《课程目标》充分考虑到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以“水平”领域来划分学段,这就给我们体育教师一个理性思考的空间和选择教学内容的余地。这里还会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的优化,即:哪些教学内容最能促使教学达成水平阶段的学习目标;二是优化的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设计和使用教学内容。例如:在《课程目标》水平四阶段有发展有氧耐力的学习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耐久跑的练习,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跳绳等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
1.3 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的策略
《课程目标》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相对独立的主体,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即从学生需要的角度来选择确定教学内容。我们应提倡让学生根据课程目标来参与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并把它作为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
3 教学模式的选择性策略
“选择”是教学策略的基本思想,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而形成起来的。教学模式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的选择性组合,因此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策略体系。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我们不难发现:关注人(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如:探究式、体验式、实践式等等,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和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博采众长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选择时笔者认为应考虑如下因素:
(1)教学模式的选择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确立学生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应把教学过程确定为一个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从学生原有基础(包括知识和技能)出发,遵循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心理因素。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地位应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注重教学中的启发、诱导、创造、探索和合作。着重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思想。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主動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种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和掌握技能,并将其加以综合和应用的机会。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先从学生已有的滚翻知识的技能入手导入新课,采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自主练习,从中发现存在的不足;在教师正确的示范后,采用小团体教学法、互教互学法完成前滚翻的教学后,又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拓展滚翻内容(如:行进间的滚翻、高处跳下的滚翻等)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懂得“怎样做”的基础上,明白为什么在“这样做”,这种理性的认识将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应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的教学中开展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自创、自养,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如在武术的教学中,教师在介绍完武术学习的要求与方法后,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给每小组一节武术动作的图示和说明,让学生先自学自练。在学生完成初步学习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价与反馈指导。然后在学生完成一节动作学习的基础上再组织进行小组之间的互教互学,从而完成整套武术动作的学习。
3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策略
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程度为标志,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策略笔者有如下体会:
(1)教师应认识到新课程的评价标准不是以分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应改变以应试来维系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的现象:我国以往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和评定。这实际上对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使我们不能很好的对待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新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使学生能主动愉悦地参加锻炼和健身。
(2)教师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即重视学生的过程评价,做到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更要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与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习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的同一标准,还应包括个人的努力程度。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3)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展评价的形式。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不仅要有教师从外部对学生进行的评定,同时应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问的相互评价作为一种依据,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4)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这也是新课程评价的目的之一。通过评价,需要我们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在体能、技能、行为、态度、人际交往、意志品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不足进行认真的分析,查找学生学习及自身教学方面的原因,扬长避短,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011版《初中体育课程标准》的推广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研究的范围很广。本文仅从教学策略方面作了粗浅的思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今后有待于同行和专家们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并对本文的不中之处给予指导。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